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和徐庶都是军师,为何关张对他们态度截然不同,他如何破局

诸葛亮和徐庶都是军师,为何关张对他们态度截然不同,他如何破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史说历史 访问量:728 更新时间:2024/1/22 4:02:15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的第一个军师不是诸葛亮,而是徐庶。在刘备去寻访贤才的路上,听到有人高声唱歌。刘备听出歌词中的豪情壮志,十分欣赏,于是结识了化名单福的徐庶。徐庶也因此成为了刘备的第一个军师,并且为刘备出谋划策,建立了战功。

徐庶在帮助刘备打退了曹仁的进攻,尤其是破了曹仁的八门金锁阵后,被曹操查出了真实身份。曹操用计抓住了徐庶的母亲,徐庶不愿意担负不孝的名声,便离开刘备到了曹操那里。走前他做了两件事,一是向刘备保证,不向曹操再设一谋。二是向刘备举荐了诸葛亮。

刘备得知卧龙就是诸葛亮,为了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的传闻,他亲自三次前往隆中,去请诸葛亮出山。在第三次,刘备找到了诸葛亮,两人一见如故,诸葛亮为刘备谋划了著名的《隆中对》。在刘备的诚邀之下,诸葛亮答应出山辅佐刘备,成为刘备的军师。

我们可以看到,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关羽张飞对徐庶和诸葛亮两人的态度截然不同。徐庶和诸葛亮都是军师,可是关羽、张飞对徐庶的态度要比诸葛亮要好得多。徐庶指挥作战,关羽、张飞毫无怨言,应声而去。等到了诸葛亮这里,两人推三阻四,故意刁难。如果不是诸葛亮事先有所准备,借了刘备的剑印来号令,张飞在当时就会跟诸葛亮抗争起来。那么,为什么同是军师,关羽、张飞对徐庶和诸葛亮的态度截然不同呢?

首先,是诸葛亮和徐庶的出身不同。

我们从书中看徐庶的出身,就知道徐庶不能算是一个纯粹的读书人,他倒是一个侠客之流的人。徐庶年幼学剑,长大后为人出头报仇杀人,被官府抓获。在被同伙救出后,经过生死考验的徐庶才折节向学,遍访名师,学得了一身的本事。这种人,虽然有着文士的外表,而实际内心还是侠客的内心。

而诸葛亮则是一个文人出身,平日里注重个人的修养。我们可以从他隆中草庐的摆设,就可以看到他超凡脱俗的气质。他不但文质彬彬,还注重外表修饰,身披鹤氅,羽扇纶巾。这与草莽之人是格格不入的。

而刘备兄弟三人,除了刘备曾经在卢植那里学习过,关羽、张飞都不是文士出身。其中关羽是因为仗义杀了当地的土豪,逃走在江湖。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意气相投,起兵匡扶汉室,其实本性都是草莽英雄的本色。他们不用说,自然和徐庶是一路的人,也很快打成一片。由于双方交流通畅,自然隔阂就少。而诸葛亮则不同,他一身文人习气,让关羽张飞对于他敬而远之。个人的性格习惯不同,也自然造成了交流之间的障碍。

二、是诸葛亮和徐庶的来历不同。

徐庶加入刘备阵营,是属于毛遂自荐的性质,主动来投奔的。这让关羽和张飞感觉双方是有着共同的理想的。而且徐庶平易近人,毫无架子,让关羽张飞感到很好接近。

而诸葛亮则不同,他并不是主动来投奔的,而是经过多人的推荐,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出山的。关羽张飞虽然听他人对诸葛亮的赞扬,可是没有亲眼见过他的本事。两人都是见多识广之人,对诸葛亮自然心中怀有疑虑,怕别人的赞扬是夸大其辞。而且刘备三次去隆中请诸葛亮出山,关羽张飞心中也有不满的情绪,自然对诸葛亮没有好感。

这是因为,在他们心中认为,刘备连续去寻访诸葛亮,还给他的家人留言说明自己来访,诸葛亮一定知道了刘备的诚意。那么如果和自己阵营一心,也该有所表示。可是诸葛亮依然不闻不问,让刘备继续去请他。在关羽张飞来看,诸葛亮的架子未免太大了。

三、徐庶和诸葛亮的地位不同。

徐庶来到刘备的阵营,就是老老实实给刘备出谋划策来的。他在刘备的阵营中,对关羽张飞的位置构不成威胁。在指挥作战的时候,徐庶也是十分有分寸的。徐庶从来不亲自指挥作战,而是向刘备提出建议,由刘备来布置任务。徐庶的这种做法,使得关羽张飞感到认同,所以没有什么抵触情绪。

