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禅如果没有投降的话 蜀汉能够坚持多少年

刘禅如果没有投降的话 蜀汉能够坚持多少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883 更新时间:2024/2/10 1:49:13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禅投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蜀汉不是三国的最强国,却犹如鼎立三分中的主角,独得人们的厚爱。

自从罗贯中站在失败者的视角,写作《三国演义》起,蜀汉和其建造者们,对于人们的意义已不再是一个政权,而更像是一支球队。

一个国家如果已经失去了为自己浴血奋战的勇气,走向灭亡是迟早的事情。以这一点讲,蜀汉的灭亡并不意外。但是因为被寄予了特殊的期望,这种结局才是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未经过竭尽全力的战斗,早早的投降落幕。

不过历史毕竟发生了,留给人们的只能是无尽遐想。

然而遐想也好,抛开历史更内在的动因,让我们仅从物质条件上看看,如果不是因为缺乏战斗意志而投降,蜀汉是否具有和曹魏政权抗衡的力量?

一、灭蜀之战

诸葛亮星落五丈原后,蜀国进入衰落期。有的史家甚至称,蜀国在此之后是因曹魏内乱才得到几十年苟延残喘的机会。哪怕姜维连年北伐,蜀汉政权看上去依然像狂风中的枯叶,岌岌可危。

结果司马昭统合了魏国内部的权力,于景元四年(263年),向天下征兵十八万,发动大军伐蜀。对于蜀汉,真正的考验也终于来了。

起先,姜维见钟会治兵关中,上表请后主刘禅遣大将,分别守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范于未然。但刘禅听信黄皓之言,认为魏国不会出兵,将姜维的提醒搁置在了一边,完全不作备战。

后果显而易见,魏国三路大军长驱直入。

钟会率东路军袭取汉中,邓艾率西路军、诸葛绪率中路军阻挠姜维救援。灭蜀之战爆发。

战争开始阶段,一如魏国的计划进行,钟会十万大军攻城掠寨,包围汉城和乐城,攻陷关城。就在这时,姜维以声东击西的计谋,出乎意料地摆脱了魏国西路军、中路军的追击和堵截,退守剑阁。

剑阁天险,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姜维退守成功,让魏军进不能克,粮食运输又艰难,进退维谷,直接打破了其原有计划,以至于军中将领开始商议退军之事。

邓艾见状,上书提出从旁侧的阴平小路偷渡至涪城,直接以奇兵冲击蜀国腹心的战略。最终,魏军奇袭得手,在江油逼降马邈,在绵竹战胜率大军前来阻击的诸葛瞻

消息传至,蜀国上下震动。因为听信主降派的劝说,国主刘禅决定不再抵抗,向魏国投降。

这就是魏国灭蜀的过程。

但话说蜀国真的只有投降一条路可走了吗?王夫之抨击当时的投降派大臣:“国尚可存,君尚立乎其位,为异说以解散人心,而后终之以降,处心积虑,唯恐刘宗之不灭,憯矣哉!”立国四十三年的蜀汉,在后主请降时还远未落入绝境,姜维、霍戈、阎宇所率领的三支蜀军主力,也仍基本完好。如果当时奋力抵抗又将会如何呢?

二、蜀汉的潜力

作为一个立国数十年的政权,蜀汉在其国中有着深厚的统治根基。诸葛亮为丞相期间,征服南中、治军、发展生产,国力得以强盛。哪怕日后衰落,至降魏时仍有带甲之士10万2千众。

如上文所说,维、霍戈、阎宇所率领的三支蜀军主力,仍基本完好的情况下,完全还能一战。

其时攻入腹地的邓艾部,原有兵力三万左右,经过和诸葛瞻的苦战受到了一定的创损。而蜀都兵力据刘禅之子刘谌所说,也有数万众;阎宇大军正赶向成都。如果坚守高城,鼓动城中士气,誓死抵抗邓艾军,那存续或还有可能。而对于魏军来说,由于粮草无法运入,援兵大部队正在赶来,后方还有姜维随时会派出的奇袭部队,种种因素都极为不利,所以必然无法作长久的攻城战。因其仓促作战,蜀都可以守住的几率很高。

如果蜀国不愿冒险守都城,还可以退入南中七郡,以其山水险峻,步卒难涉,作持久战,等待全国勤王部队。如孙盛评价:“徵兵南中,乞师东国,如此则姜、廖五将自然云从,吴之三师(吴国援军)承命电赴,何投寄之无所,而虑於必亡邪?”其时,面对日益聚集的敌军,和无以为续的后勤,魏军恐怕只能选择退兵。

仅以此两种最普遍的拒敌之法,我们已可以推理,以当时的情势和蜀国国力,有很大的机会抵挡住邓艾的部队。而一旦邓艾的部队撤出,过不了剑阁的魏国大部队也会搬师回国。

不过,就算蜀国仍有力量渡过这场危机,天下形势已在发生着另一种微妙的变化,在更大范围里的对抗里,已经难以再维持过去三国间的平衡。

三、更长时间范围里的对抗

人们在讨论蜀汉政权的存亡时,并不止于议论263年的战争蜀汉是否还有余力,通常议论的范围还涵盖“两国整体实力的对比”。我们不妨考虑上这一点,看看蜀国的存亡除了这场战争,还能抗击魏国多长时间。

东汉末年天下十三州,曹魏占其9,人口66万户,450万人;蜀汉占其1,人口28万户,94万人;东吴占其3,人口52万户,230万人。

这样的势力差异,让蜀汉在生产力和兵源上都远不如对手魏国,而其中最重要的人才储备差异,更会因人口基数的差异而凸显。对此王夫之曾说道:“要成王业,必须得到土地。但得到土地不是为了得到险要的地势和财物,而是为了得人,得人又不是为了得到普通的士兵,而是为了得到人才。蜀国国小民寡,人才也少,蒋琬费祎死后便无人可用了。”人才对于以得人立国的蜀汉政权尤为重要,王夫之的话道出了蜀国的真正困境。

