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如果实行分封制,秦朝会不会是另外一种结局?

秦始皇如果实行分封制,秦朝会不会是另外一种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455 更新时间:2024/1/29 14:05:58

秦始皇如果实行分封制,秦朝会不会是另外一种结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历朝历代以来,巨大的变革总会引起社会的急剧动荡,因而秦、隋作为历史上改革力度最大的两个国家,却也变得极为短命,但不可否认的是两个国家的改革是具有相当先进性的,否则便也不会有汉唐的强盛了。那么,秦始皇如果放弃改革,按照淳于越的建议,继续推行分封制,秦国能否实现长久统治呢?

淳于越之所以重提分封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周王朝的八百年国祚,如此长的统治时期,使得分封制看起来似乎是一种极为成功的统治方式。事实上,周王朝之所以能够统治如此长的时间,分封制之所以能够成功,是有着特殊历史背景的。

1、周礼的影响。周礼便是指周朝的礼乐制度,其中以“礼”为核心的等级制度,使得周王朝在战国以前的统治变得相对稳固。虽然从西周后期开始,随着周王室的逐渐衰弱,已经无法对诸侯国如臂使指,但因为有“周礼”的存在,使得周王室仍然是公认的天下共主,即使到了春秋时期,各国相继争霸,但争霸的前提仍然主要是“尊王攘夷”,即在承认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前提下成为霸主。同时,在礼乐制度没有彻底崩坏之前,天下诸侯之间虽有征战,却主要是以图强争霸为主,而少有兼并战争发生。而当时天下诸侯国众多,在不发生兼并战争的情况下,诸侯国之间的实力相对较为均衡,大家相互牵制、制约,因而使得天下格局始终较为稳定。

2、诸侯的牵制。礼乐崩坏之后,随着诸侯国的相互兼并,诸侯国数量开始迅速衰减,到战国初期时,天下便只剩下了为数不多的诸侯国,其中尤以齐、秦、韩、赵、魏、楚、燕等七大诸侯国为首。这一时期,虽然七大诸侯国早已不将周天子放在眼中,但七国之间却形成了相对巧妙的制衡关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七大诸侯国只有强弱之分,而无相互兼并的实力。这种情况下,周天子虽然已经极度式微,但仍然没有人敢于取而代之。

3、宗法制的影响。宗法制自夏朝确立,经过商朝的发展,到周朝时已经相对完善,而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宗族中分为大宗和小宗。周王自称天子,称为天下的大宗,天子的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被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国内却是大宗。诸侯的其它儿子被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内却是大宗。从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这种宗法制使得分封制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始终较为稳固,而随着“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这种宗法制度便已经崩溃了。

4、经济的落后。分封制之所以能够在周朝成功,除了宗法制的相对完善之外,其实落后的生产方式同样有着极大的影响。正是由于生产方式相对较为落后,使得当时周王室对天下的管理相对较为粗放,不存在后世的税负,而是井田制中的公田收入为主。这种情况下,诸侯的国力将很难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进而对周天子统治产生威胁。而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在宗法制和井田制崩坏之后,分封制便也开始分崩离析,最终导致了“礼乐崩坏”的动荡局面。

5、世卿世禄制的影响。世卿世禄制是周朝时期的主要选官制度,其中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然而,随着各国相继推行变法,世卿世禄制自战国以后也开始崩溃了,取而代之的则是学有所成的列国士子,此后“士”阶层开始取代氏族成为各诸侯国的主要治国力量。

综上所述,周王朝之所以能够统治如此长的时间,分封制之所以能够在周王朝成功,其实是与当时的特殊历史时期密不可分的。然而自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早已不复存在,分封制已经很难予以推行。

秦国之所以迅速灭亡,原因其实极为复杂,既有统治层面的原因,也有列国文化冲突的原因,还有天下百姓对新生帝国的不认同,以及六国贵族死灰复燃等因素的影响。秦始皇如果继续推行分封制,的确有助于对各地反对势力的压制,一定程度延长秦国寿命,但由于推行分封制的根基已经不存在,同样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所有问题,而且还会产生新的问题。

