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找道士算命 朱元璋最后为何将他杀了

朱元璋找道士算命 朱元璋最后为何将他杀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404 更新时间:2024/2/7 22:52:47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和道士,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天问鬼神。”

古代中国的迷信程度是非常深的,上至九五之尊下至黎民百姓,都非常崇尚鬼神之说,尤其是在面对人生大事的时候,总是想要通过算命问鬼神来给自己做心理建设。

可是在历史上也有那么一位君王,他对于迷信鬼神之说就不是很崇尚,在他看来事在人为,求神问鬼这些虚无的精神寄托是绝不可信的,他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事在人为明太祖

朱元璋的不迷信和他的生平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他出生在一个穷困的农民家庭,从小就食不果腹,为了生存朱元璋出过家、行过乞,后来在机缘巧合之下遇到了起义的红巾军。

一开始朱元璋之所以加入红巾军为的也就是能够吃饱饭,没想到后来竟然受到了红巾军头领郭子仪的赏识,不仅如此,郭子仪还把自己的养女许配给了朱元璋。

这个养女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大脚马皇后,有了这样一层关系朱元璋在红巾军里面可以说颇有身份,有了一种“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感觉。

在郭子仪去世以后朱元璋就干脆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在其位谋其事,朱元璋从一介农民一跃成为了红巾军的头领,自然就会想要学习更多的将领之才,所以朱元璋在这一时期广泛的吸收各路人才,学习治理之法,久而久之就做到了有模有样。

终于在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成立了大明,自己成为了大明的开国皇帝,号称明太祖,年号洪武。

从朱元璋的发家之路来看就很容易明白,在朱元璋的一生中从来都是自己努力争取而来,所以在朱元璋看来人定胜天才是真理,对于迷信命理预测之人朱元璋是嗤之以鼻的。

封建迷信盛行的古代

朱元璋的唯物论在古代毕竟还只是少数,在中国古代大部分的人还是十分笃信迷信的。比如古人遇到婚丧嫁娶之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大仙先算一算,测测八字合不合,算一算哪里是风水宝地等等。

所以这也就造成了古代算命先生盛行,虽然中国古代的风水学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历史上也有袁天罡李淳风等等风水大家,他们的风水之术确实是令人信服,只不过他们的风水推断大多是有理论依据的,或是他们真的有过人之处,可是在古代大部分的算命大师还是打着风水的名头招摇撞骗的。

尽管如此,古人还是对于算命一事乐此不疲,更多的是因为很多自然现象或者天体运动在古人看来是无解的,他们的知识面覆盖不到,所以面对这些无法用常识解释的现象,人们自然就愿意将其归结于鬼神之说,也正是如此算命先生才能经久不衰。

朱元璋破迷信

人们信奉算命,所以在民间自然就会有很多有名气的算命先生。一天朱元璋在南巡的时候就听说了一个名气很大的算命先生,人们称他是神明。

朱元璋听到这种话自然很不高兴,一来朱元璋自己是不相信鬼怪神明的,二来这个人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比自己还要高,身为九五之尊的朱元璋看来是不允许的。

所以朱元璋就决定去会一会这个有着“神明”之称的算命先生。也好帮百姓铲除这个散播封建迷信的人,破除百姓对于封建迷信的痴迷。

当然了朱元璋也知道如果直接处死这个算命先生,怕是难以服众的,受到百姓甚至还会觉得自己是一个暴君,不问青红皂白就乱杀人,所以朱元璋就想了一个妙计,让这个算命先生给自己算一卦,如果算不准自己再杀他就顺理成章了。

于是朱元璋就来到了算命先生的卦摊前,算命先生自然是不知道来者何人的,只是觉得又是来求卦之人。

朱元璋也没有过多的寒暄,开门见山地问到“我还能活多久?”

算命先生一听这话就知道此人是来者不善,朱元璋又说到如果算不准便要取他性命,这时算命先生就才明白此人就是存心来找茬的。

要说平常百姓来算命问他能活多久,算命先生就能很好地糊弄过去,可是面对朱元璋的咄咄相逼,算命先生有些惊慌,因为算命先生自己也知道,自己不可能算得出来朱元璋的寿命的,即便自己说了朱元璋也不可能相信。

所以此刻应该做的不是算命而是明哲保身,索性这个算命先生也是一个灵活多变之人,在一番思考以后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于是出口说到“比我多活一天。”

原本算命先生一位这一计谋定然万无一失,以自己的名气来说,百姓都是深信不疑的,所以自己说了比自己多活一天,那么依据以往的经验来看,所有人都会希望自己能够长寿,这样算卦之人也可以同样长寿。

只是时运不济,谁让这位算命先生遇到的是无神论的朱元璋,听到了算命先生的回答以后,朱元璋知道这是算命先生玩的一招“山人自有妙计”,所以毫不犹豫的就下令将算命先生斩了。

听到这个命令不仅是算命先生,就连朱元璋的随从也大惊失色,算命这种东西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呀,万一这个算命先生真有什么通天之术,现在将其问斩了,第二天朱元璋要是遭遇了不幸可怎么办?

