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为啥非要除掉魏延! 并非魏延有反骨, 真实原因很残酷

诸葛亮为啥非要除掉魏延! 并非魏延有反骨, 真实原因很残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话一点就通 访问量:3061 更新时间:2024/1/19 11:43:17

事实上,诸葛亮之所以非要除掉魏延,并非魏延脑后有反骨那么简单!真实的原因很残酷!

诸葛亮和魏延之间的恩怨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和魏延之间的恩怨,由来已久!早在两人初次见面时,厌恶的种子就已经相互种下了!

当时魏延两次主动投靠刘备,还帮助关羽成功拿下了长沙城,令刘备非常感动,就连一向非常高傲的关羽,都对魏延非常器重,结果诸葛亮却对此不以为然!诸葛亮认为,魏延先背叛刘琮,后背叛韩玄,乃是一个两面三刀之徒,这种人不能久留,万一将来他又背叛刘备怎么办?所以说诸葛亮建议刘备,不要留下魏延这种祸害!

诸葛亮一见魏延就对其喊打喊杀,令魏延非常恼火,幸好刘备出面作保,才成功的救下了魏延一命。在随后的作战中,魏延作战非常勇猛,屡次立下大功,所以等到刘备自称汉中王时,魏延直接被封为了汉中太守,对此,诸葛亮也没有提出什么反对意见,貌似诸葛亮和魏延之间的矛盾被化解了,然而随着刘备的去世,诸葛亮和魏延之间的矛盾,又被激发了出来!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掌握了蜀汉大权,他开始积极备战,准备北伐,于是魏延和诸葛亮之间,便有了更多的交集!当时刘备时代的那些猛将都已经凋零,魏延已经算是蜀汉数一数二的猛将了,所以在魏延看来,诸葛亮肯定会非常器重自己,结果在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过程中,魏延根本没有受到重用!

第一次北伐初期,魏延提出了子午谷智谋,建议诸葛亮给自己一支兵马,直接从子午谷杀入魏国腹地,快速拿下长安。不过这个计谋遭到了诸葛亮的弃用,因为诸葛亮行事比较谨慎,他不愿意冒险。而在接下来的街亭之战中,当魏延主动请战前去守卫街亭时,诸葛亮又一次拒绝了魏延,反而让自己的亲信马谡前去守卫街亭,导致街亭失守,第一次北伐彻底失败。这一下,魏延就非常不爽了!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又是无功而返,于是魏延开始质疑起诸葛亮了,他认为当初要是诸葛亮采用自己的子午谷奇谋,早就拿下了长安,根本不会使得蜀军陷入现在的尴尬境地,所以魏延开始有意无意的反对诸葛亮了。即便诸葛亮想要派魏延出战,魏延仍然装作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原文:是夜,孔明唤众将商议口:“……此两支兵,若非大将,不可当也。”孔明言罢,以目视魏延,延低头不语。

作战会议上,诸葛亮暗示魏延,想要魏延主动请战,毕竟整个蜀军中,魏延的战力是最强的。但是魏延对诸葛亮已经非常不爽了,所以他直接无视了诸葛亮的暗示,拒绝出战,以至于这场仗打到最后,王平张翼、姜维、廖化、吴班、吴懿马忠张嶷等人都出战了,就只有魏延没有出战!

诸葛亮知道魏延对他不爽,但他并没有派人去安抚魏延,也没有和魏延就把误会说开,导致双方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发展到第四次北伐时,魏延已经不满足于自己找事了,他还开始撺掇同僚,共同对抗诸葛亮了!

当时诸葛亮让魏延、张嶷、杜琼、陈式等人率军出箕谷,但又担心司马懿在箕谷设伏,于是他派人前去传令,让大家行军途中小心点,一定要提前查探是否有伏兵。原本诸葛亮的这个建议是非常好的,魏延久经战阵,应该也知道提前查探的重要性,但是为了反抗诸葛亮,他直接带头闹事,表示诸葛亮一天就知道瞎操心,要是他真的算的怎么准,当年街亭之战怎么会败?

