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会出现武丁中兴?武丁中兴的原因有哪些?

为什么会出现武丁中兴?武丁中兴的原因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559 更新时间:2024/2/12 1:56:39

武丁中兴的原因有哪些?为什么会出现武丁中兴

武丁盛世又称武丁中兴,盘庚侄子武丁执政时,殷商国势达到鼎盛。武丁在位共五十余年,他日夕思复兴殷,苦于未得忠良之佐,后来傅说等辅佐下,国势强盛,政治清明,百姓富庶。商王武丁惟才是举,衣食朴素,推进了商朝最鼎盛的时期。武丁在位时期,灭躬方,亡土方,平西羌,定荆襄,扩疆数千里。故史书将武丁统治的59年间(公元前1250年前1192年)称为“武丁中兴”。

任用贤德

武丁少年时,父王小乙便把他下放到民间,与普通民众们一起劳作,武丁不仅锻炼了自己,还访得了一批人才为己所用。象贤人甘盘,尊之为师;罪犯傅说,举以为相。武丁就在上述两位人才,还有祖己等大臣的辅佐下,开创了“天下咸欢,商道复兴”的大局面。这些都是先秦文献中提到的,甲骨文中并没有记载,包括什么武丁夜梦傅说、初即位三年不言、放逐王子孝己等等。

赏赐功臣

对新的领土,或直接封给征伐的大将等,象雀就被封为“雀侯”;或封当地臣服的氏族方国首领为侯伯,象犬侯、祝伯等。甲骨文中被封的侯有五十余个,伯有近四十个,这一方面也可说明,被商征服的氏族方国何其多了。此外,臣服于商的氏族方国,对王朝不仅有贡纳义务,还经常奉命征伐,象仓侯虎曾奉王命伐免方,侯告也奉王命伐夷方等。

联姻

甲骨文中常能见到商王族与氏族、方国联姻的事。一般是商先通过征伐使之臣服,然后再联姻,或娶诸侯之女为妃,或将王室之女嫁于侯伯等。这对巩固商与诸侯的关系,加强国家一统的力度,还是颇有效的。纵观中外历史,联姻都是国与国联络的一种重要手段,5000年来乐此不疲。

开疆拓土

武丁在位期间,不断向南面的虎方、东面的夷方﹑北面的鬼方(既匈奴)以及羌方﹑周族等进行大规模征伐。其中对对方作战动员的兵力,有时三千,有时甚至达五千;对鬼方用兵三年才攻克。据殷墟卜辞记载,武丁的配偶妇好还亲自率兵征伐羌方。作为武丁的妃子,妇好并没有呆在豪华王宫里,享受锦衣玉食,而是经常率兵东征西讨、南征北战。除了“伐羌”之外,卜辞中还有许多“获羌”﹑“用羌”的记载﹐即抓获了羌人的俘虏并用作人祭的牺牲,且数字惊人。

武丁向四方连年用兵﹐征服了周围的许多小方国。这些征伐战争,为王朝形成“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的广大疆域,奠定了基础。同时武丁征伐成功后,也任用方国的首领为将,比如武丁早年征伐西北的沚国,征伐成功后,清除叛商势力,任命沚国首领为将领,沚国也成为商王朝西北的重要支柱。

面对环伺四周的强敌,武丁不畏艰险,迎难而上,以硬碰硬,以强对强,四处征伐中建立了伟业。最大的对手来自北方,这应该是冷兵器时代,吾华夏亘古不变之铁律了。当时,商王畿北的土方和西北的工口(应是上下结构,打不出来,只好如此,下同)方,最为强劲,对商的威胁也最大,多次侵入商王畿。他们是两个较大的游牧部落,活动区域大致在今河北、山西北部,内蒙古西南部和太行山以西一带。

一个更要特别提到就是周。武丁没有想到,这个被其讨伐征服、当时还登不上历史舞台的氏族,后来竟一举推翻了他的后人的统治,夺了商的天下。

武丁之四方征伐,极大地拓展了商的疆域,北到河套、南达江淮、西抵周境,东至山东半岛东北部,都在他的战车之下。这在当时,绝对是一个疆域广大的世界强国了,说是仅有的两三个超级帝国之一也不为过。

