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魏延被诸葛亮说有反骨,最后被杀,你怎么看魏延?

三国魏延被诸葛亮说有反骨,最后被杀,你怎么看魏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避光草莓 访问量:4666 更新时间:2024/2/21 16:24:07

站在一个人的角度,魏延之死是挺可惜的,这是一位对蜀汉忠心不二,而且是从刘备部曲出身,军事才能也没得说的一员大将,魏延的去世对于蜀汉将领方面来说的确是一重大损失,无论他的作战经验还是领军打仗方面在蜀汉都是超一流的。

所以对于魏延的死有二个字表示:惋惜。

站在蜀汉稳定,蜀汉大局的角度,魏延必须死,没得选。

为什么说魏延必须死?

魏延资格太老了,诸葛亮一死,无人可以节制魏延,一个无法节制的武将是一个国家的危险信号。

诸葛亮在死前作了这样的安排:

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使自发。

为什么安排魏延断后,因为魏延的忠心绝对没有任何问题,所以不担心他投奔魏国。不像刘封死前说悔恨不听孟达之话投降魏国。魏延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他是死忠。

诸葛亮这样设计是给魏延机会,如果真想处死魏延,诸葛亮会在生前拿下。

这样的设计就是让魏延选择,服从,则一切好说,不服从则自然手起刀落。

魏延是一员战将,他的政治情商是欠费的。

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

这是他的群众缘。魏延的想法很简单,诸葛亮死了,就应该由我接任。有这样想法的还有一个杨仪。

杨仪和魏延是死对头,他们能够在诸葛亮帐下相安无事,全靠费祎从中周旋。费祎从刘禅被立为太子之时就追随,他的儿子娶了刘禅的女儿,他的女儿嫁给刘禅的太子刘璿

所以当时有好几股势力在这里绞斗,但是魏延对此毫无感觉,他本能认为自己就是接诸葛亮的班的。

诸葛亮已经让蒋琬接班,这一点刘禅同意了。蒋琬的资格比杨仪还要低,那怎么办?

蒋琬连杨仪都镇不多,别说是魏延了。杨仪是文官,乱也乱不了哪里,但魏延手中有兵。

从蜀汉的角度看,当魏延选择带兵继续北伐之时,他就已经上了蜀汉必死名单。

事实证明诸葛亮选择蒋琬的眼光是对的。蜀汉继续保持平稳。

魏延之事发生之后,使得蜀汉对武将的节制成了一个传统思维。不管是蒋琬,费祎,还是诸葛瞻第一个反应就是试图对姜维进行节制。

如果魏延不死并掌权,局面将会像姜维主政时期一样,频繁北伐掏空家底。

当杨仪和魏延都说对方造反。这个时候刘禅问信谁?

蒋琬当然说信杨仪不信魏延,因为杨仪比魏延容易搞定,不但如此,蒋琬还是怕杨仪,姜维等人搞不定,亲率中军从成都出发以防不测。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姜维其实就是魏延的翻板。

一个集体只需要一种声音,一个大局,这一点很多人会忽略掉的,因为只有一个声音才能团结。所以魏延之死很可惜,但也必须死。

以一将之死换蜀汉平稳,这笔帐很多人都会算,只是的确过于残酷,又是没有任何办法,就如同当年刘备流泪杀刘封,诸葛亮流泪杀马谡一样。相信诸葛亮做了这次安排,在夜深人静之时也会为魏延惋惜,长叹和落泪,但是一切大局为重,刀还是必须落下。

更多文章

  • 庞统临死前,终于看穿刘备真面目!宴席上暗示魏延,可惜魏延没懂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庞统,刘备,魏延,诸葛亮

    历史上的三国时期,曹魏、蜀汉、东吴三方势力各自雄踞一方,刘备、曹操、孙权争夺势力与地盘,三人手下的谋士与幕僚也互相较量,称得上是群雄逐鹿。这段历史十分精彩,罗贯中先生的一本《三国演义》更是把三国之间的斗争说给了千家万户,三国时期众多著名的谋士、将领也逐渐为人所知。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蜀汉刘备手下的谋士

  • 庞统临死之前,怒喊8个字提醒魏延,可惜魏延最后白白送了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凡人侃史标签:庞统,魏延,刘备,刘璋,三国,诸葛亮,曹操手下

    庞统道号凤雏,乃是三国时期公认的神机军师,而刘备正是因为有了庞统的辅佐才成功拿下益州。当年孙、刘联军之所以能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其主要原因就是庞统的“连环计”,如果不是庞统的连环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恐怕即使诸葛亮借来了东风,恐怕也无法将曹操打得大败而回。总体来说,庞统对于刘备立足西川来说,有着决定

