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贾诩智谋堪比诸葛亮,为何名声却很差?他引发了一场大乱

贾诩智谋堪比诸葛亮,为何名声却很差?他引发了一场大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流连染紫悯 访问量:2077 更新时间:2024/1/16 15:50:29

汉末三国时期,贾诩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谋士,《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甚至将其与陈平张良相提并论,说他“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可是,贾诩在历史上的名声却很差,甚至在当时,人们对他人品的评价就不高,“昔魏文帝用贾诩为三公,孙权笑之”。既然贾诩的才智堪比诸葛亮,为何名声却很差呢?

南宋的理学家陈普写过一首诗,名为《咏史下·贾诩》,“崩奔后一孤儿,跖狗成群共肆欺。贾诩未设曹操日,自为汉贼已多时。”也就是说,陈普认为,贾诩在没有投靠曹操之前,就已经是“汉贼”了。这首诗虽然带有强烈的主观情感,但是却道出了贾诩名声很差的原因,他在投靠曹操之前,做了一些坏事。

贾诩字文和,是武威郡姑臧人,他在董卓专权时先后担任平津都尉、讨虏校尉。当时,董卓的女婿牛辅率军驻扎在陕县,贾诩就在牛辅军中效力。初平三年,董卓被司徒王允、吕布所杀,之后牛辅也死于非命。一时间,凉州军群龙无首,“众恐惧”,校尉李傕郭汜、张济这些人打算解散军队,各自逃回凉州。

这时候,贾诩站了出来,他对众人说道:“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也就是说,贾诩建议众人不要逃跑,要打出为董卓复仇的旗号,然后向长安进军。

李傕、郭汜这些人有勇无谋,在得到贾诩的帮助后,集结军队,攻打长安。破城后,长安城顿时成为人间地狱,“傕等放兵略长安老少,杀之悉尽,死者狼藉”。之后,李傕担任车骑将军,郭汜担任后将军,两人开始专擅朝政。汉室在经过董卓之乱后,再一次陷入李傕、郭汜之乱,第二次动乱的始作俑者正是贾诩!

李傕、郭汜之乱直接导致关中的衰败,数十万人或被饿死,或被杀死,或者逃亡。据史料记载,“时三辅民尚数十万户,傕等放兵劫略,攻剽城邑,人民饥困,二年间相啖食略尽”。为刘备效力的法正孟达就是在此时逃离关中的。之后为曹操效力的王忠,也是在此时逃出关中的,为了活命,他甚至吃过人。

之后,李傕、郭汜发生内讧,一方挟持天子,另一方挟持百官。虽然贾诩从中调解,“出天子,祐护大臣”,但他的声誉已经彻底毁掉了。有个成语叫助纣为虐,意思是帮助坏人干坏事,用在贾诩身上并不为过,他帮助李傕、郭汜,引发汉末的大乱,导致关中地区数十万人陷入沉重的灾难之中。

对于恪守道德原则的士大夫们而言,贾诩的所作所为确实属于“劣迹”。对此,史学家萧常评论道:“董卓,国之贼,天下所共仇,而诩为之报怨。东京之亡祸,根于此。及辞李傕尚书之命,则以朝廷为解,是欲以虚辞盖实,恶将谁欺邪?”在我看来,贾诩属于个人主义者,他的所作所为都从自身出发,缺乏诸葛亮那种忧国忧民的情怀。

参考资料:1.《三国志》;2.《晋书》;3.《续后汉书》

更多文章

  • 贾诩为何让张绣归顺弱势的曹操,而不是强大的袁绍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贾诩,张绣,曹操,袁绍,汉朝,曹魏,东汉

    官渡之战时,袁绍派人见张绣,希望与张绣结盟,共击曹操。使者到了,张绣想要答应。这时,贾诩冒充张绣,坐在张绣的位置上对袁绍的使者说:“你回去告诉袁绍,自家兄弟都不能相容,难道还能容纳天下的国士吗?”张绣大惊,偷偷地对贾诩说:“你怎么能这样做呢?这下回绝了袁绍,我该怎么办呢?”贾诩说:“不如归顺曹操。”

  • 曹丕任命贾诩为太尉,孙权笑了:曹魏要亡!数年才知他的先见之明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曹丕,贾诩,孙权,太尉,曹操

    导语:熟悉三国历史和《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在那个战乱频仍的时代里出现了许多杰出的卓越人才。他们有的是万夫不当的勇武悍将,有的是智计无双的谋士智囊。他们的事迹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在那个精彩的三国乱世,却有一个人显得格外与众不同。他一直都很低调,却一句话改变了汉末格局。他一直都以汉臣自居,却因自己

  • 读三国系列:贾诩真深得孙子兵法精髓,不动刀兵奇计斩樊稠

    历史解密编辑:田先生读史标签:贾诩,樊稠,李傕,董卓,马腾,大将,三国,汉献帝,曹操手下

    每天只读1页《三国演义》[呲牙],轻松养成读书好习惯[灵光一闪]!这回说到李傕、郭汜等董卓旧将占据长安,用贾诩的坚壁清野之计,击败了来攻打的马腾、韩遂的10多万西凉军,但在后续追击过程中,大将樊稠私自放走了韩遂,被李傕听到后大怒,欲加以惩戒?这时候如果你是李傕,面对手握重兵的樊稠,你会怎么除掉他呢?

