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中贾诩的灭国毒计,被美国完善并使用,还瓦解了一个超级大国

三国中贾诩的灭国毒计,被美国完善并使用,还瓦解了一个超级大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呆滞粉红葡萄干 访问量:3103 更新时间:2024/2/22 3:35:19

三国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古代最让后人“缅怀”的时代,就在于三国时代有着太多的传奇和风云。

而谱写出三国精彩画卷的,除了赵云、关羽、张飞、张辽这些让人热血沸腾“横刀立马”的绝世猛将,还有诸葛亮、庞统郭嘉贾诩这些“羽扇纶巾论天下”智谋如妖的谋士。

在三国谋士排行榜中,贾诩也许算是争议性最大的一个谋士,

甚至后人还给他安上一个“毒士”的“荣誉头衔”。

历史上,这是一个毒计乱天下的毒士,这是一个头脑冷静到可怕的谋士,这是一个胸中有“灭国毒计”的天才。

正如不少历史学家指出的一样,曹操和曹丕如果能够听他,

吴蜀两国的灭亡时间或许会提前许多年。

在后世,美国正是在贾诩的灭国毒计上加以完善和实际运用,从而一举瓦解了一个超级大国。

贾诩的前半生

贾诩刚出“江湖”的时候,他是西凉集团的一员。

董卓祸乱朝纲,以一己之力和整个天下对敌的时候,贾诩这个聪明人就已经知道董卓的结局注定了败亡,因此,哪怕贾诩有滔天之谋略,他始终和董卓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在董卓被杀,整个西凉集团陷入到前所未有的大乱局中,正是贾诩给李傕郭汜二人提供了“

反攻长安为董太师报仇,从而掌控西凉军。”

的计策,这才让整个天下彻底失控,提前进入诸侯争霸的超级乱世。

后来,贾诩再一次目光精准地看到了郭李二人的败局,他又一次投入到张绣的麾下,正是贾诩的出谋划策,两次击败曹操,甚至宛城之战让曹操差点就悲剧了。

而正是贾诩的建议,让张绣在官渡之战的关键时刻倒向曹操阵营。贾诩在这个时候,这才真正开始为曹操效力。

贾诩助力太子之

贾诩一生献计无数,曹操也极其倚重这个常常可以从不同角度,不按常理出牌的谋士。比如说,在曹操为曹植和曹丕谁适合当自己继承人问题上纠结的时候。

贾诩就用“刘表和袁绍”的案例,

一针见血的给曹孟德来了一阵清醒剂,让曹孟德清醒的意识到,随意废立继承人,废长立幼都是导致政权不稳的大忌。

就这样,曹丕最终成为赢家,而贾诩的这个人情也让他收获了大量的回报。

灭国大计

在贾诩一生中,他最为高光的时刻莫过于给曹魏帝国提出的两次“灭国毒计”。

第一次是在赤壁之战的前夕。当时曹操正取得了对北方少数民族乌桓人的极大胜利,连他们的首领蹋顿都被名将张辽斩杀,意气风发的曹操带着胜利之师,试图一举歼灭东吴,进而一统天下。

实事求是地说,哪怕东吴合力蜀国,恐怕在曹操的实力面前也是被碾压的份。

不管是从军事、经济、兵员补充、粮草等各个方面,曹操都是有着绝对优势的,正是因为曹操和幕僚团队评估了方方面面,这才让曹操做出了

“毕其功于一役”

的战略决战计划。

正当曹操憧憬着一统天下的美梦的时候,贾诩却上前一盆冷水浇下来。这个时候,郭嘉已经病死,论战略眼光,整个曹操谋士团里,贾诩绝对是超然的存在。

他眼光极其毒辣地看到了这个计划的不利一面。他对曹操分析到,

曹军虽然取得了乌桓之战的辉煌胜利,但是将士们异常疲惫,军心士气并不高。

东吴据有长江天险,曹军将士大多数都是北方人,不习惯河网密布的南方作战方式,水战更是远远不如东吴。

更为重要的是,曹操刚刚拿下荆州不久,在荆州的统治基础的是极其薄弱的,一旦在战争中,荆州方向出现问题,对于战局将是非常不利的。

最为重要的是,

一旦曹军展开对东吴的战略决战,以两国高层的战略眼光,东吴和蜀国联合在一起就会成为一种必然,这样的话,战局就会变得复杂的多。

因此,贾诩极力建议曹操,不如暂缓发动赤壁之战,将曹军更多的精力、财力和军力放在对荆州的稳固上,这样数年以后,荆州必将被曹军经营成消灭东吴和蜀国最强大的桥头堡。

另外一方面,这样做还有一个战略目的,那就是撤掉对两国强大的军事压力,这样的话,东吴和蜀国的矛盾就会滋生出来,长久下来,曹军消灭两国就会事半功倍!

