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蜀汉先亡, 姜维应背多大的锅!

蜀汉先亡, 姜维应背多大的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橙成绝剧 访问量:4365 更新时间:2024/2/13 12:01:50

在魏、蜀、吴三国中,蜀国于公元263年率先灭亡,仅历二世二帝,国祚也只有区区43年,无疑是一个超级短命的王朝。蜀汉政权为何先亡?原因可谓多多,如国小民寡,实力不济,刘禅昏庸,黄皓弄权,对手太强等等。在这众多原因中,姜维在蜀汉政权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应对失当,无疑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问题是,姜维究竟应该背多大的锅?

我们不妨将历史的指针回拨到公元234年那个秋天。这年秋,蜀汉丞相诸葛亮在最后一次北伐中,病逝于九丈原。去世前,诸葛亮仍尽职尽责站好最后一班岗——一一交代后事:由杨仪费祎统领大军依次而退,由魏延、姜维负责断后。10月8日,一代名相诸葛亮抱憾西归。杨仪、姜维按照诸葛亮临终部署,秘不发丧,并化悲痛为力量,整顿军马从容撤退。

老狐狸司马懿算就诸葛亮已死,乘机率军追击,姜维突然推出事先准备好的雕刻版诸葛亮迎头回击,司马懿看到诸葛亮亲自坐阵,风采依旧,误认为是诸葛亮设计——以装死引诱魏军出击,当即吓得一佛升天,二佛入世,飞马回撤,撒开丫子一口气奔跑数里,见无人追来,这才止住脚步,面色蜡黄气喘吁吁摸着脑袋连声不迭地询问左右将领:“吾头尚在否?吾头尚在否?”众将也一头汗水,七长八短迭声回道:“尚在!尚在!”此桥段被罗贯中老师演义为“死诸葛吓退活司马”。见魏军溃退,姜维这才调转马头,带领部下从容不迫地徐徐退去。回到成都后,姜维因此功一举跨入蜀汉将军行列——被刘禅任命为辅汉将军,封平襄侯。

此后,姜维又在蒋琬和费祎的手下多次与少数民族的地方武装和魏军作战。在与魏军的战斗中,姜维多次想领兵单挑,继承诸葛亮未竟之“革命”事业。可惜皆被费祎所阻,每次授兵不过万人。

机会说来就来,公元253年春,费祎被魏国降将郭脩刺杀身亡,以身殉国。第二年,作为蜀汉军界唯一的一棵高草姜维被刘禅任命为代理总司令——督内外军事,从此,姜维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并不辉煌的时代。

被打了鸡血的姜维,走马上任的当年,即急不可待地率军出征陇西,果然,马到成功。魏国狄道县长李简举城投降。姜维又趁热打铁进围襄武,魏守将徐质兵败被斩。姜维乘胜追击,锐不可挡,又先后攻破河间、河关、临洮等地,并强迁诸县百姓十分拉风地打道回蜀。此乃姜维首秀,首次出场即表现亮眼。

初尝胜绩的姜维,势头不减,再接再厉。公元255年夏,姜维率领大军故伎重演,再出狄道,大败魏国雍州刺史王经,并进围攻狄道城。魏国派大军前来驰援,姜维退军。

两次考验,两次惊艳。公元256年春,姜维转正履新,晋升为总司令——大将军。上任不久,姜维即整顿兵马,与另一位将军胡济兵分两路北伐,欲会师上邽,可遗憾的是,胡济因故失约,导致姜维孤掌难鸣,被横空出世的魏将也是姜维的克星——邓艾一举击败,姜维军死伤大半。回军后的姜维有样学样也仿照自己的恩师诸葛亮请求自贬一级为后将军,代理大将军。也就是从此时起,姜维败多胜少,与蜀汉政权一起步入了不可逆转的下行通道。

来年(公元257年),魏征东大将军诸葛亮的堂弟诸葛诞无意中来了一计神助功——在淮南举兵反抗司马氏,魏军分关中兵东下,姜维觉得机会难得,又抖擞精神,率数万大军出兵骆谷。其时魏军城内粮多人少,魏将司马望与邓艾据城而守,姜维数度挑战,司马望、邓艾皆不理不睬,坚守不出。转年(258年),诸葛诞兵败被杀,魏军腾出手来,驰援关中,姜维见取胜无望,悻悻而回。此行姜维唯一的收获——刘禅恢复姜维大将军的职位。

