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和姜维在汉中屯田,为何不把时间用在练兵上?成都没粮食?

诸葛亮和姜维在汉中屯田,为何不把时间用在练兵上?成都没粮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雪球啃史 访问量:840 更新时间:2024/1/5 22:16:47

三国时期,蜀汉的诸葛亮姜维都曾经在汉中地区让军士们大量屯田,蜀中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高产粮区,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以蜀汉当时的人口计算,蜀汉政权也不会缺少粮食,可为何诸葛亮,包括后来的姜维还要在汉中屯田?把时间全部花在练兵上不好吗?

其实,诸葛亮或姜维为北伐而在汉中地区大肆屯田是有相当必要的,蜀中虽然号称“天府之国”,也的确不缺少粮食,但蜀中最重要的产粮地是在成都平原,蜀中的道路多山,粮食和物资从成都运送出来很困难,损耗也特别高。

三国时期没有飞机、汽车,没有修建高速公路的技术,粮食生产出来,要运送到前线只能依靠人扛马驮,包括其余所有生产出来的军需物资都是如此,粮食和物资的运送也只能依靠落后且破旧的道路进行。

李白曾作诗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可以想象出蜀中物流的难度。到21世纪,根据高速公路的里程,汉中到成都有将近450公里路,也就是900里,这还是在现代交通便利的环境下计算出来的路程。

而在一千多年的三国时期,没有爆破技术钻山洞,也没有架高速桥的技术,无法拉近成都到汉中的距离,估计从成都到汉中运粮路线的长度会远远超过900里,也就是说,从成都运粮到汉中,沿途有超过千里的路程,还全部是山路,即使拼着损耗,运送一次粮食或物资到前线的时间也特别长。

在这种运输环境下,诸葛亮和姜维只能在前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地屯田筹集粮食和部分物资,而蜀汉当时唯一的北伐前进基地,也就是汉中碰巧就有能够屯田的先天条件,在汉中地区有汉中平原(今划归陕西省汉中市)作为重要的产粮区,也被誉为“鱼米之乡,国宝之府”。

当初刘备占领蜀中后,为何迫不及待的北上和曹操争夺汉中?就是因为汉中可以养兵、屯兵和筹粮,对于以北伐曹魏为最高战略的蜀汉来说,汉中是必须要占领的。否则,蜀汉就会被曹魏死死地困在蜀中,拿下汉中,刘备可以称王,因为有了北伐争夺天下的基础,没有汉中,刘备就仅仅只能做个益州牧。

同样,在蜀中东边由关羽镇守的荆州也是著名的产粮区,也是蜀汉准备的另一个前进基地。在刘备占领蜀中之前,曹操为何会忽视蜀中,不把它视为威胁?赤壁大战后,刘备和周瑜为何也都把蜀中视为囊中之物?不是因为刘璋软弱,而是因为当时的蜀中能打出来的道路全给堵上了,刘璋只能防守而不能进攻。

在蜀中出来的道路上,汉中有张鲁盯着,荆州有刘表盯着,赤壁大战后是和东吴争夺荆州获胜的刘备虎视眈眈,双重看护下,刘璋即使有心参与争夺天下,也没有条件,从蜀中出兵进攻汉中和荆州,先不说军队的实力,可要全部依靠从成都运送物资出来,那消耗的物资和粮食就绝对是天文数字,谁也耗不起。

诸葛亮和姜维在汉中就地屯田,是没办法的事,可以减少对千里之外的成都的依赖,在后勤保障上,蜀汉的条件远远没有曹魏和东吴方便。不过,汉中平原的面积有限,蜀汉的人力也有限,三国时期的生产力也远远不能和现代比,所以,诸葛亮和姜维即使在汉中大肆屯田,也依旧不能完全解决北伐所需,这也是他们屡屡徒劳无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更多文章

  • 大结局,姜维早服软了,赔了2000万

    历史解密编辑:金昔说故事标签:姜维早,姜维,代哥,加代,酒楼,涛哥

    田壮把老庄打电话的事告诉了涛哥。涛哥问:“那个姓姜的呢?”“应该还在医院呢。”“行,我知道了。”涛哥说道。放下电话,涛子立即安排了四个人去医院抓姜维早。结果一打听,人家四小时以前就从医院走了。问到了救护车的车牌后,向涛哥作了汇报。涛哥一听,说:“挺快!有点意思!给那边打电话,让他们把人送过来。”救护

  • 无中生有,加代打了姜维早(8)

    历史解密编辑:金昔说故事标签:姜维早,王瑞,加代,代哥,代弟,兄弟们

    在往皇家酒店去的路上,郭帅碰了一下加代,加代低头一看,郭帅递过来一把短家伙。加代顺手别在了屁股后面。车往皇家酒店一停,走进大厅,加代回头看了王瑞一眼,王瑞打了一个手势:兄弟们都在马路对面车里等着了。加代做好了今晚即使当着老庄的面,也要打姜维早的准备。来到姜维早门口,老庄敲门的时候,加代把短家伙拿出来

  • 蜀汉:诸葛亮主政11年,姜维扶持29年,可为何后世还要贬低姜维?

