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暴君败家:朱里亚·克劳狄王朝的历代皇帝简介

暴君败家:朱里亚·克劳狄王朝的历代皇帝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137 更新时间:2024/1/2 2:43:24

朱里亚·克劳狄朝(公元前27年-公元68年),罗马帝国第一个世袭王朝,是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屋大维(奥古斯都)所属的尤里乌斯家族借由联姻关系与克劳狄乌斯家族结合形成的王朝。朱里亚·克劳狄王朝共传五位皇帝,依次为:屋大维(奥古斯都)、提比略、卡利古拉、克劳狄乌斯尼禄。公元前27年,屋大维接受元老院赐的"奥古斯都"称号,罗马共和国结束,罗马帝国建立,朱里亚·克劳狄王朝随之开始;公元68年,王朝最后一位皇帝尼禄自杀身亡,朱里亚·克劳狄王朝遂告终结,罗马帝国进入"四帝之年"(四帝内乱期)时期。

奥古斯都

前27年1月16日-14年8月19日在位。

奥古斯都,全名(最高统帅·)恺撒·(神之子·)奥古斯都(拉丁语:Imperator Caesar Divi Filius Augustus,前63年9月23日-14年8月19日),原名盖乌斯·屋大维乌斯·图里努斯(Gaius Octavius Thurinus),一般称其为屋大维(Octavian)。罗马共和国末期后三头同盟之一,罗马帝国第一位元首(Princeps),元首制的创始人。奥古斯都统治罗马长达40年,是世界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

屋大维是恺撒的甥外孙,前44年被恺撒指定为第一继承人并收为养子。 恺撒被刺后登上政治舞台,与马克·安东尼、雷必达结成"后三头同盟"。前42年与安东尼在腓力比之战中打败共和派首领布鲁图和卡西乌斯。前36年,他剥夺雷必达的军权,后在克兴海战打败安东尼,消灭了古埃及托勒密王朝,回罗马后开始掌握一切国家大权。前30年,被确认为"终身保民官",前29年获得"最高统帅"(Imperator,或译作"凯旋将军"、"大元帅","皇帝"一词来源)称号;前27年被元老院赐封为"奥古斯都"(意为"神圣的") 。此后着手改组罗马政府,给罗马世界带来了两个世纪的和平与繁荣。

屋大维曾先后获得执政官、保民官、大祭司长等职衔,实为罗马皇帝。屋大维为加强统治,对军队进行改革,实行雇佣兵制度;建立近卫军,驻守罗马和意大利,以保卫皇帝。对外继续扩西完成对西班牙的征服,向北推进至多瑙河、莱茵河一线。他善于审时度势、进退有节,处事机智果断、谨慎稳健。他所采取的一系列顺乎形势的内外政策,开创了相对安定的政治局面,为帝国初期的繁荣打下基础。14年8月,在奥古斯都去世后,罗马元老院决定将他列入"神"的行列。

提比略

14年9月18日-37年3月16日在位。

提比略,全名提比略·恺撒·(神君奥古斯都之子·)奥古斯都(拉丁语:Tiberius Caesar Divi Augusti filius Augustus,前42年11月16日-37年3月16日),原名提比略·克劳狄乌斯·尼禄或提比略·尤里乌斯·恺撒(Tiberius Claudius Nero或Tiberius Julius Caesar),中又译作提庇留或提贝里乌斯。罗马帝国第二位皇帝,朱里亚·克劳狄王朝第二位皇帝,14年9月18日-37年3月16日在位。

14年,奥古斯都驾崩,提比略继承由奥古斯都缔造的帝国,借由联姻关系,成为朱里亚·克劳狄王朝之继承人。提比略个性深沉严苛,执政时期并不受到臣民的普遍爱。执政后期,由于党派与家族之间的斗争、阴谋,使得他采用残暴的手段对付政敌与亲族。在罗马古典作家的笔下,他的形象被定位为暴虐、好色。但近代学者根据帝国当年的安定景象与文献铭刻等史料,重新为提比略翻案,认为提比略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

由于与元老院与家族的关系紧张,26年,提比略退隐卡普里岛,自此再未返回罗马,但他从未放松对政局的控制。37年3月16日,提比略于卡普里岛驾崩。

卡利古拉

37年3月18日-41年1月24日在位。

卡利古拉,全名盖乌斯·尤里乌斯·恺撒·奥古斯都·日耳曼尼库斯(拉丁语:Gaius Julius Caesar Augustus Germanicus,12年8月31日-41年1月24日),原名盖乌斯·尤里乌斯·恺撒·日耳曼尼库斯(Gaius Julius Caesar Germanicus)。罗马帝国第三位皇帝,朱里亚·克劳狄王朝第三位皇帝,37年3月18日-41年1月24日在位。

