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亲征孙权,号称40万大军南下。次年正月,曹军进军汝墟口,攻破了他的江北大寨,迫使孙权前往汝墟抵御曹军。甘宁有所作为,壮大了自己的军队。
据《三国·甘宁列传》注《姜表传》记载:
”宁奈参赛者一百余名运动员,直奔曹公大营。平。北军惊骇,叫嚣,火光如星,宁已回营。”
甘宁的“百骑劫营”,着实了不起。就连罗贯中也搬进了小说,创造了经典情节。难怪孙权激动地说:
“孟德有张辽,一人独霸,与他为敌。”
孙权对甘宁的看重是溢于言表的。至此,甘宁能否接过吕蒙的重担,成为江东军队未来的统帅?
上图_甘宁(?——215年疑),字兴霸,伯克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
一、甘宁在江东的情况
事实表明,甘宁在东吴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他在江东的处境有点像入蜀后的马超:虽然受到孙权的赏识,但甘宁很少单独领战,更不会接过吕蒙的重任。关于这一点,我们不妨看看《甘宁传》的相关记载。
从黄祖的指挥转移到孙权之后,甘宁向新主献上了一份大礼:
“先占荆州,后入蜀”
战略计划。按照这样的思路,孙权成功的攻克了江夏郡,也解决了孙氏对黄祖的报复。于是,孙权大喜过望,
“遂授凝冰、屯荡口”
不过,拿到统帅权的甘宁并没有太多突出的表现。因为在接下来的许多重要战役中,甘宁虽然也有参与,但始终都是配角。
上图_三国
周瑜不肯在武林打败曹公,在南郡攻打曹仁,甘宁随从;鲁肃镇益阳,拒绝关羽,甘宁跟随吕蒙攻打宛城,孙权去汝墟口抵御曹军,甘宁还在行军途中。在做《百骑劫》孙权虽然称赞甘宁的功绩,但也只是“增兵两千”,并没有得到多少赏赐。建安二十年(215年),甘宁还在合肥征兵。
当时,甘宁为西陵太守、浙冲将军。他死的时候,没有任何变化。如此局面,难免让人不解:甘宁有勇有谋。既然如此,孙权为何不重用他呢?
上图_孙权题跋图片
二、孙权与怀斯集团的态度
关于“重用”这个词,其实是需要加引号的。具体来说,当时掌握兵权的孙权和淮司将领集团,其实是想重用甘宁。据《三国·甘宁列传》记载:
”周瑜、吕蒙皆荐,孙权加异,与旧臣同。
需要注意的是“老臣”二字。甘宁转投孙权时,正值建安八年(203)至建安十二年(207)之间。当时,孙权还没有完成孙氏家族“江东化”的基业建设。所以,淮司将领集团和江东豪门集团还是有着明显的区别的。所谓“老臣”,就是孙氏赖以维持统治地位的淮司将领集团。
也就是说,有被吕蒙“背书”的周瑜甘宁,已经被淮司将领集团接纳了;而孙权“将其列为旧臣”,也证明甘宁有机会进入江东的核心领导圈。或许有人会持异议,因为以甘宁以往的经历来看,他应该很难被重用。
上图_柳岩(?-194)
据《三国志》·柳岩传引用《英雄传》中的记载:
”燕死,子张为都督。……
刘晏死后不久,甘宁便勾结他人背叛前主刘璋。甘宁传引《吴书》:
”宁生南阳,祖在伯克郡。 宜为官,谋划,补蜀郡丞相,弃官归乡。
对比两部史料不难发现,甘宁背叛刘璋的耻辱经历被吴人美化为“弃官还乡”。须知,《吴书》是东吴大臣魏昭所著。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吴人的观点。既然吴国人不怎么在乎,甘宁的出身就不能成为他不被“重用”的理由。
上图_周瑜(175-210),字公瑾
回过头来看,周瑜和吕蒙看重甘宁也就不难理解了。一方面,甘宁和淮泗将军都是“外人”。有了共同的利益诉求,甘宁当然可以拉近并拉拢后继有人的淮司将领集团。另一方面,也得益于甘宁自身过人的能力。难得的是,甘宁还具有战略眼光。
据《三国·周瑜外传》记载:
”于鼐进京见权曰:‘曹操有新死,方忧心,与将军不通。 ,又得蜀而与张鲁并。 “允许它的权利。”
上图_荆州(吴)
周瑜对孙权的战略构想是
“据荆州自卫,入益州拒曹”
;按上文所说,甘宁转投孙权后,也提出过类似的建议。可见其战略眼光与周瑜等人是一致的。
另外,甘宁征伐的经历与早年的吕蒙颇为相似。从周瑜和孙权对甘宁的赏识,不难看出他们有意培养甘宁;甚至,甘宁接过吕蒙的课也不是没有可能。可惜,甘宁的运气似乎有点不对劲。
上图_吕萌(179-220)
三、厄运多灾多难的缘分
甘宁
”开双有谋略,轻财重士,是天生的统帅之才。不过,由于他“粗暴易杀”的莽撞性格,孙权、吕蒙也可能要对他下手。做一些训练。而这也是他们重用甘宁的前提。
当然,甘宁迟迟没有得到单独领军的机会,或许与孙吴政权的“江东化”进程不无关系。
须知,淮司武将团常年征战,早已经损失惨重;更糟糕的是,他们远离家乡,无法补充新鲜血液。潮起潮落之下,与孙权初步和解的江东士族,逐渐在朝堂上有了很大的话语权,与淮泗集团展开了对抗。
双方博弈期间,甘宁最好的表现机会就是通过一场大战来确立自己在军中的地位。否则,甘宁怎么可能服众?于是,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再次征讨合肥,甘宁也加入征伐。如果甘宁在这一战中的表现依旧出色,他将有很大的机会“脱胎换骨”,成功为自己正名。
上图_合肥地理位置
可惜世事无常,东吴十万大军浩浩荡荡而来,途中却遭遇疫病;相比较而言,张辽在逍遥津之战中,居然完成了八百壮士斩东吴数万大军的壮举。
合肥之战的失利,不仅让孙权被后人戏称为“孙十万”,也让甘宁失去了立功的机会。战后不久,甘宁病逝。可惜一代虎臣未有立大功便病痛而死。
在此,借用王勃《滕王阁序》悼念甘宁的话:
“哇!运势不圆满,命途多舛。把梁鸿逃到海曲,时间还不够吗?君子凭机缘,师傅自知命途。”
君子凭机缘,君子知命。甘宁勇敢坚强,可惜他有点倒霉……
作者:
瀛洲海科
莉莉丝
参考资料:《三国志》
文字由历史大学团队创作,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