原文:魏延亦笑曰:“丞相若听吾言,径出子午谷,此时休说长安,连洛阳皆得矣”……是夜,魏延欲与孔明争气,将言语激着陈式。

魏延以言语相激,促使陈式不听诸葛亮的命令,执意莽撞进兵,最终遭到伏击,被打得大败。而当败军回到诸葛亮面前时,魏延又开始甩锅,将一切责任推给了陈式,令众人大呼无耻!如此坑害自己的同僚,魏延的所作所为,已经触及到了诸葛亮的逆鳞,也使得诸葛亮对其再次动了杀心!

原文:孔明笑曰:“魏延素有反相,吾知彼常有不平之意;因怜其勇烈而重之。吾昔与先帝言,久后必生患害。今已显露,可以除之。”

说白了,诸葛亮之所以会对魏延动杀心,就是因为魏延像当初的关羽一样,不听从诸葛亮的调令,同时,魏延还破坏蜀军内部的团结,撺掇同僚对抗上司,这两个行为,已经触及到了诸葛亮的逆鳞了!于是诸葛亮开始着手安排手下诛杀魏延!

魏延乃是刘备一手提拔起来的猛将,且他并未公开反叛,所以诸葛亮无法正大光明的诛杀魏延,他只能使用计谋阴死魏延,而这个计谋便是让魏延引诱司马懿进入上方谷,趁机将上方谷的尾部封死,这样的话,魏延就只能和司马懿一起,被烧死在上方谷中!

原文:此乃孔明欲将司马懿、魏延皆要烧死,不想天降大雨,二人得生。

魏延比较幸运,遇到了天降大雨,所以他得以逃出生天。而他逃生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追查到底是谁封死了谷尾,到底是谁想弄死他!

从手下人的言语中,魏延知道了,下命令封死谷尾的人乃是马岱,但是魏延也不傻,他知道马岱乃是半路投靠而来的人,他不可能有那么大的胆子坑害自己,再联想到马岱长期跟随在诸葛亮身边,所以魏延自然明白了其中的奥秘,知道是诸葛亮想要诛杀自己!

魏延乃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既然诸葛亮想要弄死自己,那么他也没必要留手了,他也要报复诸葛亮。不过诸葛亮乃是蜀军的主帅,魏延根本不可能光明正大的将其诛杀,于是在诸葛亮使用七星灯续命的关键时刻,魏延直接“杀了出来”!

诸葛亮自知大限将至,所以准备使用七星灯续命,而这个续命的方法需要七天主灯不灭!为了防止有人打扰,诸葛亮特意让姜维护卫,禁止其他人前来。结果就在最后一天,魏延却突然闯了进来,扑灭了诸葛亮的主灯,令诸葛亮功亏一篑!

原文:忽听得寨外呐喊,欲令人问时,魏延入帐报曰:“魏兵至矣!”延脚步走急,将主灯扑灭。

诸葛亮提前就屏退了左右,还专门设置了一支卫队保护大帐,而且除了姜维及一个童子,禁止所有人出入,按照这种防护规模,根本不可能有人闯进来!而且诸葛亮闭关这么久,手下人肯定也是知道命令的,不会前去硬闯,但关键时刻魏延却闯了进来,只能说魏延别有用心,他是在故意报复诸葛亮!

对于魏延的别有用心,诸葛亮自然也是知晓的,但是他知道这种事情不能拿到明面上来讲,所以他只能拦住姜维,不让姜维斩杀魏延,反而是给了杨仪一个锦囊,让杨仪在自己死后诛杀魏延!而后续的故事,大家基本已经知道了,诸葛亮死后,魏延觉得无人能够压制自己了,所以选择了兴兵夺权,最终遭到斩杀!

