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朗逃到东治时,东治长官商升准备借助王朗的名义起兵(时王朗奔东冶,候官长商升为朗起兵)
会稽郡南部(主要是现在的福建地区)基本都是山地。
这意味着统治这片土地成本极高,汉武帝在征服闽越之后,就将沿海的闽越之族悉数迁往江淮之地,只留下一个据点东冶城(现在的福州市)
孙策也不敢贸然举大兵南下,东治已经是会稽郡最南的一个县,距离实在太遥远了。
孙策任命永宁县长韩晏为南部都尉征讨东冶,同时调任太末县长贺齐接任永宁县长的位置(策遣永宁长韩晏领南部都尉,将兵讨升,以齐为永宁长)
山越专家贺齐闪亮登场!
贺齐,字公苗,会稽山阴人。
贺齐在做郯县县长时,当地有个叫斯从的县吏轻薄放荡、为非作歹,贺齐想惩治他(县吏斯从轻侠为奸,齐欲治之)
但县主簿劝他说:斯从,郯县豪门大族,山越人都附从他,您今天惩治了他,明天贼寇就会前来进犯。(主簿谏曰:从,县大族,山越所附,今日治之,明日寇至)
注意这段话,山越人和汉人的豪族已经勾结起来,这和凉州的汉羌组合是多么的相像(有关凉州羌人的历史可以参考这几篇:
东汉羌乱上部:为什么羌人一直要和朝廷对着干?
东汉羌乱中部:凉州三明
东汉羌乱下部:董卓的崛起之路
贺齐闻言大怒,当即就斩杀了斯从(齐闻大怒,便立斩从)
斯从的族人党羽果然纠集山越,聚众千余人,举兵进攻县城(从族党遂相纠合,众千馀人,举兵攻县)
贺齐以实际行动证明他并不是鲁莽之人,在敌人逼近时,贺齐打开城门发起突然进击,大获全胜,由此威震山越(齐率吏民,开城门突击,大破之,威震山越)
孙策拿下江东三郡后,视察地方工作时,觉得贺齐是个人才,于是亲自察举贺齐为孝廉(孙策临郡,察齐孝廉)
韩晏为商升所败,孙策又委任贺齐为南部都尉(晏为升所败,齐又代晏领都尉事)
商升听到贺齐来后,十分畏惧,贺齐大败山越的威名早已传到他耳里,遂主动派人前来请求订立盟约(升畏齐威名,遣使乞盟)
齐因告喻,为陈祸福,升遂送上印绶,出舍求降。
按说这次南征到此可以顺利结束了, 但是商升的部下觉得天高皇帝远,不愿意就此臣服。
张雅、詹强等人发动叛乱,杀死商升,张雅自称无上将军,詹强自称会稽太守(贼帅张雅、詹强等不原升降,反共杀升,雅称无上将军,强称会稽太守)
叛军人多而贺齐兵少,因此贺齐并没有强攻(贼盛兵少,未足以讨,齐住军息兵。)
他用了一招很老套但十分实用的计策:反间计。
贺齐探知叛军内部不和,便故意散布消息让他们加深结怨,使他们猜忌对立,叛军将领于是各自拥兵,图谋对方(雅与女婿何雄争势两乖,齐令越人因事交构,遂致疑隙,阻兵相图)
贺齐见时机成熟,迅速进讨,一仗就大败张雅,詹强党羽震慑恐惧,率众出来投降(齐乃进讨,一战大破雅,强党震惧,率众出降)
至此江东三郡大定。
接下来,孙策可以全力对付吴郡、丹阳两郡的山越。
吴郡乌程的严白虎和丹阳泾县的祖郎,孙策选择先打严白虎。
这也是为什么孙策没有北上直接攻打陈瑀的原因,关于孙策和陈家的恩怨史可以参考这篇:下邳陈家和吴郡孙家的第一轮较量(东汉末年徐州最强豪族是谁?)
面对孙策的强大压力,严白虎依托地形防御的同时,派弟弟严舆前去讲和(策自讨虎,虎高垒坚守,使其弟舆请和)
结果被孙策亲手干掉(策知其无能也,乃以手戟投之,立死)
孙策为什么要杀掉严舆呢?
因为严舆这个人在山越中以勇力著称,干掉他可以威慑山越。
果然,山越听闻严舆被杀后,纷纷弃垒南逃,严白虎只得前往余投奔另一个豪强许昭(舆有勇力,虎众以其死也,甚惧。进攻破之。虎奔馀杭,投许昭於虏中)
程普请击昭,策曰:“许昭有义於旧君,有诚於故友,此丈夫之志也。”乃舍之。
孙策没有继续追击严白虎除了许昭这个人对故主有义外,更主要的原因是要快点西征对付丹阳郡内的太史慈。
一直以孤胆英雄著称的太史慈手下终于有兵了!
刘繇西奔豫章后,太史慈并没有一同前往,他被刘繇委任丹杨太守在敌后打游击(慈当与繇俱奔豫章,而遁於芜湖,亡入山中,称丹杨太守。)
有了正式任命再加上自身的传奇色彩,丹阳郡内的山越纷纷前来依附,泾县以西以西六县全部听从太史慈号令(是时,策已平定宣城以东,惟泾以西六县未服。慈因进住泾县,立屯府,大为山越所附))
孙策没有让太史慈乘机坐大,带着程普率主力攻打泾县,终于将太史慈俘获(后孙策亲自攻讨泾县,终于囚执太史慈)
孙策见慈,即为其解缚,握著其手说:“尚记得神亭一战吗?如果卿当时将我生获,你会怎样处置我?”
太史慈说:“不可知也。”
孙策大笑,说道:“今后之路,我当与卿共闯。”
英雄惜英雄!
太史慈就此成为了孙策的得力部下(即署门下督,还吴授兵,拜折冲中郎将)
现在扬州南部只剩一个豫章郡没有拿下了, 就在孙策征讨江东的同时,豫章郡打的热火朝天,丞相所在的琅琊诸葛家也卷入其中。。。。。。
细心的朋友应该也发现了,在主篇后咱们最近还加了一篇小文,这个主要是回答写一些精彩留言或补充一些历史小知识,算是给觉得目前字数过少,看的不过瘾的朋友一些补偿哈。
当然小文都发在微信公众号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