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杀关羽,烧刘备,破曹休,为政四十余年,陆逊为何会被孙权逼死?

杀关羽,烧刘备,破曹休,为政四十余年,陆逊为何会被孙权逼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水的焱燚 访问量:3634 更新时间:2023/12/31 13:24:20

245年,陆逊临终前,拉着儿子的手悲愤地说:我一生忠君,今日却被冤枉,死不瞑目啊.....”陆抗发誓一定要为父亲洗刷冤屈。

陆逊是东吴历史上少有的一位帅才,《三国志.吴书》中唯一被单独列传的将领。

破刘备,败曹休,他身上有着太多的高光时刻,但是晚年却满含冤屈,凄惨离世。

他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陆逊出身吴郡四大家族,幼年丧父,他少年时投奔庐陵从祖父陆康,学习军事,诗文,成了一个能文能武的少年才俊。

他将从祖父作为自己一生学习的榜样,孙策攻打庐陵,陆康带领庐陵百姓抵抗了两年,最终城破,陆康殒命还带上了吴郡陆氏一半人丁,庐江城血流成河,这是陆姓子孙的灾难时刻。

十二岁的陆逊在危难时刻,成为陆家的掌舵人,他隐忍,谨慎,并将自己原来名字陆议论改为陆逊,就是时刻提醒自己要谨慎,谦逊,他蛰伏9年。

孙权上台后,和江东大族和解,为了家族的前程,21岁的陆逊入朝做了一个幕僚。

他夹着尾巴做人,也是等待机会,恢复陆家的荣光。当时江东人才济济,周瑜、鲁肃功绩卓著,谁也没有注意到这个书生。

吕蒙担任吴国大都督后,陆逊的机会来了,吴国此时一改过去的策略,要攻刘。公元219年,吕蒙白衣渡江打下荆州,杀了关羽,陆逊在其中也立下赫赫战功,被吕蒙所欣赏,并将他推荐给了孙权。

几年后陆逊成为江东第四任都督,刘备率领蜀国大军攻吴,陆逊火烧联营,破夷陵,刘备逃回白帝城,江东大胜。

陆逊此时为自己证明了,我不是书生,是儒将。

公元228年,魏国三路大军进攻东吴,统帅是曹休,沙场老将,实力雄厚,孙权派陆逊出兵抵抗。

陆逊因势利导,利用水军优势,引诱曹军孤军深入,切断了他们后路,大破曹休,亏了贾逵带兵奋力救援,否则曹休一世英名就毁了。

陆逊在短短数年内,打败刘备、曹休这样的不世之功,在东吴找不出第二个。但他一贯保持谦逊,孙权对他也充满了信任,将自己的印章留给陆逊,让他处理东吴与曹魏、蜀汉之间的外交信件。

最为重要的孙权将太子孙登交予陆逊教导,可见孙权对他的信任。

不幸的是241年,正值壮年太子孙登去世了,不久吴国的继承人开始了二宫之争。

丞相顾雍去世后,244年,陆逊被拜为丞相,他成了吴国最有实权的大臣。出身东吴大族的陆逊手握重兵,控制着长江中下游的防卫、政务,同时又是文官的最高长官,位高权重,一时无限风光。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晚年的孙权开始思索的东吴的未来,自己时日不多,要给后代留下一个稳定的江山。

242年,三子孙和立为太子,不久之后,四子孙霸被立为鲁王,但是两人在礼仪待遇上却是一样的,让鲁王有了争一争的野心。

二宫之争就是孙权抛出的诱饵,希望连根拔起太子和鲁王背后的势力,只是后来孙权也控制不住局势的发展。

江东大族都支持正统,拥护太子,鲁王一派成分复杂,有驸马全琮、宠臣步骘还有一些武将。

太子感到自己地位不保,就写信给陆逊,希望他站出来给自己说话。

谨慎一生的陆逊在此时,一下昏了头,居然跳进了夺嫡的大战中。

逊上疏陈“太子正统,宣又磐石之固,鲁王蕃臣,当使宠秩有差。”

孙权十分惊诧,宫中的事情,远在武昌的陆逊都知道了。他还要亲自来都城面见孙权,

孙权大怒,难道陆逊也要威胁我,于是一封封指责的信件发给陆逊,将他彻底打懵了。

陆逊是一个抱着儒家正统思想,有抱负,却不知如何举措的人,骨子里有着文人的傲气,他被无端的指责淹没,背上了污名,这是他受不了的,他只是单纯想维护正统,结果成了牺牲品。

一气之下吐血病倒,245年陆逊病逝。

陆抗多次上书为父亲正名,亲自来觐见孙权。

孙权还拿出朝臣控诉陆逊的“20条罪状”,煞有介事地为难陆抗。虎父无犬子,面对皇帝的诘难,陆抗逐条辩明,孙权也就就坡下驴,为陆逊洗刷冤屈。

陆逊之死,是皇权与权臣的一次斗争,毕竟东吴氏族势力太强了,你对陆逊之死有什么看法,请留言。

标签: 关羽刘备曹休陆逊孙权曹操手下

更多文章

  • 张飞夫人是夏侯渊侄女,赵云夫人又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三炮讲故事标签:张飞,夏侯渊,赵子龙,刘备,马超,黄忠

    《咏史下·赵云》:“子龙一身都是胆,更有仁心并义肝。”赵云字子龙,为“五虎将”之一,对刘备忠心耿耿,刘备被曹操的五千虎豹骑追得顾不上妻儿,将他们丢在乱军之中独自逃命,刘备自己都舍弃妻儿了,赵云却还履属下的职责在长坂坡上边打斗边寻找刘备丢下的糜夫人和刘禅。赵云这么侠肝义胆的人,女人看见了都想嫁,但是《

