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战争以少胜多,战争中的神话不过是利用了集体的弱点!

古代战争以少胜多,战争中的神话不过是利用了集体的弱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345 更新时间:2023/12/31 12:50:45

中国古代一些以少胜多的战争往往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以致有很多关于谋略的神话流传。其实这些战争都是很残忍的,并没有什么美感而言,之所以有些人寻出美感来,那都是兴奋点和智点太低故。尤其是那些迷信谋略神话的人。

历史上的牧野之战,直接就美化出了一部《封神演义》,其实牧野之战不过是改朝换代而已,是个循环路,牧野之战的残忍程度令人发指。东汉著名的哲学家、彻底的无神论者王充在其著作《论衡》中就提到:“察《武成》之篇,牧野之战,血流浮杵,赤地千里。由此言之,周之取殷,与汉、秦一实也。而云取殷易,兵不血刃,美武王之德,增益其实也。”老夫喜欢从思想家那里去看历史,因为任何历史都不过是历史学家的偏见而已。

中国古代战争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有牧野之战、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猇亭之战、淝水之战……总共有八十多次大战是以少胜多的。这些以少胜多都有一个特征,那就是公开战斗且持续了一段时间,人多的一方基本没有突袭的现象产生。这些战争中的谋略神话被传得神乎其神,甚至到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竟然能借东风。其实哪有什么谋略,不过是这些古人遇到了庞大集体的两个本质属性而已,这两个属性就是:作恶和弱智。哲学证明,只要是集体,这两个属性就是不可避免的,人越多,越明显,人越多,这两个属性越不可救药。

官渡之战是袁绍一个人的责任吗?我们不能这么理解历史,袁绍虽然是总指挥,但如果所有的人都知道他在拿大家的性命开玩笑,他也指挥不成。我们看看官渡之战的集体弱智。袁绍放弃在曹操攻打刘备的时候袭击曹操,这是一弱智的选择。因为优势兵力偷袭弱势兵力多半是必胜。如不抓住偷袭的机会,双方对峙,集体的两大属性就会显现,时间越长越明显。袁绍在攻打曹操的时候,田丰出言不逊,这是田丰谏言无方,失去跟随袁绍出谋划策的机会,田丰在此亦有点受历代集体弱智之影响,以为死谏会有效。许攸则明显在袁绍这个集体中滋生出了集体作恶的倾向,见了战争就急于发财的那种人。淳于琼守乌巢则更是全部守将集体弱智,这么重要的地方,要是别人早已得了焦虑症,他竟然每日大醉。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不明白,袁绍手下有沮授、田丰、审配,这么多知名谋士,加上十几万大军,居然只有沮授一个人看出来要增兵乌巢,可见,绝大部分犯了集体弱智。看看袁绍的谋士集体:他们之间存在着派系之争,审配、田丰、沮授三人来自冀州,许攸和逢纪是南阳人,郭图辛毗辛评兄弟三人来自颍川。这使得这些谋士之间,本身就存在着三个小派系,他们之间发生内斗也很难避免。古人所谓上谋不谋于众,为什么不谋于众,怕的就是集体弱智。因为几个派系相互争执最后妥协出来的策略,一定是最弱智的。

再看赤壁之战。曹操铁索船在水战性能上根本不是进步,只是让北方人在船上不晕船,舒服点而已,所有的人为缓解操练时的辛苦而不顾大战时的实际,可谓集体弱智得可以,而且曹操阵营中居然没人看出火攻的策略,要是在今天,不说出战,就是大家随便出门旅游,船上都会备上灭火器。不是曹操不聪明,是因为集体弱智占了上风。夷陵之战中刘备就更是犯了集体弱智,为凉快,居然八百里连营,连曹丕都看出来刘备要败。

所有这些战争,不是有什么谋略神话可以迷信,而是一个谨慎的部队碰到了犯了集体弱智病的群体,必定会胜利。

迷信谋略神话,同样是犯了集体弱智病。

标签: 三国巨鹿之战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陈庆之40岁才参军,四个月就拿下32座城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陈庆之,南北朝,历史解密

    在我国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很多次以少胜多的战斗,当中更有一些战斗非常精彩,直到今天在百姓之间都还有很高的传播度。而影响战争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两支军队的指挥官了,一般能够创造很漂亮的以少胜多战役的这会馆都具有超高的谋略,比对方的指挥官要强不少。我们今天说的就是这样一位将军,他没有任何武艺甚至不会骑马射箭,

