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皇帝死后几个月才下葬 古人就不怕尸体腐烂吗

古代皇帝死后几个月才下葬 古人就不怕尸体腐烂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869 更新时间:2024/3/20 15:30:26

对古代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帝死后,灵柩为何要停放几个月才下葬?难道不怕腐烂吗?

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杜甫

封建社会是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而又等级森严的时代,几千年的延续让封建王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有大唐盛世经久不衰的传说,也有五代十国的频繁朝代更迭。

封建社会有许多现代人无法理解的地方,他们保留着传统,也有着独属于那个时代的生活方式,这段历史不似欧洲中世纪那般漫漫长夜,推动着历史车轮滚滚前进。

在古代历史中,有一个非常让人难以置信的传统习俗,那就是古代皇帝去世之后,并不会立马下葬,相反他们的灵柩要停放很久,这不禁让人好奇为何要如此行?

01花费巨大,礼制森严

人活着的时候享受这个世界带来的喜怒哀乐,去世之后不过是一把尘土,做人是一直被称为九五至尊的皇帝也逃不了一死的命运,但是皇帝的葬礼却和普通人有着千差万别。

普通人离开这个世界之后,也会被停放几天,防止是假死,但是皇帝要好几个月的时间,这种耗时又耗力的事情让很多人不理解。

其实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古代的礼制非常严格,当时没有现代社会这样的随性,因为皇帝一直被大家尊称为“万岁”,所以离开之后也被称为“国丧”。

在《甄嬛传》中出现过这样一幕,甄嬛离宫之后对皇帝彻底死心,有人去看望她的时候问她为何不关心皇帝的情况,甄嬛回答说:“若有国丧,天下皆知。”

可见皇帝的离开会引起全国人民的悲痛,并且他的葬礼要动用全国之力,花费也是惊人之大。

清宫戏一直非常流行,是因为清代距离现在很近,清代的历史也相对好研究,中国有着上下5000年的文明史,所以不同时代皇帝下葬的礼节也是相差很远。

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讲究礼制,所以一直到清代都没有把“礼”废除,古代非常讲究选个合适的日子,在清代的时候,皇帝去世并非立马入棺。

而是要等很久,去世的时间不是人定的,但入棺的日子却可以人为的选择,当时的人们一定要选择一个他们认为的“黄道吉日”,这就会导致这个皇帝离开之后还要在床上躺很久。

02习俗复杂,步骤繁琐

当皇帝顺利入棺,事情还没有完成,一整套繁琐的礼节和活动就要开始。清代时期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活动叫演杠。

就是一堆人抬着棺从停放的地方一直到下葬之处,如果普通人可能走个过程就结束,但是皇帝本身就意味着尊贵二字,绝对不可能敷衍了事。

所以就会开始在皇宫里和民间选择抬棺之人,选择的过程就要花费很多时间,然后为了确保这一过程万无一失,就会对他们进行非常严苛的练习。

他们首先会准备一根圆木头,然后再在木头上放上一碗水,什么时候这碗水洒出来,就代表他们可以开始执行任务了。

现代社会讲究一个人业务能力要非常强,古代也逃脱不了优中选优的规则。

演杠重点还是演,并不是单纯的下葬这么简单,期间还要伴随着各种法事,清代人们还非常相信迷信之类的东西。

还有皇帝的离开会让朝中重臣非常想念,很多人痛哭流涕只想见皇帝的最后一面,所以皇宫里面就举办了吊唁活动,为了满足能让这些大臣送皇帝最后一程。

当然,还有最后一件非常繁琐的事情:修御道。这是为了表达一种尊重,所以要把这一段路修得非常与众不同。

还有就是这段路坚决不能打滑,这些业务能力很强的抬棺者好不容易训练出来,不能让他们因为外在因素掉链子,在当时还有可能是掉脑袋的危险。

等到正式出殡的那一天,阵仗轰轰烈烈非常庞大,据历史记载,抬棺的人就有128个。皇帝的棺木非常沉重,由专门的金丝楠木制作而成。

为了保证棺材能够真的和“万岁”相匹配,不被时间腐烂,所以会在外面套上两层椁,这就导致了棺材非常沉重。当真正操作的时候,皇帝的葬礼还要更加繁杂。

队伍的长度有几十公里远,无论在政治官场如何斗争,当这一天的时候,文武百官和皇亲国戚都会相聚在这里为皇帝送行。

03纵享奢华,未来难测

皇帝的陵寝也非常奢华,历史上还有非常特殊的事情,一般皇帝登基之后都会为自己修陵寝,秦始皇生前的阿房宫非常绚丽奢华,秦始皇陵更是想要吧阿房宫复原。

皇帝要追求自己生前住的宫殿是什么样子,那么去世之后也想修一个一模一样的,无论何时都想纵享荣华富贵。

这种传一统直延续了很久,到清代的时候,皇帝住进了围墙深重的故宫里面,故宫之大,如果真的要修建一个故宫一样的陵寝,那么整个国家将会生灵涂炭。

这些皇帝会退而求其次,尽量复原自己所住的那个宫殿 ,但是会有非常尴尬的事情发生,有些皇帝还没有等自己的陵寝修好,就已经去世了。

慈禧太后虽然生于清代末年,但是这些习俗却一点没少,她为了能够让自己的陵寝一直保留原样,隔三差五就会派人去修。

皇帝长时间不下葬还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原因,有时候皇帝的去世并不能立刻告诉所有人,继位者争权夺利的事情并不罕见,所以他们会秘不发丧。