1、新旧贵族矛盾激化,地方动荡势必加大。从秦末天下大乱不难看出,虽然最初发动叛乱的陈胜吴广和最终取天下的刘邦都是来自底层,但其实造反的主力却是以六国贵族后裔为主,而从他们能够在天下大乱后迅速立国来看,六国贵族后裔在各地的影响力仍然极大。如果秦始皇继续推行分封制,那么分封到各地的新贵族与旧贵族之间的矛盾,必然将会激化,这不仅会加剧地方的动荡,而且极有可能导致“田氏代齐”那种“小宗替代大宗”现象的出现。

2、诸侯崛起速度太快,中央地方矛盾加剧。由于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加上井田制崩坏后经济方式的改变,以及世卿世禄制崩坏后地方诸侯的集权统治模式,势必将会导致诸侯崛起速度的加快。而由于没有了周礼的限制,地方诸侯迅速崛起之后,必然会对中央朝廷形成巨大的压力,进而加剧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这点其实从西汉初年便不难看出,短短数十年间,地方诸侯便迅速崛起,而与中央的矛盾到汉文帝后期便已经难以调和,进而引发了汉景帝时期的削藩,以及“七国之乱”的爆发。

3、中央朝廷衰弱之后,兼并战争势必爆发。自春秋战国礼乐崩坏之后,周礼已经失去了生存土壤,而没有了周礼的限制,一旦中央朝廷失去对诸侯的制约,那么各诸侯为了图强,兼并战争必然不可避免。而从秦国的情况来看,以秦二世胡亥的执政水平来讲,秦国自第二代开始,中央朝廷的衰弱便已经不可避免,因此秦国的兼并战争将比周朝来得更加迅速。而从后世的教训来看,这种兼并过程将不会再像周朝那样持续数百年,短则数十年,长则百余年,必然会诞生一个足以取代中央的庞大诸侯国。这点可以参照项羽分封天下“十八路诸侯”之后的形势,在天下诸侯返回封地短短几年间,兼并战争便已经发生了。

4、诸侯牵制作用有限,改朝换代不可避免。如上所述,由于经济生产和地方集权的出现,诸侯国的国力增长太过迅速,再加上宗法制和周礼的崩溃,兼并战争的迅速爆发,将会使得个别强大的诸侯国迅速崛起,因而周朝时期那种诸侯之间相互牵制的局面将很难出现,一旦出现大诸侯国凌驾于其他各国实力之上,势必导致改朝换代事件的发生。这点可以参照东汉末年的局势,天下大乱之后很快便出现了曹操孙权等强大势力,而其他的小诸侯却很难对其产生牵制能力,即使后期出现三国鼎立的局面,也仅仅维持了几十年而已。

如上所述,在周礼、宗法制、井田制和世卿世禄制等制度全面崩溃之后,事实上秦朝已经不再具备实行分封制的土壤,实行中央集权统治其实势在必行。如果继续推行分封制,虽然有助于秦国迅速平定各地叛乱,可以一定程度上延长秦国寿命,但作用其实极为有限。

标签: 秦始皇秦朝

更多文章

  • 刘玉娘在成为六宫之首后,她对钱财有怎样的痴迷程度?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玉娘,钱财

    由于对钱财的过于看重,嫌贫爱富之人往往也是极度吝啬之人,普通人家如此,皇室成员也未必能好到哪里。不过对于凡人来讲,过于贪财、吝啬造成的危害仅止于一家一身而已,而皇家如果也是如此,那么造成的危害可能会影响整个国家,代价之重恐非一人所能承担。皇室成员由于贪财、吝啬误国误民的事实,在历史上层出不穷,其中后

  • 朱常洛对国家弊政也有所作为,为何只当了一个月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常洛,皇帝

