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陈桥兵变赵匡胤称帝,一切都如此顺利,是因为什么?

陈桥兵变赵匡胤称帝,一切都如此顺利,是因为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927 更新时间:2024/2/14 2:52:45

赵匡胤,字元朗,北宋开国皇帝。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我们都知道,宋是由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后创立的。陈桥兵变是北宋建隆元年(960)2月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大致经过则是大将赵匡胤带兵御辽行至陈桥煽动士兵发起兵变。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胁迫周恭帝禅位,改国号为“宋”,定都开封。这场兵变创造了一个没有流血便成功的奇迹。此时,我们就要思考,为什么这场篡夺皇位的兵变如此顺利,后周并非没有实力,对比为何不进行反扑呢?

对于这其中缘由,我们可以从两方的角度来思考。其一是赵匡胤为何如此顺利,其二则是后周为何不进行反扑,而是直接让位于赵匡胤。

第一,对于这场兵变,赵匡胤蓄谋已久。兵变之初,后周显德七年(960)正月初一,忽然传来辽国联合北汉大举入侵的消息。当时主政的符太后毫无主见,听说此事,茫然不知所措,最后问计于宰相范质。范质推荐说唯赵匡胤才能解救危难,然而赵匡胤却托言兵少将寡,不能出战。范质只得委以赵匡胤最高军权,让赵匡胤有调动全国兵马的权力。在赵匡胤即位,辽兵竟然自行退去。再加上现成黄袍的预备、禅位诏事先草拟、赵匡胤母亲之言:“吾儿素有大志,今果然。”种种事件表明,赵匡胤对于此次兵变显然是预谋已久。

第二,治兵从严,收获民心。兵变之际,赵匡胤多次“严敕军士,勿令剽劫”,要求兵变入城时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由此赢得了民心。民心对于一个要篡取皇位的人来说无疑是极为重要的。而这一点对于后面夺权的和平解决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由于开封城中没有发生以往夺权时烧杀抢掠的混乱局面,因而得到原后周大小官吏的支持。也致使一些并不服从赵匡胤的部分势力慢慢的妥协。

第三,未雨绸缪,解决后患。在赵匡胤带着人马进入汴梁之前,城里的反抗势力就早已被铲除,入城后,自然就顺理成章的当上皇帝。然而此时还有诸多外藩并不服气,不少人蠢蠢欲动,比如柴荣的亲信成德节度使郭崇、柴荣的国丈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假如郭崇、符彦卿起兵反抗,就很有可能引发其他藩镇的效仿,赵匡胤就难以坐稳皇位宝座。然而,赵匡胤早就有安排,他“发动”陈桥兵变的时候,就已经派出两路大军驻扎在郭崇、符彦卿的眼皮底下,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郭崇、符彦卿一看这支精锐之师,无奈之下只能选择臣服赵匡胤。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赵匡胤的远大的政治眼光,为他的夺权之路扫除一切障碍。

第四,人脉广,与众多官员关系密切。在赵匡胤掌握后周的军权后,形成了一个以赵匡胤为核心的强大势力集团。符太后的父亲符彦卿手里掌握着极大的兵权,手中掌握许多兵马。为了安抚符彦卿,必须与符太后交好。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便与符太后的妹妹,即符彦卿的小女儿成婚,这场婚事还是赵匡胤亲自牵线。因此,小符太后算是赵匡胤的亲戚。此外,守备都城的主要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都是赵匡胤过去的铁哥们。只有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在仓卒间想率兵抵抗。所以赵匡胤进入都城可谓是一马平川。

再看看后周这边,情况就恰恰相反了。赵匡胤的兵变,对后周统治者来说是始料不及的。他们将兵权寄于赵匡胤身上,希望能抵御辽的入侵,可是带来的却是一场比辽入侵还更为可怕的后果。同时,当时后周的统治存在着许多问题,最后才导致赵匡胤兵不血刃的便夺位成功。

儿皇帝继位,政治无主见。显德六年(959)六月三十日,周世宗柴荣驾崩,柴宗训即位,年仅7岁,由符太后垂帘听政,范质、王溥等主持军国大事。柴荣在位期间,就特别重用赵匡胤,使他拥有了极大的权力。小皇帝继位后仍然重用赵匡胤。赵匡胤此时任殿前都点检(禁卫军的最高长官)、兼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后周显德七年正月(960)春正月初二日,镇州和定州报称北汉和辽国的军队联合南下,攻打后周,声势浩大,请求派兵援助。后周符太后和宰相范质、王溥等执政大臣在未查明情况之下,命令赵匡胤率领禁军北上抵御。此时开封城内空虚,没有重兵驻守。而赵匡胤却掌握了大量兵权,这无疑使他的兵变之路更加顺利了。