  • 诸葛亮才是魏延的保护伞,临死前给魏延留了两条活路,他偏选死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魏延,诸葛亮,费祎,曹魏,姜维

    魏延是否有谋反之心?如今随着我们对历史越来越深入地了解,对于魏延谋反被杀这件事也越来越怀疑其真实性,因为这里面疑点确实有很多。首先,诸葛亮不管是在身体健康时还是将死之时都没有想过要杀魏延,正史中也并没有诸葛亮说“魏延有反骨,要杀魏延”之类的话。相反诸葛亮还非常欣赏魏延的才能,知道魏延与杨仪不和,在其

  • 魏延梦到头上生角,占梦师:这是大吉之兆,魏延不久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魏延,刘备,诸葛亮,张飞,蜀汉,魏国

    三国时期,魏延是蜀汉一等一的大将,军事能力非常强,然而最终他的结局却非常悲惨,他并没有死在魏国这个敌人手中,反而是死在了自己人手上,令人遗憾。事实上,魏延的结局,早在他出征的那一刻便已经注定,当时上天就已经托梦给魏延,说他此战不利,只不过魏延被别人给骗了!魏延正史中的魏延,原本是刘备的部曲,由于他作

  • 历史上马岱斩杀魏延后,为何他就神秘消失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魏延,马岱,马超,诸葛亮,蜀汉,刘备

    《三国志·马超传》:临没上疏曰:“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托陛下,余无复言。”蜀汉章武二年(222年),马超患了重病,上疏给刘备:表示自己全家都被曹操诛杀殆尽,现在就剩下从弟马岱,现在就把他托付给您了。同年十二月马超病逝,年仅47岁。至于马超托付给刘备的马岱,

  • 刘备任命汉中太守时,为何放弃战功卓著的张飞,而是选择了魏延?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笑春风标签:刘备,张飞,魏延,张郃,诸葛亮

    刘备在夺取汉中后,便物色担任汉中太守的人选。汉中是蜀汉的北大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当时大家都认为,担任汉中太守的最佳人选是张飞。谁知道,刘备最后选择的汉中太守是魏延。当时,大家都深感意外,以至于“一军皆惊”。那么,刘备为何要做出这样的选择呢?一、 张飞与魏延的军事能力对比。张飞和魏延都是长期跟随刘备

  • 魏延是他手下败将,许褚跟他打平,死前怒斥关羽:刘备迟早被灭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魏延,许褚,关羽,刘备

    东汉末年,外企宦官相互把控朝政,整个朝廷向着一个不好的方向逐步发展。面对内患,此时诺大的一个朝廷竟无可战之兵力、可用之将才,简直就是匪夷所思。随着张角的黄巾起义,一下子就将东汉的外强中干彻底暴露出来。战火重燃、天下秩序再度打乱,乱世是普通百姓的坟墓,同时也是各路英雄豪杰崛起的天堂。古代天下大乱虽有尸

  • 关羽善待士卒,士卒跑光了,魏延善养士卒,也跑光了,赵云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小琪侃娱乐标签:魏延,关羽,马岱,孙权,赵云,汉朝,三国,赵子龙,养士卒,曹操手下

    在汉末三国名将中,关羽和魏延都是出了名的善养士卒,也就是说,关羽和魏延都对部下非常好,打起仗来,士兵肯用命,很有凝聚力,但是,到了危险时刻,关羽的部队却散了,而魏延的部队也散了,这不得不令人感到匪夷所思。关于赵云,史书没有明确记载赵云善养士卒,但是,危险时刻,赵云的部队被敌人打散了,却迅速又聚拢起来

  • 魏延真的有“反骨”吗,为什么诸葛亮一直防着魏延?竟跟关羽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魏延,关羽,刘备,汉朝,三国,诸葛亮,曹操手下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只要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

  • 此人击退许褚等4人,击败魏延,与关羽打平,为何会被周仓生擒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许褚,魏延,关羽,庞德,张郃

    要知道,许褚和三国武将排行榜第2的典韦曾大战过3次,2天2夜上千回合不分胜负。也曾裸衣战平过马超。而就有这么一个猛人,独自击退了包括许褚在内的,徐晃、张郃和夏侯渊4人的车轮战,又和关羽大战150合不分胜负。庞德他就是庞德。不过最后却在襄樊之战“阴沟里翻船”,被实力平平的周仓活捉,终成了关羽“威震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