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提起唐玄宗这位颇有争议的帝王,他晚年生活如何凄凉?

提起唐玄宗这位颇有争议的帝王,他晚年生活如何凄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362 更新时间:2024/1/21 23:46:16

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富强的局面。但统治后期慢慢沉迷于享乐,很少过问朝政。国家大事都交于宰相大人李林浦处理。虽有宰相当权把控朝政的话语在朝廷乃至民间传开,但李林浦凭其卓越的政治才能,使得国家仍然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严格治军的思想也让大唐边境安定,民富兵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胡人出生的安禄山也是在李林浦把持朝政期间,凭着老实本分能力强的形象深得李林浦喜欢,自此平步青云,再加上当时玄宗以胡治胡的思想,安禄山很快就升至河东节度使,掌管着边境近二十万兵马,替玄宗守着大唐北境。玄宗或许是相信有李林浦和安禄山在,大唐依旧会繁荣昌盛,整天只顾着贪图享乐,尤其是在杨玉环进宫为贵妃以后更甚,大门都不出,任人唯亲,完全丧失了当初的帝王志向。也正是因为玄宗举才不闲,为安史之乱的爆发买埋下了起因。

自杨玉环入宫为妃后,其表弟杨国忠也从一个街头小混混走上了开挂人生,在京城担任要职,权倾朝野,除了皇帝,其上只有李林浦宰相一人已。杨国忠喜欢挑拨,玩弄朝政。

李林浦为宰相时管理严格,作风严谨,各地将领对他很是忌惮,尤其是身在边境的安禄山,时长会怕人打听李林浦对自己的评价,宰相稍有不满意,自己就以为大难即将降临。杨国忠也经常在李林浦耳边说安禄山在边境地区拥兵自重,收买人心,意图谋反,但李林浦虽有思索,但并未完全相信。公园752年,李林浦去世,杨国忠升任宰相,开了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杨国忠时代。上任宰相后,杨国忠排除异己,徇私舞弊,弄得民不聊生。只要与自己不是一队,都想尽办法除去,当然这也少不了安禄山。

杨国忠在玄宗面前多次弹劾安禄山有意谋反,建议皇上瞎找叫安禄山回朝试探一下安禄山是否有谋逆之心,还坦言安禄山定不敢回朝。坦白说,安禄山也算得上是人才,李林浦在任时,尚有一丝忌惮之心。现在杨国忠这种小人当权,玩弄朝政他心里是一百个不服,不愿意为这种朝廷效命,想要推翻这民不聊生的气数已尽的大唐王朝,他明知这次叫他回朝是杨国忠的诡计,但谋士劝他一定要回朝。

安禄山这次回朝虽然玄宗还是相信他没有谋反之心并让他回去继续镇守边关,但他已经知道宰相杨国忠想致自己于死地,一离开长安城,安禄山就马不停蹄日行几百里,几日后便回到了自己的大本营河北,然后开始联系知平卢军事史思明,一同举兵谋反,至此“安史之乱”爆发。由于玄宗对安禄山毫无防备,安禄山又懂得笼络军心,一时间,部队士兵只知道有安禄山,不知有朝廷。军队心齐,安禄山带领的军队朝长安杀去,战无不胜,很快就攻陷洛阳,兵临潼关,直逼长安。

大将封常清高仙芝丢失洛阳后带兵死守潼关城,一时间阻止了叛军的进攻。丢失洛阳,玄宗本来就有火无处发,杨国忠有进谗言说封常清、高仙芝在军中克扣军粮,玄宗一怒之下就杀了镇守潼关的封常清、高仙芝两员大将。后采取杨国忠建议任命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令其率军20万,镇守潼关。哥舒翰在京养病时,时有与宰相杨国忠饮酒,与杨有一定的交情,但其也是一代名将,上任后,加强防御,不断扩充军队,守住了安禄山次子安庆绪的一次又一次进攻。安庆绪带兵久久攻不下潼关,而此时安禄山已经迫不及待在洛阳称帝。很明显,战局持续越久,对唐朝越有利,哥舒翰的部队也在不断强壮,此时死守潼关是最佳策略。

一时间杨国忠声名远扬,玄宗颇为信任,然而,没有想象到的是,杨国忠担心哥舒翰声望超过自己,而且哥舒翰兵强马壮如果调转枪头,攻击长安,自己的下场将会非常惨,因此他怂恿朝臣向玄宗进言,叫哥舒翰与安庆绪决战,并派人去潼关督战,哥舒翰没有办法,只得出战,结果战败而归,战死沙场,至此潼关城破,叛军向长安进军。玄宗闻此讯惊慌失措,杨国忠出主意让其西出入蜀躲避叛军,玄宗立马同意逃离长安。很快长安沦陷。

玄宗往西出逃的日子也不顺利,安史大军日渐逼近,乙未日黎明,皇帝带着贵妃等一群人从延秋门出逃后行到马嵬坡,六军将士终于忍无可忍,发动兵变杀死杨国忠等人后认为杨玉环才是此次判断的罪魁祸首,后高力士等人缢杀杨贵妃,旋即太子李亨在灵武自行即位,尊玄宗李隆基为太上皇。李亨留下指挥从其他地方赶来的大唐军队与叛军作战,而玄宗历经43天的颠簸后到达成都。李亨领兵有方,有勇有谋,立誓要收回两京(长安和洛阳)。