面对随从的苦口婆心朱元璋不为所动,朱元璋表示,自己是天子,天子之命怎么可能是一个算命先生能左右的,今天将这个算命先生问斩就是为了证明其就是妖言惑众,满口胡言。

于是皇命不可违,算命先生还是被问斩了,到了第二天朱元璋精神抖擞地上早朝时,百官才定下心来。这件事不仅是在朝中在民间也传播开了,百姓都感叹道算命先生就算是神明,可是遇到了天子也是不可抗衡的。

由此可见朱元璋虽然有心破除百姓的迷信,可是结果并不理想,百姓对于这件事的看法也不过是神明不可对抗天子而已。

虽然破除迷信失败了,但是对于稳固自己的政权却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收获,朱元璋天选之子的形象在百姓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了。

标签: 朱元璋道士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当初延续殉葬制度 朱元璋死后殉葬的妃子有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明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殉葬制度,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需要注意的是,朱元璋不是“恢复”,而是“延续”殉葬制度。殉葬,这是一个残酷的名词,在古代中国历史中,殉葬既是“臭名昭著”,却也被一些君王所推崇。随着封建社会的建制完成,社会人权的提高,殉葬才逐渐消失,在秦朝之后的中原文明历程中,汉民

  • 魏延和姜维如果联手的话 两人多久能将张颌斩于马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姜维,魏延

    很多人都不了解姜维和魏延,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三国时代群雄割据,战乱频繁。既然是乱世,自然名将辈出,如蜀汉五虎上将,曹魏五子良将都是当时名将,战功显赫。但随着时光流逝,尤其到了三国中后期,很多名将日渐凋零。在诸葛亮北伐时,就出现了无人可敌曹魏张郃的尴尬局面。张郃作为五子良将之一,武

  • 从哪些方面来讲,刘表这位荆州之主绝不是泛泛之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表,荆州之主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在各路诸侯中,刘表算是颇具实力的一位。然而不幸的是,刘表病死后,少子刘琮很快投降曹操,而长子刘琦也未能长命,使得荆州轻易被曹操、刘备和孙权瓜分,刘表历经千辛万苦积累下的家底,也就此烟消云散。长久以来,人们对刘表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甚至不少人觉得他是一个平庸无能之辈。不过,这种昏庸

  • 张敏只是明朝的一位宦官,他如何保住年幼的明孝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敏,明朝

    张敏(1434年-1485年),字太德,或字辅德,明朝宦官,福建同安县绥德乡翔风里十七都(今金门县金沙镇青屿社)人。曾因违反万贵妃意,而私底下维护并未出生、及其年幼的明孝宗。《明史》记载张敏在呈明明宪宗这事没多久后,怕万贵妃疯狂报复吞金而亡,可是在《同安县志》与《金门县志》中,记载张敏是在成化乙巳年

  • 南明皇帝朱聿键:曾两次下狱,最后绝食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聿键,南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来说说朱聿键的故事。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吸取了历史上屡屡因为皇位承继问题而引发大乱的教训,给明朝订立了‘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兄终弟及’的皇位传承方式。并且规定分封各藩的王位承继也要按此执行。虽说朱元璋采取这种方式的初衷就是为了避免因为

  • 在难逃过程中携百姓渡江,刘备为此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备,三国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刘备的故事。公元208年七月,曹操挥师南下,八月时,荆州刘表病逝,当时蔡瑁和张允等人就拥立刘琮为荆州牧,曹操接受了荀彧的建议,率领轻骑前行。由于刘琮羸弱不堪,他在章陵郡太守蒯越及东曹掾傅巽等人的劝说下

  • 张天纲是什么样的人?他最后的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天纲,金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张天纲:金国最后的汉人宰相,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北宋靖康二年(1127)的靖康之难是整个宋朝乃至于整个中原王朝的奇耻大辱,钦徽二帝被掳走,后宫女子被掠去为奴为娼,中原王朝尊严扫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一雪前耻就成了南宋王朝的一大目标,但受限

  • 孝庄和多尔衮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两人之间的绯闻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多尔衮,孝庄

    很多人都不了解孝庄绯闻故事,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病逝。他的第八子四贝勒皇太极继承了皇位,改年号为天聪。这时期,东北地区关外大部分土地,除山海关附近少数城市尚属明朝统辖外,均被后金政权占领。十年后,公元1636年,皇太极改后金为清,皇太极正式称帝

  • 秦孝文王:只当了三天皇帝,孙子却人尽皆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孝文王,秦国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来说说秦孝文王的故事。公元前306到前251年,中国正处于最混乱的时代之一:春秋战国。准确说,是战国中后期。我们将目光定位在武力强悍的秦国,这五十几年专属于唯一的大王: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姓嬴名稷,母亲就是史上著名的宣太后,芈八子。嬴

  • 曹彰作为曹操最勇猛的儿子 曹彰真的有谋反之心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操,曹彰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彰谋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三国时期,国家长期处于分裂状态,这让原本存在的社会秩序变得十分不稳定,即使骨肉至亲之间,也有相互攻击的事情发生。作为曹魏政权奠基人的曹操,有几位能力出众的儿子,这让当时曹魏的皇位继承问题变得十分复杂。虽然现在普遍认为曹操最终是在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