可是诸葛亮进入刘备阵营的做派和徐庶完全不同。诸葛亮在向刘备献出了《隆中对》之后,就成为刘备心目中的谋划全局之人。刘备和诸葛亮食则同桌,寝则同榻。这都是昔日刘备对待关羽张飞的作风,这当然会引起关羽张飞的不满。而为了平息关羽张飞的不满,刘备说出了如鱼得水的话来。这虽然让关羽张飞不再说怨言,但是却加深了他们心中的不平。

而在指挥作战方面,诸葛亮也和徐庶不同。诸葛亮直接就排兵布阵,指挥刘备的部下。关羽张飞的心里只认可刘备的指挥,自然不会服气。诸葛亮只得先借了刘备的剑印,才压制住关羽张飞。因为关羽、张飞心里明白,再这样下去,诸葛亮在刘备阵营的位置一定会举足轻重,至少是文官之首。那么,在将来,诸葛亮对自己的位置的冲击在所难免。

四、诸葛亮化解关羽张飞敌意的办法。

作为刘备的主要助手,诸葛亮也当然知道关羽张飞对自己的态度,也知道他们对自己态度的起因。因此,诸葛亮对于关羽张飞采取了对症下药的办法,各个击破。

首先,在博望坡战斗之前,他尽量减少和关羽张飞的摩擦,主要是依靠刘备出面来进行调解。刘备对口出怨言的关羽张飞说,自己得到孔明,犹鱼之得水也,两弟勿复多言。有了刘备的调解,就给了诸葛亮以缓冲的时间。

其次,诸葛亮在博望坡之战中一炮打响,解除了刘备集团对诸葛亮能力的疑虑,树立了自己的威信。在博望坡之战中,诸葛亮充分发挥了自己运筹帷幄的才能,用兵如神。自己坐镇中军,指挥刘备的将领,用火攻轻易的就打败了十万曹军,获得了刘备集团久违的胜利。

第三,抓住张飞的性格,先收服张飞。张飞此人礼敬君子而不恤小人。诸葛亮抓住张飞的这个特点,先用胜仗来展示自己才干,深深折服了张飞。在博望坡之战后,张飞对诸葛亮佩服的五体投地,成为诸葛亮的支持者。并且张飞虚心好学,向诸葛亮学习兵法,为日后作战打下了基础。

第四,对关羽软硬兼施,收服关羽。在刘备阵营中,诸葛亮最难收服,也是最后一个收服的人就是关羽。关羽这个人善待士卒而骄于士大夫。他本身就和诸葛亮这样的文人士大夫有隔阂。诸葛亮对这样的人,采取了多种手段。

他先是在《隆中对》中专门为关羽留了一个位置,让他率领荆州的军队北伐宛洛。这解除了关羽的后顾之忧,为他确立了武将之首的地位。然后,诸葛亮用自己的战功表现出自己的军事才能,让关羽无懈可击。最后,在华容道,接着关羽立下军令状,放走曹操,才算最后收服了关羽。

结语:

《三国演义》中,徐庶和诸葛亮都是刘备的军师,但是关羽、张飞对他们的态度截然不同。这是因为两人的出身、来历以及在刘备集团中所处的位置不同而造成的。但是,诸葛亮机智灵活的运用高超的政治手腕,化解了这些矛盾。

在诸葛亮的运作下,逐步的收服了关羽和张飞,使得刘备集团凝聚成一个坚强的集体。在日后的战斗中,在诸葛亮的运筹帷幄下,刘备集团共同努力,终于白手起家,建造了蜀汉的基业。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徐庶真的是因为母亲才选择离开刘备吗?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徐庶,刘备,曹操,诸葛亮,关羽,孙权,三国

    徐庶本名徐福,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后归曹操。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众所周知,徐庶之所以离开刘备,主要是因为徐庶的母亲被曹操控制。除此而外,还有另外三个原因,可能是你我都不曾想到的,是什么呢?(我们从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里寻找答案):一、三国博弈,各自帐下奇才

  • 徐庶没有为曹操献过一计一谋,为什么曹操还留着他

    历史解密编辑:小辣椒影视标签:徐庶,曹操,计一谋,刘备,诸葛亮

    徐庶没有为曹操献过一计一谋,为什么曹操还留着他徐庶(?—约230年),字元直,豫州颍川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后归曹操。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徐庶本身家庭很普通,地位比较低,但是徐庶少时很喜欢舞刀弄棒,不怎么喜欢读书。直到后来出事被抓了,被人救下,才免于牢狱之灾。后

  • 徐庶帮刘备拿下的樊城去了哪里?为什么后面就不管了?