魏国在结束了国内的政治内讧后,开始重新整顿国中力量,日益强盛。而蜀汉自诸葛亮、蒋琬、费祎相继过世后,在缺乏政治才干的君臣领导下,则日益困顿。

在蜀汉第一次北伐时,光是出动的士兵就有10万,曹魏为5万众。蜀汉亡国时政衰民困,光是士兵举国也只10万,而曹魏则能向天下征兵18万用于伐蜀。可以说,两国开始恢复其本有的力量差距。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蜀汉是否具有和曹魏政权抗衡的力量?”经前文的分析,可以知道在263年时候,蜀国还能勉强抵挡住魏国的入侵,仅从坚守的角度看尚有一丝余力。而其后两国的持续对抗,如中间没有出现意外变故,胜利的天平会越往后越朝魏国的方向倾斜,便会连这一丝余力也失去。且以吴国在蜀汉亡17年后灭国看,实力弱得多的蜀国不会坚持得更久。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即便刘禅不投降,蜀国能撑过这一次灭蜀之战,想必其国祚也不会超过这吴国继续坚挺着的17年。

参考资料:1、《三国志卷四十二》2、《三国时期魏灭蜀之战始末及蜀汉亡国原因再探》作者:宋冰3、《读通鉴论卷十》作者:王夫之

标签: 刘禅蜀汉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典型的酷吏都有哪些人?他们能够得到皇帝重用靠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郅都,汉朝

    你们知道历史上典型的酷吏都有哪些人,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所谓酷吏,主要是指以残酷方式判案审讯、统治地方的官员,这些官员为了达到目的,往往是不择手段,堪称心狠手辣。历史上的酷吏其实并不少见,以至于《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史书甚至为“酷吏”专门列传。简单介绍十个历史上典型的酷吏。1、

  • 荀彧家族除了荀彧,剩下的三位谋士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荀攸,汉朝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荀彧家族的故事。颍川荀氏是汉晋时期的主要士族之一,当时有“汝颍多奇士”之说,而荀氏则是颍川众多士族的代表之一。荀氏见于史籍记载者达一百多人,且在朝廷当文臣谋士居多,主要是一个士大夫官僚世家。其中

  • 朱元璋登基后两个发小前来讨官 两人的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朱元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朱元璋和发小,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如果说那个皇帝的人生经历最为励志,相信朱元璋一定可以得到很多朋友们的支持。在数千年来的封建历史中,大多数皇帝都不是从平民起家,而是借助自己的父亲留下来的财产和身份,结识更多的英雄豪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终于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开创

  • 历史上真实的虞姬是什么人?她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虞姬,秦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虞姬相传虞姬容颜倾城,才艺并重,舞姿美艳,并有“虞美人”之称。后人曾根据《垓下歌》,以及相传是虞姬所作的《和垓下歌》,臆想她的结局是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项羽兵败时,在楚营内自刎,由此流传了一段关于“霸王别姬”的传说。虞姬和项羽的不幸感情故事传颂迄今,这对苦命鸳鸯的

  • 探索安禄山的上位史,他做了什么来实现自己的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安禄山,唐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安禄山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唐朝无疑是历史上最为鼎盛的一个时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声誉远播,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著名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皆出现在这一时期。但就是这么一个鼎盛的时期。一个安史之乱让唐朝的繁荣景象从一个顶峰摔落下来,从此以

  • 在京城做官不到三年,李白为何会离开了长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白,唐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李白的文章。唐代的一些诗歌里明里暗里含有李白并不迷恋官爵的意思,比如杜甫写的《饮中八仙歌》: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本人写的《梦游天姥吟离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一生有个特点,就是爱结交名士。分析其结交的动机,笔者管见,除

  • 皇帝去世后,他的葬礼活动有多复杂?后宫嫔妃们将面临怎样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西汉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后宫嫔妃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人固有一死。皇帝也免不了,虽然他们一生都在求仙问药,但是死神一样仍会如约而至,那么皇帝死后是怎么处理的呢?是否也像黎明百姓一样直接就入土为安了?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地方,皇帝的老婆最少得有“3000佳丽”,这“3000

  • 清朝为什么没有宦官干政现象 乾隆都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宦官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清朝宦官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清朝和之前的朝代比,连一个宦官干政的事例都没有。为什么对宦官会防范得这么好么?这得归功于乾隆皇帝。话说乾隆是个很勤政的皇帝,对文武大臣的工作情况,也是明察秋毫。《高宗实录》中记载:“上录诸直省道府姓名,密记治行优绌。”也就是

  • 唐代名臣刘仁轨是如何戏剧性的获得李世民赏识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仁轨,唐朝

    大家好,说起唐代名臣刘仁轨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安史之乱前的大唐,整体呈现出积极、蓬勃、开放、进取的态势,为人才提供了大展拳脚的平台;同时,得益于相对开明的君主、全面推行的科举制,初唐政坛一扫魏晋南北朝以来让人窒息的阶级屏障,出现了春秋战国后少有的“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繁荣景象。基于此,那时的唐

  • 历史上的香妃为何能得到乾隆的重视?她最后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香妃,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香妃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还珠格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其树立了许多回味无穷的角色,有爱恨分明,任性异常的小燕子,还有一位绝世美人——香妃。在电视剧中香妃因“天色”“绝色”“体有异香”大受乾隆帝喜爱,那历史中真有这样的事情嘛?是有的,不过剧情和《还珠格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