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太宗李世民喜欢武则天吗?武则天是谁的老婆?

唐太宗李世民喜欢武则天吗?武则天是谁的老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075 更新时间:2024/1/23 10:04:42

武则天究竟漂亮到什么程度?一千多年前的事,很难落实。现存唐代张萱的《唐后行从图》和明刻本《历代古人像赞》等,均绘有武则天的像,但都是凭想象画成,且是中年以后的形象,不足为凭。蛛丝马迹,只能从典籍中的只言片语里去找。

武则天曾说过,自己的女儿太平公主“类己”,这首先指的是长得像自己。那么太平公主是个什么样子呢?史书上说是“丰硕,方额广颐”。体态丰满,大脸盘。这种模样,就是唐朝的标准美人胚子。此外唐中宗当太子时的侍读、诗人崔融曾经说过,武则天是“奇相偃月”。还有,就是袁天纲故事里说的那个“龙睛凤颈”。这些说法,都出自武则天的同时代,怕不会太离谱。总之,她的容貌,起码能让人眼前一亮。

貌是如此了,才又如何?《旧唐书·则天纪》说她“素多智计,兼涉文史”,《新唐书·武后传》则说她“有权术,诡变不穷”,且“城宇深痛,柔屈不耻,以就大事”。聪明或狡猾,这是一种素质的两种说法,总之就是多计谋。关键还在于涉猎了文史之后,能忍、有城府、志存高远。这才是她日后崛起的基础条件。

武氏随家人返京这一年,也就是贞观十年(636年)的六月,宫中发生了一件事,给武则天的命运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转机。这件事,就是太宗的贤内助长孙皇后病殁了。

长孙皇后死后,后宫的人事问题开始变得突出。首先是妃嫔人数太少,与制度不合。按唐制,皇帝有一后四妃九嫔,这十四个女人是皇帝正式的老婆。下面还有九婕妤,掌妇学及礼仪。再下有四美人、五才人,掌祭祀、饮宴、服饰及车驾随行等。婕妤以下诸妇实际上是掌管宫中各种事务的女官,属低级妃嫔。这支庞大的老婆兼女官队伍的名额现在严重不满员。其次,是整个宫女队伍也缺员,因过去有好几次放归令嫁,走了不少人,所以急需补充。

选妃嫔在一般情况下,是由内侍省挑好了请皇帝批准,但太宗有时也根据传闻自己点名要人。这一次,他就点名要前武都督的二丫头进宫当才人。唐太宗怎么会点名点到武二囡的头上?

促成这件事的,是两个重要人物。第一个荐举武则天的是杨师道。杨师道当时任侍中,职权等于宰相,又是皇亲,和太宗的关系非常密切,在朝堂上天天见面。他为了让自己的外甥女有出头之日,就极力向太宗推荐武则天的才貌。此外桂阳公主也从旁进言,让太宗未见其面先闻其名。加之太宗对武士彟也还有些念旧,所以这件事情很快就敲定。

还有一个关键人物是杨婕妤。这个杨婕妤是武则天的一位表姐,原为太宗之弟齐王李元吉的王妃。在玄武门之变中,太宗杀了李元吉,却把元吉之妻杨氏封为婕妤。

杨婕妤这女子的道行不浅,大概很会讨人喜欢。长孙皇后去世后,太宗就想立她为皇后,可惜遭到魏徵等一干重臣反对,说是“恐遭天下人耻笑”,这好梦就没做成。

杨婕妤对此痛心疾首,对几位重臣衔恨在心,但敢怒而不敢言。为了加强自己在后宫的势力,开选妃嫔之后,她就想到了自己的表妹武二囡。上述两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一下子就决定了武则天未来的命运。

武则天进宫后,太宗见她果然是姿容秀丽,就赐号“武媚”。这个“媚”字,体现的恐怕不单单是漂亮,用现代民间的话语来说,就是会“勾人”。

她的宫中生涯就此开始,在才人位置上一坐就是十一年。这和武则天心里隐隐预期的太不一样了!她根本就没有得到太宗的宠爱。在一群大小老婆队伍中,武则天不过就是个边缘人物,她的这一段经历,连记载都没有多少。

媚娘怎么会没有媚住唐太宗?这里面有一个根本问题,就是:男女吸引,往往以互补型为佳。唐太宗是盖世英主,杀伐决断经历得多了,内心很希望有个温柔贤惠的女子做伴。

武则天,可不是这样一个文弱类型的女子。在这里,我们就要提到那件着名的“师子骢事件”了。

事情发生在武则天随侍太宗期间,但不见于当时的记载,是武则天在七十六岁时提到的:

