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死后,姜维11次北伐中原,到底获得了哪些战果?

诸葛亮死后,姜维11次北伐中原,到底获得了哪些战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故事一箩筐 访问量:3538 更新时间:2024/2/15 17:36:56

姜维北伐,文学作品中称为九伐中原,是指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军姜维北伐曹魏的战争。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诸葛亮死后,蜀汉的北伐大业并没有停止。就姜维来说,被后主刘禅加封姜维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随后历任司马、镇西大将军,兼任凉州刺史、卫将军、大将军,朝廷授予符节。

基于此,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自公元238年到公元262年之间,姜维共进行11次北伐。针对姜维连年北伐中原,有人认为这是在消耗蜀汉国力,也有人认为这是在拖延蜀国的灭亡时间。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死后,姜维11次北伐中原,到底获得了哪些战果?是否一无所获。

第一次北伐:公元238年,姜维和蒋琬率偏师出陇右,在南安与魏军相持不下。

第二次北伐:公元244年,汉中都督王平击败曹爽,姜维、费祎前去支援王平。

第三次北伐:公元247年,姜维出陇西,与魏将郭淮夏侯霸大战洮西。

第四次北伐:公元249年,姜维独力与魏国众多将领作战,双方互有胜负。

第五次北伐:公元250年,姜维以羌胡为辅,与郭淮战于洮西,双方平手。

对于姜维来说,前五次北伐主要是偏师进攻,特别是在蒋琬、费祎的限制下,前五次北伐的规模相对较小。至于第二次北伐,实际上主要是汉中的防御,并且,这场战役的主导者也不是姜维,而是汉中都督王平。当然,这一情况在费祎遇刺被害后出现改变,也即在费祎去世后,姜维可以执掌蜀汉兵权,从而调动更多的资源来进攻曹魏。

第六次北伐:公元253年,姜维出兵包围南安,粮尽而退。

第七次北伐:公元254年,姜维出陇西狄道,斩魏将徐质。

第八次北伐:公元255年,姜维与夏侯霸出狄道,大破王经于洮西,王经退守狄道城,后陈泰派兵解围。

第九次北伐:公元256年,姜维再次出兵,蜀将胡济失期不至,为邓艾破于段谷,死伤惨重。

第十次北伐:公元257年,乘魏将诸葛诞叛乱,姜维出兵秦川,魏军坚守不战,姜维于公元258年退兵。

第十一次北伐:公元262年,姜维再次出兵,与邓艾战于侯和,为邓艾所破,然后还住沓中。

由此,姜维真正主导的北伐中原战争,实际上是从公元253年,第六次北伐开始,直到公元262年,也即第十一次北伐结束。在六次北伐中原的战役中,姜维两次被邓艾击败,两次没有收获而退兵。在此基础上,只要第七次北伐和第八次北伐,姜维获得了一定的战果。

陈寿在《三国志·姜维传》中记载:明年,加督中外军事。复出陇西,守狄道长李简举城降。进围襄武,与魏将徐质交锋,斩首破敌,魏军败退。维乘胜多所降下,拔(河间)〔河关〕、狄道、临洮三县民还。

延熙十七年(254年),蜀汉后主刘禅加姜维为督内外军事。姜维率军出陇西,曹魏在狄道的守将李简举城降。姜维进围襄武,击败魏将徐质,并将其斩首,魏军败退。除了斩杀徐质这位曹魏猛将,姜维在第七次北伐中原时,还姜维乘胜追击,先后攻破河间、河关、临洮等地,拔其县民还蜀。

也即姜维从曹魏获得了一定的人口,从而迁入到蜀国。在汉末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之间的较量,主要焦点就是疆域和人口。比如在姜维之前,诸葛亮也曾迁移曹魏的百姓来到蜀地。进一步来说,相对于曹魏和东吴,蜀汉的人口一直是最少的,因此,如果无法攻城略地,那么,能够从曹魏获得一定数量的人口,也是有助于蜀汉国力增长的事情。