无功而复职,或许觉得受之有愧,或许觉得壮志未酬,公元262年,姜维再次率军北伐,刚以交手,即被魏军主帅邓艾击败,无奈中,姜维只好退军沓中。见姜维连续征战,劳民伤财,且功绩不立。时为右大将军且早就觊觎大将军之位良久的阎宇,觉得有机可乘,遂假手于刘禅身边的宦官黄皓,在刘禅面前加码中伤诬陷姜维,并强烈建议将姜维撤职,以阎宇取而代之。得知消息后的姜维气炸,立即反击,上表请求将黄皓斩之。可是刘禅却始终不肯。自此“维也无疑,故自危惧,不复成都。”并以开荒种麦为由躺平于沓中。

就在蜀汉君臣斗法,内乱不休之际,魏国的当权者司马昭审时度势,反复权衡,相中了蜀汉这只熟透了的软柿子,并于263年兵分三路,气势汹汹地杀向了蜀汉。

正在沓中修身养性的姜维听闻魏国来攻,第一时间上表刘禅,建议派遣张翼廖化分别驻守汉中的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患于未然。可是刘禅没有理会姜维的合理化建议,反而听信了黄皓的一派胡言——魏军根本不会进军蜀汉。直到钟会率领十万大军杀向骆谷,邓艾率三万大军将入沓中之时,刘禅这才慌了手脚,急忙派廖化率军支援沓中,并令张翼等支援阳安关口。结果廖化军尚在途中,姜维军已被邓艾军逼退至阴平,而钟会大军则乘虚而入,直接杀到汉城、乐城城下,并将二城团团围住。魏军一边围城,一边又分派他军进攻汉中咽喉——阳安关口。蜀将虽奋力拼杀,但终因寡不敌众,关口失守,钟会长驱直入,直逼益州门户剑阁。姜维见形势不妙,随即放弃阴平,挥师东下,退保剑阁。钟会屡次写信诱降,姜维皆大义凛然,置之不理。恼羞成怒的钟会遂率军强攻,但屡次被姜维击退。无奈之下,钟会与诸将商议,欲率军撤还。

就在东部剑阁即将迎来黎明的曙光之时,而邓艾却乘虚翻越阴平城,沿着景谷道一路前行,兵不血刃直抵绵竹。慌乱之余,已无将可用的刘禅只好令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率兵迎战。脸上无毛且毫无领军经验的诸葛瞻那是重量级职业打手邓艾的对手,一顿胖揍,诸葛瞻即一命归西。无奈中,刘禅只好开城投降,并下令姜维放弃抵抗。姜维军接到投降令后,将士们纷纷拔刀砍石,以泄心头之愤,姜维见大势已去,无奈中也只好缴枪。

钟会早就闻知姜维的英名,在交战中又直接见识和领略到了姜维不凡的身手和手段,因此对姜维高看一眼。姜维投降后,钟会并未以俘虏待之,反而待之以宾,不仅“还其印号节盖”,且“出则同舆,坐则同席”。

不得不说,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也是一个盛产野心家的乱世。这钟会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野心家,早就心存异志,包藏祸心,今大兵在握,益州被下,也欲效仿刘备过一把皇帝瘾。窥探到钟会的野心后,姜维心中窃喜,一边乘机劝说钟会将魏将中的异己全部除之,而以心腹代之,成就大业,一边又暗中写信给刘禅,让其再忍耐数日,静候佳音。利令智昏的钟会,见姜维与自己“英雄所见略同”,遂信心大增,一面陷害邓艾,一面将屠刀伸向了自己的战友——手下的诸位将领。岂料,因谋划不周,魏军将领抢先动刀,结果姜维、钟会及蜀将张翼等人一夜之间人头落地。至此,蜀汉复兴的希望彻底被葬送。

从姜维接任蜀军总司令到蜀亡身败,姜维先后九次兴兵北伐,前几次北伐时,姜维也曾踌躇满志,屡败魏军,可是当邓艾横空出世后,姜维则败多胜少,甚至难求一胜,并在魏国大军最后一击中完败。蜀汉政权先亡,姜维究竟应背多大的锅?要想弄清这个问题,首先应理清姜维的失误究竟有多大。大致而言,有以下几点:

一则,穷兵黩武。诸葛亮前后北伐六次,而姜维则不愧为诸葛亮忠诚的继承者,竟创纪录地九次北伐。其实在诸葛亮北伐时,时人和后人皆对此颇有微词,即以蜀汉的国力和实力,难与肌肉更强的魏国较量掰腕。正确的做法应该养精蓄锐,敛翼强身,待机而动,而不应主动挑战。可是诸葛亮和姜维却不顾国力,特别是在诸葛亮六次北伐后,蜀国的国力已大不如前,人力物力兵力呈断崖式下降之势,在这种情况下,姜维仍一如既往,强打精神,以卵击石,以小搏大,以弱凌强,一条道走到底,空耗国力,透支有限的资源,无疑极大地加速了蜀汉政权灭亡的步伐。这种不顾一切飞蛾赴火的二愣子做法,除了精神可嘉外,实则无济于事。

