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死后,诸葛亮给李严的那封信中是什么内容?

刘备死后,诸葛亮给李严的那封信中是什么内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13 更新时间:2024/2/11 9:31:21

章武三年,刘备在临终前将朝政托孤给了诸葛亮李严二人。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

在《诸葛亮集》中有一篇诸葛亮写给同为托孤大臣的李严的一封著名的回信,其全文大致如下:

吾与足下,相知久矣,可不复相解!足下方诲以光国,戒之以勿拘之道,是以未得默已。吾本东方下士,误用于先帝,位极人臣,禄赐百亿。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若灭魏斩叡,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耶!

诸葛亮写这封信时的背景是,刘备病故后,委托了两位托孤大臣,即李严跟诸葛亮。

但诸葛亮却抛开李严,独揽蜀汉的朝政及军事大权。

两人也因此从本应携手共进的同僚,变成了政敌。

于是,李严写了一封信,劝说诸葛亮给自己加九锡,进爵称王。

李严当然不会存在什么好心。

他的动机或许是试探诸葛亮是否要谋朝篡位,也或许是要捧杀诸葛亮。

如果诸葛亮听从了李严的建议,李严就有机会扳倒诸葛亮。

诸葛亮自然是不会上当,回信义正言辞地拒绝了加九锡,进爵称王的诱惑。

但从这封信的全文来看,诸葛亮又没有拒绝得彻底。

关键就在于这封信最后的几句话:“若灭魏斩叡,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於九邪!”

意思是说,如果北伐成功,干掉了曹魏,自己别说加九锡了,受十命也是应该的。

十命是诸葛亮独创的一个词汇,到底是什么意思只能靠猜测。

不过,从诸葛亮把十命置于九锡之上来看,也能猜到十命代表着什么。

九锡是古代皇帝给臣子最至高无上的荣誉,大致代表的赏赐及允许臣子使用的物品是:

一曰车马,二曰衣服,三曰乐器,四曰朱户,五曰纳陛,六曰虎贲之士百人,七曰斧钺,八曰弓矢,九曰秬鬯。

在诸葛亮写这封信之前,历史上只有四个人受过九锡的赏赐。

分别是王莽、曹操、士燮孙权

其中,王莽篡过位,曹操被视为“汉贼”,他的儿子曹丕篡位,士燮跟孙权也都是独霸一方的诸侯,孙权后来还称帝建国。

受过九锡的人都这么厉害,十命的含义毋庸置疑。

比上述四个人受九锡时的荣誉还要高那么一级,意味着什么?

诸葛亮简直就在明明白白的告诉李严,他要在北伐成功后干什么,并反劝李严,跟着自己一起干大事。

事成后,该有的也会给李严,即“与诸子并升”。

虽然这封信的内容并不能证明什么,诸葛亮敢这么写,或许也是证明心中无私及自己的执政目标。

但作为臣子主动表示,未来自己的待遇不会低于九锡,将自己跟曹操、孙权等并列,还是略有些肆无忌惮了。

不止是诸葛亮自己这么想,他信任的下属,也在这么想。

比如,诸葛亮派遣邓芝去东吴见孙权,商量两家结盟之事时,孙权曾担心“蜀主幼弱”,邓芝却把诸葛亮摆出来跟孙权并列:

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

当时的刘禅已经17岁,比孙权接替东吴政权时的18岁差不了多少,算什么“幼弱”?

邓芝竟然也不反驳孙权的言语,直接默认了。

可见,诸葛亮的那帮子心腹,心里都无比明白,诸葛亮迟早是要干曹操曾经干过的事。

无非是缺北伐军功而已。

在史书上,跟诸葛亮并列比较的是司马懿,两人不仅是互相征伐多年的老对手,就连描述他们野心的词汇也一样。

比如,《晋书·宣帝纪》记载的曹操对司马懿的看法是:

帝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

再如:《华阳国志》中记载的蜀汉大臣李邈(诸葛亮死后,因上书骂诸葛亮被刘禅杀掉)对诸葛亮的看法是:

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臣常危之。

诸葛亮和司马懿都被比喻有“狼顾”相。

诸葛亮还厉害一点,多了一个“虎视”(《后汉书》中记载有“秦以虎视”的描述,取觊觎天下之意)的比喻。

比喻上更厉害,实际上却没有司马懿厉害,权柄超过司马懿,军功远远不如。

司马懿帮助曹魏西挡蜀汉,东拒东吴,北抗塞外匈奴、辽东公孙度,多次指挥作战的胜率极高。

诸葛亮却六出祁山徒劳无功,即使有受十命之志,也无法完成愿望。

诸葛亮在给李严回信时,当时的他,估计还是信心满满。

可惜,他的军事能力以及蜀汉的综合实力到底是略差一点。

虽然判断未必准确,但我想,如果诸葛亮真能北伐成功,刘备临终前给他嘱托:“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恐怕就会变成真的。

