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解缙,为何落得如何悲惨的结局?

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解缙,为何落得如何悲惨的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817 更新时间:2024/4/13 22:19:00

说起明代大臣、文学家解缙,想必大家都有耳闻,他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才华横溢,主持编纂了《永乐大典》等丰厚的著作,可是他最后的结局竟是被埋入雪堆冻死。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一.少年聪慧,受太祖器重

洪武二年(1369年)十一月七日,解缙出生在江西吉安府吉水县鉴湖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他小时候聪颖绝伦,有“神童”之称。还在襁褓之中时,他母亲就在地上写字让他认识;五岁时他父亲教他诗文,他听一遍就能记住;七岁时就能写文章了;十岁时一天能背诵千言的文章,且终身不忘;十二岁就已读尽《四书》《五经》,并能懂得它们的义理。

从小饱读读书的解缙,在后来的科举考试中表现也非常出色。洪武二十年(1387年),解缙参加江西乡试,名列榜首(解元);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解缙中戊辰科进士三甲第十名,廷试与兄解纶、妹夫黄金华同登进士第,被授庶吉士,读中秘书。同年,官至翰林学士。

明太祖朱元璋非常器重解缙,命他常在自己身边。一天,朱元璋对解缙说:“我和你从道义上是君臣,而从恩情上如同父子,你应当知无不言。”

二.服侍三朝,热心著作

受到太祖宠信的解缙开始自命不凡起来。他先呈上万言书,主张应当简明律法、并赏褒善政。受到太祖称赞后,他再次呈上《太平十策》进言,并指责兵部僚属等玩忽职守。谁知这下得罪了同僚,他们随即上疏诬告解缙。

明太祖也开始责备他(意见提的太多了),并认为解缙缺乏涵养,必须修身养性,闭门思过,否则会成为众臣攻击的对象。解缙只好随父回归吉水。在老家八年,他转为热心著述,先后校正与修改了《元史》;补写了《宋书》;删定了《礼记》。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明惠帝朱允炆登基,因当时的礼部侍郎董伦为朱允炆所信任,所以他在明惠帝面前为解缙说了不少好话,解缙才被召回京师复职,任翰林待诏。

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登基后,建立文渊阁,解缙与黄淮、杨士奇胡广、金幼孜、杨荣、胡俨等进文渊阁参预机务,明朝内阁制度由此开始。不久,解缙又迁为翰林侍读学士,奉命总裁《太祖实录》《列女传》,书成,朱棣赏赐银币。其后又主编《永乐大典》。

永乐二年(1404年),解缙晋升为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为内阁首辅,朱棣赐其等金绮衣,与尚书地位相同。此后内阁进言,朱棣均虚心采纳。这是解缙仕途的最得意之时。

三.因口无遮拦,屡遭贬黜,直至被害

满腹经纶的解缙,其政治嗅觉却不够敏锐,又因太过自信与同仁的关系也不和谐。这直接导致了他屡遭贬黜,结局凄惨。

早在太祖时期,韩国公李善长因罪被朱元璋处死,解缙就上疏为李善长辩冤,他又代御史夏长文革疏《论袁泰奸黠状》,历陈御史袁泰蔑视朝纲,贪赃枉法,陷害忠良之罪。后来袁泰受到处罚,对此怀恨在心。朱元璋也认为解缙不够厚道,而将他贬官并遣送回家。

后来朱元璋病逝,解缙进京吊丧。明惠帝朱允炆临朝,解缙前期结下的仇敌袁泰,便乘机进诲言,攻击解缙“诏旨,且母丧未葬,父年九十,不当舍以行。”朱允炆听信了诲言,贬解缙为河州(今甘肃兰州附近)卫吏。

最终导致解缙悲惨结局的是,他立太子问题上,得罪了明成祖朱棣,以及成祖的次子朱高煦。永乐三年(1405年),朱棣召解缙入宫,磋商立太子之事。当时明成祖的意思是想立次子朱高煦为太子,但解缙却力主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

解缙为说服朱棣,说了一句话:“好圣孙(朱瞻基)!”(即长子虽不怎样,但你有个出色的孙子啊,朱瞻基是朱高炽的儿子)两人相视而笑。最后朱棣同意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次子朱高煦为汉王,并令解缙撰写立储诏书,以告天下。

但从此朱高煦就开始憎恨解缙了。因为明成祖更喜欢次子朱高煦,所以非常隆宠汉王,这就让朱高煦有机可乘,开始报复解缙了。

当淇国公邱福将朝廷机密“传达延外”,朱高煦却嫁祸解缙“禁中语”五年,之后又诬他为“试阅卷不公”,被贬为广西布政司参议。刚好礼部郎中李至刚因与解缙有宿怨,又诬陷他,故随后朱棣将解缙改贬交趾(今越南)。(可见解缙的人员关系有多差)

永乐八年(1410年),解缙入京奏事,正遇朱棣北征未归,故只好觐谒太子朱高炽而返。谁知这次他犯了大忌,于是朱高煦又抓住“良机”诬陷解缙背着皇上私通太子,朱棣为此震怒,以“无人臣礼”罪下诏将解缙下狱。

