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参与二宫之争后,孙权为何要逼死陆逊?只怪他站错了队

在参与二宫之争后,孙权为何要逼死陆逊?只怪他站错了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老张聊史 访问量:4302 更新时间:2024/1/8 16:41:15

南鲁党争,孙和得到了以顾陆朱张为首的江东士族的支持,而孙霸则得到了全家、步家为首的孙权扶植的新兴士族势力支持,并且孙和的能力比孙登弱太多,性格上很有可能被江东士族拿捏而架空,对外又不能很好地团结淮泗派,和新兴士族缓和关系,所以孙权只能让两个人相互争斗以维持平衡。以陆逊大将军的地位,除了已病逝的诸葛瑾之外无人能比,他一参与必将打破孙权制衡二宫的计划。

陆逊不是一个人,代表的是一个世家。古代帝王对谁好对谁孬,往往不是因为你干了什么,而是因为你是谁,陆逊被杀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他姓陆,但凡不是姓陆,都死不了,甚至步步高升,身份决定一切。陆逊再高升就要篡位了,他没参与二宫事件的时候一直很正常。

孙权对于南鲁党争的处理非常的简单暴力,就是一刀切,不过不是偏袒太子或者鲁王其中一方,而是针对性的打击江东集团,要知道,南鲁之争中,江东淮泗两个集团是打散了各自站队的,可是孙权对于淮泗集团的成员几乎没有任何惩罚,而对于江东集团最好也是免官流放,顾雍纯属走太早,243年就走了,南鲁之争是244年开始直接碰撞的,顾雍算是逃过了清算,看看他孙子,参与的都发配去交州了。

陆逊当然知道不能参与立嗣斗争,但是一方面是受到大族间联姻关系掣肘,顾承顾谭都被流放了,这两人可都是他妹妹的儿子,陆胤也站队,亲属小辈都参与其中,正是因为知道孙权的手段毒,所以他不得不去捞一把。另一方面,他也确实是内心更希望太子上位,此前他教导诸皇子,孙和的贤能他知道,孙登也是极力推荐孙和当太子,这时孙权都明确答应了要立孙霸,这时候再不出手就晚了,事实证明孙权也的确干得出来废长立幼的事。一来陆逊于公于私都必须要出手,二来他确实是坦坦荡荡,没考虑过杨竺陆胤这档子事,有失察之过。但是至于说陆逊情商不行,说他该死就太过了,陆逊或许确实高估了自己在孙权心里的分量,但是他向来都是直言进谏的人,性格使然。

孙和在陆胤的怂恿下往孙权宫里派探子,躲在床底下听孙权在宫里的言行,完了之后,还传给陆逊,陆逊又跟孙权说了此事。十天不到,孙权建业宫里的秘闻传到江陵,都不止陆逊一个人知道了。陆逊作为太子(孙和)傅,陆胤族叔要不要受到猜忌?就这孙权也不过是把陆胤下狱(甚至都没杀他),大骂陆逊一顿。人被冤枉是很难受的,而且陆逊一大把年纪了身体估计也不太行了,说陆逊是被孙权逼死的毫不为过。

废立太子,要说家事也是家事,要说国事那肯定也是国事。有人分析孙权晚年是故意让两宫斗争玩制衡的,但是没想到最后玩大了,差不多一半的栋梁被杀被流放被免官,直接动摇了根基。这也为后面孙綝诸葛恪等人专权埋下伏笔。

陆逊确实不当参与立嗣之争,自古参与立嗣之争确实都是最危险的事情。包括关羽因为对刘备谈过不能立刘封,可能也是刘封不救援的原因。参与国本之争,除非皇帝没什么制衡的实力,否则就别想着全身而退,陆逊是仅仅自己被逼死,已经算是不错的下场了。参与立嫡的大臣除非站对队,否则自古以来都没有好下场,关于帝王权力的事情臣子再优秀也无权干涉。

更多文章

  • 杀关羽,烧刘备,破曹休,为政四十余年,陆逊为何会被孙权逼死?

    历史解密编辑:落水的焱燚标签:关羽,刘备,曹休,陆逊,孙权,曹操手下

    245年,陆逊临终前,拉着儿子的手悲愤地说:我一生忠君,今日却被冤枉,死不瞑目啊.....”陆抗发誓一定要为父亲洗刷冤屈。陆逊是东吴历史上少有的一位帅才,《三国志.吴书》中唯一被单独列传的将领。破刘备,败曹休,他身上有着太多的高光时刻,但是晚年却满含冤屈,凄惨离世。他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陆逊出身吴

  • 张飞夫人是夏侯渊侄女,赵云夫人又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三炮讲故事标签:张飞,夏侯渊,赵子龙,刘备,马超,黄忠

    《咏史下·赵云》:“子龙一身都是胆,更有仁心并义肝。”赵云字子龙,为“五虎将”之一,对刘备忠心耿耿,刘备被曹操的五千虎豹骑追得顾不上妻儿,将他们丢在乱军之中独自逃命,刘备自己都舍弃妻儿了,赵云却还履属下的职责在长坂坡上边打斗边寻找刘备丢下的糜夫人和刘禅。赵云这么侠肝义胆的人,女人看见了都想嫁,但是《

