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4年,刘备派遣手下大将简雍将刘璋劝降,随后将益州占据。此时,“诸葛亮为肱骨,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糜竺、简雍为宾友。”(语出《三国志先主传》)此处,有一点不知大家发现没有,这关羽和张飞原本和刘备是“桃园三结义”的好哥们,但是,却并不是“宾友”,而是“爪牙”。
公元221年,在诸葛亮的劝说之下,加上刘备内心的本意,最后刘备称帝。在这个过程当中,蜀汉将近有100多位大臣表示支持,但是,魏延和赵云没有支持他,且其拜过把子的兄弟关羽和张飞也没有同意。原本,作为朋友,本应该是彼此之间两肋插刀,互相支持助力,但是,刘备。关羽和张飞之间却并非是如此,不仅令人感受不到半分好兄弟之情,反而是有着嫌隙之感,这又是为何
魏延当时在刘备手下也是位鼎鼎有名的大将,也一直受着刘备的器重。公元219年,刘备在汉中之战中大捷,随后在沔阳称王,人称“汉中王”。在当时,作为刘备的好兄弟,张飞原本是众人心目中“汉中太守”的最佳人选,就连张飞本人也是对此信心满满。只是,这众人都不曾想,最后这位置归属了魏延。魏延对于刘备之忠心,的确是天地可鉴。随后他便一直驻守于此,刘备在称帝之时,他并没有和刘备在一块,为此,即便是魏延相当之忠心于刘备,也依旧是难以前去支持的。
赵云在在整个蜀汉也是个不容小觑的人物,在刘备身边20余载,一直是忠心耿耿。不管是公元202年的博望坡之战,还是公元208年的长坂坡之战,还是后来公元219年的汉中之战等等,赵云都一直在刘备身边相随左右的。在赵云的心中,一直有着“汉室”,这是,这个“汉室”是曾经的那个“汉室”,而在他的心中也一直想着和刘备一起“匡扶汉室”。为此,即便是刘备称帝,也依旧是难以和赵云心中的大业一致,为此他在刘备称帝之时并未表态。
关羽原本就是刘备的好兄弟,一直跟着刘备各处辗转。在这个过程当中,关羽立下了不少的功劳。只是,公元219年,关羽“败走麦城”,且在公元220年离世。刘备在称帝之时,关羽早就已经不在人世,故而对于刘备称帝之事,也是无法表态的。
至于张飞,在一开始和刘备、关羽之间的关系也是极好的,只是,这关羽的离世也让张飞内心难以接受,甚至一心想着要帮着自己好兄弟报仇。在刘备忙着称帝之时,张飞并没有太多的心思在刘备的事情上,更不用说在刘备称帝的事情上有所表示。
所以,刘备在称帝之时,虽说当时100多位朝堂大臣纷纷表态说赞同,但是,这魏延、赵云、关羽和张飞四位大将依旧是因为各自的原因未曾表态。即便是如此,却并不代表着他们不忠心于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