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原先有一个长子曹昂,虽然并非丁夫人亲生,但是作为丁夫人养子,也算是曹操的嫡长子,未来很有可能是要继承曹操的位置的。不过在东汉建安二年(即公元197年),曹昂战死于''淯水之战'',间接导致曹丕与曹植的斗争。而曹操的对手,也就是导致曹昂战死的重要人物就是张绣和贾诩。后来二人投降曹操,但是命运却截然不同。张绣父子身死,贾诩在曹魏却位至三公。为什么二者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件事。
''淯水之战''过程概述与张绣降曹
''淯水之战''并不是一次单纯的战役,过程还是比较复杂。曹操在大兵压境的时候,张绣是投降了的,他没有什么争霸天下的野心。但是曹操之后做的两件事触犯了张绣的底线,一是纳取张绣的婶婶;二是拉拢张绣的心腹勇士胡车儿。于是张绣决定反叛曹操。
张绣的谋主贾诩给张绣出了一条计策:借口迁徙军营,军队全副武装路过曹操军营,然后对曹操发动突然袭击。曹操慌乱之中被打得溃败,典韦为曹操断后战死;曹昂把自己的马匹给曹操,也在这场战役中战死。而后曹操和张绣开始进行拉锯战,双方各有胜负,直到建安四年(即公元199年),事情发生了转机。
''官渡之战''的彻底爆发是在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而在这之前,曹操和袁绍就已经出现裂痕,在建安四年已经开始刀兵相见,在司隶、青州等地已经开始爆发战争。比如在河内爆发的''射犬之战'',再比如曹操部将臧霸对青州的攻势。
曹操和袁绍两个庞然大物呈现出对峙的状态,很多周边的军阀的倾向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曹操、袁绍都开始拉拢其他军阀,其中就包括南阳张绣。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抉择上,张绣再一次听从贾诩的建议,选择投降曹操,成为曹操对抗袁绍的助力,也获得了极高的待遇。
张绣、贾诩各自的命运
张绣、贾诩虽然受到曹操的厚待,甚至张绣还与曹操成为儿女亲家,张绣的女儿嫁给了曹操的儿子曹均,但是张绣和贾诩毕竟直接杀死了曹操的儿子曹昂,而张绣和贾诩在降曹之后的命运也是大相径庭。
在《三国志·魏书·张绣传》中记载,张绣死于建安十二年(即公元207年),死于曹操远征三郡乌桓的道路中。然而在曹魏史学家鱼豢私撰的《魏略》中却提供了另外一种说法:曹丕严厉斥责张绣杀死曹昂一事,让张绣非常不安,最后自杀而死。
虽然《魏略》中将曹丕记载为''五官将''让很多人怀疑这条史料的价值(曹丕成为五官中郎将的时间是在建安十六年,晚于《张绣传》中记载的张绣病死的时间),但是这或许只是鱼豢记载的问题。而且即便《魏略》记载有误,但至少可以说明,在曹魏政权中确实流传曹丕逼迫张绣自杀的说法,才会被记录在《魏略》中。
而张绣的儿子张泉同样没有得到善终。在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发生一场失败的政变——''魏讽谋反案''。当时曹操刚刚打输了''汉中之战'',率领大军暂驻长安,一个叫魏讽的人打算趁机袭击魏国的政治中心——邺城,但是因为事情泄露而失败。''魏讽谋反案''波及甚广,张泉就死于这次事件。而想到张绣与曹操的特殊关系,所以有相当多的人认为张泉的死就是''淯水之战''的代价。
与张绣相比,贾诩不愧是谋身的高手,在与曹操有切齿之仇的情况下仍然得到善终。在曹操在世时期,贾诩偶尔会提出一些有见地的战略或者精妙的奇谋,但是大多数时间还是表现得非常低调,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人际关系也十分简单。在曹魏时期,曹丕以贾诩为太尉,位至三公之列。贾诩七十七岁去世,贾氏也成为魏晋望族,后代''皆至大官,并显于晋''。
张绣与贾诩命运不同的原因
同样都是杀死曹昂的''凶手'',为什么张绣和贾诩二人的命运截然相反呢?一个疑似被曹丕逼死,至少流传这样一种说法;而贾诩则得到善终,而且在曹魏官居要津。那么张绣和贾诩命运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呢?
张绣与贾诩的身份不同
张绣是汉末军阀之一,尽管这个军阀与其他军阀相比混得并不是特别好;而贾诩仅为张绣的谋士。二者的身份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张绣作为一个军阀,原本有自己的军队和铁杆死忠。尽管投降曹操,但是他在旧部当中的影响力却难以旦夕之间化解。曹操纳张济遗孀;收买勇士胡车儿,也被一些人视为彻底消化张绣势力的举动,因此造成张绣的反击。
军阀的身份让张绣在曹操集团中地位特殊。虽然曹操对待这样的人物或者势力往往有比较宽厚的态度,然而张绣与曹操毕竟存在深仇大恨,表面上和谐的关系实际上非常脆弱。
张绣在建安十二年随军出征,而在途中就莫名其妙地去世,史料中仅有一个''薨''字代过(郭嘉、蒋钦、李通等死于出兵途中的人物,都有''病''或者''疾''之类的明确记载),很有可能就如《魏略》所说。而贾诩身为谋士并没有张绣一般的影响力,在杀死曹昂一事上的责任小于张绣,表现得也极其低调,因此还在曹操的容忍范围。
曹丕争夺世子之位的需要
曹昂去世对曹丕是有利的,因为曹丕成为了嫡长子。虽然张绣间接帮助了曹丕,但是曹丕不能够对张绣表现出好感。首先在上文也提到张绣旧军阀的特殊身份,其次曹丕绝不能表现出对继承人身份的过度追求。严厉斥责张绣是一个很好的办法,第一可以表现出自己对兄长之死的惋惜以及对继承人身份的冷漠态度;第二也可以做曹操想做但不好做的事情,博取曹操的好感。
曹丕对待张绣是以敌人的态度,而贾诩则不然。曹丕和曹植之间各树党羽互相争斗,而贾诩就是曹丕的羽翼之一,至少贾诩站在曹丕的一方,以一种非常低调且隐晦的态度。
曹丕向贾诩寻求''自固之术'',虽然贾诩没有提出什么精妙计策,而是回复一些绝对正确但是没有营养的废话,但是这已经表明贾诩的态度。而后曹操屏退左右向贾诩询问世子之位的人选,贾诩用袁绍、刘表废长立幼的代价提醒曹操,帮助曹丕巩固地位。
从种种事件可以看出,贾诩坚持站在曹丕一方,而至少张绣没有支持曹丕的记载,而且张绣的特殊身份也让曹丕难以将他吸收进来。所以在这两个人当中,曹丕的截然相反的态度也就不难理解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