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真实来历:徐庶不是最出色,关羽表现也不拔尖

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真实来历:徐庶不是最出色,关羽表现也不拔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邮寄雪兔 访问量:3247 更新时间:2024/2/13 8:06:41

我们在生活当中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身在曹营心在汉,用来比喻某人虽然身子在此,心里却是想的另外一个地方,只是他身不由己而已。那么,问题来了,这句话的出处到底是在哪儿呢?历史上真正有此经历的又是哪些人呢?咱们今天就来跟大家好好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从这句话的字面意思不难理解,“曹营”是指三国时期曹操的阵营,“汉”则是根据具体的语境分为东汉政权和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在这简单的七个字背后,包含着三个人的曲折传奇的人生经历。

第一个就是徐庶,字元直,是颍川人氏,刚开始的时候是刘备手下的谋士,因为在樊城之战中破了曹仁的八门金锁阵,致使曹兵大败,曹操吃了一惊,这才知道原来刘备身边已有高人辅佐。为了把徐庶赚到自己的账下,他听从程昱的计策,先把徐庶的母亲骗到了许昌,然后让人模仿她的笔迹给徐庶写信,说是徐母因为徐庶辅佐了刘备,已经被曹操下了大狱,希望他能归顺曹操。徐庶看了信件,虽然也曾经怀疑过事情的真实性,可他终究是大孝之人,不忍母亲在彼受苦,于是忍痛辞了刘备,前往许昌拜见母亲,临走之前推荐了诸葛亮。徐庶到了许昌之后,发现自己的母亲安然无恙,心里才算是一块石头落地,可没想打徐母却是个有骨气的,他见儿子居然为了他弃明投暗,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可现在徐庶已经来了,再走基本不可能了。她顿时觉得羞愧难当,很快上吊自尽了。徐庶悲痛不已,再加上他一向把曹操视为奸贼,更是不会心甘情愿为他效力,于是就又出现了一个很有名的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再一个就是关羽,“衣带诏”事发之后,曹操发兵二十万进攻刘备,刘备抵敌不住,只好求救于袁绍,没想到袁绍因为儿子生病焦头烂额,根本无心打仗,更别提帮助刘备了,结果刘备大败,他自己也逼不得已投了袁绍,关羽则是在走投无路之后,跟曹操约定:“降汉不降曹;保护好刘备家眷;一旦知道刘备下落一定要回归本队”之后,降了曹操。

[图片7]

曹操本来想着暂且答应,自己却好吃好喝地招待着,等到他对自己心存感激报答不尽的时候,自然也就不会想到刘备了。于是待之以上宾,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地伺候着不说,还不吝封侯赏爵,把关公捧到了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位置。这还不算,他还把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赤兔马赏给了关羽,这待遇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可不得不说,曹操实在是低估了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情义,他以为自己这样就能把关羽拴在自己身边,可后来关于听说刘备投了袁绍,就上演了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感人故事。曹操见状,是既爱又恨,可更多的还是无奈。

[图片9]

最后一个就是曹操身边的大谋士荀彧,他的功劳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不但给曹操推荐了很多大才,还时刻为草案从出谋划策,对于这个人,曹操的一句评价最为恰当——“此吾之子房也”,可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也不是死心塌地听曹操的。曹操遵奉汉帝扫平内乱的时候他竭尽全力,可当曹操想要晋位威望的时候他却是竭力反对,更别说称帝了。因为这事曹操对他也是恼恨不已,没过几年,送给他一只空食盒,荀彧看了之后顿时明白了曹操的意思,他选择了自行了断。对比一下这三个故事我们会发现,徐庶的故事最为经典也最广为人知,关云长也因为他的忠勇双全而让人记住了这段历史。可咱们实事求是地说,荀彧的下场才是最凄惨,最感人的!诸位,你们觉得呢?

标签: 徐庶关羽曹操刘备曹营心袁绍

更多文章

  • 三国徐庶的最后归宿如何?比诸葛亮和司马懿都好得多

    历史解密编辑:金黄的枯草PLUS标签:徐庶,诸葛亮,司马懿,刘备,曹操

    东汉末年的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轰轰烈烈的的黄巾大起义正在进行中。河南颍川郡内,发生了一起凶案。一个横行霸道的当地恶霸,被一个手持利剑的年轻人一剑刺死。案发之后,官府派出大量捕快捉拿凶手,到处画影图形,悬赏缉拿。这个勇敢的年轻人最终未能逃脱追捕,落到官府手中。官府在审理这个年轻人之时,无论威胁利

  • 刘备的第一位谋士-徐庶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刘备,徐庶,关羽,刘表,蜀汉,汉朝,三国,诸葛亮,曹操手下

    大家都知道三国时期有着这一句谚语叫做“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句话多数人都知道是在说关羽当年被曹操所擒并予以厚待,但是关羽依然没有投降的故事,但其实这句谚语还包含了另外一个人的故事,他就是刘备第一位谋士——徐庶。徐庶字‘元直’,本名徐福,后来因为犯法所以改名字避祸。他出生寒门,早年有习武,喜欢行侠仗义,