魏延被杀的真实原因

总的来说,在三国演义中,魏延和诸葛亮之间的恩怨由来已久!刘备活着时,尚且可以当一个中间人,化解魏延和诸葛亮之间的矛盾,刘备死后,诸葛亮和魏延之前就没了缓冲,最终由于魏延不听调令、破坏内部团结、恶意坑害上官,诸葛亮忍无可忍,选择设计将其诛杀!

事实上,站在诸葛亮的角度来看,魏延确实该死!无论是不听调令还是破坏内部团结,亦或是恶意坑害上官,这都是死罪!更为重要的是,要是诸葛亮不在临死前除掉魏延,以魏延的军功、实力以及和刘家的关系来看,日后的蜀军主帅必定是魏延!然而一旦魏延成为了蜀军主帅,那么蜀汉就很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最终快速灭亡!

一方面,魏延虽然军事能力不错,但他并非司马懿的对手,若其执意北伐,最终很可能败于司马懿之手!另一方面,魏延的人缘极差,当年魏延和杨仪相斗,整个朝堂无一人相助,要是让魏延成为蜀军主帅,其他人必定从中掣肘,导致魏延北伐失利。所以说,诸葛亮一定不能让魏延成为蜀军主帅,而要想魏延无法成为蜀军主帅,最好的方法就是弄死魏延,所以说魏延必须死!

结语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啥非要诛杀魏延?并非魏延有反骨,真实原因很残酷!从浅层次来看,魏延这个人不听调令、破坏内部团结、恶意坑害上官,应该受到严厉的处罚,从深层次来看,决不能让魏延掌握蜀军大权,因为一旦魏延成为蜀军主帅,那么蜀军必败,蜀汉极有可能提前灭亡!而蜀汉乃是刘备、诸葛亮等人的心血,所以诸葛亮一定不会让魏延掌权,魏延必死!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更多文章

  • 张飞被杀之后,为何赵云、魏延、诸葛亮,集体不服刘备号令?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张飞,赵子龙,魏延,诸葛亮,刘备

    从三国鼎立到西晋的统一,魏蜀吴的分疆而治是因为相互牵制、势力均衡;而西晋能够完成统一大业,则是因为此消彼长、一家独大。这一点,时人其实都看得明白,诸葛亮的“隆中对”和鲁肃的“榻上对”目标都是三足鼎立,而曹魏一直都是一副谋取天下的架势。在国家体量方面,曹魏实力要远胜于蜀和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加上疫病流

  • 诸葛亮为什么非要杀魏延?如果魏延不死,蜀汉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诸葛亮,魏延,蜀汉,刘备,司马懿

    事实上,诸葛亮曾三次对魏延动杀心,而他之所以非要杀魏延,除了他一开始就不看好魏延,北伐时期魏延公开和他唱反调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魏延坏了诸葛亮的大计,这一系列的行为综合在一起,促成了诸葛亮安排马岱诛杀魏延的计划!诸葛亮第一次对魏延显露杀机魏延原本是刘表的手下,他非常仰慕刘备的仁义,所以

  • 刘备死后,诸葛亮真正忌惮的并非魏延,而是战无不胜的他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刘备,诸葛亮,魏延,刘禅,关羽

    喜欢《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在刘备死后,新崛起的大将包括魏延、张苞、关平、杨仪等人都成了蜀军的中坚力量,但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却十分忌惮蜀军中的猛将魏延,因为他觉得魏延脑后有反骨,日后必反;但其实诸葛亮真正忌惮的大将并非魏延,会影响到刘禅帝位的其实另有其人!▲刘封有勇有才干,因身份尴尬,成为诸葛亮真正

  • 张飞被杀之后,为何诸葛亮、赵云、魏延等人,集体不服刘备号令?

