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衣带诏”事件以后,刘备在董承发起的义状上也签上了大名。从此以后,刘备跟曹操开始貌合神离。刘备对曹操产生了“伴君如伴虎”的想法,整日是如坐针毡,急于找到理由离开京城。
曹操派刘备带领五万人马去讨伐袁术。刘备大喜,就如出笼的鸟儿,又似脱缰的野马,加紧赶路飞奔而去。曹操派遣刘备以后,谋士郭嘉和程昱催粮回来,听说以后大吃一惊,赶紧建议曹操把刘备追回来。我们看《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
程昱曰:“昔刘备为豫州牧时,某等请杀之,丞相不听。今日又与之兵,此放龙入海,纵虎归山也。后欲治之,其可得乎?”郭嘉曰:“丞相纵不杀备,亦不当使之去。古人云:一日纵敌,万世之患。望丞相察之。操然其言,遂令许褚将兵五百前往,务要追玄德转来。许褚应诺而去。
结果,许褚被刘备敷衍了一番,也不愿意和关羽、张飞厮杀,就悻悻而归了。曹操也只好作罢。
刘备打败了袁术后,就带兵杀了徐州刺史车胄,夺取徐州。刘备鸠巢雀占令曹操恼羞成怒,于是曹操兵发徐州。
曹操十几万大军到了徐州,刘备和张飞乘夜前来劫寨,被曹操的四面八方围住了。刘备只身一人逃往河北,投奔了袁绍,家属抛在了下邳;张飞则只身一人逃往芒砀山,落草为寇。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刘备当时有家属,由关羽保护驻扎在下邳;张飞则是独身一人,并没有家属。也就是说,张飞当时还没有把夏侯小姐抢到手。
后来,刘备、关羽和张飞再次相聚,他们一起投奔了荆州的刘表。刘表安排刘备驻扎新野。不久曹操再次杀来,刘备只好放弃新野,直奔襄阳。在襄阳由于蔡瑁的阻拦,刘备未能入城,只好向东投奔江陵。曹操就穷追不舍,在长坂坡发生的故事太过脍炙人口,我就不赘述了。
长坂坡赵云救出了刘备的儿子阿斗。阿斗当时尚在襁褓之中,最多一岁左右。当时的种种迹象都表明:关羽和张飞都是孤身一人,没有家属。后来张飞的两个女儿嫁给刘禅,也明确了张飞的女儿都比刘禅小,这些都证明:赤壁之战以前,张飞还没有抢到夏侯渊的侄女。
另外,赤壁之战前夕的博望坡一战,张飞一矛刺死了夏侯兰,也证明当时张飞还没有娶夏侯渊的侄女。不然的话,面对自己老婆的族人,张飞可能会手下留情,怎么也不至于置夏侯兰于死地。
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张飞抢夏侯渊的侄女做老婆应该就是刘备夺取荆南四郡时期的事情。当时,刘备顺利夺取了四郡,曹操对此望洋兴叹,也无法再来干预。刘备治理四郡之地,呈现了勃勃生机。关羽和张飞也开始着手考虑自己的婚事了。这完全符合人情世故,也十分符合逻辑。对于关、张二位来说,事业有成了、年龄也不小了,也有时间和心情考虑终身大事了,不是吗?
那么,张飞抢了夏侯渊的侄女,夏侯渊为什么没有报仇雪恨呢?
第一、夏侯渊不一定知道此事。
夏侯渊一直跟随曹操,在曹操集团身居要职。那么这些小事,他肯定无暇顾及。也可能,这个侄女是多年不联系、不见面的远房侄女。她被张飞抢走,家人也没有告诉夏侯渊,因此夏侯渊可能毫不知情。报仇雪恨也就无从谈起了。
第二、夏侯渊没有必要报仇。
我们都知道张飞在刘备集团的地位之高,仅次于刘备和关羽。张飞的历史地位和当时的地位都不在夏侯渊之下,夏侯渊也是心知肚明。夏侯渊的侄女能嫁给张飞,很可能正是夏侯渊等求之不得的好事,他非但不想报仇,甚至内心深处还感激不尽。夏侯小姐所嫁得人啊!她的两个女儿都成了皇后,这不是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归宿吗?一个女人,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实属万幸了,还有什么理由报仇?
第三、夏侯渊即使想要报仇也无能为力。
夏侯渊如果想要报仇就得带兵去攻打刘备。曹操刚刚遭遇大败,是不可能批准他去的。曹操会为了一个女人发动一场战争吗?这不是笑话吗?更何况这个女人也不过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少女而已。
夏侯渊如果自己单独一人去报仇,他怎么面对张飞手下的众多兵将?即使是张飞看在老婆的面上,跟夏侯渊单挑,夏侯渊也不是张飞的对手。穰山之战,夏侯渊被张飞打败。夏侯渊因此也很有自知之明。
“不要轻易去爱,更不要轻易去恨,让自己活得轻松些,让青春多留下些潇洒的印痕……”
“你是快乐的,因为你很单纯;你是迷人的,因为你有一颗宽容的心……”
“让友情成为草原上的牧歌;让敌意犹如过往烟云。伸出彼此的手,抓紧令人歆羡的韶华与纯真!”
这就是夏侯渊老将军的心声!
夏侯渊老将军心胸宽广,不会计较个人的恩恩怨怨。因此,夏侯渊老将军的一生是坦荡豪迈的一生、光明磊落的一生。
正是因为夏侯渊老将军的宽容大度,没有去找张飞报仇,他的侄女跟张飞才得以生活的悠游自在,幸福如意!
夏侯渊老将军战死沙场,张飞也给他料理了后事。夏侯渊老将军的儿子夏侯霸后来被司马家族追杀,也得以逃到蜀汉避难。后主刘禅,以舅子哥的礼仪接待了夏侯霸。蜀汉大将军姜维,也对夏侯霸重用有加。
张飞抢媳妇,抢出一段千古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