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慈禧为何怕守寡的养女?因为她知道慈禧有情人?

慈禧为何怕守寡的养女?因为她知道慈禧有情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009 更新时间:2024/1/2 22:43:42

慈禧恭亲发动辛酉政变后,为了表示一下,她封其为军机大臣,并把他大女儿封为固伦荣寿公主。

后来改为荣寿公主,慈禧把她当成女儿来照顾,所以她成了慈禧的养女。

在12岁那年,公主出嫁。五年以后,丈夫死亡,17岁的她只能守寡。

或许是她的心已不再年轻,虽然她才20来岁,但却“望之若妪媪也”。

有意思的是,慈禧有时候会很敬畏荣寿公主,而且还得接受她的批评。

比如她看见慈禧穿的衣服太华丽妖艳,就说:“你只是个老寡妇,穿这样不怕别人说闲话?”

每次都说,以至于后来慈禧有点成“惊弓之鸟”了,只要她来,就弄件朴素的衣服穿。

一方面因为荣寿公主比较“端正、威严”,也有慈禧把她当成亲生女儿看待,理解她的原因。

但(私以为)最重要的是她说到了慈禧的软肋。

同样年轻守寡,慈禧可不安分。跟了慈禧二十多年的德龄就曾在书中说过,荣禄是慈禧的情人。

荣寿公主应该也知道,所以她的话中话是:寡居深宫,穿得太艳,会让人怀疑你的。

慈禧自然知道这话的含义,否则最多只会敬她,又以怕她?

标签: 慈禧

更多文章

  • 臣子斗法,皇帝得利:乾隆帝使阴招除灭老臣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乾隆帝使阴招除灭老臣

    公元1735年,雍正逝世,乾隆即位,这年他24岁,正年富力强。不过,雍正临终嘱托里,特别交代:“大学士张廷玉器量纯全,抒诚供职,鄂尔泰志秉忠贞,才优经济,此二人者,朕可保其始终不渝,将来二臣着配享太庙,以昭恩礼。”这让刚坐上龙椅的弘历,心里很不是滋味。网络配图一朝天子一朝臣,任何一位新皇帝,对前朝老

  • 揭秘功臣文种为勾践出谋划策又为何被他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文种

    文种之死一直被后人所探讨,成为后世处理帝王与功臣关系的反面教材。历史总结出了一条金律,但凡功劳过高的大臣,他们的结局基本上都不会好。当年,吴国亡国后,范蠡嗅到了勾践对他们的杀机,很明智地选择了功成身退,离开了越国朝廷的纷争,并在此之前留书一封规劝文种离开勾践这个人,以免遭到勾践的毒手。可惜文种没有听

  • 明朝皇帝朱祁镇哥俩确实撕得狠历史到底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皇帝朱祁镇

    核心提示: 据《明史》记载,明英宗朱祁镇的正宫皇后姓钱,海州人,平民出身。正统七年(1442),16岁的朱祁镇与钱皇后完婚,两人感情一直不错。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之变发生后,朱祁镇当了瓦剌人的俘虏。热播的电视剧《女医明妃传》里,女主角允贤和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三人之间,展开了一段虐心的

  • 盘点:历史上那些被严重低估的名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

    导读:自古统治者都喜欢修史,为何?黑前朝,捧本朝。于是,我们发现,《唐史》中的隋朝混乱不堪,《清史》中的明朝简直就是人家地狱。不这么说怎么体现本朝的伟大?于是,历史开始走向了歪曲的一面。一些人物被严重低估。历史,真的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看未必!就象一个历经风尘的女子,就算给脸上抹上再多的粉,风

  • 盘点:三国蜀汉不为人知的三大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

    导读:现在一听到蜀国名将,大家想起的可能就三国五虎上将了,然而除了这些还有一些名将不被人所熟知,本期小将就给大家带来其中最厉害的三大名将。在三国演义中,川蜀的耀眼将星都有着不俗的表现,有落凤的大将张任、蜀汉的谋主法正,向张飞献计而大破张郃的雷铜和吴兰,神级论客邓芝(也能带兵打仗),可挡陆逊的李严,姜

  • 揭秘雍正如何处理贪官 三招让贪官胆寒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雍正

    在中国古代,皇帝处理贪官的手段多种多样,比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于贪污的官员直接剥皮抽筋杀了无完人之多!小编要来讲的则是关于雍正皇帝处理贪官的办法,他只用了三招就让贪官胆寒。第一、釜底抽薪网络配图雍正认为,官员贪污绝不是一个人所为,一个人不可能完成贪污。因此,他们的亲属必然参与了。因此,为了杜绝贪

  • 道光皇帝继位原因揭秘:靠玩弹弓得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道光

    道光之所以能够取得皇位,据说和他的神勇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在林清之变中,更是给嘉庆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清人野史《春冰室野乘》上卷里说,道光八岁的时候,就跟着爷爷乾隆帝去木兰围场打猎。一行人走到张家湾的时候,乾隆帝命令各王比试射箭,小道光则呆在旁边观看,等各王射完后,他也跃跃欲试,拿了把特制的小弓箭射了

  • 左宗棠:唐太宗以来维护领土功劳最大者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左宗棠

    道光十二年(1832),二十一岁的左宗棠中第十八名举人,这是左宗棠在科举考试中所获取的最后一个功名,也是最高功名。尔后,他连续三次赴京参加会试,均名落孙山,再没有碰到乡试时的好运气。从此,他绝意科举,讵料太平天国的鼙鼓,却使他按照上述乡试礼经文所提供的路线图,走上了与历代中兴将帅相似的立功树业的人生

  • 中国古代火枪发展为何会落后:康熙乾隆责任大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康熙,乾隆

    作为军事科学院军史百科部的研究员,钟少异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兵器史、军事技术史、军事史和历代战略的研究,著有相关著作多种,并曾参与翻译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军事技术》分卷。在他最近出版的《古兵雕虫》一书中,他延续了自己感兴趣的军事技术史、冷兵器以及火器研究。这个访谈,也主要围绕这些方面展开。澎湃新闻:

  • 雍正如何提高行政效率:让大臣们跪着“承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雍正

    紫禁城的乾清宫广场西侧,靠近隆宗门,有一排简陋的平房。与金碧辉煌的宫殿相比,它颇显寒酸,游客们也大多会忽略它。然而,别看它不起眼,它却是大清帝国一百八十余年的决策中枢——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立起因于一场战争军机处为清朝独有,首创者乃雍正帝。雍正为何要设立这么一个机构?根本原因是想有效发挥君主集权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