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蜀汉后期的一位名将,反对姜维北伐,最终被乱兵所杀!

蜀汉后期的一位名将,反对姜维北伐,最终被乱兵所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鉴史官 访问量:3399 更新时间:2024/2/15 17:37:48

张翼(?-264年),字伯恭,益州犍为郡武阳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历任梓潼、广汉、蜀郡三郡太守,出任庲降都督,后随诸葛亮和姜维北伐,官至左车骑将军,领冀州刺史。初封关内侯,进爵都亭侯。蜀汉灭亡后,魏将钟会密谋造反,成都大乱,张翼亦为乱兵所杀。张翼是蜀汉第三任庲降都督,这可以说是镇守一方的大将了。在北伐中原上,张翼认为蜀汉国小民疲,不应该穷兵黩武,是蜀汉朝廷当时极少敢当朝和姜维争辩北伐问题的大臣。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张翼这位蜀汉后期的名将。

首先,张翼是犍为郡武阳县人,是西汉初期大臣张良的后人。对于张翼来说,高祖父张皓曾任司空,曾祖父张纲任广陵郡太守,都很有声望成绩。特别是司空这一官职,位列三公之一,无疑是非常显赫的官职了,比如曹操迎奉汉献帝刘协之后,就曾担任司空这一官职。因此,对于张翼来说,可谓出自东汉末年的士族。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平定益州,自领益州牧,以张翼为书佐。建安末年,张翼被举为孝廉,出任江阳郡下江阳县的县令。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出兵攻打汉中,张翼也跟随参战。曹操亲自率兵前来救援,张翼跟从赵云在汉水之战中击破曹军。后转任涪陵县县令,升任梓潼郡太守,并逐渐升任为广汉郡太守,蜀郡太守。因为蜀汉只有益州这一个州的地盘。因此,能够成为广汉郡太守,蜀郡太守,这意味着张翼已经成为蜀汉的大臣了,比如关羽、张飞、赵云等人,也曾担任太守这样的官职。

建兴九年(231年),庲降都督李恢逝世,蜀汉朝廷任命张翼为庲降都督,驻守平夷县,镇守南中。在张翼之后,马忠依靠张翼打下的基础得以击杀叛将刘胄,讨平叛乱,蜀汉丞相诸葛亮得知这件事后非常赞许张翼。建兴十二年(234年)二月,诸葛亮率兵出斜谷北伐曹魏,以张翼为前部都督,领扶风郡太守。同年八月,诸葛亮病逝,大军撤回成都,后主刘禅拜张翼为前领军,并追封之前讨伐刘胄的功劳,赐予张翼关内侯的爵位。在汉末三国时期,侯爵主要分为县侯、乡侯、亭侯、关内侯这四个档次。对于张翼来说,获得关内侯的爵位,意味着他的战功积累到了一定程度。

延熙元年(238年),张翼入朝为尚书,参与朝廷事务的处理。后升迁为建威督,授予节符,并进封为都亭侯,拜征西大将军,驻守蜀汉的北部边境。从这一角度来看,张翼无疑是一位文武双全的人才,一方面能够为蜀国镇守一方,另一方面则可以参与朝廷事务的处理,为蒋琬、费祎等人分忧。

陈寿《三国志·卷四十五·蜀书十五·邓张宗杨传第十五》中记载:十八年,(张翼)与卫将军姜维俱还成都。维议复出军,唯翼廷争,以为国小民劳,不宜黩武。维不听,将翼等行,进翼位镇南大将军。维至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经众死于洮水者以万计。翼曰:“可止矣,不宜复进,进或毁此大功。”维大怒。曰:“为蛇画足。“维竟围经于狄道,城不能克。

延熙十八年(255年)春,张翼同卫将军姜维一起回到成都,姜维在朝堂上提议再一次出兵讨伐曹魏,唯有张翼一人当面提出了反对意见。在张翼看来,蜀汉国家弱小,百姓疲惫,不应该滥用武力,但姜维并没有听从张翼的意见。

同年夏,姜维率领张翼等人出兵伐魏,并晋升张翼为镇南大将军。八月二日,蜀汉大军进至陇西郡狄道县,大败魏国雍州刺史王经的兵马,王经退回狄道城,曹魏一方死在洮水的士兵上以万计。