  • 刘备需要人才,而徐庶有机会离开曹操后,为什么不再次投奔刘备呢

    历史解密编辑:开心一点桥标签:刘备,徐庶,蜀汉,东汉,诸葛亮,曹操手下

    徐庶一生其实很坎坷,年轻时他为了帮人,险些丧命,后来结识了诸葛亮,两人成为了朋友。徐庶在刘备南下荆州后,投奔了刘备,然而曹操迫使徐庶去了曹营。不久,曹操要攻打在樊城的刘备,并派徐庶领军。因此徐庶是有机会再次投奔刘备的,为什么他却没有这样做呢?其原因有两点。1.面子徐庶很要面子,当刘备提出来,要徐庶留

  • 正史之中的徐庶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没有为曹操服务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徐庶,曹操,刘备,诸葛亮,蜀汉,关羽,正史,三国,汉朝,东汉,曹操麾下

    小说的内容其实都不是真实的,作者也会编造出虚假的部分,毕竟小说的内核就是想象力,如果写的内容都是真的,那它就是纪实文学而不是小说了。《三国演义》作为一本讲述三国时期群雄纷争的小说,其实其中的一些内容就是作者罗贯中虚构的,同时他还带入了自己的私心,对于蜀汉过多的偏爱,还把曹操给塑造成了奸臣的形象。导致

  • 徐庶离开刘备,是因为曹操劫持了他的母亲?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徐庶,刘备,曹操,诸葛亮,曹魏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是演义里的经典桥段。徐庶原本是刘备帐下的谋士,但是曹操想要拉拢徐庶这一人才,于是派人把他的母亲给劫持了,徐庶为了尽孝,无奈之下离开了刘备,投靠到了曹操的帐下。但是他投靠过去之后,从来没有给曹操献过计策。徐庶对母亲的孝顺和对刘备的忠诚,成了人们口中的一段佳话。但是在历史上,这段

  • 世人都知道诸葛亮,举荐他的徐庶却没啥名气,都是曹操干的好事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大观园标签:徐庶,刘备,三国,汉朝,诸葛亮,曹操手下

    东汉末年分三国,历来是很多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喜欢探讨的话题,无论是史书记载中的三国,还是小说《三国演义》,里面有太多精彩的故事,总让人沉浸在其中无法自拔三国里,很多人都喜欢把诸葛亮跟周瑜或者司马懿做对比,大多数时候却忘了向刘备举荐诸葛亮的徐庶,而且无论是真正的历史还是小说里,徐庶都没有太多的名气和出

  • 同为蜀汉军师,为何徐庶能轻易指挥关羽,诸葛亮却指挥不动?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徐庶,关羽,刘备,蜀汉,汉朝,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三国时期,出现了一个颇有才华之人,此人上知天文、下通地理,对于世间的战局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还精通算卦之事,可谓是个全才,此人便是诸葛亮,有着“卧龙先生”的美誉。但是如此的人物,却有一人看不上他,此人便是关羽,据说关羽能够被徐庶轻易地指挥,但诸葛亮确指挥不动,这是为何呢?关羽性格非常高傲,除了

  • 徐庶荐孔明,英雄都是互相欣赏的!

    历史解密编辑:早睡标签:徐庶,刘备,军师,曹操,孙权,孔明,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

    汉末时期,中国陷入动荡不安的局面,战乱频繁。在这个时期,徐庶是一位杰出的谋士,他非常欣赏诸葛亮的才华,认为他是可以帮助刘备一统天下的人才。于是,他向刘备强烈荐举诸葛亮,希望刘备能够聘请他为军师。然而,刘备并不认识诸葛亮,对于徐庶的推荐也持怀疑态度。后来,在徐庶的再三劝说下,刘备终于同意前去拜访诸葛亮

  • 互动丨重庆诗人徐庶诗歌分享会在金刀峡举行

    历史解密编辑:上游新闻标签:徐庶,金刀峡,诗人,诗歌,冰心

    重庆诗人徐庶诗歌分享会在金刀峡举行9月11日晚,重庆诗人徐庶诗歌分享会在北碚金刀峡慢漫崖居举行,30余名诗人慕名参加活动。中秋刚过,诗人们齐聚金刀峡慢漫崖居,一边品月饼,一边话圆月,一边吟诗歌。在清风明月下,在山间帐篷里,诗人徐庶奉上了他的最新力作。音乐人钱云、颜伟等还奉上了一场精彩的音乐会。诗歌、

  • 诸葛亮的隆中四友,后来都有怎样的发展,徐庶真的不设一谋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诸葛亮,徐庶,曹操,隆中四,刘备

    《三国演义》中,司马徽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时,说到孔明与博陵崔州平、颖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与徐元直为密友。这四位密友,除徐庶外,在演义中都没有多大的戏份,那这四人在历史上,后来各自的发展如何?一、徐庶徐庶在曹操南征荆州时,因为老母被曹操俘虏而不得不离开刘备,转投曹操。徐庶归附曹操后,《三国演义》说他向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