由此可以看出,赵匡胤的兵变对后周来说是毫无反抗可言的。赵匡胤兵变夺权是预谋已久,势在必行,为此早已做好万全准备。然而,后周却错信赵匡胤,赋予了极大的兵权。因此在兵变之时,自然已无法对其进行反扑。

标签: 赵匡胤宋朝

更多文章

  • 诸葛亮知道大汉气数已尽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辅佐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刘备

    对诸葛亮和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知大汉气数已尽,诸葛亮为何还要逆势而行,去辅佐刘备?三分天下,各占其一。魏蜀吴之间互相攻伐,为的就是能够让自己的地盘更大一些。其中三分天下的局面形成,得益于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到的诸葛亮。在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过程当中,不论是

  • 刘备的女儿被曹操活抓后 她们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备,女儿

    对刘备女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两个女儿被曹操生擒后,下场如何?刘备是一个在三国乱世的黑暗年代中的理想主义者,他的一生都在不断地为自己心中的理想而奋斗,在他的一生中最大的遗憾便是未能完成光复汉室的理想,除此之外最令他感到遗憾的便是未能在战乱中保护自己的妻

  • 赵颜:宋英宗赵曙第三子,早夭,追封为润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赵颜,北宋

    赵颜,宋英宗赵曙第三子,宋神宗赵顼同母弟,母为宣仁圣烈皇后高氏。赵颜很早去世,没有留下子嗣。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物生平赵颜,生卒年不详,宋英宗赵曙第三子,宋神宗赵顼同母弟,母为宣仁圣烈皇后高氏。赵颜很早就去世了,宋徽宗时赐名赵颜,追封为润王。家庭成员父亲:宋

  • 官渡之战前,处于劣势的曹操为何能获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操,汉朝

    官渡之战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官渡之战前,曹操其实处于绝对的劣势,一方面是曹操本身实力不如袁绍;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曹操除了需要应对袁绍,还要面对各方诸侯的虎视眈眈:东面刘备占据徐州反叛曹操,西面凉州刺史韦康观望,南面宛城张绣

  • 在古代,那些士兵在战场上是如何睡觉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士兵,三国

    中国历史上爆发过很多战争,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古装电视剧中经常会有军队行军打仗的场景,将军一声令下,士兵们前赴后继,冲锋陷阵,画面十分的壮观。古代打仗不像现代这么高科技,拼的就是数量。因此在电视中,每次出征时,我们都能看到将军的身后有大批的士兵跟随。小编小

  • 朱棣登基为帝长达二十几年 朱棣为何再无子嗣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朝,朱棣

    众所周知,朱棣在当皇帝前,他的生育能力绝对是没有问题的,毕竟如果有问题,肯定不会有这四个儿子的,所以说,朱棣生育能力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而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没有孩子诞下,只有两种可能,一不能生,二不想生。那朱棣当皇帝后,再无子嗣出生,是不是就是以上两种原因的其中一种呢?首先说,关于朱棣不育一事,中国

  • 赵棣:宋徽宗赵佶第十四子,靖康之变时十九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棣,北宋

    赵棣(1109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十四子。母亲是王贵妃。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生于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六月。九月赐名为赵棣,并授封镇江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的官职,封为徐国公。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二月,改封镇南军节度使,加封开府

  • 刘岱是什么出身?他一生为何毫无作为就无疾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岱,汉朝

    喜欢汉末三国历史的朋友对于“汉室宗亲”这个名字肯定不陌生,自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后,便开启了刘氏皇族四百余年的江山。三国时期的刘备我们都知道号称刘皇叔,刘备作为一代枭雄,其之所以能在东汉末年开创蜀汉基业,除了其以仁义为立身之本外,其汉室宗亲的光环同样对其助力不少。除了刘备,汉室宗亲的数量并不少,比如刘

  • 丁奉是什么人?他的一生对东吴有哪些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丁奉,三国

    吴国,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三国中,如果说曹操是奸臣,刘备是忠臣,那么孙权就只是一个偏安一方的王,他的心中没有谋划天下的梦想,或许如果时机得当,孙权也会想办法图谋天下,但是只是不是百分之百得把握。孙权一直都是在三国中处

  • 汉献帝禅让之后 曹丕为何不将他送到蜀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曹丕,汉献帝

    对曹丕和汉献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丕为何不将汉献帝送到蜀国,让打着除贼兴汉的刘备左右为难呢?公元220年,曹丕逼迫着东汉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刘协禅让,经过三次虚伪的谦让,曹丕取代了汉献帝,终于如愿以偿登上皇帝的宝座,国号魏,完成了一代枭雄曹操奋斗一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