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聊一聊甘宁的“天下二分之计”

聊一聊甘宁的“天下二分之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体验娱乐说 访问量:4387 更新时间:2023/12/15 5:39:37

灵著祠(刘克庄)

甘宁关羽至今传,名将为神自古然。

生不封侯三万户,死犹庙食数千年。

“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相信这句话在很多三国迷心中印象深刻。甘宁在江东集团中也算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骁将,在第二次“濡须之战”中,有过“百骑劫营”的壮举。但甘宁在刚刚归附江东的时候,还是为孙权献上“天下二分”的战略,体现自己的战略目光。下面小编就聊一聊甘宁的这个战略。

甘宁投奔孙权之前的经历

聊到甘宁的“天下二分之计”,其实与甘宁的早期经历有一定的关系。甘宁老家是荆州南阳人,其祖先定居在益州巴郡。甘宁早期做过豪贼,之后改正行径,开始读书。在做豪贼的时候,甘宁和郡县中官吏有过交往(当然也得罪一些人),脱去豪贼身份后,甘宁反而走入仕途,成为计吏,又成为蜀郡丞,相当于蜀郡的二把手。

结果在刘璋当益州牧的时候,甘宁反了。按《英雄记》中的记载,当时参与这次叛乱的有刘璋部将甘宁、沈弥、娄发,还有一个荆州别驾从事刘懞。这个就比较奇怪了。刘懞是荆州牧刘表的人,不可能“反叛”刘璋。有人认为,在这里遗漏了一两个字,刘懞应当是受刘表的命令,诱导甘宁等人反叛。刘表与刘焉父子向来不和,益州又是相对封闭、富庶、安定的天府之国,当然受刘表的觊觎。这种说法小编认为有一定道理。

《吴书》:“宁本南阳人,其先客於巴郡。宁为吏举计掾,补蜀郡丞。”

《三国志·吴书·甘宁传》:“至二十馀年。止不攻劫,颇读诸子。”

《英雄记》:“荆州别驾刘懞,璋将沈弥、娄发、甘宁反,击璋不胜,走入荆州。”

这次反叛是失败了,甘宁带着八百人逃到荆州南阳,选择归附刘表。刘表重视文教,对甘宁这样的既无荆襄根基,又无文化名声,甚至还有豪贼劣迹的人不感冒;另一方面甘宁也认为刘表只能守成,在东汉末年这样的乱世一定会被淘汰,于是打算继续东向投奔孙权。当时黄祖镇守江夏,是对江东集团在东方的主要战场。甘宁被黄祖拦截,于是又寄身于黄祖。甘宁在孙权与黄祖的拉锯战中表现突出,还射杀凌操。但黄祖仍然轻视、慢待甘宁。于是甘宁又脱离黄祖,归附孙权。也就是说,在孙权之前,甘宁陆续辅佐过刘焉父子、刘表、黄祖(刘表和黄祖其实应该算一个势力,但黄祖的地位确实很高),而后来甘宁向孙权提出的西进战略中,这些势力都是其中的目标。

《吴书》:“黄祖在夏口,军不得过,乃留依祖,三年,祖不礼之。权讨祖,祖军败奔走,追兵急,宁以善射,将兵在后,射杀校尉凌操。”

甘宁的西进战略

甘宁对未来形势十分清楚,汉室气数将尽,曹操必定会取而代之。北方势强,江东集团的防御只有靠长江天堑;同时江东士兵善于水战,不善于陆战,摆在江东集团面前的扩张方向有北方淮南地区、西方江汉地区。江东集团的立足之本是以长江为依托,而且更擅长水战,自然后者更为容易和适合。所以甘宁提出的第一步就是消灭黄祖,占据江夏郡。江夏郡南北多山,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能承担江东对西方的门户,更重要的是打通对荆州扩张的通道。