  • 鸿门宴中项羽不杀刘邦,背后有何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项羽,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史记》中鸿门宴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暗战”,项羽的优柔寡断导致刘邦逃脱,以至有了后面的“十面埋伏”。我们有这样的判断,基于2000年的上帝视角,若我们身处其中,便会发现历史从来没有表面上的那么简单。反秦义军中项梁算是早期的那拨人,前期的胜利让项梁轻视章邯,导致自己兵败被杀。项梁一死,楚军群龙无首,按说

  • 佛经中记载的首陀罗是怎样的?和其他种姓地位一样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首陀罗,种姓制度,历史解密

    佛经里面再三强调它不重视种姓差别,一入佛教,就如众流归海,一切差别不复存在。这样一来,又怎样理解沙门和婆罗门的对立呢?不重视种姓差别这件事实本身就是对婆罗门的反抗,因为婆罗门教是十分重视种姓差别而且是只代表婆罗门的利益的。但是,佛教也并不是真对一切种姓一视同仁。它当然首先就会反对婆罗门。在婆罗门教的

  • 郑贵妃为什么可以得到万历的宠爱,后宫争宠的手段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等到万历皇帝继位,朝政大权基本上掌握在张居正手里,张居正和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太后,以及内廷大太监冯保,可以说掌握了整个大明,万历才是只是一个牵线木偶,不可否认在张居正秉政期间,朝政还算清明,特别是推行一条鞭法,极大的缓解了明王朝的财政危机,而且张居正还是万历皇帝的老师。可是等到张居正死后万历下旨,对张

  • 诸葛亮让关羽镇守华容道有何用意?其实有三层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刘备,曹操,历史解密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非常具有争议性的事件,便是在曹操赤壁之败后,诸葛亮安排相关人员对其进行围追堵截。曹操的败退路线是,先走乌林,被吴军及刘备集团军追杀,乃寻求南郡江陵之近道,而走北夷陵、葫芦口等。但在这些要道上,皆有诸葛亮所安排的伏兵,或者说刘备集团军的重要将领,基本都被诸葛亮调度到了曹操的逃亡必

  • 传说中的马王爷究竟是谁 为何他也有第三只眼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古代,马王爷,历史解密

    我国古代流行一句话:“马王爷头上长着三只眼。”形容这个人神通广大,手眼通天,一切尽在掌握。那么,“马王爷”究竟是谁?为什么会长着三只眼呢?(马王爷画像)马王爷就是马神,顾名思义,马王爷是马的保护神。因此,马王爷又叫做“水草马明王”。明王在藏传佛教里是佛的化身,他佛法无边济世度人,不但能降魔驱邪,还能

  • 皇帝驾崩,皇后要跟着殉葬,结果没死成,反倒成了“千古第一后” !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皇帝,历史解密

    在古代封建社会,女性始终被视为男性的附属品,然而男尊女卑的理论在真正的实践过程中又产生了很多变异,有不少女性精英不仅参与了政治,而且进入了权力的核心,在中国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吕后、武则天、慈禧等,他们都是非常出色的女性政治家,而我们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是有着“千

  • 古典乐派:严谨的结构,完美的形式,和谐的音响与严密的逻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古典乐派,钢琴家,历史解密

    古典乐派是指那些可以从18世纪最伟大和最著名的作曲家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中听到的风格。常指18~19世纪产生于欧洲的音乐潮流及创作风格。古典乐派讲究严谨的结构,完美的形式,和谐的音响与严密的逻辑。乐曲多以严肃,稳重为主,崇尚理性,而对感情的表现为含蓄内在。器乐曲多是无标题音乐。主要作曲家有:亨

  • 周朝瑞是怎么成为东林六君子的 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周朝瑞,历史解密

    周朝瑞,明朝临清州人氏。他历任中书舍人、吏科给事中、礼科左给事中、太仆少卿等职务。周朝瑞这些官职,级别不算高,但他性格耿直、勇于上谏、嫉恶如仇,因此成为明朝知名人士。周朝瑞的知名多少有些悲剧色彩,他因为嫉恶如仇,看不惯阉党魏忠贤一伙把持朝政,就不断向皇帝上疏弹劾,怪只怪那皇帝昏庸、忠奸不分,最终,把

  • 李世民逼宫时,李渊身边的禁军去哪儿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世民,唐朝,历史解密

    在古时候的中国,我们都知道一个君主的权力是十分大的。一个朝代想要好下去君主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君主是一个好君主,那么这个国家或许会幸福,如果这个群主是一个很昏庸的君主,那么人民也将没有好的生活可以过下去。说到李世民,他其实也是一位十分厉害的人物,他在学识和武功上面都有很好的成绩,其实这样的君主也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