武丁大征服,自然离不开能征惯战的将领。其实,武丁本人就是一个出色的统帅,常亲自带兵作战。他手下将星璀璨,主要是禽、望乘,还有雀、亘等等。

筑城

在征服的地方建筑城邑,后可能再武装殖民,甲骨文中就常有“在麓北东作邑于之”此类的记载。这对统治新的疆域应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了,代商而起的周,也是这么做的。当时,商四周的氏族方国不少还处于原始落后的游牧生活阶段,武丁们此举,实际上也算是在这些地区播撒文明的种子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商朝是谁建立的?商朝是如何覆灭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1766年,商汤驱逐夏桀,夏王朝灭亡,商王朝建立。商汤立国后,汲取夏朝灭亡的教训,废除暴政,宽以治民,社会政局趋于安定,国力日益强盛。他又对四周许多国家进行征伐,“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取得一系列胜利。“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rdquo

  • 盘庚迁殷原因是什么?盘庚迁殷到底是从哪到哪?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商都在汤灭夏朝之前迁徙八次,在灭夏以后又连续迁移五次。商朝从建立至灭亡,约五百年左右,首都迁移如此频繁是很耐人寻味的。至商朝第十九位国王盘庚时,将商都从奄迁到黄河以北的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附近)。此后,十二代商王都以殷为都城,再也没有迁都之举。商朝从建国到灭亡,约为五百多年,但前一半时期内却迁了五次

  • 西施结局之谜,西施复原图到底有多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西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想必大家都希望能够亲眼目睹西施的真容,但她毕竟是生活在2000多年前的人物,史籍对她的记载也很少,所以只能通过现代技术加上一些想象力,来还原出西施的相貌。其实大多数人只知道西施是美女,却不知她做过何事,这点还是比较可惜的。西施之所以会被后人记住,主要还

  • 秦始皇建兵马俑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统治阴阳两界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去西安看过兵马俑的朋友,应该都有被其壮观的场面震慑到,而这仅仅是秦始皇陵很小的一部分。秦始皇在位期间的确做了很多让后人叹为观止的事情,而如今,这些都成为了宝贵的历史财富。秦始皇建兵马俑的真实目的,其实有很多不同的解读,也都有一番道理,但真正的原因恐怕也只有秦始皇本人知晓了。对于我们来说,兵马俑等于是

  • 诸葛亮气死曹真曹子丹的信的原文,这个事情是什么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的网友都在说一件事情,那就是诸葛亮其实不仅仅是气死了周瑜了,还吧曹魏的大将的曹真曹子丹也给气死了,哈哈,有的网友说了还有这种事情啊?还真的有哦,那么这个事情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就跟随小编来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揭秘!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

  • 民国女杰郑毓秀简介生平,民国第一美女杀手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女杀手、女革命家、女博士、女律师、女大学校长、女法官、女厅长、女特使……,这么多在我们今人看来似乎判若云泥、水火不相容、很不搭界的头衔,怎么会“戴”在同一个人的身上呢?可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独特的国度,在曾经那样一个特定的年代,这样的事也就真实地出现

  • 关羽到底怎么死的被谁杀的?关羽死时58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称汉中王,认命关羽为前将军,七月,关羽不顾来自东吴的威胁,率军攻打樊城的曹仁。并派人深入曹魏的占领地区策反,扰乱敌人后方。曹操派大将于禁助战,关羽借汉水淹曹魏七军,生擒于禁,威震华夏,曹操打算迁都以避关羽之锐。此时司马懿、蒋济等劝阻,认为孙权必然不愿看到关羽得志,可以用

  • 项英是如何牺牲的?新四军副军长项英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项英(右2)与叶挺(中)等合影(资料图)抗日战争时期的项英同志(资料图)我的父亲黄诚在1937年“七七事变”后参加了新四军,1939年任新四军副参谋长周子昆同志的警卫员。父亲经历了惊心动魄的“皖南事变”,见证了项英、周子昆等军首长遇难的前后经过。皖南事

  • 李世民砸魏征墓碑是真的吗?李世民为什么要砸掉魏征的墓碑?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和魏征,一直被看做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然而魏征尸骨未寒,唐太宗就出人意料地变了卦,不但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和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而且一怒之下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这又是为何呢?魏征是馆陶(今属

  • 新中国的开国大典时间为什么在下午3点举行?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1949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决定,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进行阅兵和群众游行,隆重庆祝新中国诞生这个伟大的节日。8月,中央军委正式下达了开国大典阅兵的通知,并决定步兵方队由驻扎在天津杨村的二十兵团、后来被称为“首都师”的二九九师为主力组成;炮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