  • 没有一兵一卒的文官王允为什么敢干掉董卓?223年8月11日贾诩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萨沙标签:王允,董卓,贾诩,吕布,曹操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没有一兵一卒的文官王允为什么敢干掉董卓?223年8月11日:曹魏重要谋士贾诩去世。很多人不知道,其实贾诩是董卓集团的重要大臣。一说早在20多年前,年轻的贾诩就在董卓手下出谋划策。《三国演义》中的李儒,在真实历史中根本不存在,可能就是贾诩。

  • 三国谋士贾诩的智谋到底有多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龙皇来了标签:贾诩,曹操,吕布,董卓,王允,曹丕

    提到三国谋士,很多人可能第一时间会想到卧龙凤雏,可实则有一人不输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这个人就是谋士贾诩。诸葛亮、庞统擅长的是阳谋,那么贾诩可真正擅长的就是阴谋。而且,但凡被贾诩算计的人,无不会倒大霉。笔者盘点贾诩的阴谋如下:1,算计吕布【解析】司徒王允用美人计加连环计,促使吕布杀了董卓。但是,王允

  • 《三国志》对贾诩评价极高,奈何贾诩的名声还是臭,被称为“贼”

    历史解密编辑:思情讲故事标签:贾诩,曹操,董卓,袁绍,刘表,荀攸

    贾诩是曹操“四大谋士”之一,一生机变百出,用计无数,算无遗策,鬼神皆惊,有“三国第一等奇才、怪才和鬼才”之称。陈寿作《三国志》,将他和著名的颍川士族领袖荀彧及其侄子荀攸合传,说:“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称赞贾诩具有张良、陈平之才,这评价不可谓不高。贾诩是凉州武威郡人,

  • 热门阵容分析——三势贾诩,从S3到PK【三国志战略版】

    历史解密编辑:大丹说三国标签:贾诩,左慈,赵云,武将,诸葛亮,三国志战略版

    一、本期主题三战热门阵容——三势贾。本期将从多个角度,以S3赛季为前提(即将迈入PK),围绕三势贾这个阵容,来一波深入浅出的分析。二、阵容搭配我们口中的三势贾,通常只有一种搭配,其余皆是在此基础上的变形。因为贾诩有可能混乱到自己人,所以最稳定的搭配一定需要不吃混乱的队友、辅助:自带洞察的赵云、混乱也

  • 聊《三国演义》:谋士贾诩何以在乱世中求得自保且高寿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贾诩,曹操,袁绍,刘表,曹丕,董卓

    作者:李大奎在谋士如云的三国时代,有"第一毒士"之称的谋士贾诩,不仅在频频换老板的过程中得到才华的施展,还始终得到重用,在乱世中求得自保且高寿而终,成为妥妥的人生赢家。以致《知乎》填了一首《浪淘沙》胜赞:烽火自难休,乱武春秋。料敌决胜贯奇谋,算尽机关天莫测,毒士风流。功过后人忧,今世无求。闻达何必寿

  • 胡人绑架贾诩勒索10万,贾诩:太少!我给20万!胡人拿钱却后悔了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贾诩,胡人,李傕,王允,董卓,三国,曹操手下

    贾诩,是三国时期最厉害的谋士之一。著名“学术超男”易中天,甚至将他称为三国最聪明的人。贾诩深谙人性的阴暗面,精通心理学,因此从能趋利避害,保存自己。最终,贾诩以太尉之衔得到善终。贾诩是凉州武威人,由于身处边地,因此名声不显。当时,凉州正处于战乱之中,羌、氐等胡人在当地兴风作浪,大则攻城略地,小则拦路

  • 张绣、贾诩都是曹昂战死的重要人物,为什么投曹后的命运截然相反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张绣,贾诩,曹昂,曹操,曹丕

    曹操原先有一个长子曹昂,虽然并非丁夫人亲生,但是作为丁夫人养子,也算是曹操的嫡长子,未来很有可能是要继承曹操的位置的。不过在东汉建安二年(即公元197年),曹昂战死于''淯水之战'',间接导致曹丕与曹植的斗争。而曹操的对手,也就是导致曹昂战死的重要人物就是张绣和贾诩。后来二人投降曹操,但是命运却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