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墉为什么叫刘罗锅?刘墉真的是罗锅吗?

刘墉为什么叫刘罗锅?刘墉真的是罗锅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186 更新时间:2024/3/4 0:04:03

宰相刘罗锅剧照

刘墉是清朝著名的宰相,位高权重,却从没有仗着自己的权势去敛纳钱财,一生廉洁清明。刘墉之所以位高权重离不开他的家庭背景,如果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太子党”,其实在刘墉的家族史上,就有为官的记录。

刘墉的父亲

刘墉的高祖父刘通是明末的秀才,曾祖父刘必显考取进士,担任户部广西员外郎。他的祖父刘棨,是康熙年间著名的清官,曾在《国朝循吏传》一书中入选。.

他的父亲更是了不得,曾是乾隆时期著名的东阁大学士和军机大臣刘统勋。关于他的父亲算是个能人,一生经历了三个皇帝分别是康熙、雍正和乾隆。

刘墉的父亲在19岁时就考取了举人,26岁时就以进士的身份入朝当官,担任翰林院庶吉士,是皇帝身边的近臣。他父亲凭借着超高的智商,一路稳步高升。38岁时就担任了内阁学士,同时还学习了大量治理自然灾害的方法,获取了很多经验。

不出一年,升职为刑部侍郎。在48周岁的时候成为漕运总督;54岁成为军机处的学习者;历经十年,在64岁时又升职为内阁大学士。从这些上看他父亲官职变化很大,但实际上不仅仅只有看到的这些。这从反面来说,足以证明他父亲非凡的能力。而刘墉算是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凭借着聪明才智让自己也成为一代大臣。

关于他父亲的死,据说是死在了前往朝廷的路上,一般来说大臣们上朝都是坐着轿子去的,他父亲也不列外,好像是在抬轿过程中,轿子忽然一斜,等发现时他父亲已经去世了。也有很多说法是,他父亲本身就患有疾病,能够突发死亡的应该是心肌梗塞。所以他父亲的死最大可能会死由于心肌梗塞造成的。

刘墉是罗锅吗?

一部电视剧《宰相刘罗锅》让刘墉这个人物家喻户晓,而在剧中刘墉的形象也是深得人心,乾隆皇帝对他是又爱又恨,又很无奈。荧屏上的刘墉和历史上的刘墉并不完全重合,电视剧中他是驼背的,但实际上刘墉不仅不是矮小,驼背的“罗锅”,很有可能是个身高一米九的大高个。

关于他是否真的是“罗锅”吗?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从当时的古代当官条件来探究。首先,刘墉是科甲出生,肯定要通过“身、言、书、判”这四个方面才可能通关。“身”就是形体,需要五官端正,否则是不可能通过的。

我们都知道刘墉是著名宰相,可想而知刘墉肯定是通过这些条件才入朝为官的,而且当时的选官制度非常严厉,所以刘墉肯定不会是残疾或者驼背的。相貌的重要性还可以从另一个侧面体现出来。按照规定,举人会试三科不中,可应考“大挑”科。这一科不考文章,也不考口才,只论相貌,标准是“同田贯日身甲气由”,以字形来比拟身形。“同”指长方脸,“田”指四方脸,“贯”指方头大脸身体直长,“日”指高矮肥瘦适中,符合以上四个字便有入选的可能。“身”指身体歪曲,“甲”指头大身体小,“气”指肩膀一边耸一边平,“由”指头小身体大,凡是与这四个字有关者,落选无疑。

清代官场重视官员相貌,而乾隆当朝又为之最。刘墉乃科举出身,那么就不可能是罗锅儿!当年热播清宫剧《宰相刘罗锅》和后来的《铁齿铜牙纪晓岚》1、2、3等诸多古装连续剧,乃是编剧、导演们为袭人眼球、赢得人气的戏说甚至杜撰之“杰作”而已!

