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知道大汉气数已尽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辅佐刘备

诸葛亮知道大汉气数已尽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辅佐刘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889 更新时间:2023/12/17 16:36:14

诸葛亮和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知大汉气数已尽,诸葛亮为何还要逆势而行,去辅佐刘备?

三分天下,各占其一。魏蜀吴之间互相攻伐,为的就是能够让自己的地盘更大一些。其中三分天下的局面形成,得益于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到的诸葛亮。

在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过程当中,不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在选择机会。他们纷纷投靠自己所认为的明主,只不过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世界里面,每个人都在利用自己的谋略,向天下证明自己的才华。

同为谋臣的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选择来到刘备的阵营当中。在当时东汉末年的大纷乱当中,对天下大势了然于胸的诸葛亮,难道不了解大汉气数已尽,为何还要去辅佐刘备?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诸葛亮当然了解大汉气数已尽

《隆中对》当中诸葛亮说了一个事实: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诸葛亮通过这段描述,很直白地说出了当今天下大势。曹操实力雄厚,孙权虎踞江东。这两家实力的存在,足以证明汉朝想要中兴肯定不可能。可诸葛亮对面的人物,是那位自以为是的大汉皇叔,拥有汉室宗亲血脉的刘备。

刘备来寻求诸葛亮帮助,所围绕的主题就是中兴汉室,诸葛亮自然不会戳穿刘备的面纱。所以诸葛亮也就只能顺坡下驴,按照刘备的话题阐述自己的观点。群雄逐鹿,各方豪杰各有一席之地,大汉朝早就名存实亡了,何谈气数。

二、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

三顾茅庐的历史典故,被世人所熟知。当时刘备虽然没有多少名气,相比曹操、孙权、刘表等人来说,自然没有多少实力可言。但是能够像刘备这样放下身段,来请诸葛亮出山的人,貌似还没有。

在拜访孔明的过程中,刘备可以说是求贤若渴。在给诸葛亮留下的书信当中,足以表现出刘备的诚意。

《三国演义》中描述道:“备久慕高名,两次晋谒,不遇空回,惆怅何似!......仰望先生仁慈忠义,慨然展吕望之大才,施子房之鸿略,天下幸甚!社稷幸甚!先此布达,再容斋戒薰沐,特拜尊颜,面倾鄙悃,统希鉴原。

刘备所留有的书信当中,写的内容十分虔诚。在大雪天拜访无果之后,又是斋戒又是沐浴,如果在这种情况诸葛亮还不能够心动的话。那只能说明他的不识时务,难道诸葛亮不了解刘皇叔的这两次拜访吗?他就是在故意试探刘备的诚心,用来判断刘备是否是一个可以依赖的明主。

三、诸葛亮能够选择的对象不多

正如上文所说,曹操和孙权的实力已然成为气候。环绕在那两位周围的人才多如牛毛。诸葛亮的兄弟诸葛瑾就在东吴任职,并且东吴还有一个天才周瑜。诸葛亮想要在东吴展示自己的机会不了解要等到什么时候。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可千里马也是需要伯乐,时机的选择对于诸葛亮来说十分重要。

再看一下曹操这边,荀彧被称为“王佐之才”,同时还有郭嘉等人帮助曹操谋划大事。再加上曹操本身就是一个爱才之人,即使诸葛亮前去报道。论资历,诸葛亮是个外来户;论能力,能不能被曹操看到还很难说。看一下司马懿就会了解,为了逃避曹操,司马懿在前期也是做了很多挣扎。

剩下的就只有等人来寻找自己了,等着被人发现,这样才更能显示自己的价值。演义中将诸葛亮的才能描述成经天纬地,才华卓绝。但是为什么曹操和孙权都没有前来招揽诸葛亮,这摆明了就是诸葛亮的名声并不如书中所言。

刘备三次前来拜访之后,诸葛亮毅然决然的选择刘备也是有原因的。诸葛亮曾经说过,天时地利人和,曹操和孙权已占其二。最后一个“人和”,刘备恰好适合标准。换言之,诸葛亮自然可以等,可机会不等人。等待一个明主不容易,当时的天下大势,可以供诸葛亮选择的机会其实并不多。试想一下,诸葛亮也愿意就此埋没一生,否则怎么会有自比于古往大才。

四、施展才华,共同创业

《三国演义》中描述道:玄德待孔明如师,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终日共论天下之事。

刘备求贤若渴,选择了刘备自然也是给了自己施展才华的机会。在演义中就表现得十分贴切,能够完全得到刘备的信任,对自己言听计从,这对于诸葛亮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换言之,如果选择诸葛亮和孙权,这种信任程度显然是达不到。更何况当时诸葛亮十分年轻,这本身就会让那些老谋深算的人不信任。