二则,自毁长城。汉中盆地周围群山环抱,汉水流经其间,地势险要,为巴蜀咽喉。魏军从长安进攻汉中,必须穿过数百里长的子午谷、傥骆道和褒斜道等羊肠小道。若蜀军以重兵防守,魏军则插翅难过。正是基于此,从诸葛亮到蒋琬、费祎皆在以上三大关口设立重兵,御敌于国门之外。诸葛亮在世时,还特地修筑了汉、乐两城,并屯驻重兵,以为后援。姜维执政后,以改过去行之有效的战略方针,收拢兵力,坚守汉、乐两城。姜维的如意算盘是,聚指成拳,放敌进门,关门打狗。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实践证明,这明显是一着昏招,因为放进来的不是一只狗,而是一只青面獠牙的猛虎。正是由于姜维的主动撤防,导致国门洞开,防御纵深大大缩小,结果使钟会大军得以长驱直入,直扣国门,并在事实上造成了防御战的被动局面。

三则,顾此失彼。当姜维得知钟会率领十万大军分三路直逼汉中时,此时尚在汉中的姜维,先是与邓艾交了交手,未能取胜,随即便回撤阴平。撤到阴平后,又听闻钟会率大军攻到了剑阁,遂丢下阴平,率军运动到剑阁城内,抗击钟会军。此举倒也没有什么大错,但错就错在,姜维在进军剑阁时,没有安排足够的兵员守卫此时战略地位至关重要的阴平,结果致使邓艾得以顺利拿下阴平城,并借此而长驱直入,一万余人如天兵天将直奔绵竹,并最终兵临成都城下。试想,如果姜维在转移至剑阁时,能分派足够兵力把守阴平,那么邓艾即便是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轻易地翻越阴平险关。如此以来,钟会即使围攻剑阁,也不会最终得手。而事实上,此时的钟会已黔驴技穷,准备撤兵,就在这个当口,突然传来邓艾围城,刘禅投降的消息,姜维这才不得不仰天长叹,缴械投降。换言之,倘若阴平不失,此次魏军伐蜀将无功而返,蜀汉政权尚可苟延残喘几年或十几年。能否先亡早亡也是个大大的问号。

四则,轻举妄动。即在钟会叛乱时,没有抓住机会,使蜀汉政权最后一次复兴的机会付之东流。此时的姜维深得钟会信任,“出则同舆,坐则同席”,且言听计从,仍握有军权。倘若姜维能把握住机会,积蓄力量,待时机成熟时再率旧部而起,利用魏军内部的矛盾,借力打力,而不是向钟会提出将魏军将领全部杀之这样的馊主意——过早地暴露自己的意图,那么姜维十有八九会成功翻盘。果真如此,蜀汉也许不会早亡或先亡。

如此看来,蜀汉政权先亡,虽不能将首因或全部原因归责于姜维,但姜维至少也应承担直接责任,或者说,姜维最后的失误是压倒蜀汉政权这头瘦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更多文章

  • 加代给庄大哥面子,姜维早自以为是(5)

    历史解密编辑:金昔说故事标签:加代,姜维早,姜维,庄大哥,兄弟们,四九城

    姜维早是一个商人,更是一个社会人。当听到庄大哥要他说出想法的时候,他开始了威逼利诱。姜维早说:“最起码他拿火器打我,你得惩治一下吧?大哥,我们合同已经签了,下一步的合作我都已经想好了,你怎么要求,我怎么办。但是如果这件事你不能给我个满意的答复,下一步的投资我也不干了,这一次的合作我也毁约,我宁可赔一

  • 冤家路窄,加代再遇姜维早(1)

    历史解密编辑:金昔说故事标签:姜维早,王瑞,加代,我弟弟,衙门

    加代大哥江湖生涯中化敌为友的事不胜枚举,也有见面就眼红的敌人。其中的原因耐人寻味。山东招远的姜维早就是加代大哥一生的敌人,俩人见面就眼红。姜维早很有钱。按照当今形容一个人有钱的时候,会问家里有矿吗?姜维早真有矿,而且是金矿。姜维早有多么有钱呢?他可以一句话就减免一千万设备款。姜维早的产业不仅仅是矿山

  • 堪比姜维的日本名将,为何日本人更喜欢将他类比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看鉴人文历史标签:姜维,赵子龙,德川家康,刘备,蜀汉,关羽

