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宁,字兴霸,巴郡人,少有力气,好弓马,头插鸟毛,腰系铃铛,携弓带箭,与轻薄少年结群,自称首领,成群结队,四处游荡,打家劫舍。人们只要听到铃铛的声音就知道锦帆贼来了。
由于干的都是“街溜子”的勾当,整天东躲西藏的,但也很有钱,甘宁很喜欢出风头,出行都是走马行舟,有不少穿着光鲜的侍从簇拥,用绸缎系舟,解舟出发的时候割断绸缎扔了就走来炫富。
喜欢出风头的人也很爱面子,只要是给足甘宁面子,隆重接待他的官吏,甘宁不惜用性命相报;如果不给甘宁面子,嘲讽羞辱他,他直接放任手下烧杀抢掠。
01
就是这么一个倾奇者,到了二十多岁突然开了窍,停止了每日游荡任侠的生活,开始专心攻读诸子,一心谋取仕途。他做的第一个官是蜀郡丞,当时刘焉在益州立牧州,益州基本是一个半封闭的小王国,刘焉去世刘璋世袭益州牧,荆州别驾刘阖诱使甘宁叛乱,叛乱被镇压后,甘宁逃回荆州。
他投靠了刘表,但甘宁发现刘表空能文治教化,军备废弛,固守一隅,仅求自保,这样的人虽号称“江东八俊之一“却和割据的刘焉刘璋父子没有本质区别,甘宁在这里既不能大展拳脚又不会受到重用。
听闻江表孙权广纳贤士,像鲁肃,诸葛瑾在孙权那里都受到了重用,于是甘宁决定去投效孙权。
甘宁途经夏口的时候部队不得过,只好暂时依附江夏太守黄祖,就是设伏兵射杀孙坚的黄祖。美国有个西进运动,孙权也有个西进运动,或者说是西征,因为孙策那一代已经打下了大陆的东南,况且黄祖射杀了他爸爸,西进战争多少带点私人恩怨,也可以说是师出有名。
这次孙权出兵江夏,黄祖大败而逃,而甘宁为保护他射杀了追来的破虏校尉凌操,直中面门,孙权军队撤了兵。
但就是这样甘宁还是没有得到重用,他郁闷苦愁,欲投明主孙权而无门。苏飞发现了甘宁的郁郁不得志,多次向黄祖推荐他,而黄祖不仅不听还引诱收留甘宁的部下,于是苏飞请求黄祖让甘宁去做邾长,甘宁借着这个机会又招了一些人,在周瑜和吕蒙的推荐下投奔了孙权。
甘宁虽是个武夫,但也读了点书,何况从刘璋到刘表手下也做了十多年的官吏,一针见血地向孙权提出了先取荆州再图巴蜀的战略,这个战略和鲁肃的想法不谋而合,如果说甘宁有什么自私的理由,那就是好面子的他或许想打回老家衣锦还乡。
孙权和甘宁简直一见如故,听一个新人谈孙吴战略问题还鼓励他说得好,甘宁又说了不少黄祖的坏话,说他老迈昏聩,被周围人骗得团团转,他治理下的江夏很好得,自己愿意负弩前驱。
可能话里有抱怨黄祖的意思,也有向孙权表忠心的意思,因为孙权像对待老臣重臣一样对待甘宁,甘宁心甘情愿为其卖命,说了很多直话。
02
到了这里我不得不佩服甘宁的忠厚不贰,甘宁在投靠黄祖之前是奔着孙权去的,但就算不得已依附黄祖得不到重用,也尽忠竭力保护黄祖,并没有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趁人之危,抢了黄祖的人头做投名状再跳槽到孙权那里,现在很多利己主义者为了自保攀高没有原则没有底线不择手段。
人心不古,就是在当时也有像贾诩这样不断卖主求荣的利己主义者,但是甘宁不管黄祖给他穿了怎样的小鞋,侍主一天便尽忠一日,这一点很重要,当时的东吴长史张昭说了这么一段话很能说明问题:“江东不稳定,军队西征恐怕会导致孙吴大乱。
“张昭是什么人?他是后来赤壁之战前夕文官集团主降领袖,好家伙,这才开始讨论西征你就已经预见到要卷铺盖散伙了,甘宁立马反驳:”主公将国家的萧何之任托付于你,你居守思乱,拿什么来追慕古人?“孙权见二人争执不下,立即拍板确定了西征计划,让甘宁不用听张长史的。
在社会层面上是这样,在个人层面上更是这样,因为私人恩怨当个利己主义者也很可怕,马上就要讲到这是为什么。
孙权的第二次西征由于丧了先妣中途撤军,收效甚微。但第三次西征抓到了黄祖和苏飞,黄祖必死没什么好说的,但甘宁却跪求孙权放苏飞一条活路,说没有苏飞他甘兴霸早填沟壑了,要是苏飞跑了自己就拿命抵他的。
有情有义的甘宁用真心打动了孙权,时期同意放了苏飞,苟富贵,勿相忘,同甘苦容易,共富贵难呐,藉藉无名的时候拿命担保是因为只有贱命一条,出人头地的时候这条命可就沉重得多啦,拿命担保说明这是刎颈之交,过命的交情。
后来甘宁参加赤壁之战,在曹仁的箭雨之下谈笑自若,又一千三百人唬住对岸关羽自称三万大军不敢过河,不在话下。又有甘宁手持索练身先士卒,先登皖城,须濡口下裹甲衔枚夜袭曹营,长话短说。江东平头哥好勇斗狠,凶猛粗暴一切尽在不言中。
03
在孙权获得孙十万这个外号的合肥之战中,张文远逍遥津下溃吴侯,猛将陈武战死,吴军又得了瘟疫,甘宁和凌统护卫着孙权阻击敌军,吴军溃不成军,鼓手竟忘记敲鼓,甘宁砍翻鼓手,其他的鼓手被更加恐惧的动物本能吓得开始敲鼓,吴军稍微回复了气势减缓了魏军的攻势。
如果说甘宁之前卖了黄祖,投奔孙权,现在卖了孙权再投奔曹操,很合理也很容易,但孙权不是座山雕,只要带着先遣图什么人都收,甘宁也不是杨子荣,没有对黄祖下手,更不会潜伏在有知遇之恩的孙权身边见风使舵。
再怎么给吕布翻案,再能战三英的吕布不过是三姓家奴,再不能和吕布过几招的关羽毕竟是千秋武圣。有人说:情急之下这有什么不对吗?
“诸葛亮卖刘备刘禅,李密卖祖母,刘关张三兄弟互卖,都有私心“——这恐怕是一种功利主义解构后的禽兽史观,这种人的历史书里翻开一查密密麻麻写的都是“禽兽“二字,他只能看到动物的本能,想想都可怕。
个人层面上也是一样的道理,为什么呢?要知道甘宁射杀了凌统的爸爸凌操啊,这两个人是喝着喝着酒就一个要舞刀助兴一个同时要舞戟助兴的主,但是他们在危难关头却放下个人恩怨,同仇敌忾,一致对外,这比舍利取义甚至更困难,我不相信一个卖主求荣的人会讲集体利益高于个人情感,没仇的人都能卖,有仇的人不卖得更”正义“?
所以江表之虎臣,江东平头哥是首先夸的是甘宁的忠肝义胆,再然后赞美他的勇猛凶悍,有这等无愧于天地之心,我实在想不出甘宁会怕不忠不义之外别的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