  • 他是曹操侄子,夏侯渊第二子,后期却降死敌蜀汉,难言苦衷谁懂?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曹操,夏侯渊,夏侯霸,姜维,曹魏,刘禅,东汉,三国,汉朝

    夏侯霸夏侯霸,是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的部将兼族弟夏侯渊的第二子。同为沛国谯人;对于夏侯渊各位三国爱好者们并不陌生;随曹操征战几十年立功无数,可最后却被黄忠斩于定军山中。而令人没想到的是,数年后,于嘉平元年(249年),他的儿子却投奔了拥有杀父之仇的敌国季汉(蜀汉),对于夏侯霸的“叛国”行为,众

  • 醉梦三国(四十二)黄忠不老,张郃不强,夏侯渊辜负“妙才”二字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黄忠,张郃,张飞,汉朝,夏侯渊,醉梦三国,曹操手下

    定军山斩杀夏侯渊是黄忠征战一辈子最高光的时刻,也是他名列五虎上将的重要资本。这场仗是刘备阵营讨伐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刘备最终占领汉中进位汉中王奠定了基础。这场仗中不论是刘备阵营的黄忠、严颜、法正,还是曹操阵营的夏侯渊、张郃都颠覆了读者的认知。第一次看三国的人怎么也不会想到,两老将在战争中表现得可圈

  • 三国演义中:曹操麾下10大猛将排名,夏侯渊第仅排9,夏侯惇第4

    历史解密编辑:过期的童年标签:许褚,徐晃,东汉,夏侯渊,夏侯惇,历史片,曹操手下,三国演义(电视剧)

    第十名:曹洪曹洪在演戏中打斗场景不多,不过每战都非常精彩。在铜雀台“百步内射中红心”,箭术方面还算不错;与黄巾贼何曼步战“拖刀计”砍杀,步行拖刀计难度更大,说明曹洪刀法非常精熟;另外与甘宁斗二十合“诈败”,是事先设定的战术考量。最值得一提的是,曹洪曾多次救主,甚至与西凉第一猛将马超战四五十合,仅仅表

  • 汉中之战曹操一方的主帅为何是曹洪而不是夏侯渊?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静欲沉香呦标签:曹操,曹洪,夏侯渊,汉中之战,张郃

    汉中之战是三国时期一场重要的战役,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时间跨度达两年之久,以曹操退兵刘备夺得汉中结束。战役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曹操参战大将有曹洪,曹真,曹休,夏侯渊,张郃等人,第二阶段是曹操亲率大军前来。第二阶段不说,说说第一阶段,曹军诸位大将中,曹真曹休是小字

  • 曹操猛将夏侯渊,被“五虎上将”中的黄忠所斩,他的武功到底咋样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曹操,夏侯渊,黄忠,张郃,夏侯惇

    夏侯渊是曹操的本家兄弟,也是最早跟随曹操的部下。曹操在陈留举兵的时候,夏侯兄弟来投附,夏侯渊当时还带来了一千人马,为曹操的起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三国演义》中,说夏侯惇十四岁就习武杀人,又说曹仁和曹洪“弓马熟娴,武艺精通”,却没有提夏侯渊的武艺如何。打虎亲兄弟,在枪林箭雨的战斗生涯中,哥哥夏侯惇总

  • 自从黄忠刀劈夏侯渊之后,曹操手下的老将,还有哪些拿得出手?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夏侯渊,曹操,黄忠,张郃,夏侯惇,张辽

    事实上,从定军山之战夏侯渊身死开始,曹操手下的武将是老的老,死的死,都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了。同蜀汉一样,汉中之战过后,曹魏的大量名将都逐渐走向了凋亡,就算还活着,也无法再亲自上到前线去了,所以很多人会觉得,曹操死后的三国,似乎没有之前那么精彩了,本质原因就是我们之前喜欢的那批猛将,都已经渐渐的退出了历

  • 曹操兵败汉中,跟夏侯渊被黄忠斩杀关系不大,司马懿清楚却不敢说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曹操,夏侯渊,黄忠,司马懿

    一、看不懂的汉中之战三国时期,曹操和刘备的汉中之战,是最让人看不懂得。概括说来,主要集中在如下这两个方面。其一:“胜”和“利”的矛盾分割!胜利是一个词汇,但汉中之战过后,这词汇却被史料分割开来,因此形成了一种矛盾状态。先说刘备这方,汉中之战还没开打前,蜀汉有一位喜欢“观天象,察星辰”的大臣叫周群,他

  • 夏侯渊武艺如何?定军山一战黄忠如果不偷袭,能否将其击败?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黄忠,夏侯渊,武艺,马超,张郃,定军山,张飞,汉朝,三国

    公元219年,随着黄忠一刀劈下,可怜的夏侯渊战死定军山。此战关系重大,黄忠也因此战之功而直接功成名就,成为与关张赵等人齐名的虎将。而夏侯渊却被钉在了耻辱柱上,简直成了匹夫之勇的代名词!夏侯渊是曹魏宗族大将,能力出众,被曹操委以汉中重任。可能在曹操心中,夏侯渊武艺过人,蜀汉难有对手,而突然被斩也是出乎

  • 刘备围点打援,黄忠突袭斩将,张郃是否该为夏侯渊阵亡承担罪责?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刘备,黄忠,夏侯渊,张郃,赵子龙,三国,汉朝,曹操麾下

    在《三国演义》中,黄忠阵斩夏侯渊有些胜之不武,现代太极宗师看了整个过程,一定会指责黄忠不讲武德,并奉劝他好自为之。夏侯渊被黄忠突袭斩杀,是“术高莫用”还是“技不如人”,正史和演义有两种说法,我们把史料和小说结合起来看,就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张郃顶不住猛攻而紧急呼救,刘备预设埋伏围点打援,这才导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