然而,曹操已经被一连串的胜利冲昏了理智,或者说,曹操太想在有生之年完成一统天下的伟业了,于是,曹操还是没有听从贾诩的建议,最终导致了赤壁之战的惨败。

灭国大计2.0

而在曹丕登基以后,曹丕同样忍受不了对统一天下的诱惑,于是他再一次征询贾诩的建议。这一次,贾诩仍然建议曹丕应该先发展国力,让东吴蜀国两国矛盾彻底激发,然后进行统一三国之战。只可惜,曹丕仍然太想完成不世功业了,最终南征还是无功而返。

后世不少历史学者认为,贾诩对曹操和曹丕的建议才是真正的“灭国毒计”,后世美国瓦解一超级大国,也许就参考了贾诩的当年这计划。

试想一下,如果曹操和曹丕当年真的采用了贾诩的计划,那么不但曹魏帝国自身的实力会得到极大的增长和稳固。

那么东吴和蜀国的矛盾是绝对会越来越大,后来的荆州之战和夷陵之战都说明了东吴和蜀国是存在极大矛盾的。

另外一方面,

如果魏国真的如后世美国一样,对东吴和蜀国进行经济渗透和政治渗透,并进行上层高官的策反,和对两国精英二代进行思想渗透。

那么达到最大程度削弱敌国实力的战略意图,是很有可能实现的,在后世,贾诩这个“灭国大计”就是“和平演变”的初级版。

贾诩能够根据三国实际战略形势,做出正确务实的灭国大计,这已经足以说明他是三国堪比诸葛亮、郭嘉的顶级谋士,而且

从后世美国都从贾诩这个灭国大计中“找灵感”。

这也足以说明了古人的智谋的确不可小觑!三国之所以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历史教科书”,不正是因为有着太多这样值得深思和回味的“历史干货”吗?

标签: 贾诩曹操董卓曹丕赤壁之战诸葛亮

更多文章

  • 千古智者一一贾诩

    历史解密编辑:独立寒秋舞芳香标签:贾诩,曹操,荀彧,荀攸,袁绍,曹丕

    哈喽,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一聊最容易被忽略的谋士,贾诩。贾诩是曹操“四大谋士”之一,一生机变百出,用计无数,算无遗策,鬼神皆惊,有“三国第一等奇才、怪才和鬼才”之称。时至今日,无论人们如何讨论三国谋士,也很少有人将贾诩作为第一谋士的竞争者,甚至连前三都进不去,大多都是什么诸葛、司马、郭嘉、荀彧什么的

  • 贾诩智谋堪比诸葛亮,为何名声却很差?他引发了一场大乱

    历史解密编辑:流连染紫悯标签:贾诩,董卓,李傕,刘备,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汉末三国时期,贾诩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谋士,《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甚至将其与陈平、张良相提并论,说他“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可是,贾诩在历史上的名声却很差,甚至在当时,人们对他人品的评价就不高,“昔魏文帝用贾诩为三公,孙权笑之”。既然贾诩的才智堪比诸葛亮,为何名声却很差呢?南宋的理学家陈普写过一首诗,名为

  • 贾诩为何让张绣归顺弱势的曹操,而不是强大的袁绍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贾诩,张绣,曹操,袁绍,汉朝,曹魏,东汉

    官渡之战时,袁绍派人见张绣,希望与张绣结盟,共击曹操。使者到了,张绣想要答应。这时,贾诩冒充张绣,坐在张绣的位置上对袁绍的使者说:“你回去告诉袁绍,自家兄弟都不能相容,难道还能容纳天下的国士吗?”张绣大惊,偷偷地对贾诩说:“你怎么能这样做呢?这下回绝了袁绍,我该怎么办呢?”贾诩说:“不如归顺曹操。”