取得江夏之后,甘宁给出的第二步是沿长江迅速进攻江陵、夷道,入益州拔掉楚关。楚关就是在荆州到益州之间的鱼复县中的一个关隘,扼守在扞水上,也叫做扞关。占据楚关后,将刘璋压缩在四川平原,掐断刘璋出峡口的机会;也在益州和荆州之间山脉中埋下一颗钉子,方便之后进攻益州。

占据楚关,全据长江防线,下一步应当是经略荆州。荆州处于天下腹心,北可以威胁司州、豫州;西可以进入益州;南可以交通交州;东可以屏障扬州。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称其为“用武之国”;另外荆州虽然在交通上四通八达,但地势很好,拥有一定的防御能力。襄阳、夷道、益阳、夏口之间是一片较为平坦,但水路纵横的地区,周围山岭环绕;全据南郡、江夏,也能利用到长江和汉水的水利,加上孙权继承的江东六郡,能够组成一条浑然一体的长江防线。至于荆州南部各郡县更是山林密布,面对的也只是发展不怎么好,同时内部局势也很复杂的交州。所以荆州对于任何一个势力来说,都是非常优厚的“帝王之资”。不过甘宁的战略中没有明确提到襄阳,而是围绕长江做文章,所以小编以为襄阳是否为甘宁战略中的目标之一,是值得商榷的。

消化掉荆州之后,甘宁设想中的最后一步就是由楚关进攻巴蜀。这一步完成后,孙权占据扬州、荆州、一大片益州,南方的交州作为孙权的“后花园”,自然会归附孙权。这样一来孙权基本占据了中国半壁江山,以长江、汉水、大巴山为屏障,与北方的军阀(基本就是曹操了)分庭抗礼。这就是甘宁所谓的“天下二分之计”。

关于甘宁战略的一些浅析

其实不仅是甘宁,周瑜鲁肃都提出过江东集团扩张的战略。鲁肃的战略和甘宁差不多,先灭黄祖再攻荆州,随后的内容就没有了,大概还是进攻刘璋,只是没说得那么远;周瑜的战略更复杂和明确一些,因为当时“赤壁之战”已经结束,南郡的一部分已经进入到江东集团的手中,同时刘备也乘着“赤壁之战”的东风迅速发展。简单来说,周瑜的战略是入峡口取巴蜀、汉中,与马超结好,再从江陵取襄阳,将刘备压制到荆南。

虽然甘宁、鲁肃、周瑜各自的战略在细节详略上有一些不同,但大体上是在是大同小异。即避开强大的北方,向西攻取荆州、益州,依靠天然山川之险和两州富庶的人口物力划江而治,统一南方后再图谋北方。这是一种先易后强的战略。而且诸葛亮的《隆中对》中也提出要以荆州、益州为资本。看来在当时人眼中,荆州和益州确实是立足于南方的政权必须要争取的地盘。

这样看来甘宁的战略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事实上孙权在继承孙策基业之后,两件主要的事情就是平山越、攻江夏。这才有甘宁射杀凌操救黄祖的事情。所以说甘宁提出的战略并没有什么开拓性的建议,只是符合江东集团早就已经定下来的方针。

不过甘宁早先先后依附刘璋、刘表、黄祖,对这三个势力内部存在的问题也比较了解。黄祖年老昏聩,江夏内部也有很大问题,战船、军械、钱粮都有所欠缺,而且黄祖在与江东长期的战斗中也变得有些疲敝,甘宁深知这些劣势,于是劝孙权一鼓作气消灭黄祖。

刘表虽然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但缺少魄力,在甘宁这样的豪贼眼中属于“终必无成,恐一朝土崩”的人物。更主要的是,刘表内部有更大的问题。刘表“单骑入荆州”,能够稳坐荆州二十年,很大程度上靠荆州的世家大族,也给这些人优厚的待遇和权力。刘表可以镇得住这些世家,刘表的儿子可没有这样的威望。甘宁直接评价说:“(刘表)虑既不远,兒子又劣,非能承业传基者也。”事实也确实如此,刘表去世,刘琮即位,面对曹操时,这些州吏、世家疯狂地劝刘琮投降,将荆州拱手让给曹操。“刘景升兒子若豚犬耳!”其实也是一种无奈。