    历史解密编辑:历说观标签:姜维,蜀汉,费祎,丞相,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

    从先主白帝托孤(公元223年春),到武侯病逝五丈原(公元234年10月18日),诸葛亮主政蜀汉11年多。从公元234年秋到263年蜀亡,姜维扶持蜀汉整整坚持了30年。那么,为何后世对姜维的评价普遍不高呢?我引用一下就如同这段时间最火的那条消息。火星登月了、5G建成了、航母下水了,国家都第二经济体了,

  • 三国杀:哪一个才是真的我?拆迁还是抢劫?各版本姜维大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三国杀移动版标签:姜维,马超,魏国,武将,诸葛亮,觉醒技,三国杀,桌上游戏,牌类游戏

    一名武将可能只是历史人物的某一个时期或者某个版本,所以同名的武将有许多,他们大体上都遵循一个框架,只有少数的例外。近期上线的谋姜维貌似与界姜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实则大有不同,还引入了新的机制。那么本期就借着介绍谋姜维的机会,盘点一下姜维的各个版本吧!姜维基础版姜维出自包,拥有当时的特殊机制觉醒技。

  • 诸葛亮为何会为张苞的身故吐血?张苞的重要性远超赵云、姜维

    历史解密编辑:冰封天下史标签:姜维,张苞,蜀汉,赵云,三国,诸葛亮,赵子龙,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三国演义》第99回中描写了在得知张飞之子张苞重伤不治身亡后,诸葛亮的反应:“孔明闻知,放声大哭,口中吐血,昏绝于地”,然后作者写了一首诗注明了诸葛亮为何如此反应的原因,其中有这样两句:“武侯泪向西风洒,为念无人佐鞠躬”。这两句诗就充分解释了诸葛亮为何当场吐血晕倒的原因,张苞是蜀汉最重要的储备人才之

  • 诸葛亮病故五丈原,当时的姜维为何没能马上成为蜀汉军事上统帅?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名人堂标签:姜维,蜀汉,费祎,魏延,刘禅,三国,诸葛亮,五丈原,天文学家

    姜维是蜀汉后期在军事上的统帅,他继承诸葛亮遗志,多次出兵北伐,在刘禅投降魏国邓艾后,他依旧不死心,联络魏国大将钟会,试图恢复蜀汉政权,虽然姜维兵败被杀,但在蜀汉历史上,姜维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也算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实际上,为蜀汉献出生命的姜维在诸葛亮死后是被限制使用的,他又苦熬了二十年,才

  • 性格决定命运:刘关张间接死于陆逊之手,但主要是性格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陆逊,刘备,关羽,张飞,孙权,吕蒙,庞德,三国,军事制度

    引言三国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最辉煌灿烂的时代。在这其中有很多英雄人物和故事都广为流传,尤其是刘备的奋斗,可以说给我们讲述了一段最励志的发展史。从白手起家,慢慢发展成乱世最后的三大赢家之一。本来前期发展喜人,稳步发育未尝不能问鼎天下,但两个兄弟的死给他的打击有点大,一波失误葬送了自己一生奋斗的大半基

  • 陆逊之死,除卷入废立太子之争外,还和孙权打压士族势力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陆逊,孙权,刘备,士族,关羽,吕蒙

    江东人杰——陆逊陆逊于东汉光和六年(公元183)出生在江南一个士族之家,其祖父陆纡,“敏淑而有学识”,曾任城门校尉。其父陆骏,为人淳厚,官至九江都尉。陆逊年少丧父,寄养在他叔祖庐江太守陆康家。彼时,东汉政权早已名存实亡。群雄混战、三国鼎立之势即将到来。年轻的陆逊在乱世中脱颖而出,后成为支撑东吴大局的

  • 东吴最后的胜仗:陆逊之子以少胜多,为东吴“续命”八年

    历史解密编辑:遇双未央标签:陆逊,东吴,蜀汉,孙策,陆抗,羊祜

    在东吴的历史上,有两位名将非常重要,堪称是中流砥柱,因为他们的存在,吴国才得以延续。一位是陆逊,他在夷陵之战中,大破蜀汉皇帝刘备率领的军队,稳固了东吴政权的统治。另外一位就是陆逊的儿子陆抗。三国后期,陆抗取得了一场大胜,再次为东吴政权“续命”。那么,这场战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件事发生在272年。

  • 吴书·陆逊传原文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陆逊,吴书,太守,刘备,吕蒙,江陵,陆逊传

    吴书·陆逊传原文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也。本名议,世江东大族。逊少孤,随从祖庐江太守康在官。袁术与康有隙,将攻康,康遣逊及亲戚还吴。逊年长於康子绩数岁,为之纲纪门户。孙权为将军,逊年二十一,始仕幕府,历东西曹令史,出为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县连年亢旱,逊开仓谷以振贫民,劝督农桑,百姓蒙赖。时吴、会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