  • 曹丕任命贾诩为太尉,孙权笑了:曹魏要亡!数年才知他的先见之明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曹丕,贾诩,孙权,太尉,曹操

    导语:熟悉三国历史和《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在那个战乱频仍的时代里出现了许多杰出的卓越人才。他们有的是万夫不当的勇武悍将,有的是智计无双的谋士智囊。他们的事迹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在那个精彩的三国乱世,却有一个人显得格外与众不同。他一直都很低调,却一句话改变了汉末格局。他一直都以汉臣自居,却因自己

  • 读三国系列:贾诩真深得孙子兵法精髓,不动刀兵奇计斩樊稠

    历史解密编辑:田先生读史标签:贾诩,樊稠,李傕,董卓,马腾,大将,三国,汉献帝,曹操手下

    每天只读1页《三国演义》[呲牙],轻松养成读书好习惯[灵光一闪]!这回说到李傕、郭汜等董卓旧将占据长安,用贾诩的坚壁清野之计,击败了来攻打的马腾、韩遂的10多万西凉军,但在后续追击过程中,大将樊稠私自放走了韩遂,被李傕听到后大怒,欲加以惩戒?这时候如果你是李傕,面对手握重兵的樊稠,你会怎么除掉他呢?

  • 没有一兵一卒的文官王允为什么敢干掉董卓?223年8月11日贾诩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萨沙标签:王允,董卓,贾诩,吕布,曹操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没有一兵一卒的文官王允为什么敢干掉董卓?223年8月11日:曹魏重要谋士贾诩去世。很多人不知道,其实贾诩是董卓集团的重要大臣。一说早在20多年前,年轻的贾诩就在董卓手下出谋划策。《三国演义》中的李儒,在真实历史中根本不存在,可能就是贾诩。

  • 三国谋士贾诩的智谋到底有多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龙皇来了标签:贾诩,曹操,吕布,董卓,王允,曹丕

    提到三国谋士,很多人可能第一时间会想到卧龙凤雏,可实则有一人不输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这个人就是谋士贾诩。诸葛亮、庞统擅长的是阳谋,那么贾诩可真正擅长的就是阴谋。而且,但凡被贾诩算计的人,无不会倒大霉。笔者盘点贾诩的阴谋如下:1,算计吕布【解析】司徒王允用美人计加连环计,促使吕布杀了董卓。但是,王允

  • 《三国志》对贾诩评价极高,奈何贾诩的名声还是臭,被称为“贼”

    历史解密编辑:思情讲故事标签:贾诩,曹操,董卓,袁绍,刘表,荀攸

    贾诩是曹操“四大谋士”之一,一生机变百出,用计无数,算无遗策,鬼神皆惊,有“三国第一等奇才、怪才和鬼才”之称。陈寿作《三国志》,将他和著名的颍川士族领袖荀彧及其侄子荀攸合传,说:“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称赞贾诩具有张良、陈平之才,这评价不可谓不高。贾诩是凉州武威郡人,

  • 热门阵容分析——三势贾诩,从S3到PK【三国志战略版】

    历史解密编辑:大丹说三国标签:贾诩,左慈,赵云,武将,诸葛亮,三国志战略版

    一、本期主题三战热门阵容——三势贾。本期将从多个角度,以S3赛季为前提(即将迈入PK),围绕三势贾这个阵容,来一波深入浅出的分析。二、阵容搭配我们口中的三势贾,通常只有一种搭配,其余皆是在此基础上的变形。因为贾诩有可能混乱到自己人,所以最稳定的搭配一定需要不吃混乱的队友、辅助:自带洞察的赵云、混乱也

  • 聊《三国演义》:谋士贾诩何以在乱世中求得自保且高寿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贾诩,曹操,袁绍,刘表,曹丕,董卓

    作者:李大奎在谋士如云的三国时代,有"第一毒士"之称的谋士贾诩,不仅在频频换老板的过程中得到才华的施展,还始终得到重用,在乱世中求得自保且高寿而终,成为妥妥的人生赢家。以致《知乎》填了一首《浪淘沙》胜赞:烽火自难休,乱武春秋。料敌决胜贯奇谋,算尽机关天莫测,毒士风流。功过后人忧,今世无求。闻达何必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