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延据守汉中10年,汉中安如磐石,为何姜维连30天都守不住?

魏延据守汉中10年,汉中安如磐石,为何姜维连30天都守不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鉴史官 访问量:3808 更新时间:2024/1/24 10:09:29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三国演义》开篇以简单的三句话,正式开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个诸侯之间相互攻伐不断的故事。在这场群雄争霸的中,刘备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一个。

刘备出身卑微,以治席贩履为生,但在天下大乱时,借助其所谓中山靖王之后的名声,成为三分天下的诸侯之一。刘备取荆州,夺益州,占汉中,一度呈现出兴复汉室的态势。

众所周知,刘备所占领的汉中,是从曹魏手里活生生抢过来的,汉中处于曹魏和蜀汉的交接地带,在汉中易手后,为何曹魏从不进犯汉中?刘备夺取汉中后,却能保证汉中多年无忧。其中自然少不了汉中太守魏延的功劳。

魏延作为三国后期名将,可谓是胸有韬略,勇猛过人,在魏延担任汉中太守的十年之中,汉中安然无恙,可谓是坚如磐石。说来也奇怪,等到“幼麟”姜维镇守汉中时,汉中不到三十天却再次沦为曹魏的地盘。

不知是何原因,让昔日坚如磐石的汉中变得如此不堪一击?究竟是姜维智谋不如魏延,还是另有其他原因?

其实,姜维镇守时期的汉中和魏延镇守时期的汉中已经完全不同。具体哪些不同,还要从当时的局势来详细分析。

一,内部局势不同

建安二十二年,刘备发动汉中之战,战争持续了两年之久。此时的刘备也不再是当初那个治席贩履之辈,而是能与曹操一决雌雄的荆州牧。在刘备的强烈攻势下,曹操撤退,刘备占领了整个汉中,并称汉中王。

刘备夺取汉中后,已经成为三分天下的诸侯之一,此时刘备的实力已经是魏蜀吴中较为强盛的一个.刘备阵容强大,文有诸葛亮,法证等人,武有关张赵马黄。这个时期的刘备堪称巅峰,让曹魏和东吴为之忌惮。

在蜀汉政权固若金汤的时候,魏延脱颖而出,成为汉中太守。在此之前,魏延曾跟随刘备入蜀作战,后来又北上抵御张鲁,驻守在葭萌关。建安十七年,魏延与黄忠共同平定广汉郡,多次立下战功,建安十九年,魏延追随刘备占领成都,魏延对于刘备而言,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将领。

反之,姜维接任汉中太守时,蜀汉政权面临着极大的内部矛盾。当时,刘备,诸葛亮,五虎上将等众多蜀汉元老级骨干已经纷纷离世,此时蜀国内部已经出现宦官当权的情况。

姜维带兵在外,刘禅在成都宠信宦官,虽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但姜维的诸多行动已经受制于刘禅所宠信的宦官。

简而言之,魏延镇守汉中时,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而姜维镇守汉中时,不仅得不到支持,反而备受猜忌,在此情况下,姜维并没有办法及时对曹魏实施有效的抵抗。

二,外部形势不同

魏延镇守汉中的时候,曹魏刚刚经历过汉中之战的惨败。此时,曹魏内部损失了宗亲将领夏侯渊,对于整个曹魏的士气有了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镇守荆州的关羽时刻虎视眈眈的威胁着襄樊地区,对曹魏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随后,曹魏第一任领导曹操去世,曹丕继承魏王王位,看似曹丕顺利继位,其实也是经过一番生死角逐的。曹丕窜汉自立,打压宗亲,方才坐稳皇位。

在这之中,曹丕实施的主要政策便是积蓄国力,养精蓄锐。虽然也有进攻汉中的行为,不过也只是小打小闹,并未任何成效。

曹丕在位七年,却英年早逝,此时曹魏大权由曹睿继承。曹睿虽是少年英才,却受制于曹真曹休为首的宗亲。

除此之外,司马懿为首的士子力量逐渐兴起,可以说,曹睿的皇位坐的不稳。曹睿继位以后,与其父曹丕一样,多在发展国力。这个阶段的曹魏,完全没有精力去攻取汉中。对于此时的曹魏而言,养精蓄锐胜过一切。

时隔多年,姜维担任汉中太守。此时的情景,已和魏延镇守汉中时期大不相同。此时的蜀国已经没有人才可用,而曹魏人才辈出,兵精粮足。可以说,这个时候蜀汉的兵力、国力已经无法和曹魏同日而语。