  • 他是曹操侄子,夏侯渊第二子,后期却降死敌蜀汉,难言苦衷谁懂?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曹操,夏侯渊,夏侯霸,姜维,曹魏,刘禅,东汉,三国,汉朝

    夏侯霸夏侯霸,是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的部将兼族弟夏侯渊的第二子。同为沛国谯人;对于夏侯渊各位三国爱好者们并不陌生;随曹操征战几十年立功无数,可最后却被黄忠斩于定军山中。而令人没想到的是,数年后,于嘉平元年(249年),他的儿子却投奔了拥有杀父之仇的敌国季汉(蜀汉),对于夏侯霸的“叛国”行为,众

  • 醉梦三国(四十二)黄忠不老,张郃不强,夏侯渊辜负“妙才”二字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黄忠,张郃,张飞,汉朝,夏侯渊,醉梦三国,曹操手下

    定军山斩杀夏侯渊是黄忠征战一辈子最高光的时刻,也是他名列五虎上将的重要资本。这场仗是刘备阵营讨伐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刘备最终占领汉中进位汉中王奠定了基础。这场仗中不论是刘备阵营的黄忠、严颜、法正,还是曹操阵营的夏侯渊、张郃都颠覆了读者的认知。第一次看三国的人怎么也不会想到,两老将在战争中表现得可圈

  • 三国演义中:曹操麾下10大猛将排名,夏侯渊第仅排9,夏侯惇第4

    历史解密编辑:过期的童年标签:许褚,徐晃,东汉,夏侯渊,夏侯惇,历史片,曹操手下,三国演义(电视剧)

    第十名:曹洪曹洪在演戏中打斗场景不多,不过每战都非常精彩。在铜雀台“百步内射中红心”,箭术方面还算不错;与黄巾贼何曼步战“拖刀计”砍杀,步行拖刀计难度更大,说明曹洪刀法非常精熟;另外与甘宁斗二十合“诈败”,是事先设定的战术考量。最值得一提的是,曹洪曾多次救主,甚至与西凉第一猛将马超战四五十合,仅仅表

  • 汉中之战曹操一方的主帅为何是曹洪而不是夏侯渊?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静欲沉香呦标签:曹操,曹洪,夏侯渊,汉中之战,张郃

    汉中之战是三国时期一场重要的战役,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时间跨度达两年之久,以曹操退兵刘备夺得汉中结束。战役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曹操参战大将有曹洪,曹真,曹休,夏侯渊,张郃等人,第二阶段是曹操亲率大军前来。第二阶段不说,说说第一阶段,曹军诸位大将中,曹真曹休是小字

  • 曹操猛将夏侯渊,被“五虎上将”中的黄忠所斩,他的武功到底咋样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曹操,夏侯渊,黄忠,张郃,夏侯惇

    夏侯渊是曹操的本家兄弟,也是最早跟随曹操的部下。曹操在陈留举兵的时候,夏侯兄弟来投附,夏侯渊当时还带来了一千人马,为曹操的起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三国演义》中,说夏侯惇十四岁就习武杀人,又说曹仁和曹洪“弓马熟娴,武艺精通”,却没有提夏侯渊的武艺如何。打虎亲兄弟,在枪林箭雨的战斗生涯中,哥哥夏侯惇总

  • 自从黄忠刀劈夏侯渊之后,曹操手下的老将,还有哪些拿得出手?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夏侯渊,曹操,黄忠,张郃,夏侯惇,张辽

    事实上,从定军山之战夏侯渊身死开始,曹操手下的武将是老的老,死的死,都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了。同蜀汉一样,汉中之战过后,曹魏的大量名将都逐渐走向了凋亡,就算还活着,也无法再亲自上到前线去了,所以很多人会觉得,曹操死后的三国,似乎没有之前那么精彩了,本质原因就是我们之前喜欢的那批猛将,都已经渐渐的退出了历

  • 曹操兵败汉中,跟夏侯渊被黄忠斩杀关系不大,司马懿清楚却不敢说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曹操,夏侯渊,黄忠,司马懿

    一、看不懂的汉中之战三国时期,曹操和刘备的汉中之战,是最让人看不懂得。概括说来,主要集中在如下这两个方面。其一:“胜”和“利”的矛盾分割!胜利是一个词汇,但汉中之战过后,这词汇却被史料分割开来,因此形成了一种矛盾状态。先说刘备这方,汉中之战还没开打前,蜀汉有一位喜欢“观天象,察星辰”的大臣叫周群,他

  • 夏侯渊武艺如何?定军山一战黄忠如果不偷袭,能否将其击败?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黄忠,夏侯渊,武艺,马超,张郃,定军山,张飞,汉朝,三国

    公元219年,随着黄忠一刀劈下,可怜的夏侯渊战死定军山。此战关系重大,黄忠也因此战之功而直接功成名就,成为与关张赵等人齐名的虎将。而夏侯渊却被钉在了耻辱柱上,简直成了匹夫之勇的代名词!夏侯渊是曹魏宗族大将,能力出众,被曹操委以汉中重任。可能在曹操心中,夏侯渊武艺过人,蜀汉难有对手,而突然被斩也是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