确保自己已经成为太子之后再宣布,秦始皇去世之后李斯赵高等人为了扶持秦二世上台就采用了这样的方法。

关于人们很担心的尸体腐烂问题,其实古人也有考虑,古代的防腐技术虽然没有那么成熟,但是他们会想尽各种办法。

比如对棺材严加密封,五棺二椁是皇帝的正常规格,这样层层包裹下来,可以保证空气不流通。

04结语

总之,皇帝的去世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一定要有足够长的时间和仪式感才能体现出来,当然,如果遇到陵寝没有修好的情况,那么注定会拖延。

不过人终有一死,即使再多的繁杂礼仪也无法换回生命,好好把握住当下的所有,珍惜现在的时光,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标签: 古代皇帝

更多文章

  • 独孤谋:独孤家族留下的唯一血脉,迎娶安康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独孤谋,唐朝

    独孤谋,其祖父独孤楷周时已拜为西河县公,是八柱国卫国公独孤信的爱将,为隋代周后,又拜为右监门将军,进封汝阳郡公,数岁,迁右卫将军。601年初为原州(治今宁夏固原)总管。隋炀帝即位,转独孤楷并州总管 。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家族背景其父独孤彦云,早期随唐太宗参加玄

  • 汉武帝北伐那么难,窦宪为何那么轻松?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汉朝

    汉武帝北伐那么难,窦宪为何那么轻松?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北伐历来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诸多北伐中汉武帝北伐无疑是非常耀眼的一场北伐,但是代价也是非常严重的。经过这一次北伐,汉朝家底都打没了,而且沉重的税赋压垮了无数百姓。当时的流民以百万计,十几个人中就有一个流民,这是一个多

  • 靖难之役朱棣能造反成功,到底是因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棣,明朝

    明成祖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纵观各朝,造反的人比比皆是,但造反成功的人屈指可数,其中朱棣就是其中一个,对于朱棣造反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大家各执一词,有说是因为朱棣这个人天生就是君王的命,也有的人认

  • 历史上真实的朱见深,是一位什么样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见深,明朝

    明宪宗朱见深,初名朱见濬,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长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古时候的历史记载大多都是人为的,所以有些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都会对历史做一定的更改。满清入关之后,对明朝的历史就进行了一定的修改,所以我们现在所了解的明朝皇帝大多身背恶名。尤其是成化帝朱见

  • 在三国时期,东吴都诞生了哪些才能猛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东吴五君子,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武将方面蜀汉有“五虎上将”,曹魏有“五子良将”,东吴有“十二虎臣”;文官方面曹操有“五大谋士”,刘备有“卧龙凤雏”,孙权有“四英杰”。除了“四英杰”“十二虎臣”,东吴还有“五君子”。东吴五君

  • 如何评价唐高宗之孙李守礼?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守礼,唐朝

    唐邠王李守礼(672年-741年),本名李光仁,唐高宗李治之孙,章怀太子李贤次子,唐朝宗室、亲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咸亨三年(672年)出生于王府。调露二年(680年)李贤犯下谋逆罪,李光仁与父母同被废为平民,流放到偏僻的巴州。文明元年(684年),李贤在流

  • 薛崇简:太平公主与薛绍次子,曾反对其母太平公主的叛乱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薛崇简,唐朝

    薛崇简(?—724年10月14日),字崇简,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县)人。唐朝外戚大臣,镇国太平公主与太常卿薛绍次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初以母位,封位郢国公,拜太中大夫、司礼丞,转赞善大夫、尚辇奉御、卫尉少卿,迁封银青光禄大夫、燕国公。景龙四年(710年),参

  • 武攸暨:女皇武则天堂侄,太平公主第二任丈夫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攸暨,唐朝

    武攸暨(jì)(663年—712年),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唐朝外戚大臣,女皇武则天堂侄,追封楚王武士让孙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武周时期,册封千乘郡王,迁右卫中郎将。迎娶太平公主,授驸马都尉。迁右卫将军,进封定王,历任司礼卿、左散骑常侍、特进。神龙年

  • 战功卓著的狄青为何死得很冤?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代,宋朝

    战功卓著的狄青为何死得很冤?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宋朝时期,由于国家政策上就是重文轻武,因此在对外的将军上,难得出现一个不世出的人才,每一个都极为珍贵难得,但是,由于这些人往往功高,因此大多时候会招来朝中文官以及皇帝的猜忌诋毁,最终落得个悲惨的下场。最出名的,莫过于我们心目

  • 诸葛亮和刘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两人真的情同父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刘禅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后主刘禅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诸葛亮与刘禅情同父子,事实是这样吗?当年刘备在白帝城将刘禅托付给丞相诸葛亮后,诸葛亮为了对得住刘备的嘱托,不惜鞠躬尽瘁,事必躬亲。而刘禅深知诸葛亮用心良苦,谨遵父亲刘备的遗训,将诸葛亮视为自己的父亲一般。也就是说,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