至于益州牧刘璋,本身就是因为暗弱被支持上位的。而且巴蜀内部的矛盾比荆州更甚,刘焉时期以“东州士”残酷压制益州大户,两个群体之间矛盾重重。刘焉去世后,这些“东州士”受到益州大户的威胁,对刘璋的统治产生背离的情绪。而且“东州士”在益州缺少根基,如果有一个强大的外敌入侵,他们也会主动依附外敌,来换取生存的土壤。我们从刘备入蜀的时候就可以看出,“东州士”对刘璋的忠诚度确实要明显低于益州本土。甘宁出身于益州,对这种情况自然也有所目睹,他的战略应该也会把这种因素计划在内。

余论

甘宁为孙权制定的进攻计划是由东向西的黄祖、刘表、刘璋。而甘宁的早期经历正是由西向东,从益州到荆州再到扬州过来的,对这些势力的内部问题和山川形势也比较了解。总而言之,甘宁提出的“天下二分之计”并不是多么惊艳的、新奇的战略,但对于江东集团来说也确实是比较合理的、正确的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英雄记》、《后汉书》、《三国志辞典》

标签: 甘宁孙权刘表曹操周瑜刘备

更多文章

  • 吕布典韦马超关羽黄忠许褚赵云甘宁太史慈孙策, 孰能独挑胜张飞!

    历史解密编辑:谭鑫讲生活标签:吕布,关羽,黄忠,许褚,张飞

    说到演义里武将也有这么几人强悍,估计除了吕布身份不能撼动外,别的还真只能见仁见智,而演义里又有明显赞蜀抑吴贬魏之痕,一些武将无限夸张乃至封神,而另一些武将则是彻头彻尾的跑龙套,若非为衬托五虎上将、五子良将想必也不会!文丑的巅峰战绩除了平局赵云其实还有一个,公孙瓒在虎牢关前和吕布大战十七八回合惨败,文

  • 东吴十大猛将,甘宁上榜,太史慈能排第几位?

    历史解密编辑:史书凌轩阁标签:甘宁,太史慈,凌统,韩当,马忠,孙策

    10、丁奉丁奉是东吴元老级武将,一生历经孙坚、孙策、孙权、孙皓四位东吴之主,可谓劳苦功高。丁奉跟张辽差不多,有多年的战场经验,练就了对战场形势的判断力,知道什么时候进攻,什么时候撤退。丁奉在猛将如云的三国前期并不显眼,也没有什么精彩的单挑战绩。赵云去东吴接应诸葛亮时,一箭射断船帆的绳索,吓得丁奉落荒

  • 江东十二虎臣之“猛将甘宁”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甘宁,孙权,江东,吕蒙,周瑜,曹操

    “裹甲衔枚”想必玩《三国杀》的朋友都十分熟悉这个词语,在游戏中其出自孙吴名将甘宁之口,全句为“裹甲衔枚,劫营如若无人之地。”听上去就十分霸气。那么在历史上甘宁到底说过这句话没有呢?裹甲衔枚”在历史上确有其出处但却并不是出自甘宁之口,而是出自史书《北史》,在书中的原版也不是“裹甲衔枚”而是“卷甲衔枚”

  • 关羽镇守荆州之时,曾想偷偷渡江,结果甘宁千人驻扎岸边,可敢?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长河标签:关羽,甘宁,鲁肃,孙权,三国,汉朝,五虎上将,荆州(古代)

    刘备攻下益州后,由关羽坐镇守荆州,不过荆州乃是兵家必争之地,东吴孙权更是觊觎荆州许久。甘宁在关羽镇守荆州时,曾随鲁肃镇守益阳,抵御关羽。关羽三万大军,在其中挑选了五千精兵,来到上流堵河,准备顺浅水区渡河。鲁肃当即召集众将,商量该如何应对,当时甘宁麾下只有三百兵马,甘宁说,若是再派五百人给我,我来对付

  • 航拍 || 银兰高铁即将正式通车!高铁飞驰在甘宁大地!

