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盘庚迁殷原因是什么?盘庚迁殷到底是从哪到哪?

盘庚迁殷原因是什么?盘庚迁殷到底是从哪到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174 更新时间:2024/2/15 18:44:24

商都在汤灭夏朝之前迁徙八次,在灭夏以后又连续迁移五次。商朝从建立至灭亡,约五百年左右,首都迁移如此频繁是很耐人寻味的。至商朝第十九位国王盘庚时,将商都从奄迁到黄河以北的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附近)。此后,十二代商王都以殷为都城,再也没有迁都之举。

商朝从建国到灭亡,约为五百多年,但前一半时期内却迁了五次首都。最后的二百七十多年定都于殷(今河南安阳),所以商朝又叫殷朝,有时候也称为殷商或者商殷。商朝定都于殷是从盘庚开始,盘庚是商汤的第九代孙子,商朝的第十九个王。商朝曾经屡次迁都,盘庚定都于殷,不再迁徙,反映了这时候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畜牧业,人们要求定居下来。

商汤灭夏之前,把统治中心迁到了亳(今河南濮阳县)。亳位于商族活动区的南部边界地带,再向南,就是夏人的势力范围了。汤灭夏之后,为了便于统治夏国的遗民,又在位于夏的中心地区的今河南省偃师县修筑都城,定都于此。这是商王朝建立后修筑的第一座城池,它仍以“亳”命名,史称“西亳”,以与原来的亳城相区别。从汤到大戊九位商王都以此为都。从仲丁继位为王开始,商朝的都城频繁迁徙,仲丁时迁都于隞(今河南荥阳县),河亶甲时迁都于相(今河南内黄县),祖乙继位后迁到庇(今山东鱼台县),南庚又迁都于奄(今山东曲阜)。从仲丁到盘庚只有十王,却迁了五次都,平均两王一迁,频率是很高的。

盘庚决定迁殷,是经历了一番斗争的。

盘庚即位前,商王朝已处于内外交困之中。在商王太甲以后,商朝历代的君主和奴隶主贵族们,生活都很腐化。他们迷信鬼神,又特别喜欢喝酒,是十足的寄生虫,自己不劳动,一切事情都驱使奴隶去做。在奴隶和奴隶主之间,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奴隶们大批逃亡。在王室贵族当中,争夺王位越演越剧烈,有的人说应当兄终弟及,有的人说应当父死子继。叔侄之间,兄弟之间,常常展开你死我活的斗争,把国家搞得个乱七八糟。

各种内部矛盾削弱了商朝,生产荒废了,一些小国和少数民族不再受商朝的节制,加上水涝、干旱等等自然灾害,使得商朝这个奴隶制国家简直维持不下去了。

正在这个时候,商朝的第十八个王阳甲死了,阳甲的弟弟盘庚做了王。盘庚是个有心计的人,他善于观察形势,觉得国家不能再照老样子维持下去了,应当找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来缓和这些矛盾,挽救商朝的衰亡。他的办法就是把都城迁到殷,开垦荒地,长期定居下来。盘庚考虑迁都的原因主要是殷地的土地比较肥沃,自然灾害比较少些轻些,在这里建设都城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其次,盘庚认为迁都以后一切都得从头做起,奴隶主贵族不能过分享受,这样社会矛盾就可以缓和。而且迁都可以避开危险的反叛势力,都城一旦安全,统治就可以稳定。

可是迁都的决定招致了许多人的反对,反对的人主要是奴隶主贵族。他们害怕到了新的地方不能照旧享乐。盘庚是个办事十分坚决的人,不会因为有人反对就改变主意。他把奴隶主贵族召集起来,对他们发表了两篇训诰。第一篇训诰是劝说,告诉大家搬家到殷去的好处。他说:“以前上天降下大灾难时,先王们都为了臣民的利益而迁徙。现在我也和先王一样,希望你们都能得到安乐的生活,并不是因为你们有罪而惩罚你们。我要遵照先王关心臣民的样子,关心你们,保佑你们,带着你们去寻求安乐的地方。你们如果不与我同心,先王的在天之灵便要责罚你们,降下不祥来了。”第二篇训诰是威胁,用强硬的口气,警告大家一定要老老实实地服从迁都命令,否则就要进行严厉的制裁。