永乐十三年(1415年),锦衣卫都指挥佥事纪纲上囚犯的名籍,朱棣见到还有解缙名字在上面,就问:“缙犹在耶?”纪纲会意,就用酒将解缙灌醉,而后拖到积雪中埋起来,解缙立刻死了,当时解缙年仅47岁。解缙去世后,家中财产被抄没,妻儿宗族都被流放到辽东。

可怜这位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的解缙,就这样因口无遮拦、缺乏政治经验,而惨死在暴君与其逆子的手下。

总之,明代大臣、文学家解缙,虽然才华横溢,并主持编纂了《永乐大典》等丰厚的著作,但因为他才学高而好直言,所以被忌惮,并屡遭贬黜,最终皇帝以“无人臣礼”下狱,直至被埋入雪堆冻死。

解缙的惨痛经历警示我们:拥有才华的人,最好能学习一些处人与世的方式方法,关心一下时势政治,否则就会像解缙那样,因缺乏政治经验、处理不好人际关系,而遭遇悲惨的结局。只有政治方向明确,善于与同事友好相处的人才,才能真正有机会发挥自己所有的聪明才智,从而能为国家与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标签: 解缙明朝

更多文章

  • 张飞与关羽的后人在蜀汉灭亡后的遭遇有何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张飞,三国

    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最让读者津津乐道的便是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这三位异姓兄弟也经历过太多坎坷,可谓是颠破流离,南征北战,生死与共,九死一生……最终创下了蜀汉基业。随后刘备称了汉中王,关羽和张飞也被封为了上将军,世人称五虎上将。但这三位荣辱与

  • 司马衷在位时期为何会爆发八王之乱?与他有何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司马衷,晋朝

    司马炎于咸熙二年十二月丙寅(266年2月8日)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为帝 定国号为晋,改元泰始。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众所周知,在古代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中,西晋的存在时间不是太长,远远比不上西汉、东汉、唐朝、明朝、清朝等。究其原因,来自西晋宗室的八王之乱,成为西晋走向灭亡的重

  • 胡濙是什么人?他的谥号有何讲究?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胡濙,明朝

    建文帝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继位为帝,年号建文。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建文帝在失去皇位后,是死于皇宫大火,还是隐姓埋名远走他乡?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能被广泛接受的答案,直到明朝建文年间兵科给事中、永乐年间户科都给事中、礼部左侍郎胡濙的墓碑文被发现,这

  • 刘禅真的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吗 刘禅真的有那么差劲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禅,蜀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禅不可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禅作为蜀汉的第二任皇帝,刘禅真的不可扶吗?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事情的真相又是什么样的?既然是扶不起的阿斗,为什么刘备还要立其为太子呢?历史上,刘禅是刘备的长子,在古代就有嫡长子继承制。所以刘禅注定成为蜀汉的储君。所以,刘备平时自然

  • 王荣:汉灵帝的妃子,因生下皇子被皇后毒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荣,东汉,汉灵帝,汉献帝

    她是汉灵帝的妃子、汉献帝的生母,最后却被毒死,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吧!此人便是王荣,五官中郎将王苞的孙女,汉灵帝刘宏的妃子以及汉献帝刘协的生母。她容貌美丽、身姿丰满,起初以良家子的身份选入掖庭,后来被封为美人。可以说当汉灵帝的妃子挺惨的,因为他有一

  • 孙嘉淦是个怎样的官员?为官清廉,洁身自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嘉淦,清朝

    历史上的清官一直是官场上的清流,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百姓的好榜样,也是赞叹的对象。说到清官,代表人物就是包拯和海瑞,他们的故事被世人口口相传,赞不绝口,虽然他们的功绩并不大,但他们的精神却令后世折服。清朝也有这样一位清官,他虽然不出名但他的事迹却口口相传,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

  • 唐代宗是如何处理升平公主与郭暖之间的矛盾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升平公主,唐朝

    唐朝时期百姓的思想相对,再加上武则天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女性的地位得到提升,因此唐朝的公主大多比较个性,唐肃宗李亨的孙女、唐代宗李豫的女儿——升平公主也是如此。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升平公主出生以后不久就遭遇安史之乱,跟着父母颠沛流离,很快她的母亲也因

  • 主父偃极受汉武帝器重,最后却被族诛,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主父偃,汉朝

    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诸侯国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西汉自文、景两代起,如何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胀的诸侯王势力,一直是皇帝面临的严重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主父偃出身于临淄贫寒之家,因受齐地儒生排挤,先后北游中山、赵、燕等诸侯国,

  • 能以一郡之力抵抗刘璋,那张鲁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鲁,汉朝

    张鲁据传是西汉留侯张良的十世孙、天师道教祖张陵之孙。于东汉末年相继袭杀汉中太守苏固、别部司马张修后割据汉中,并在此传播五斗米道,并自称“师君”。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兴平元年(194年),刘焉因背疮迸发而逝世,刘焉之子刘璋在众人的拥护下成为新的益州牧

  • 三英战吕布刘备没有上场的话 吕布能够击败击杀关羽和张飞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吕布,刘备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三英战吕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英战吕布时,刘备如果没有上场的话,吕布能够斩杀关羽和张飞吗?吕布能不能击败两人?如果不放箭用暗器的话,吕布不可能杀得掉关羽张飞,不被他俩杀掉就不错了!既然提起三英战吕布自然是说演义,正史帝请勿杠!演义里的武将排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