三国之后,很多王朝的帝王们都把刘备跟诸葛亮的结合当成榜样。

期望自己的臣子也都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

但在我看来,他们推崇的估计也是民间演义里面被高度美化的诸葛亮。

而不是史书中狂言“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诸葛亮。

真正懂得权力真谛的皇帝,估计会对这样的诸葛亮敬而远之。

如诸葛亮辅佐的不是刘禅,而是在唐太宗、明太祖这样的皇帝治下,他大概也不敢写出“虽十命可受,况於九邪!”这样的话语

标签: 诸葛亮三国

更多文章

  • 纪晓岚为什么不救和珅 纪晓岚是救不了还是不能救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和珅,纪晓岚

    看过电视剧的网友们都知道,和珅和纪晓岚作为电视剧中的一对活宝,既然电视剧的缘故,和珅和纪晓岚相互争斗,又是相互欣赏的,和珅获罪的时候纪晓岚为什么没救他?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个原因。第一点就是位置历史上乾隆与和珅之前的关系可不一般,但纪晓岚却是一个例外,两人的地位也是不一样的,然后就是纪晓岚身为大

  • 唐武宗李炎平定昭义的具体过程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炎,唐武宗

    唐武宗李炎是一位明君,可惜命短,一共在位6年,在这6年的时间里,他开创了唐朝最后的盛世。那么李炎平定昭义的具体过程是什么样的呢?在平定了卢龙军乱不久,又发生了昭义镇对抗朝廷的事件。会昌三年(843年)四月,昭义节度使刘从谏病死,其侄刘稹欲仿效河朔三镇惯例,要求袭任节度使职务。当时反击回鹘侵扰的战事刚

  • 乾隆当初为什么要六次下江南 乾隆是在游山玩水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乾隆

    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难道只是游山玩水,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乾隆十四年八月(公元1749年),正值盛年的乾隆皇帝收到江南奏折,奏折里提到,乾隆皇帝西行五台山礼佛,东巡曲阜祭孔,但是江南这么丰饶的地方为何乾隆皇帝一次也不来呢?因此两淮盐督在奏折里跟

  • 曹冲幼时成名却在13岁早早逝世 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冲,曹操

    还不知道:曹冲绝顶聪明,为啥13岁便早夭了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这是古人在思及历史上那些少年时就显露出过人才华的神童时,不禁伏案挥毫写下的诗句。白纸墨字中的少年们穿着宽大的衣衫,在春风中嬉戏打闹。他们有着绝顶的智慧,有着绝佳的天

  • 宋高宗当时的身体非常好,为何却将皇位让给太子赵昚?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高宗,赵昚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隋文帝和独孤皇后为什么可以做到“一夫一妻”制?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隋文帝,独孤皇后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享国三十七年。公元589年,隋军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中国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隋文帝励精图治,开创了开皇之治繁荣局面。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隋文帝杨坚和独孤皇后为什么可以做到坚守“一夫

  • 刘长是什么来历?为何说他不是刘邦的长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长,汉朝

    刘长是什么来历?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作为刘邦的第七个儿子,刘长是刘邦儿子的这个身份,应该是确定无疑的。至于说为什么后世一直对他的身份有所怀疑,主要是他的经历太特殊了。刘长的身份问题,主要源自于一场特殊的刺杀案。刘长的生母赵姬,原本是汉初诸侯王张敖的小妾。后来有一次,

  • 为何说李密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烂?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密,唐朝

    为何说李密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烂?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李密因出身“皆知名当代”的贵族世家,得以入宫充当侍卫。隋炀帝见侍卫中这个“黑色小儿”眼珠子总在滴溜溜乱转,遂将他赶出侍卫队伍。李密称病在家,“专以读书为事。”李密曾在游人如织的长安街头骑着黄牛,左手揽缰绳,

  • 都说诸葛亮神机妙算 诸葛亮为何斗不过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司马懿

    对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为何斗不过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刘备之所以能够得到最终的胜利,多半是因为那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比如“草船借箭”、“空城计”、“死诸葛”等等一系列计谋都能够体现出诸葛亮的才能与智慧。那么可能会有人提出疑问,如此聪

  • 关羽丢失荆州后为何在周围绕圈 关羽不撤网蜀中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关羽,荆州

    还不知道:关羽失荆州后为何不撤往蜀中,却在荆州绕圈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我国历史上,三国时期是十分受到追捧的,就连游戏公司都十分喜欢制作三国题材的,乱世当中,就一定不乏战争,有战争就会存在一颗有一颗璀璨耀眼的将星。三国时期,确实也是名将涌现的时期,关羽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