最后,在第七次北伐获得一定战果之后,姜维又在第八次北伐时重创曹魏大军。姜维第八次北伐中原,也被称之为洮西之战。公元255年(魏正元二年)魏大将军司马师病亡,其弟司马昭控制魏国大权。蜀汉卫将军姜维得知后,督率车骑将军夏侯霸、征西大将军张翼等数万人讨伐曹魏。姜维在洮西大破曹魏雍州刺史王经,斩杀魏军数万余人。

一定程度上,洮西之战可以说是姜维对曹魏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也即让曹魏损失了数万兵马。在汉末三国时期,蜀汉的兵力总共还不到10万人。所以,姜维实际能调动的兵马,不过数万人。基于此,在洮西之战中,姜维不仅兵力没有优势,还是客场作战,结果却造成数万魏国大军的阵亡,这放得任何历史时期,都是了不起的战绩了。

综上,虽然姜维一生前后11次北伐中原,但是,实际上,姜维只主导了后六次北伐中原的战役。在这六次北伐曹魏的战役中,姜维斩杀了一位曹魏猛将(徐质),从曹魏迁移部分人口充实蜀汉,并让曹魏付出了数万兵马的损失。特别是最后一项,无疑延迟了曹魏发动灭蜀之战的时间。换而言之,如果没有姜维的多次出击,曹魏很可能早就能集中兵力,从而在公元263年就发动消灭蜀汉的战役了。所以,姜维北伐中原,自然不是一无所获的,而是颇有收获。

更多文章

  • 蜀汉后期的一位名将,反对姜维北伐,最终被乱兵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姜维,蜀汉,曹魏,钟会,诸葛亮,廖化,刘禅,三国

    张翼(?-264年),字伯恭,益州犍为郡武阳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历任梓潼、广汉、蜀郡三郡太守,出任庲降都督,后随诸葛亮和姜维北伐,官至左车骑将军,领冀州刺史。初封关内侯,进爵都亭侯。蜀汉灭亡后,魏将钟会密谋造反,成都大乱,张翼亦为乱兵所杀。张翼是蜀汉第三任庲降都督,这可以说是镇守一方的大将了。在

  • 关羽战死前,留下一小官,后来成为姜维的左膀右臂,名留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闫绮梦动物谈标签:关羽,姜维,廖化,刘备,邓艾,蜀汉,三国,汉朝,曹操手下

    说起武圣关羽的故事,或许很多人为他鸣不平,虽然是名动一世的名将,但最终却死于小人之手,这无疑于让人痛心万分!正所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关羽虽然战败,但世人都不能否定他的功劳,他的功绩。公元219年,关羽起兵讨伐曹仁,最终遭到东吴与曹魏的联手攻击,关羽不敌麦走麦城,最终死于东吴之手。不过在关羽战死

  • 姜维北伐胜多,诸葛亮北伐败多,为何众人赞扬诸葛亮而贬低姜维?

    历史解密编辑:胖虎说故事标签:姜维,魏国,刘禅,刘备,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先皇商业未半立,中路崩。今日益州已尽。这是生死之秋...现在我们应该远离,哭泣,我不知道该说什么” 公元228年,47岁的诸葛亮秉承始皇旨意,告别少主刘禅,踏上北伐征程。六年后,诸葛亮对曹魏发动了五次战争。虽然损失的兵力不多,但在与司马懿的博弈中,最大的损失就是粮食、补给和士气。公元234年秋,诸葛

  • 洮西之战,姜维一生的巅峰之战,也是蜀汉的回光返照!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姜维,蜀汉,曹魏,邓艾,司马懿,诸葛亮

    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中原。此战,诸葛亮和司马懿对峙到了秋天。结果,因为积劳成疾,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对于蜀汉来说,诸葛亮的离开,自然是巨大的损失。诚然,接替诸葛亮的蒋琬和费祎,确实是治理国家的人才。但是,公元246年,大司马蒋琬病逝。公元253年,大将军费祎又被刺杀,这导致蜀汉彻底

  • 姜维在历史上究竟如何,为什么到了蜀汉后期越显乏力呢?