太宗有马名师子骢,肥逸无能调驭者。朕为宫女侍侧,言于太宗曰:“妾能制之,然须三物,一铁鞭,二铁挝,三匕首。铁鞭击之不服,则以挝挝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太宗壮朕之志。(《资治通鉴》)

这女人,太厉害了,简直就是赳赳武夫。虽然太宗当时鼓励了武则天,但他对这种男性化的女人,怕不会太感兴趣。

史料表明,起码太宗没被武则天迷倒。宫中日月长,武则天在宫里所做的,无非就是具体事务,眼睁睁蹉跎了十一年。而迷倒太宗的,另有人在。与武则天同时进宫的,还有一个才人叫徐惠。徐惠生于书香之家,四岁时始诵《论语》、《毛诗》,八岁能作文,辞意清通,文名扬于京中,被太宗知道了,于是亲自点名召进宫。

这个徐惠的气质与思想,才是投了太宗的所好。原来,自长孙皇后死后,太宗就开始有些颓废,耽于享乐,对女色兴致尤其高。徐惠曾为此上疏劝谏,言辞间有长孙皇后之风,太宗大为欣赏,遂把她提拔为九嫔之一,算是正式的老婆之一了。太宗死后,徐惠哀思成疾,拒绝医治,情愿早死,好与太宗“死同穴”。结果在二十四岁时就死了,被追赠为贤妃。

徐惠小武则天两岁,酷爱读书,入宫后也手不释卷,是个典型的知识女性。看来太宗还是比较倾心于这类风雅的小女人,不看好武则天那种粗喇喇的驯马者。

但从另一方面说,武则天在宫中也不算虚度。因为才人在宫中,要跟众妃嫔一起学习礼乐诗书,还要掌宴会、养蚕、休寝等职司。经过这一番锻炼,让她大大长了见识,提高了素质,熟悉了宫中大小事务这在以后,都用得着啊!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武则天在这十一年里,耳闻目睹,积累了大量政治经验。首先,她的身份,是唐太宗的贴身秘书,用高素质一点儿的说法是“亲炙教诲”。唐太宗处理政务的那两把刷子,叫谋略也好,叫驭下术也好,她是了解了个一清二楚。这叫学好帝王术,留给自己用。

再有就是置身于妃嫔群中,亲历了具体的明争暗斗,使她在实践中懂得如何韬晦、如何进退,将来技压群芳的路数也让她琢磨得差不多了。

总之,十一年的磨炼与寂寞,将她从纯真变为老练,成了一个深藏不露的女政治家。这一只暂时还灰不秃噜的凤凰,正准备着找机会一飞冲天了!

后世有关这一时期的她,还有一段传闻。是说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太白星多次昼现,太史按惯例进行占卜,结果为“女主昌”之象。恰在此时,民间也流传着一本《秘记》,内有“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之语。据说,唐太宗为此很不安,将信将疑。

一日,太宗在宫中与武将们宴饮,兴之所至,君臣玩起了饮酒行令。这日玩的是报乳名,自然是十分好笑。

轮到左武卫将军、武连县公李君羡(武安县人)报名字,他报出,自己小名叫“五娘”!

太宗心内大惊,但佯笑道:“何来女子,如此勇健!”把惊惶掩饰过去了。宴罢后,太宗琢磨这事,吓出一身冷汗这个家伙,官称、封邑、籍贯中都有“武”字,小名又是个女人名,且与“武”同音,这不是“女主武王”是什么?于是他果断下令,将李君羡从身边赶走,贬至华州当刺史,才到任没几天,又借故把他给杀了。

李君羡除去后,太宗还不大放心,问太史令李淳风:“《秘记》所云,信有之乎?”李淳风答曰:“臣观天象`,其人已在宫中,为亲属,今年不过三十。当王天下,杀唐子孙殆尽,其兆即成矣!”