    明光宗朱常洛是明朝的第十四位皇帝,可是他的出生却是个意外,是明神宗在生母李太后的慈宁宫私幸宫女王氏被生的,虽然是明神宗的长子,可是从小时候其一直就很不受父亲明神宗朱翊钧的喜欢。明神宗去世后他登位,还是有任用贤臣,对国家的弊政等也是有过作为的,只是很可惜,他的后面终日荒淫无政,后身体衰弱病逝。下面中国

  • 长孙皇后为何被称为后世皇后的标杆?她去世后,李世民她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长孙皇后,唐朝

    长孙皇后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中国的历史几乎都是是由男人去创造和由男人去书写,在那个封建王朝,男权至上的历史时代,有多少女人能得到史学家的半笔青睐,留下本该属于自己的历史评价,为后世所了解?然而有这样一个女人,他让李世民爱得至深,史学家不吝笔墨极尽溢美之辞

  • 明神宗朱翊钧登基以后,朝中为何会出现怠政的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神宗,朱翊钧

    明神宗是穆宗朱载垕的第三子,其长子和二子均在隆庆元年逝世,三字的朱翊钧自然成为太子的不二人选。穆宗对其寄予了厚望,赐名翊钧更希望他能成为国之重器,驾驭天下。可惜隆庆帝还未继续整治社稷就英年早逝了,还未把朱翊钧培养成材便撒手人寰,把大明江山留给一个未开化的10岁皇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

  • 刘禅乐不思蜀的背后是什么样的用意?他到底有多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禅,三国

    你真的了解乐不思蜀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三国时期,四川彭山人李密名满天下,曾写下《陈情表》传于后世。三国归晋后,晋武帝司马炎下旨召李密入京为官。李密到洛阳后,有同僚问他,昔日蜀汉后主刘禅是个什么样的人?李密回答说:“可比齐桓公!”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霸主,刘禅一贯被人冠以“扶

  • 诸葛亮自出山以来刘备对他言听计从,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诸葛亮,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刘备真对诸葛亮言听计从?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207年冬到公元208年春,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先后三次到隆中寻找诸葛亮,最后他终于见到了这位不世出的高人,在两人见面后,刘备屏退旁人,与诸葛亮探讨天下大势与将来的发展,诸葛亮先是为刘备介绍了各大势力的情况,随后为刘备

  • 汉武帝牵挂一生的女人,李夫人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代,汉朝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又是加强皇权,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确定了儒家治国的理念,对外又多次发动对匈奴的战争,宣扬了大汉的国威。在情感方面,汉武帝又是一个多情的君主,如陈阿娇、卫子夫、钩弋夫人都是在史书上留下浓厚一笔的角色。其中李夫人更是让汉武帝牵挂一生的女人,但是这个女人的家

  • 高平陵之变曹爽如果反击的话 司马懿有没有胜算的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高平陵之变,司马懿

    很多人都不了解高平陵之变,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司马懿冒这个险,其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一直在等待这个机会。如果从搏的角度来说,司马懿搏对了。但是如果以人论,司马懿就不算是搏。因为搏有运气成分,不输就赢。而司马懿的行动,是算准他一定赢,所以我才说他不叫搏。为什么他算准能赢,因为他太了

  • 曹操当初是怎么组建青州兵的 曹操是怎么获得信任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操,刘备,青州兵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操和黄巾军,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很多人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认为曹操的崛起是非常容易的。毕竟他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而曹腾侍奉过四个皇帝,曹操小时候跟袁绍、袁术都是好朋友,怎么说也是官二代,所以他才能比较快的崛起,并且成为三国中最强的势力。其实并不是如此,虽然曹

  • 多尔衮的死到底是什么样的 多尔衮真的是被两母子害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多尔衮,孝庄

    很多人都不了解多尔衮和孝庄母子,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多尔乃是清朝初期的摄政王,也是清朝入关的第一个大功臣。身为当时清朝时期的统治者,多尔衮的死因是简单不过了,那就是出去游玩狩猎的时候不小心因坠马而伤势很严重最后不治而亡,去世的时候才39岁。在那时候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被孝庄和顺治帝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