选择辅佐刘备,其实很大程度对诸葛亮来说也是一种机会。与其选择那些不看重自己的,不如去扶持一个新人。刘备在当时为自己造势,已然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天下都了解有一个刘皇叔。身揽“大汉皇叔,中兴汉室”的旗帜,如果诸葛亮能够很好运用的话,成就大事也不是没有可能。

总结:

不论是汉朝灭亡还是中兴汉室,这对于诸葛亮来说,都没有太大关系。他在意的是自己这匹千里马,能否找到一个良主。在选择刘备之前,诸葛亮自然也会分析各方诸侯是否能够接纳自己,以及自己能否施展抱负。相对比而言,辅佐刘备如果成功,那么自己自然会名流千古。

标签: 诸葛亮刘备

更多文章

  • 刘备的女儿被曹操活抓后 她们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备,女儿

    对刘备女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两个女儿被曹操生擒后,下场如何?刘备是一个在三国乱世的黑暗年代中的理想主义者,他的一生都在不断地为自己心中的理想而奋斗,在他的一生中最大的遗憾便是未能完成光复汉室的理想,除此之外最令他感到遗憾的便是未能在战乱中保护自己的妻

  • 赵颜:宋英宗赵曙第三子,早夭,追封为润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赵颜,北宋

    赵颜,宋英宗赵曙第三子,宋神宗赵顼同母弟,母为宣仁圣烈皇后高氏。赵颜很早去世,没有留下子嗣。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物生平赵颜,生卒年不详,宋英宗赵曙第三子,宋神宗赵顼同母弟,母为宣仁圣烈皇后高氏。赵颜很早就去世了,宋徽宗时赐名赵颜,追封为润王。家庭成员父亲:宋

  • 官渡之战前,处于劣势的曹操为何能获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操,汉朝

    官渡之战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官渡之战前,曹操其实处于绝对的劣势,一方面是曹操本身实力不如袁绍;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曹操除了需要应对袁绍,还要面对各方诸侯的虎视眈眈:东面刘备占据徐州反叛曹操,西面凉州刺史韦康观望,南面宛城张绣

  • 在古代,那些士兵在战场上是如何睡觉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士兵,三国

    中国历史上爆发过很多战争,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古装电视剧中经常会有军队行军打仗的场景,将军一声令下,士兵们前赴后继,冲锋陷阵,画面十分的壮观。古代打仗不像现代这么高科技,拼的就是数量。因此在电视中,每次出征时,我们都能看到将军的身后有大批的士兵跟随。小编小

  • 朱棣登基为帝长达二十几年 朱棣为何再无子嗣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朝,朱棣

    众所周知,朱棣在当皇帝前,他的生育能力绝对是没有问题的,毕竟如果有问题,肯定不会有这四个儿子的,所以说,朱棣生育能力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而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没有孩子诞下,只有两种可能,一不能生,二不想生。那朱棣当皇帝后,再无子嗣出生,是不是就是以上两种原因的其中一种呢?首先说,关于朱棣不育一事,中国

  • 赵棣:宋徽宗赵佶第十四子,靖康之变时十九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棣,北宋

    赵棣(1109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十四子。母亲是王贵妃。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生于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六月。九月赐名为赵棣,并授封镇江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的官职,封为徐国公。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二月,改封镇南军节度使,加封开府

  • 刘岱是什么出身?他一生为何毫无作为就无疾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岱,汉朝

    喜欢汉末三国历史的朋友对于“汉室宗亲”这个名字肯定不陌生,自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后,便开启了刘氏皇族四百余年的江山。三国时期的刘备我们都知道号称刘皇叔,刘备作为一代枭雄,其之所以能在东汉末年开创蜀汉基业,除了其以仁义为立身之本外,其汉室宗亲的光环同样对其助力不少。除了刘备,汉室宗亲的数量并不少,比如刘

  • 丁奉是什么人?他的一生对东吴有哪些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丁奉,三国

    吴国,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三国中,如果说曹操是奸臣,刘备是忠臣,那么孙权就只是一个偏安一方的王,他的心中没有谋划天下的梦想,或许如果时机得当,孙权也会想办法图谋天下,但是只是不是百分之百得把握。孙权一直都是在三国中处

  • 汉献帝禅让之后 曹丕为何不将他送到蜀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曹丕,汉献帝

    对曹丕和汉献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丕为何不将汉献帝送到蜀国,让打着除贼兴汉的刘备左右为难呢?公元220年,曹丕逼迫着东汉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刘协禅让,经过三次虚伪的谦让,曹丕取代了汉献帝,终于如愿以偿登上皇帝的宝座,国号魏,完成了一代枭雄曹操奋斗一生的

  • 关羽败走麦城后,孙权为了击败关羽都派出了哪些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关羽,三国

    三国时期最遗憾的莫过于关羽兵败荆州,最后被东吴将领擒杀了。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发动“襄樊战役”,将樊城守将曹仁死死困住,曹操派于禁督七军救援,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把曹操打的要迁都,以避开关羽的锋芒。然而,关羽万万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