太宗慌了,忙问:“疑似者尽杀之,何如?”李淳风不赞成,说:王者是杀不死的,现在杀,不过是杀了些无辜而已。况且再过三十年,其人已老,或许有了些慈悲心,会给你留下几根苗苗。若你今天将此人杀了,天还会生出个少壮的来,将你子孙杀光,那就不值了。

唐太宗心知天命难违,只得作罢,但此后防范甚严。或许武则天不被宠信,就与此有关?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插翅虎雷横枷打白秀英,水浒传枷打白秀英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故事出自于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白秀英为水浒中一跑龙套的卖唱女,插翅虎雷横听她妇女两人唱曲忘了带钱,结果被官府抓去。后来被雷横一怒一下用戴在身上的木枷打死。雷横和朱仝一样,都是郓城县的都头。这两个人,一起义释晁盖等人,又一起让杀了闫婆惜的宋江逃走。晁盖和宋江,正是在朱仝、雷横的帮助下上梁山

  • 崇祯皇帝为什么自杀?崇祯皇帝为何吊死煤山?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崇祯简介:崇祯皇帝在有明一代,算得上是一个励精图治有所作为的皇帝,崇祯的一生勤勤恳恳,最终没能挽救大明王朝,在内忧外患中成了亡国之君。崇祯时运不济,他接手的是一个内外交困的烂摊子,衰亡的征兆在他出生之前早已初见端倪。他力图挽狂澜于既倒,他勤于理政,事必躬亲,常朝不停辍,召对时时举行,十七年来未稍懈怠

  • 明朝的海盗王汪直简介,明朝汪直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他先是一个商人,后来做了海盗,再后来称王称霸,在日本控制的海岛上建立王朝,日本人不敢干涉他,甚至见了他点头哈腰,在他眼里,日本人就是狗,听从他的指挥,然而他却带领日本人攻打自己的祖国,有人说他是汉奸,可比起汉奸,那真是小瞧他了,因为他指挥日本人,这个人就是明朝的海盗王汪直

  • 商朝的图腾是什么?商的图腾是玄鸟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商代的图腾,无论史书还是甲骨文中都有很多传说和记载,其内容大都与玄鸟生商有关。殷商时期,虽然已经建立起了牢固的奴隶制国家,但在许多方面还延续了原始社会的宗教习俗,图腾制度作为一种古老的宗教形式,也伴随在商代社会中。商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商朝建立以前,就已经经历了很长时期的发展。在传说中,商代有

  • 盘庚迁殷发生在什么时候?盘庚迁殷的时间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盘庚迁殷在公元前1320年。商后期王年在《尚书·无逸》中有所叙述,古本《竹书纪年》亦保存两条。后世学者在利用文献推定盘庚迁殷到商亡的总年数时,有275年、273年、253年三说。现已推定武王克商之年为公元前1046年,如采用275年,则盘庚迁殷在公元前1320年;如采用273年,则盘庚

  • 武王伐纣的具体时间是哪一年?武王伐纣伐了多少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武王伐纣的具体时间一直是学术界的一个未解之谜,武王伐纣的具体时间是一个交点,若不能解决,所有相关事件的具体时间将不能解决,若此问题一解,其它问题将迎刃而解。所以确定这个年代是所有问题的关键。基于以上原因,中国史学界集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天文学家、古文字学家和学者200余人与1996年-2000年正式

  • 盘庚迁殷的原因和意义,为什么盘庚非要迁殷?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商朝从建国到灭亡,历经五百多年。因为前期屡屡迁都。而最后的二百七十多年定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市),所以商朝又叫殷朝。有时候也称为殷商或者商殷。商朝定都于殷是从盘庚开始,盘庚是商汤的第九代孙、商朝的第十九个王。盘庚定都于殷,不再迁徙,反映了这时候农业的重要性己经超过了畜牧业,人们有了定居下来的需要。盘庚

  • 妇好是谁的妻子?武丁的妻子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武丁有六十位老婆,其中皇后是妇好。商高宗武丁前后立过三个王后,妇好是他的原配。不过武丁有六十多个妻子,妇好只是其中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妇好并不和武丁住在一起,而是经常待在自己的封地里。这种现象在后来的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出现过。不过在当时这似乎是个普遍的现象。武丁手下的老婆兼女将除了妇好至少还有好几个,

  • 商朝的历史有多少年?商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是继夏朝后中国历史上第2个国家政权,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商朝前期屡屡迁都。而最后的二百七十三年盘庚定都于殷(今中国安阳市),所以商朝又叫殷朝。商是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一个朝代,相对于夏具有更丰富的考古发现。原夏之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朝后

  • 为什么会出现武丁中兴?武丁中兴的原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武丁盛世又称武丁中兴,盘庚侄子武丁执政时,殷商国势达到鼎盛。武丁在位共五十余年,他日夕思复兴殷,苦于未得忠良之佐,后来傅说等辅佐下,国势强盛,政治清明,百姓富庶。商王武丁惟才是举,衣食朴素,推进了商朝最鼎盛的时期。武丁在位时期,灭躬方,亡土方,平西羌,定荆襄,扩疆数千里。故史书将武丁统治的59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