盘庚用了软硬兼施的手段,终于把首都迁到了殷。可是斗争并没有结束。老百姓到了一个新地方,生活不习惯,吵嚷着要回老家。奴隶主贵族就乘机起哄,煽动大家要求搬回老家去。盘庚又发表了一篇训诰,用强硬的语气制止住了奴隶主贵族的反对。他说:“先王谨遵上天之命,开国以来已经迁都五次了。现在如果不听从上天之命迁都的话,谈什么继承先王的事业呢?”他知道臣民口出怨言是由于当权的大臣在煽动,便严厉警告说:“我看得很清楚,你们在浮言煽动,只是我没有表示出来罢了,你们就放肆起来。你们在自己祸害自己。我不论关系亲疏,谁做好事就受赏赐,谁犯罪就要受惩罚。国家能治理好,是你们大家的功劳。国家治理不好,由我一人承担责任。今后你们别乱讲话,否则到惩罚时,后悔就来不及了。”

过了几年,局面才安定下来。奴隶们在这里被迫没日没夜地劳动,把殷建设成了一个十分繁荣的都市。从此,商朝的都城就固定在殷城,政治上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和文化也有更大的发展。那时候,铜的冶炼技术大大提高,青铜器的制作范围更加扩大。殷城附近就有一个很大的青铜器作坊,有上千个奴隶在作坊里劳动。奴隶们用铜、锡、铅三种金属做原料,冶炼铸造了成千上万件斧、钺、戈、矛、刀、镞等武器;鼎、爵、觚、壶、盘、盂等饮食器皿和斧、锛、凿、钻、铲等生产工具。许多青铜器造型优美,花纹图案十分精巧,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形成了后来著称于世的青铜器文化。有一个很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875公斤,已经被考古学家从殷墟遗址中发掘了出来,完整地保存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这是世界上到现在为止发掘到的最大青铜器。从商代的青铜器也可以看出,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是以奴隶为主体的劳动群众创造出来的。

在殷墟遗址中,还发掘到大批乌龟的腹甲和牛的肩胛骨,上面刻着许多文字。这种文字和现在的不同,是我国已经发现的最古的文字,叫做甲骨文,一共有四千多个单字,大多已经被考古学家辨认出来。当时殷朝的王室贵族很迷信,做什么事情都要先采用龟甲和牛骨进行占卜。刻在龟甲和牛骨上的,大都是占卜的原因和结果,以及后来是否应验等等的话,这些卜辞记载着殷朝的许多大事,为研究殷商的历史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盘庚迁都,一度复兴了商朝,使得殷商这个奴隶制国家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放出了灿烂夺目的光彩,成了当时世界上的文明大国。

史学家通常以盘庚迁殷为界,把商代历史分为前后两期。盘庚迁殷后,发扬商汤的政治传统,使商王朝再度兴盛,出现了百姓安宁、诸侯皈依的局面,长期以来威胁着商北部、西部边界的那些部族,也在商王朝的打击下退缩、收敛,有的重又向商表示臣服。

盘庚开创的中兴局面,到了武丁时得到进一步发展。武丁对西方、北方的少数部族发动了一系列的征伐战争,消除了北方、西方的威胁,商的势力范围大大扩展。武丁以后,商王朝进入了一个持续发展的时期。

在盘庚以后的二百多年间,商朝不仅不再有迁都之举,而且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殷墟文明,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西施结局之谜,西施复原图到底有多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西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想必大家都希望能够亲眼目睹西施的真容,但她毕竟是生活在2000多年前的人物,史籍对她的记载也很少,所以只能通过现代技术加上一些想象力,来还原出西施的相貌。其实大多数人只知道西施是美女,却不知她做过何事,这点还是比较可惜的。西施之所以会被后人记住,主要还