    历史解密编辑:张希爱英文标签:张飞,魏延,刘备,赵云,三国,诸葛亮,赵子龙

    关羽被东吴擒杀后,刘备不顾朝中大臣一致反对,执意要挥军征讨东吴替二弟报仇。结果刘备大军还没出发,又传来了三弟张飞被杀的消息。在张飞被杀后,刘备仍然一意孤行,面对孙权的求饶无动于衷,最终吞下了夷陵之战失败的恶果。其实,一开始孙权也是吓得不轻,面对来势汹汹的刘备大军,孙权首先想到的就是跟刘备求和。荆州孙

  • 三国:魏延够不够资格入选五虎上将?如果能,他应该替代哪一位?

    历史解密编辑:人文史旅途标签:魏延,五虎,刘备,黄忠,蜀汉,关羽,赵子龙,古装片,历史片,曹操手下,三国(电视剧)

    《三国演义》是喜好三国历史的朋友们不可不阅读多遍的著作,即便演义中描述的大多不是历史事实。而且三国迷们最喜欢谈论演义中各位武将的优劣,将他们进行比较和排名,蜀汉军中最著名的五虎上将和魏延当然也不会被放过,经常有魏延迷为其打抱不平,认为魏延也应该入选五虎上将。那么,魏延能替代五虎上将吗?如果魏延入选,

  • 魏延是牙门将军,王平是牙门将,二者有什么区别呢?

    历史解密编辑:姬娴婉趣闻标签:魏延,刘备,蜀汉,炮兵,军衔,火器,赵子龙,诸葛亮,王平(1907年)

    在汉末三国时期,王平和魏延都是蜀汉的大将,并且都担任过汉中都督一职。刘备入川时,魏延因数有战功,升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拔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镇守汉中十年。魏延作战勇猛,性格孤傲,与长史杨仪不和。诸葛亮死后,两人矛盾激化,结果魏延被马超的从弟马岱所斩杀。在魏延被杀后,王平升

  • 赵云得罪刘备失去五虎头衔,有望补缺的不是魏延,而是另外两人?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刘备,魏延,五虎,黄忠,赵云,三国,蜀汉,赵子龙,曹操手下

    很多人说刘备手下没有“五虎大将”,却承认曹营中有“五子良将”,这是典型的双标和臆想——事实上“五子良将”从字面上就解释不通。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在《三国志·卷十七》中合为一传,结尾有评语:“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在《三国志·卷三十六》中合为一传,结

  • 魏延的兵出子午谷是千古奇谋还是馊主意

    历史解密编辑:封子怡说奇闻标签:魏延,魏国,大军,曹真,三国,子午谷,诸葛亮,曹操手下

    我国疆域辽阔万里,长达一千六百公里的大秦岭,如同一条巍巍巨龙横贯东西,自古就被称为南北地域天然分界线。然而也正因为其崎岖绵长,给西北、西南的交通连接带来十分不利影响。“蜀道难,难以上青天,”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张。直到2008年,西安至汉中的高速公路才开通,2017年底西成高铁才开通,方才初步缓解了交通

  • 13年,华为高管魏延政患癌后遭解雇,临终前给儿子留下四个忠告

    历史解密编辑:朱祥愛音樂标签:魏延政,华为公司

    文|青衫洵前言2013年6月对于36岁的魏延政本是一个值得高兴的日子,但是一封信的到来却给了他另一个“惊喜”。在这两种双重打击下魏延政整日郁郁寡欢,这种状态持续不久后他便离世,但临终前他却给儿子留下了四句令人令人深思的忠告,甚至让儿子至今都难忘。那么魏延政究竟给儿子留下了什么话?他又为何被华为辞退?

  • 马超的被害妄想症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白泽述异标签:马超,刘备,关羽,张飞,张鲁,诸葛亮,妄想症,曹操手下

    223年,命不久矣的刘备突然询问诸葛亮:“马超是否是留下了一个女儿与理儿年纪相仿?”诸葛亮有些愕然,随即明白过来,点头回答道:“是的!马超的女儿的确与梁王(刘理)同岁。”刘备强打精神,正欲张嘴,诸葛亮就先开口:“陛下可是打算让两人结婚?”刘备很是欣慰,虚弱地点了点头。诸葛亮连忙应承下来:“陛下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