魏延担任汉中太守时,蜀汉在诸葛亮的带领下,一直处于主动的一方。诸葛亮深知蜀汉贫弱,更知道偏安一方势必灭亡的道理。诸葛亮带领大军六出祁山,进行北伐战争。在诸葛亮的多次进攻下,曹魏不得安宁,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汉中地区的安全。

此时的曹魏只有防守诸葛亮进攻之力,毫无反击之力。也可以说,这段时期的汉中是相对安全的一个时期。

魏延镇守汉中时期,蜀汉和东吴仍处于联盟状态。这个阶段,蜀国仍实行诸葛亮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方针。因为东吴时常骚扰曹魏边境,使得曹魏没有精力攻取汉中。

也可以说,因为吴蜀联盟的存在,也极大保证了汉中的安全。

等到姜维担任汉中太守时,外部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时,曹魏大权尽归司马一家,国家内部战乱较少,国家政策和进攻指令也能够做到上下统一。

反之,此时的蜀汉政权早已是破旧不堪。两者相比下,蜀汉不觉露怯。因为实力的巨大悬殊差异,姜维镇守汉中时期的蜀国已经没有实力同曹魏对抗。也可以说,这个时期已经呈现出曹魏一统天下的趋势。

除此之外,此时的东吴和蜀国的联盟已经名存实亡。东吴不再是与蜀汉一同抗操的帮手,反而成为曹魏伐蜀的帮凶。蜀汉没有了东吴这个帮手,曹魏可以专心伐蜀,使得汉中防守压力巨大。

此时的汉中乃至整个蜀汉政权都面临着诸多不利局面,稍有不慎,便会身首异处。所以说,姜维镇守汉中时的外部环境也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汉中必将失陷的结局。

结语:

魏延和姜维都是三国末期的名将,魏延勇猛大胆,姜维韬略惊人。在镇守汉中这件事上,并没有谁的韬略更高一说。之所以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主要还是因为二人镇守汉中时的局势不同。

魏延镇守汉中时期,蜀汉仍处于众志成城,一心北伐的主动阶段。而到了姜维镇守汉中时期,曹魏强盛,蜀汉凋零,两国实力已有天差地别。

客观来说,这个阶段的汉中早已经是曹魏的囊中之物,与何人镇守没有太大的关系。正所谓:“在绝对实力面前,任何套路都是纸老虎。”此时的蜀汉,已经没有能力守住汉中。

所以说,汉中坚守不到30天便落入敌人之手,并非姜维无能,而是天下大势所趋,由不得姜维改变。以姜维当时所处的环境,换做是谁也没有回天之力。

客观来说,姜维的谋略还是非常厉害的。姜维在诸葛亮身边多年,深知敌我实力悬殊。可以说,姜维是蜀汉政权的最后希望,怎奈天不助汉助尔曹,使得蜀汉覆灭。

按照姜维当时的计划,定可以借助蜀道之难痛击曹魏。怎奈刘禅贪生怕死提前打开城门,怎么队友太坑,不能给予有效支援。

以上两者,倘若一者给力一些,姜维也不至于落得兵败身亡的下场。试想姜维离间钟会邓艾的计谋成功,天下又会呈现出何等景象?

参考资料:《三国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魏延姜维蜀汉汉中曹魏刘备

更多文章

  • 球哥单换格林,勇士卫冕不在话下!库里是诸葛,普尔就是姜维?

    历史解密编辑:皮皮文章J标签:格林,库里,郎佐·鲍尔,姜维,勇士,普尔

    球哥单换格林,勇士卫冕不在话下!库里是诸葛,普尔就是姜维?所有人有个错觉,是格林串联起了库里汤普森这些牛人,串联了勇士这只球队。我的观点恰恰相反,是有一帮牛人需要一个串联的人,勇士的体系需要一个串联的人,这个是谁都可以,只要他能防守有串联的能力。我相信这样的人联盟很多,一开始也许效果不如格林,可这个

  • 给姜维一个不投降的皇帝,他能完成克复中原吗?

    历史解密编辑:游侠网标签:姜维,钟会,邓艾,诸葛亮,蜀汉,刘禅

    文/天语“老将军,可知天水姜伯约?”说到三国中“智勇双全”的武将,怎么也离不开姜维。他吸引我的地方,不是因为他是诸葛亮之徒,也不是因为他是后蜀最耀眼的将领,而是他那尽心尽力为蜀汉操劳的一生,每当读到历史中为国家效忠到生命最后一刻的故事,总是会让读者感到有种发自内心的力量涌出。而这时回过头看姜维那传奇