在取得胜利之后,姜维想要趁胜进军,张翼劝谏道:“可以停止了,不应该继续进军,进军的话可能会毁掉这份大功,就像为蛇画足一样。”姜维大怒,不听劝谏,将王经包围在狄道城内,后来,曹魏将领陈泰和邓艾前来救援,蜀汉大军最终还是没有攻克城池。九月二十五日,张翼随姜维撤围退军。对此,在笔者看来,因为整体实力上的差距,姜维尽管取得了胜利,却因为曹魏大军的持续支援,从而难以扩大战果。而这,自然也是诸葛亮、姜维北伐最终没能成功的主要原因。

自从张翼在朝堂之上提出不同意见后,姜维内心就与张翼不和,然而一直勉强张翼跟随出征伐魏,张翼也不得已而一同前往。景耀二年(259年)六月,张翼升任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刺史,官位与右车骑将军廖化相等。当时的人说道:“前有王平、句扶,后有张翼、廖化。”值得注意的是,张翼担任的冀州刺史这一官职,属于遥领的情况,也即当时的冀州,是曹魏掌控的地盘。在此基础上,张翼作为冀州刺史,根本没有实际上执掌冀州的事务。在汉末三国时期,遥领和虚封的情况,还是比较普遍的,比如马超、魏延等蜀汉将领,还被册封为凉州刺史。但是,实际上,凉州是曹魏的地盘,并不在蜀汉的疆域范围内。

最后,景耀六年(263年)八月,司马昭兴兵进攻蜀汉。在这场战役中,后主刘禅派遣廖化去往沓中支援姜维,张翼、董厥前往阳安关口作为各围守的外援。九月,钟会军攻陷阳安关口,得以长驱直入,姜维亦为邓艾所逼迫,于是与廖化、张翼、董厥军会合,一同退守剑阁,抵御钟会的进攻。同年十一月,蜀汉卫将军诸葛瞻在绵竹被邓艾击败,后主刘禅动向不明。张翼等人于是随姜维向东进入巴西郡,绕道退至广汉郡郪县一带,以察明虚实,不久后得到后主刘禅投降的敕令,于是与姜维等到涪县向钟会投降。

陈寿在《三国志·卷四十五·蜀书十五·邓张宗杨传第十五》中记载:六年,与维咸在剑阁,共诣降钟会于涪。明年正月,随会至成都,为乱兵所杀。

曹魏景元五年(264年)一月,张翼随钟会回到成都,后来,钟会密谋造反,导致成都大乱。张翼在这场兵变中,被乱兵所杀。对此,在笔者看来,在蜀汉灭亡之后,姜维虽然初衷是恢复蜀汉,所以和钟会策划了兵变。但是,从最终的结果上来看,这场兵变不仅没有成功,反而导致蜀汉一方损失惨重,不仅张翼这样的将领被杀,连后主刘禅的长子刘璿,也死于乱兵之中。可想而知,这场兵变会导致多大的伤亡了。

标签: 姜维蜀汉曹魏钟会诸葛亮廖化刘禅三国

更多文章

  • 关羽战死前,留下一小官,后来成为姜维的左膀右臂,名留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闫绮梦动物谈标签:关羽,姜维,廖化,刘备,邓艾,蜀汉,三国,汉朝,曹操手下

    说起武圣关羽的故事,或许很多人为他鸣不平,虽然是名动一世的名将,但最终却死于小人之手,这无疑于让人痛心万分!正所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关羽虽然战败,但世人都不能否定他的功劳,他的功绩。公元219年,关羽起兵讨伐曹仁,最终遭到东吴与曹魏的联手攻击,关羽不敌麦走麦城,最终死于东吴之手。不过在关羽战死

  • 姜维北伐胜多,诸葛亮北伐败多,为何众人赞扬诸葛亮而贬低姜维?

    历史解密编辑:胖虎说故事标签:姜维,魏国,刘禅,刘备,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先皇商业未半立,中路崩。今日益州已尽。这是生死之秋...现在我们应该远离,哭泣,我不知道该说什么” 公元228年,47岁的诸葛亮秉承始皇旨意,告别少主刘禅,踏上北伐征程。六年后,诸葛亮对曹魏发动了五次战争。虽然损失的兵力不多,但在与司马懿的博弈中,最大的损失就是粮食、补给和士气。公元234年秋,诸葛

  • 洮西之战,姜维一生的巅峰之战,也是蜀汉的回光返照!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姜维,蜀汉,曹魏,邓艾,司马懿,诸葛亮

    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中原。此战,诸葛亮和司马懿对峙到了秋天。结果,因为积劳成疾,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对于蜀汉来说,诸葛亮的离开,自然是巨大的损失。诚然,接替诸葛亮的蒋琬和费祎,确实是治理国家的人才。但是,公元246年,大司马蒋琬病逝。公元253年,大将军费祎又被刺杀,这导致蜀汉彻底

  • 姜维在历史上究竟如何,为什么到了蜀汉后期越显乏力呢?