    历史解密编辑:早睡标签:姜维,蜀汉,曹魏,魏国,吴国,诸葛亮,史说三国

    姜维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一位重要将领。他于224年加入蜀汉,曾任诸葛亮的幕僚,并在后来成为了蜀汉的主要将领之一。姜维多次参加战争,尤其是在对抗曹魏和吴国的战争中表现出色。姜维最著名的战役是他在街亭之战中成功抵御了曹魏大将司马懿的进攻,保卫了蜀汉的西北边境。然而,在后来的北伐战争中,他的军队遭受了重大失败

  • 作为蜀汉后期的全军统帅,姜维的武功到底咋样?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姜维,赵子龙,魏延,蜀汉,诸葛亮,张郃,邓艾,全军统帅,三国,曹操麾下

    作为蜀汉后期的全军统帅,大将军姜维的武艺到底如何呢?很多三国迷朋友彼此也争执不休,始终没有达成一个共识。姜维的武艺是不是能与蜀汉五虎旗鼓相当呢?归根结底,要推断一个武将的武力值,还得从他的战斗表现来进行判定,这是最直接的依据。当然,也要与其他武将之间进行参考和对比,才能够更加准确。姜维初次出场是在诸

  • 处变不惊,加代要给姜维早惊喜(7)

    历史解密编辑:金昔说故事标签:加代,姜维早,王瑞,田壮,好嘞,去吧

    姜维早刚挂断大春的电话,战兴的电话就过来了。“大哥,我不行了。”“你怎么了?”“我被崩着了,右肩胛和屁股各挨了一响子。没想到里面冲出了两个生猛的小子。”姜维早一听,“你现在在哪儿呢?”“我正在往医院去的路上。”姜维早说:“你不能往医院去。加代能打着你。你找一个诊所包扎一下,然后让兄弟送你回山东去,不

  • 为何诸葛亮死后二十年姜维才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城南太守标签:诸葛亮,姜维,蜀汉,费祎,蒋琬,刘禅

    道理很简单,因为姜维是个降将。他从魏国而来,需要有一个融入圈子,获取大伙认可的过程。二十年时间其实不算太久。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姜维的关系被拔高了,仿佛给人一种武侯陨落五丈原,姜维马上就接班的印象。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历史上,姜维降汉后,虽然得到了诸葛亮的信任和重用,不仅封了侯,而且还出任中监

  • 一封密信在姜维死后82年现世,世人由此感慨:诸葛亮可以瞑目了

    历史解密编辑:司皎洁说动物标签:姜维,钟会,邓艾,刘禅,桓温,诸葛亮,天文学家,史说三国

    是这样的,姜维的事迹,在姜维死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大家所了解的,就是邓艾偷渡阴平,攻破了绵竹,迫降了后主刘禅。姜维接到后主的敕令,放弃了抵抗,向钟会解甲投戈,得到了钟会的厚待。后来二士争功,钟会构陷邓艾,把邓艾装入囚车,监押返魏都。再然后钟会带着姜维等进入成都,自称益州牧,反叛了魏国。钟会还要给姜维五

  • 蜀汉灭亡,姜维真的是罪魁祸首?正史中到底有何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姜维,蜀汉,邓艾,钟会,魏国,东吴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姜维是一个争议性很大的人物,陈寿在《三国志》中对他评价不高,称: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老子》有云:“治大国者犹烹小鲜。”况于区区蕞尔,而可屡扰乎哉?——三国志魏帝曹奂却说:“蜀所恃赖,唯维而已”,魏国发动灭蜀之战,也是在得知姜维在蜀汉朝廷被排挤,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