当然,历史的记载,确实有“刘罗锅”这个称号。在嘉庆帝在位时,就曾称刘墉为“刘驼子”。若以时间来推理的话,当时的刘墉应该是年近八十的老人了,肯定就会有弯腰驼背,这样就很容易来解释“刘罗锅”这个称号了。另外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因为刘墉个子高,平时喜欢读一些书或是练习书法,时间久了就造成了驼背。

1958年。考古队就发现了刘墉的墓地,部分村民都曾亲眼看见了看刘墉的尸体,据相关村民说,“刘墉的腿骨看起来很长,全身骨架差不多有一米九的样子。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东陵大盗孙殿英的下场,孙殿英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以盗挖东陵闻名的孙殿英1947年9月30日,以率军盗取东陵而闻名的孙殿英病重医治无效,带着对自己一生的忏悔离开了人世,时年63岁。解放军占领汤阴后,孙殿英的全部士兵被缴械,孙殿英的第三纵队全军覆灭,东陵大盗孙殿英被俘。解放军共毙、伤、俘孙殿英部9100余人。孙殿英的特点是反复无常,他虽身为国民党军司

  • 邓颖超逝世的时间,邓颖超是多少岁去逝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1992年7月11日上午6时55分,邓颖超与世长辞,享年88岁。邓颖超(1904-1992),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社会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邓颖超,原名邓文淑,祖籍河南光山,1904年2月4日生于广西南宁。幼年丧父,靠母亲杨振德行医或当家

  • 张学良与宋美龄同居了吗?张学良和宋美龄到底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张学良曾说,一生中有两位女性对他恩同再造,一是蒋宋美龄,一是赵一荻。西安事变发生后,原本与蒋介石关系兄弟般的张学良,瞬间成了蒋介石永不可饶恕的罪人。不杀而又要让这个血性男儿的心理被安抚,能居间起作用的,惟有宋美龄。张学良也坚持认为,西安事变后蒋介石不杀他,是有宋美龄这个保护神在。在《世纪行过----

  • 战国名将廉颇怎么死的?廉颇与三村村名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廉颇是赵国有名的将领,为保赵国安定,他久经沙场浴血奋战,战功卓绝。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这位战国名将廉颇。当初,廉颇于长平率兵抗秦,与秦兵僵持了整整三年,打破了秦军速战速决的计划,也挫败了秦兵的锐气。于是秦军设下计谋,使赵王将廉颇罢免,任用了毫无实战经验的赵括为将。廉颇卸任之时,叮嘱赵括以守为攻

  • 曾国藩后人今何在,曾国藩后人家谱图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曾国藩的后人曾国藩的后人基本继承了曾国藩的一些优良品格,他们都在事业上遵守规矩,在为人处事上老实诚信,在决断事务时谨慎,在生活上勤俭节约,工作上勤奋刻苦。民国时期,曾家的后代便很少从事政治生活,当官的更是少之又少,也许是受了曾国藩的启示,也许是洋务运动实业救国的思潮影响,又或是辛亥革命对传统文化不一

  • 常遇春杀降俘虏是真的吗?明朝常遇春常茂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常遇春常遇春从25岁起追随朱元璋,征战15载,至40岁暴逝塞北。纵观他的一生,常遇春从来不是一个完人,曾经杀过降兵;但他从来都是一员名将,一位从未败过的名将。首先需要了解什么叫做杀降,按照语义来说,杀就是杀人的意思,降在军事上一般都是投降之意,组合在一起就是杀投降之人,杀俘虏。那么,常遇春杀降也好理

  • 金瓶梅的作者真的是王世贞吗?王世贞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学识、文才、气节,王世贞身上无一不具备,其不间断的创作给后世留下了无数传世典籍,此外,一直有传言称金瓶梅也是其笔下作品,那么该说法究竟是真是假呢?流传至今,名满天下的《本草冈本》,其与王世贞之间也流传着一段令人心酸的渊源。当时李时珍写完该书,四处求人未果,正愁无人刻书出版,正巧有人建议他去求助文坛之

  • 郑和是太监吗? 郑和为什么称“三宝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郑和郑和七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多个国家航海时间早几十年,在当时世界上堪称一支实力雄厚的海上机动编队。郑和是太监,人称三保太监。本姓马,小字三保。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马三保10岁,被掳入明营,被阉割成太监,之后进入

  • 荀彧的生平事迹简介,荀彧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荀彧(yù),为东汉末年的战略家,为曹操阵营下的谋士,其拥有政治远见,才能出众,是辅佐君王的好帮手,为人正直也很忠诚。而且为曹操举荐多位才能之人,但是最后却因太过直白为曹操疑虑。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荀彧简介和荀彧的生平故事。荀彧于公元163年出生于颖川郡,其父为因为忌惮宦官而让荀彧娶了唐

  • 郑和下西洋目的是什么?郑和下西洋有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时的船舶建造、天文航海、地文航海、季风运用和航海气象预测等方面的技术和航海知识,在当时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郑和下西洋不仅是中国古代航海事业的顶峰,也是世界航海业发展的里程碑。郑和下“西洋”的动机和目的,也是明成祖派遣他出使“西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