    历史解密编辑:早睡标签:姜维,蜀汉,曹魏,魏国,吴国,诸葛亮,史说三国

    姜维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一位重要将领。他于224年加入蜀汉,曾任诸葛亮的幕僚,并在后来成为了蜀汉的主要将领之一。姜维多次参加战争,尤其是在对抗曹魏和吴国的战争中表现出色。姜维最著名的战役是他在街亭之战中成功抵御了曹魏大将司马懿的进攻,保卫了蜀汉的西北边境。然而,在后来的北伐战争中,他的军队遭受了重大失败

  • 作为蜀汉后期的全军统帅,姜维的武功到底咋样?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姜维,赵子龙,魏延,蜀汉,诸葛亮,张郃,邓艾,全军统帅,三国,曹操麾下

    作为蜀汉后期的全军统帅,大将军姜维的武艺到底如何呢?很多三国迷朋友彼此也争执不休,始终没有达成一个共识。姜维的武艺是不是能与蜀汉五虎旗鼓相当呢?归根结底,要推断一个武将的武力值,还得从他的战斗表现来进行判定,这是最直接的依据。当然,也要与其他武将之间进行参考和对比,才能够更加准确。姜维初次出场是在诸

  • 处变不惊,加代要给姜维早惊喜(7)

    历史解密编辑:金昔说故事标签:加代,姜维早,王瑞,田壮,好嘞,去吧

    姜维早刚挂断大春的电话,战兴的电话就过来了。“大哥,我不行了。”“你怎么了?”“我被崩着了,右肩胛和屁股各挨了一响子。没想到里面冲出了两个生猛的小子。”姜维早一听,“你现在在哪儿呢?”“我正在往医院去的路上。”姜维早说:“你不能往医院去。加代能打着你。你找一个诊所包扎一下,然后让兄弟送你回山东去,不

  • 为何诸葛亮死后二十年姜维才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城南太守标签:诸葛亮,姜维,蜀汉,费祎,蒋琬,刘禅

    道理很简单,因为姜维是个降将。他从魏国而来,需要有一个融入圈子,获取大伙认可的过程。二十年时间其实不算太久。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姜维的关系被拔高了,仿佛给人一种武侯陨落五丈原,姜维马上就接班的印象。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历史上,姜维降汉后,虽然得到了诸葛亮的信任和重用,不仅封了侯,而且还出任中监

  • 一封密信在姜维死后82年现世,世人由此感慨:诸葛亮可以瞑目了

    历史解密编辑:司皎洁说动物标签:姜维,钟会,邓艾,刘禅,桓温,诸葛亮,天文学家,史说三国

    是这样的,姜维的事迹,在姜维死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大家所了解的,就是邓艾偷渡阴平,攻破了绵竹,迫降了后主刘禅。姜维接到后主的敕令,放弃了抵抗,向钟会解甲投戈,得到了钟会的厚待。后来二士争功,钟会构陷邓艾,把邓艾装入囚车,监押返魏都。再然后钟会带着姜维等进入成都,自称益州牧,反叛了魏国。钟会还要给姜维五

  • 蜀汉灭亡,姜维真的是罪魁祸首?正史中到底有何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姜维,蜀汉,邓艾,钟会,魏国,东吴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姜维是一个争议性很大的人物,陈寿在《三国志》中对他评价不高,称: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老子》有云:“治大国者犹烹小鲜。”况于区区蕞尔,而可屡扰乎哉?——三国志魏帝曹奂却说:“蜀所恃赖,唯维而已”,魏国发动灭蜀之战,也是在得知姜维在蜀汉朝廷被排挤,被

  • 魏延不死蜀汉不亡:他首创的战法成效显著,为何被姜维全盘推翻?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魏延,姜维,蜀汉,邓艾,诸葛亮,钟会,三国

    “邓士载偷渡阴平,诸葛瞻战死绵竹。”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邓艾从阴平小路奇兵突袭,给了蜀汉致命一击,也为“三国归晋”创造了条件。《三国演义》这段描述,跟《三国志》的记载差不多,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被很多人忽略了:邓艾之所以能偷渡阴平奇袭成都,蜀汉大将军姜维罪无可逭,就是他全盘推翻了魏延的固守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