很快,长安被收回,叛军被打的节节败退,安庆绪退守洛阳并在洛阳杀害了安禄山自己称帝,玄宗也很快从成都回到长安。由于收到皇后和宦官的挑拨,李亨与玄宗的隔阂越来越深,玄宗被安排至一处偏远的宫殿,孤苦伶仃,晚年生活相当凄凉,至此玄宗时代落幕。

标签: 唐玄宗晚年

更多文章

  • 八王之乱中少有的贤王:司马乂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司马乂,西晋

    太安元年(302年),长沙王司马乂(ai)在洛阳发动兵变,除掉了骄横专权的齐王司马冏,控制了西晋朝廷。司马乂德才兼备,文武双全,为八王之乱中少有的贤王,但不到一年就倒台。那司马乂为何辅政才一年就迅速倒台被杀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出身皇室司马乂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幼子,很受父亲宠爱,太康十年(289年

  • 历仕三朝的内阁首辅:揭秘彭时的生平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彭时,明朝

    彭时,字纯道,又字宏道,号可斋。庐陵安福(今江西吉安市安福县)人。明朝名臣、内阁首辅。彭时历仕英宗、代宗、宪宗三朝,为天顺、成化年间正直阁臣的杰出代表之一。他一生勤奋、忠于职守,辅政近三十年,持正不阿,与商辂齐名。《明史》评价道:“有明贤宰辅,自三杨外,前有彭、商,后称刘、谢。”彭时生于明成祖永乐十

  • 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再也不伐蜀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敢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司马懿,三国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何至死不敢伐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三国时,诸葛亮和司马懿的龙争虎斗,既是整个三国时期的最后华彩,也是《三国演义》中,最激动人心的。可以说在许多人心目中,诸葛亮一死,三国也就意味着完结,没啥可看的了!勉强能提起人们兴趣的,也就只有姜维九

  • 李广当初有没有封侯的机会 李广又是怎么错过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朝,李广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广难封,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汉时名将李广,骁勇善战,人称“飞将军”,可他这一生却没能裂土封侯,令无数让人惋惜。某一天,李广和星象家王朔闲谈:“我大大小小的战役打了不少,却没能封侯,我感到很郁闷,我认为自己并不比别人差,难道就没有一点功劳吗?还是本就命该如

  • 历史上有几位享年80岁以上的皇帝?他们有哪些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梁武帝,南北朝

    对享年80岁以上的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说起皇帝,我们最喜欢谈论的话题莫过于那么几个:他登基以前的成才之路;登记以后的为政举措;与之息息相关的名臣与宠妃。如果赶上一个开国皇帝,那可以谈论的素材就更多了,单单是如何从贫民登上巅峰,就可以书写出无数故事。但

  • 杨贵妃死后,唐玄宗的晚年过得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隆基,唐朝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了很多明君,而唐玄宗算是比较有争议的一位。他在位前期勤于政事,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巩固发展政权,励精图治,最终开创了繁荣的开元盛世。但是晚年时的唐玄宗却开始沉迷女色,贪图享乐,不理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重用安禄山,最终导致了长达八年的安

  • 曹操究竟是当世英雄还是逆贼奸臣?如何正确评价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曹魏

    对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古人说“盖棺论定”,但曹操却是个“盖棺”依然难以“论定”的复杂人物。千百年来,人们对他褒贬不一,誉之者称之为当世英雄,毁之者称之为逆贼奸臣。《三国志》里说:“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

  • 东汉末年战乱不断,曹操是如何在乱世中称雄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操,曹魏

    对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董卓掌权后,想要拉拢曹操,就任命曹操为骁骑校尉。曹操没有接受,变换了姓名,偷偷地逃出了京城。这一段在《演义》里十分精彩。先是写曹操向司徒王允借了一口宝刀想去行刺董卓,行刺失败后匆忙逃出京城,半路被中牟县令陈宫抓获,陈宫放弃官职

  • 吕留良文字狱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与雍正被杀有何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雍正,清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吕留良文字狱案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根据《清世宗实录》的记载,雍正帝在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一日虽然患病但“仍照常办事”,两天后却突然去世,关于他的离世史书上仅仅只记载着有“秋八月二十三日(己丑)子刻,上崩”短短一句话。但是在民间却流传着很多猜

  • 顺义公主李爱淑为什么会嫁给多尔衮?李爱淑嫁入清朝后过着怎样的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爱淑,清朝

    多尔衮一生中妻妾有十余人,她们有的来自蒙古部落,有的来自朝鲜,还有的是曾经他人的妾室,后改嫁过来。顺义公主李爱淑就是以朝鲜孝宗李淏义女的身份出嫁清朝,成为多尔衮继任大福晋的,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多尔衮在历史中的名声,除了军事才能出众,还有一些“好色”,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