    历史解密编辑:史迹闲谈标签:徐庶,刘备,曹操,庞统,诸葛亮,马腾

    刘备手下得力干将徐庶足智多谋,是蜀国不可多得的人才。徐庶才学与诸葛亮差不多,刚开始时水镜先生就劝他跟皇叔刘备干。而徐庶早有雄心壮志,要干出一番大事业。他历经千辛万苦,才找到刘备这位“英主”,认为遇到了施展自己抱负的好时机。果然,徐庶跟了刘备,出手不凡,指挥几千人,第一仗就诛杀曹操两员大将,第二仗灭掉

  • 徐庶离开刘备的原因并非母亲被曹操抓获,而是他看透了刘备的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星星走丢了标签:徐庶,刘备,曹操,诸葛亮

    刘备来到荆州的第一年,徐庶就投奔了刘备,成为了刘备手下的谋士。直到公元207年,徐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公元208年,曹操南下攻打荆州。长坂坡战役后,刘备战败。刘备的两个女儿被曹操俘虏,徐庶的母亲也被曹操抓获了。于是徐庶离开了刘备,投靠了曹操。按照常规的说法,徐庶是一个非常孝敬的孩子,当曹操以徐庶母

  • 徐庶离开刘备投靠曹操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夏夜意风标签:徐庶,刘备,曹仁,诗人,东汉,诸葛亮,曹操手下

    徐庶,字元直,东汉末年人士,本来是刘备帐下之人,后来被迫归附了曹操,为曹魏政权效力。徐庶曾经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并且帮助刘备破了八门金锁阵,是历史上的一个英雄人物。徐庶家境贫寒,早年时期为人报仇,被官吏抓住,后被其同党救走,徐庶非常感激,于是求学于儒家学舍。公元192年,董卓作乱,徐庶为了避乱,去到荆

  • 一封假信,使徐庶离开明主,其实徐庶开始就知道,信是假的

    历史解密编辑:说话请投币标签:徐庶,曹操,刘备,程昱,曹仁,李典

    话说《三国演义》,刘备自到荆州,和刘表以兄弟相处。刘表让刘备屯兵新野县城。刘备求才若渴,徐庶投靠了刘备。刘备拜徐庶为军师。徐庶,颖川人,字元直,才华横溢,足智多谋,有雄心壮志,是诸葛亮、庞统、司马徽的朋友。曾经为人报仇而杀人,逃难江湖,更名单福。徐庶为人至孝,幼丧其父,只有老母在堂。本来兄弟两个,不

  • 徐庶并非被曹操要挟,而是主动投奔曹操,也没有“一言不发”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徐庶,曹操,刘备,诸葛亮,程昱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个典故流传很广,一方面展现了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另一方面也充分表现了刘备的人格魅力。然而实际上,曹操并没有为了得到徐庶专门用计,徐庶是母亲被俘后,主动投奔了曹操。《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详细描述了徐庶是如何离开刘备来到曹操麾下的:先是

  • 徐庶的能力有多强,为何不愿再归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彩虹之南标签:徐庶,刘备,曹操,诸葛亮,程昱,水镜先生

    徐庶在“水镜先生”的引荐下,自导自演策划了一场个人演唱会,以此吸引“刘老板”的目光,二人因歌而“邂逅”,正是千里马遇伯乐乎:玄德回马入城,忽见市上一人,葛巾布袍,皂绦乌履,长歌而来。歌曰:“天地反覆兮,火欲殂;大厦将崩兮,一木难扶。山谷有贤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贤兮,却不知吾。徐庶借歌表明心意,刘备不

  • 徐庶被骗入曹营后终身不为曹操献一计,那他为何不重返刘备阵营?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徐庶,曹操,刘备,曹营后,诸葛亮

    中国有一句古老的歇后语叫:“徐庶入曹营——一言不发”。这条歇后语背后的故事与三国人物有关,说是刘备在北方无法立足后,南下依附荆州牧刘表,暂时被刘表安置在荆州最北边的新野,刘表用意是让刘备替自己抵御曹操南侵。 刘备暂居新野时,痛感麾下缺乏智能之士,于是四处寻访、招贤纳士辅佐自己。徐庶,字元直,颍川长社

  • FC吞食天地2,徐庶为何被人间蒸发?原来他早已“附身”于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老男孩游戏盒标签:徐庶,诸葛亮,吞食天地2,水镜先生,刘备,曹操

    这是老男孩游戏盒的第403篇原创,作者@平凡的幸福徐庶,原名徐福,字元直,东汉末年著名谋士,《三国演义》小说中称其自荐于刘备为军师,在新野打败来犯的曹仁军,后因母亲问题心神大乱,无法再为刘备效力,遂归曹操,临走推荐了诸葛亮,是为“元直走马荐诸葛”。这么一位被诸葛亮也称为“世之高士”的大才,在《吞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