  • 秦始皇建兵马俑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统治阴阳两界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去西安看过兵马俑的朋友,应该都有被其壮观的场面震慑到,而这仅仅是秦始皇陵很小的一部分。秦始皇在位期间的确做了很多让后人叹为观止的事情,而如今,这些都成为了宝贵的历史财富。秦始皇建兵马俑的真实目的,其实有很多不同的解读,也都有一番道理,但真正的原因恐怕也只有秦始皇本人知晓了。对于我们来说,兵马俑等于是

  • 诸葛亮气死曹真曹子丹的信的原文,这个事情是什么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的网友都在说一件事情,那就是诸葛亮其实不仅仅是气死了周瑜了,还吧曹魏的大将的曹真曹子丹也给气死了,哈哈,有的网友说了还有这种事情啊?还真的有哦,那么这个事情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就跟随小编来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揭秘!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

  • 民国女杰郑毓秀简介生平,民国第一美女杀手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女杀手、女革命家、女博士、女律师、女大学校长、女法官、女厅长、女特使……,这么多在我们今人看来似乎判若云泥、水火不相容、很不搭界的头衔,怎么会“戴”在同一个人的身上呢?可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独特的国度,在曾经那样一个特定的年代,这样的事也就真实地出现

  • 关羽到底怎么死的被谁杀的?关羽死时58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称汉中王,认命关羽为前将军,七月,关羽不顾来自东吴的威胁,率军攻打樊城的曹仁。并派人深入曹魏的占领地区策反,扰乱敌人后方。曹操派大将于禁助战,关羽借汉水淹曹魏七军,生擒于禁,威震华夏,曹操打算迁都以避关羽之锐。此时司马懿、蒋济等劝阻,认为孙权必然不愿看到关羽得志,可以用

  • 项英是如何牺牲的?新四军副军长项英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项英(右2)与叶挺(中)等合影(资料图)抗日战争时期的项英同志(资料图)我的父亲黄诚在1937年“七七事变”后参加了新四军,1939年任新四军副参谋长周子昆同志的警卫员。父亲经历了惊心动魄的“皖南事变”,见证了项英、周子昆等军首长遇难的前后经过。皖南事

  • 李世民砸魏征墓碑是真的吗?李世民为什么要砸掉魏征的墓碑?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和魏征,一直被看做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然而魏征尸骨未寒,唐太宗就出人意料地变了卦,不但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和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而且一怒之下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这又是为何呢?魏征是馆陶(今属

  • 新中国的开国大典时间为什么在下午3点举行?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1949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决定,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进行阅兵和群众游行,隆重庆祝新中国诞生这个伟大的节日。8月,中央军委正式下达了开国大典阅兵的通知,并决定步兵方队由驻扎在天津杨村的二十兵团、后来被称为“首都师”的二九九师为主力组成;炮兵

  • 白宝山与谢宗芬的合照,白宝山的情妇谢宗芬真实照片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谢宗芬,女,1957年4月23日出生,汉族,四川省筠连县人,小学文化程度,无固定职业,住四川省筠县双腾镇鱼井村2组,1997年9月7日因白宝山案被刑事拘留,同年10月1日被逮捕。谢宗芬被判有期徒刑12年,2005年4月26日,她因三次减刑提前出狱,出狱后谢宗芬不愿回到家乡,选择了远赴新疆。谢宗芬:我

  • 蒋介石的资料简介,蒋介石的功过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蒋介石统一中国有功,守不住江山有罪蒋介石是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历史上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作为主宰近代中国舞台的主角之一,蒋介石的大戏在1949年似乎就已落幕。当国民政府败退台湾,在大陆人民的眼中,就已失去他的身影。在谣言和演义中,历史跌跌撞撞走到了1975年4月5日,蒋介石的时代真正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