卡利古拉是他自童年起的外号,意为"小军靴",源于他儿时随其父日耳曼尼库斯屯驻日耳曼前线时士兵为他穿上的军靴。37年,皇帝提比略于卡普里岛驾崩,卡利古拉经元老院认可,继承提比略的所有权力,成为皇帝。卡利古拉被认为是罗马帝国早期的典型暴君。他在位时期,建立恐怖统治,神化皇权,行事荒唐、暴虐。由于他好大喜功,大肆兴建公共建筑、不断举行各式大型欢宴活动,帝国的财政急剧恶化。后来,他企图以增加各项苛捐赋税来减缓财务危机,引起帝国所有阶层的怨恨。41年,卡利古拉被近卫军大队长卡西乌斯·卡瑞亚刺杀身亡。

克劳狄乌斯

41年1月24日-54年10月13日在位。

克劳狄乌斯,全名提比略·克劳狄乌斯·恺撒·奥古斯都·日耳曼尼库斯(拉丁语:Tiberius Claudius Caesar Augustus Germanicus,前10年8月1日-54年10月13日),原名提比略·克劳狄乌斯·德鲁苏斯或提比略·克劳狄乌斯·尼禄·日耳曼尼库斯(Tiberius Claudius Drusus或Tiberius Claudius Nero Germanicus),中文又译作克劳狄,或模仿后来欧洲君主习惯冠以数字的克劳狄一世。罗马帝国第四位皇帝,朱里亚·克劳狄王朝第四位皇帝,41年1月24日-54年10月13日在位。

克劳狄乌斯是意外而登基为皇帝的。41年,皇帝卡利古拉遭到刺杀后,近卫军拥立这位克劳狄乌斯家族的中年男子,并受到元老院的承认而继位为罗马皇帝。他的统治力求各阶层的和谐,凡事采取中庸之道,修补了卡利古拉时期皇帝与元老议员之间的破裂关系,提高行省公民在罗马的政治权力,并兴建国家的实业。后期史学家认为,罗马帝国初期政治的中央集权统治形式,是在他的手中和平地转移完成的。

54年10月13日,克劳狄乌斯去世,可能被皇后小阿格里皮娜毒死。

尼禄

54年10月13日-68年6月9日在位。

尼禄,全名尼禄·克劳狄乌斯·恺撒·奥古斯都·日耳曼尼库斯(拉丁语:Nero Claudius Caesar Augustus Germanicus,37年12月15日-68年6月9日),原名路奇乌斯·多米提乌斯·阿赫诺巴尔布斯或尼禄·克劳狄乌斯·恺撒·德鲁苏斯·日耳曼尼库斯(Lucius Domitius Ahenobarbus或Nero Claudius Caesar Drusus Germanicus)。罗马帝国第五位皇帝,朱里亚·克劳狄王朝第五位亦是最后一位皇帝,54年10月13日-68年6月9日在位。

54年,皇帝克劳狄乌斯驾崩,尼禄凭借其母小阿格里皮娜此前的诸多谋划,顺利即位为帝。尼禄是古罗马乃至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暴君 。在位时期,行事残暴,杀死了自己的母亲及几任妻子,处死了诸多元老院议员;同时,亦奢侈荒淫,沉湎于艺术、建筑等事。然而,尼禄并未完全荒废政务,对内推行了诸多利民政策;对外成功化解帕提亚与亚美尼亚危机,创造了一定的政绩。后世对他的史料与创作相当多,普遍对他的形象描述不佳。世人称之为"嗜血的尼禄"。

68年,高卢、西班牙诸行省先后爆发了反对尼禄的叛乱,尼禄在不明战况的状态下,以为深陷穷途末路的境地,遂仓皇逃离首都罗马。元老院获悉后当即宣判尼禄为"国家公敌",承认率军起义的西班牙行省总督加尔巴为皇帝。同年6月9日,尼禄被迫自尽。尼禄的死标志着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王朝、由奥古斯都开创的朱里亚·克劳狄王朝至此终结。

更多文章

  • 宁都起义简介 起义的环境,过程及意义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国民革命军,武装起义,历史解密

    宁都起义,又名26路军起义,1931年(民国二十年)12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国民革命军第26路军在中国共产党苏区中央局的指导和在该路军秘密开展工作的中共特别支部组织发动下,于江西省宁都城举行的武装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第26路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于江西省宁都举行的武装起义。起义环