    历史解密编辑:直播银川标签:甘宁,飞驰,戈壁,高铁,铁路

    银兰高铁即将全线开通运营今天,小编带您一起去看高铁飞驰在甘宁大地列车一路飞驰载着幸福和希望驰骋塞上江南穿梭沙漠经戈壁跨过河流进平原体验高铁飞驰的速度感受人民圆梦高铁的激动一座座铁路桥梁跨越千山万水如彩虹飞架云间列车沐浴着冬景从空中掠过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交通线即经济发展线高铁飞驰而过繁华的种子 已

  • 东吴名将甘宁在夷陵之战中,被沙摩柯射杀?他根本没机会参战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小阿蟹标签:甘宁,孙权,张辽,关羽,沙摩柯,夷陵之战,东吴名将,曹操手下

    在《三国演义》中,东吴猛将甘宁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带兵出征夷陵,却被蛮王沙摩柯一箭射中头部,最后逃到富池口,坐在大树下死去。这段故事替甘宁增添了传奇色彩,不过历史上的他真的是在夷陵之战中战死的吗?实际上他是参与逍遥津之战时,染疫而死。逍遥津这个地方历史悠久,位于合肥市旧城的东北角,是一座约20万平方

  • 三国中能被称为万人敌的仅有这5位,甘宁上榜,榜首实至名归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作战标签:甘宁,关羽,张辽,刘备,吕布,张飞,古装片,历史片,曹操手下,三国(电视剧)

    《三国演义》的读者们对其中的将领总会有排名,去比较他们究竟谁更厉害一些,很多人认为吕布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可是如果按照综合实力来说,真正厉害的,无人能敌的,其实另有五位。关羽第一名就是关羽了,关羽不仅仅是刘备的臣子,他还是刘备结拜的兄弟,他对刘备可以说是忠心耿耿,为蜀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关羽的

  • 三国志11《大浪淘沙》 东吴出走武将两极分化 甘宁坠落成路人武将

    历史解密编辑:游影电报标签:甘宁,东吴,陆逊,周瑜,潘璋,鲁肃,太史慈,三国志,大浪淘沙

    今天的文章我们继续聊聊《大浪淘沙》游戏中东吴“出走”的武将们。此前我们已经对曹魏出走了半个国家队,蜀汉的战斗天团也是四散进行了分析和评述,而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东吴阵营中到底有哪些知名的悍将和文臣没有归建,而他们到底对于东吴又有什么影响哪?东吴相比曹魏的五子良将和蜀汉的五虎将等都是三国时期名声大噪的战将

  • 关羽打败过不少名将,也没怕过谁,为何遇到甘宁却不敢出战呢?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关羽,甘宁,刘备,孙权,吕蒙,鲁肃

    首先,我们必须知道的是:关羽并不怕甘宁。比甘宁更猛的许褚、黄忠、庞德,关羽都不怕,关羽有什么理由害怕甘宁?面对天下第一的吕布,关羽敢于挥刀而上;面对令诸将栗然的颜良,关羽敢独骑直取;面对气焰嚣张的夏侯惇,关羽沉着应对;甚至面对许褚和徐晃的联手,关羽也浑然不惧……关羽单单会害怕甘宁?甘宁也太自作多情关

  • 操有张辽,吾有甘兴霸:得孙权赏识的甘宁,为何没接过吕蒙的担子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上的一些事儿标签:张辽,孙权,甘宁,吕蒙,东吴,汉朝,三国,五虎上将,吾有甘兴霸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亲征孙权,号称40万大军南下。次年正月,曹军进军汝墟口,攻破了他的江北大寨,迫使孙权前往汝墟抵御曹军。甘宁有所作为,壮大了自己的军队。据《三国·甘宁列传》注《姜表传》记载:”宁奈参赛者一百余名运动员,直奔曹公大营。平。北军惊骇,叫嚣,火光如星,宁已回营。”甘宁的“百骑劫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