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马昭为何始终没有篡魏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马昭为何始终没有篡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250 更新时间:2024/1/14 11:25:56

很多人都不了解司马昭篡位,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三国曹魏大将司马懿,成功消磨曹操曹丕的寿命,他70岁时发动高平陵政变,成功掌握军政大权,这也奠定司马家窜魏的基础。到了司马昭掌权时,司马家势力已经遍及朝野,因此当时出现一句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司马昭掌权很久,却不敢篡魏,究竟他还在盘算什么,其实主要原因还是他的手下做了蠢事。

司马懿病逝后,司马师掌握大权横行霸道,曹芳发现司马师企图篡位,就一心想夺回军权,立刻集合亲信商讨对策。没想到事情都还没有谈成,司马师竟挟持太后,废除了曹芳,改立曹髦为帝,曹芳身旁的将士获报后,纷纷发动暴动,讨伐司马师。虽然司马师成功摆平这些将士,却在前线受伤,一直将大将军印紧握在手里,直到司马昭赶到军中,司马师只说“一定要守住将军印”后离世。

司马昭掌权后更加跋扈专权,曹髦不甘心当傀儡皇帝,因此写下潜龙一诗,把自己比拟为因伤受困的龙,在深潭中被泥鳅、鳝鱼欺负,表现出无法施展抱负的心情。这被司马昭看见后,气得逼曹髦认错,虽然对方也乖乖低头,不过司马昭意识到,态度不能强硬,因此默默进行改朝换代的计划。

久而久之,曹髦也发现司马昭篡位的计划,因此秘密召集朝臣商议,决定私写诏书,要求诸侯讨伐司马昭。没想到他太过轻敌,诏书刚写好司马昭就知道了,曹髦立即握佩剑冲出宫去,众臣担心魏帝丧命,纷纷投降司马昭,不过司马昭却大笑一声,不以为意。

其实司马昭私下派贾充率军拦截,和禁军大打出手,成济趁乱杀死曹髦。司马昭发现自己的下属杀死魏帝后,又惊又喜,却装得很悲伤和愤怒,计划收拾残局。为了平息众怒,司马昭只好忍痛,将忠心的贾充被贬为平民,成济则被扣上弑君的罪名,满门抄斩。除此之外,司马昭还故意把曹髦的亲信大臣处死,永绝后患。

司马昭之后立曹奂当傀儡皇帝,却没有急着篡位,这是为何呢?其实“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后面一句体现出司马昭的智慧,那就是“虽有心称帝,然不利人和”。因为成济错杀曹髦,因此惹怒朝中群臣,如果司马昭窜位,就会掀起血雨腥风。

此时司马昭知道,如果再次犯错,就会让之前司马懿等人的努力白费。即便司马昭有谋略,但弑君是他的耻辱,更是不能让他篡位的主因。

标签: 曹魏司马昭

更多文章

  • 邓艾作为一个有功的大将 司马昭为什么还要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邓艾,司马昭

    对大将邓艾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邓艾是魏国名将,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三国时期著名的人物,就是他带兵偷渡阴平,打到成都,迫使刘禅投降,灭了蜀汉。但就是这样一个对魏国有功的人,结局却很悲惨,司马昭下令把他杀了。这是为何呢?这时的司马昭大权在握,应该重用人才,怎么会

  • 孙权在称帝的路上 孙权是怎么一路走过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孙权,东吴

    很多人都不了解孙权称帝,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公元220年,枭雄曹操的病逝,这对当时曹、刘、孙三方对峙的势力而言,是极其重要的事件,这三家所采取的一系列应对措施,最终由三方鼎立演变成三国鼎立,政治、军事上的竞争更显白热化与精彩纷呈。继承父兄基业的孙权,以其精明的政治头脑,在强敌环伺的

  • 吴王李恪不能成为太子是因为他的出身吗?历史上的他是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吴王李恪,唐朝

    大家好,说起吴王李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吴王李恪他是李世民与隋朝的公主生下的儿子,这也是李恪不能成为皇帝的一大根本原因,他虽然文武双全而且是李世民最疼爱的儿子,但李世民性格犹豫不决一直想立吴王李恪为太子,总是有各种原因阻碍他,他也放弃了这份念想。吴王李恪的生母杨妃是李世民攻下隋朝的战利品,他

  • 明末士兵打不过八旗兵,原因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古代,明朝

    纵观明末的军队,对外无法镇压努尔哈赤,以至于让努尔哈赤一步步崛起,到了皇太极时期,不仅统一了关外,甚至降服了强大的李氏朝鲜和蒙古诸部;对内则是镇压不了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使其一步步发展壮大,威胁明朝统治,最后让这个并不具备帝王之才的农民首领李自成崛起,消灭了明朝,令人唏嘘。虽然明末也有战斗力强

  • 刘知远作为后汉开国皇帝,他如何恰到好处地争得帝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知远,后汉

    古代人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对时机把控的精准度,经常让现代人深感敬佩。比如说做皇帝,那是万人争过独木桥,而最终只有一人能达终点。其余的人,终归难免一死。在争夺这唯一的机会上,需要十分敏锐的洞察力,要有异乎寻常的沉稳老练的做事风格,对事物的理解要有入木三分的能力,而最后出击的时机,需要精准无误。所有这些条

  • 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何杀遗老重臣 刘禅这么做有什么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禅,蜀汉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禅杀重臣,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其中关于刘禅的故事至今依然是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问题,人们常说他是三国时期最傻的人物,但根据史学家们研究我们进而得知刘禅并非是一位无所作为的君主,也并非人们所想的那样昏庸无道,相反他却也是一位十分英明的君主,今天我们就来详细的介绍一下这其

  • 鲁肃让孙权下定决心抵抗曹操,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鲁肃,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鲁肃让孙权下定决心抵抗曹操,是如何做到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几乎是兵不血刃地拿下了荆州,几十万大军兵临江东。在曹操巨大的军事压力面前,割据江东的孙权集团内部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以孙氏元老张昭为代表的士族主张向曹操投降。孙权虽

  • 高昌国王鞠文泰与李世民是何关系?他为何会被吓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鞠文泰,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高昌国王鞠文泰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中国的四大名著中,《西游记》对少年一代影响最深的一部。在《西游记》原著中,唐玄奘(唐僧)于贞观十三年和唐太宗李世民结为兄弟,并出发去西天取经。皇帝和僧人结为兄弟,李世民称唐僧为“御弟”,让人印象深刻。实际上,在史书记载中,还

  • 朱标死后 朱元璋为什么选择朱允炆而不是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朱允炆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元璋和朱允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那时候,朱标的病逝毫无疑问弄乱了朱元璋全部的规划,而且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更让他有点精神恍神。首先太子病逝后,在诸多王爷中,谁才可以继承朕的帝位呢?老二朱樉,他幼时便以聪明伶俐出名,处世英武不同凡响。或者老三朱棡,他威势而有谋

  • 装疯卖傻36年的唐宣宗李忱,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宣宗李忱,唐朝

    唐宣宗李忱(原名李怡)是唐宪宗的第十三个儿子。他的生母郑氏是原浙西观察使李锜家中的一个小妾。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其后李锜作乱被朝廷处死,郑氏就随同李锜的家眷们没入掖庭为奴。当时宪宗的贵妃郭氏看中了她,便把郑氏从掖庭调到自己身边充任侍女。郑氏天生丽质,不久之后唐宪宗所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