  • 满洲八旗战斗力强悍,他们当时是怎么组建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满洲八旗,清朝,历史解密

    1583年——1593十年间,努尔哈赤以13副铠甲起兵,完成了对女真的统一。在这之后他停止了战争。为了巩固统一,开始致力于内部建设。努尔哈赤意识到,没有一个稳定的后方,在强大的军队也不能承受一场长时间的战争。于是就创立了八旗制度。他借鉴了完颜阿骨打时期女真人的牛录制:十个人为一牛录,选一个领袖“牛录

  • 力拔山兮气盖世,西楚霸王项羽的五大忠臣良将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盘点西楚的五大忠臣良将:“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这是西楚霸王项羽自己写下的一首诗,哀鸣自己在楚汉相争中的失败。项羽把更多的责任归咎于“天灭我楚,非战之罪。”为了证明“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霸王)乃分其(二十八)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

  • 秦国坑杀40多万赵军后,为什么不直接把赵国灭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国,战国,历史解密

    公元前260年左右,秦国与赵国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战争。秦国出兵60万,赵国出兵万,双方决战于长平,史称长平之战。此次战后,秦国取得大胜,坑杀了赵国万降兵而赵国则元气大伤,一蹶不振。经此一战,赵国的男丁几乎损失殆尽而野心勃勃的秦国却没有趁胜追击,等了40年才灭掉赵国,这里面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赵国

  • 简述伯嚭的一生:他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伯嚭,春秋,历史解密

    春秋晚期人,出身于楚国贵族,原为晋国公族,姬姓,吴王夫差时期太宰。史载伯嚭的先祖公孙伯纠为晋国郤氏的旁支,后“三郤”权倾朝野。公孙伯纠之子伯宗公忠体国,不满本家势力太大,被三郤诬陷致死,伯宗之子伯州犁逃到楚国,任楚国大夫。伯州犁生郤宛,又为楚国大夫,后郤宛被楚国令尹子常攻杀,伯嚭逃难仕于吴,得到吴王

  • “男左女右”起源于什么时候?历史上极少数的“女左男右”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男左女右”起源于什么时候?历史上极少数的“女左男右”事件!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男左女右”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约定俗成的规则。反映在婚戒佩戴、结婚照位置、礼仪场合座位排列、公厕位置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男左女右”起源于何时三国时期吴国太常卿徐整撰写的《五运历年记》记载:盘古死后,左眼化作日神

  • 清朝为什么拒绝了琉球大臣帮忙收复国土的要求?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琉球大臣,清朝,历史解密

    琉球在历史上和日本一样,都是拥有主权的岛国。不过,琉球由于建国得到了明朝的很大帮助,所以,在明清两朝,琉球都是最忠心的藩属国。可是到了清朝末年,琉球国却被日本占领。此后,琉球曾多次向清廷求援。迫于国际压力,日本政府曾一度打算将琉球南部岛屿归还。然而,身为清廷外交大臣的李鸿章,却拒绝了这个提议,这是怎

  • 铁浮屠和拐子马全副武装 宋军又是这么破掉他们的阵型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金国,历史解密

    一铁浮屠和拐子马其实就是女真族的骑兵,只不过铁浮屠这支部队,无论是马还是人,身上都穿有盔甲铸成的衣服,他们几个人为一组,作为先锋部队来进攻敌军的城堡,或者壁垒。拐子马主要是从两翼来配合铁浮屠进攻包抄的。拐子马跑起来比较快,机动性比较好,两者配合,可谓天衣无缝,恰到好处。铁浮屠这支军队因为全身都是穿有

  • 揭秘:古代清朝进京告御状有多难?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相信很多朋友在影视剧或者小说戏文之中,经常看到有人进京告御状,也就是直接向天子告状,最后得以申冤,是皆大欢喜。那么古代社会中,进京告御状真的那么简单吗,今天宋安之就来说说这个问题。一个庞大帝国的建立是很困难的,开国皇帝是需要历经各种苦难加上大气运,才可以打下这片天下。而帝国建立以后的治世其实也很难,

  • 太子洗马怎么读?这个名称的由来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太子洗马,秦朝,历史解密

    在古代的官职中,有一个令现代人很不解的职务:太子洗马。看字面意思应该是给太子洗涮马匹的工作。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职位?难道当了这个官后,必须要去马厩给太子洗马吗?1、太子洗马的正确读音是什么?“洗”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支脚在水中,就是用水洗脚的意思。后来引申为洗涮、梳洗、洗澡、清洁、洗涤。多数人恐怕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