    如今流行穿越,不仅有电视剧,还有游戏。不知道,大伙儿是否玩过光荣集团的《无双大蛇Z》,在该游戏的世界观中,中国三国时期的英雄与日本战国时期的豪杰被纳入到了一个虚拟世界中。《无双大蛇2》游戏截图,源自网络后来,还加入了伏羲、女娲、孙悟空、妲己等人物。该游戏角色的互动,让历史人物在历史之外的故事多了新的

  • 加代撵着打,姜维早准备反击(4)

    历史解密编辑:金昔说故事标签:加代,姜维早,王瑞,宾馆,你来了,跟我来

    发现被加代跟踪以后,姜维早把电话打给了老庄。“喂,大哥啊,到哪呀?”“我就在前边呢,你不是跟着我吗?”“是,我问你去哪?”“我回家。”“要不你今天晚上去我酒店住,我刚刚看合同有点问题,想跟你谈一谈。还有,我想和你谈谈下一步合作的问题。”“老弟啊,我今晚上喝多了。明天你上我办公室,我一天时间都给你,行

  • 诸葛亮和姜维在汉中屯田,为何不把时间用在练兵上?成都没粮食?

    历史解密编辑:雪球啃史标签:姜维,蜀汉,汉中,刘备,刘璋,三国,诸葛亮,成都市,天文学家

    三国时期,蜀汉的诸葛亮和姜维都曾经在汉中地区让军士们大量屯田,蜀中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高产粮区,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以蜀汉当时的人口计算,蜀汉政权也不会缺少粮食,可为何诸葛亮,包括后来的姜维还要在汉中屯田?把时间全部花在练兵上不好吗?其实,诸葛亮或姜维为北伐而在汉中地区大肆屯田是有相当必要的,蜀中虽

  • 大结局,姜维早服软了,赔了2000万

    历史解密编辑:金昔说故事标签:姜维早,姜维,代哥,加代,酒楼,涛哥

    田壮把老庄打电话的事告诉了涛哥。涛哥问:“那个姓姜的呢?”“应该还在医院呢。”“行,我知道了。”涛哥说道。放下电话,涛子立即安排了四个人去医院抓姜维早。结果一打听,人家四小时以前就从医院走了。问到了救护车的车牌后,向涛哥作了汇报。涛哥一听,说:“挺快!有点意思!给那边打电话,让他们把人送过来。”救护

  • 无中生有,加代打了姜维早(8)

    历史解密编辑:金昔说故事标签:姜维早,王瑞,加代,代哥,代弟,兄弟们

    在往皇家酒店去的路上,郭帅碰了一下加代,加代低头一看,郭帅递过来一把短家伙。加代顺手别在了屁股后面。车往皇家酒店一停,走进大厅,加代回头看了王瑞一眼,王瑞打了一个手势:兄弟们都在马路对面车里等着了。加代做好了今晚即使当着老庄的面,也要打姜维早的准备。来到姜维早门口,老庄敲门的时候,加代把短家伙拿出来

  • 蜀汉:诸葛亮主政11年,姜维扶持29年,可为何后世还要贬低姜维?

    历史解密编辑:历说观标签:姜维,蜀汉,费祎,丞相,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

    从先主白帝托孤(公元223年春),到武侯病逝五丈原(公元234年10月18日),诸葛亮主政蜀汉11年多。从公元234年秋到263年蜀亡,姜维扶持蜀汉整整坚持了30年。那么,为何后世对姜维的评价普遍不高呢?我引用一下就如同这段时间最火的那条消息。火星登月了、5G建成了、航母下水了,国家都第二经济体了,

  • 三国杀:哪一个才是真的我?拆迁还是抢劫?各版本姜维大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三国杀移动版标签:姜维,马超,魏国,武将,诸葛亮,觉醒技,三国杀,桌上游戏,牌类游戏

    一名武将可能只是历史人物的某一个时期或者某个版本,所以同名的武将有许多,他们大体上都遵循一个框架,只有少数的例外。近期上线的谋姜维貌似与界姜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实则大有不同,还引入了新的机制。那么本期就借着介绍谋姜维的机会,盘点一下姜维的各个版本吧!姜维基础版姜维出自包,拥有当时的特殊机制觉醒技。

  • 诸葛亮为何会为张苞的身故吐血?张苞的重要性远超赵云、姜维

    历史解密编辑:冰封天下史标签:姜维,张苞,蜀汉,赵云,三国,诸葛亮,赵子龙,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三国演义》第99回中描写了在得知张飞之子张苞重伤不治身亡后,诸葛亮的反应:“孔明闻知,放声大哭,口中吐血,昏绝于地”,然后作者写了一首诗注明了诸葛亮为何如此反应的原因,其中有这样两句:“武侯泪向西风洒,为念无人佐鞠躬”。这两句诗就充分解释了诸葛亮为何当场吐血晕倒的原因,张苞是蜀汉最重要的储备人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