  • 姜维后人:姜维兵败后,妻儿也惨被杀害,从此绝后

    历史解密编辑:夏觅一年标签:姜维,钟会,魏国,诸葛亮,邓艾,刘禅

    姜维后人,姜维兵败后妻儿也惨被杀害从此绝后!姜维,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名将,不仅勇猛有余,才智也过人,但是据史书记载,他似乎没有留下子嗣,但也有说,他似乎也有一个女儿一直处于隐居,所以应该还是有后人留下的,只是,按照历史来讲,姜维留下子嗣的可能性确实不大。当时,姜维是魏国的将军,诸葛亮看上了他的能力,意

  • 诸葛亮去世后, 他的儿子却反对姜维北伐, 这是为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老顾标签:姜维,蜀汉,曹魏,谯周,三国,诸葛亮,诸葛瞻,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姜维北伐,在《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中被称为九伐中原,是指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军姜维北伐曹魏的战争。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后主刘禅册封姜维为右监军、辅汉将军。之后,姜维又在蜀汉担任镇西大将军、卫将军、大将军等官职。在此基础上,姜维进行了十次左右的北伐中原。对于姜维北伐来说,无疑是在贯彻诸葛亮的

  • 姜维一眼看破玄机!赵云一生从未中箭,关羽为何屡屡中箭?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姜维,赵子龙,关羽,刘备,曹操

    关羽和赵云都是蜀汉五虎上将之一,也是那个时代君主最喜欢的将领。当年关羽子在虎牢关下秒杀华雄之后,在场的诸侯都记住他这号人物,曹操为了拉拢他,不惜给高官厚禄,赏万金,连绝世美女貂蝉都送给他,但关羽不仅不接受,报答了曹操恩情后重新回到刘备身边。赵云原本在公孙瓒手下做偏将时刘备很欣赏他的能力,公孙瓒兵败后

  • 诸葛亮原本的继承人并非姜维,苦心培养,结果却不幸早亡!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诸葛亮,姜维,蜀汉,曹魏,诸葛瑾,诸葛恪,天文学家,三国

    在三国历史上,姜维被人们视为诸葛亮的继承人。姜维(202年~264年3月3日),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省甘谷县一带)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天水功曹姜冏之子。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姜维出身天水姜氏。年少丧父,侍奉母亲,崇拜儒家大师郑玄。公元228年,诸葛亮北伐中原时,姜维受到猜忌,不得已投降

  • 诸葛亮死后,姜维11次北伐中原,到底获得了哪些战果?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诸葛亮,姜维,曹魏,蜀汉,费祎,夏侯霸,三国,天文学家

    姜维北伐,文学作品中称为九伐中原,是指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军姜维北伐曹魏的战争。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诸葛亮死后,蜀汉的北伐大业并没有停止。就姜维来说,被后主刘禅加封姜维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随后历任司马、镇西大将军,兼任凉州刺史、卫将军、大将军,朝廷授予符节。基于此

  • 蜀汉后期的一位名将,反对姜维北伐,最终被乱兵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姜维,蜀汉,曹魏,钟会,诸葛亮,廖化,刘禅,三国

    张翼(?-264年),字伯恭,益州犍为郡武阳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历任梓潼、广汉、蜀郡三郡太守,出任庲降都督,后随诸葛亮和姜维北伐,官至左车骑将军,领冀州刺史。初封关内侯,进爵都亭侯。蜀汉灭亡后,魏将钟会密谋造反,成都大乱,张翼亦为乱兵所杀。张翼是蜀汉第三任庲降都督,这可以说是镇守一方的大将了。在

  • 关羽战死前,留下一小官,后来成为姜维的左膀右臂,名留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闫绮梦动物谈标签:关羽,姜维,廖化,刘备,邓艾,蜀汉,三国,汉朝,曹操手下

    说起武圣关羽的故事,或许很多人为他鸣不平,虽然是名动一世的名将,但最终却死于小人之手,这无疑于让人痛心万分!正所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关羽虽然战败,但世人都不能否定他的功劳,他的功绩。公元219年,关羽起兵讨伐曹仁,最终遭到东吴与曹魏的联手攻击,关羽不敌麦走麦城,最终死于东吴之手。不过在关羽战死

  • 姜维北伐胜多,诸葛亮北伐败多,为何众人赞扬诸葛亮而贬低姜维?

    历史解密编辑:胖虎说故事标签:姜维,魏国,刘禅,刘备,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先皇商业未半立,中路崩。今日益州已尽。这是生死之秋...现在我们应该远离,哭泣,我不知道该说什么” 公元228年,47岁的诸葛亮秉承始皇旨意,告别少主刘禅,踏上北伐征程。六年后,诸葛亮对曹魏发动了五次战争。虽然损失的兵力不多,但在与司马懿的博弈中,最大的损失就是粮食、补给和士气。公元234年秋,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