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践踏周天子权威的短命秦武王嬴荡,在位时期对秦朝有什么样的贡献?

践踏周天子权威的短命秦武王嬴荡,在位时期对秦朝有什么样的贡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864 更新时间:2024/2/14 13:59:38

每当一提起秦武嬴荡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公元前330年,秉承孝公遗志、励精图治的秦惠文王嬴驷拜犀首公孙衍为秦国大良造,将秦国的军政大权悉数交付给公孙衍。同年,公孙衍率领秦军东出函谷,进军河西,全歼了魏国河西驻军,俘杀魏国上将军龙贾,为秦国一雪百年之耻。

次年,公孙衍再度派兵攻打魏国,攻取魏国河东重镇——汾阳、皮氏、曲沃、焦城,使得魏惠文王不得不主动割地求和。就在这个捷报传到咸阳宫之时,二十七岁的秦惠文王迎来了自己的嫡长子,意气风发的秦惠文王为这个孩子取名为“荡”,意思就是希望这个孩子未来能够“涤荡中原”,带领秦国走向更加强大的未来。

公元前311年,卧病在床的秦惠文王嬴驷病逝,太子荡在秦惠文王灵前即位,是为“秦武王”。

说起这个秦武王,因为近年来影视剧作的黑化,使得他在大家的印象之中,就是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匹夫,一个不适合做秦王的人。

可是,历史上的秦武王嬴荡真的是这样的吗?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在洛邑扛鼎,践踏天子权威的短命秦王,他对秦国有多少贡献?

01驱逐张仪,分割相权

有的同学就会问了:为什么说“驱逐张仪”是秦武王的功绩,将这样一个为秦国奉献了半生的柱国之臣驱逐了,还能算得上是他的功绩吗?

张仪对秦国立有大功不假,但是因为张仪的“外交欺诈”,秦国的外交信誉扫地,山东各国不再相信虎狼之秦所说的任何话语,答应的任何条件。

当然了,这个不是张仪遭到驱逐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秦国朝堂之上的魏人势力过于强大,已然影响政治平衡。在当时的秦国,惠文后是魏国人、武王后是魏国人、相国张仪也是魏国人,除了武王后因在秦国的时间还不长,没有形成自己的势力,惠文后与张仪皆在秦国朝堂有着极大的影响,秦武王为了加强王权,控制各派系间的平衡,势必会对魏人势力下手。那么,问题来了,对谁下手呢?

惠文后是秦武王嬴荡的亲娘,武王后是秦武王嬴荡的媳妇,而张仪呢,是秦武王的啥人?啥都不是!张仪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打击魏人势力的最佳目标。

在张仪被驱逐之后,秦武王将老爹秦惠文王设立的相国之职一分为二,分设左右丞相,分散相权,加强王权。

02平定巴蜀,联合越国,威逼楚国

公元前310年年初,韩、魏、赵、齐等国纷纷派出特使祝贺秦武王登基即位,秦武王单独接见了越王无疆的特使,与其相约夹击楚国,制约楚国发展。越国与楚国本就是南方的强国,都想灭掉对付,秦国有意联合,越王无疆自然是欣欣然地答应了。

就在秦武王准备调集兵力,从巴蜀地区以居高临下的态势,对楚国形成威胁的时候,秦惠文王时期平定的巴蜀地区,因蜀相陈庄发动政变,杀害蜀侯,调集兵力对抗秦国的统治。秦武王一怒之下命左丞相甘茂率领大军直扑巴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垮了陈庄的叛军,诛杀蜀相陈庄。巴蜀地区这才彻底平定下来,从此之后,开始为秦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粮草、兵员,成为了秦国的大后方。

03攻取宜阳,率军直入周王畿,扛鼎践踏周王权威

公元前307年,在将秦国各方势力整合,离间韩魏关系之后,秦武王以“车通三川,欲窥周室”为由,派遣左丞相甘茂率领秦军主力东出崤函,兵锋直指韩国军事重镇宜阳。

韩襄王调集重兵增援宜阳,并且派出使臣前往各国求取援军,但因此前秦国的运作,魏、齐等国皆拒绝出兵。韩军在苦战五个多月之后,被甘茂率领的秦军主力击败,伤亡惨重,韩国元气大伤,韩襄王不得不向秦国割地求和。

在得知甘茂攻取宜阳的消息后,秦武王率近卫君临宜阳城,与甘茂一同率军前往宜阳身后的周王畿——洛邑。在战国时期,就算是周王室日益衰微,但是各国君王如有前往周王畿的需要,皆会给足周天子面子,也要让人“通报”一声,可是唯独秦武王、秦昭襄王兄弟是个例外,都是直接带兵杀入周王畿,非但没有拜见周天子,反而让周天子来拜见他。

而后,秦武王为了挑战周王室所剩不多的权威,也为了向天下证明秦国有并吞天下的野心和能力,试举雍州鼎(龙文赤鼎),结果绝膑而亡……

标签: 秦武王嬴荡战国

更多文章

  • 慈禧喝了此汤赞不绝口,为何转眼就把厨子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慈禧,清朝

    慈禧喝了此汤10年连连称赞,得知汤的原食材,立刻下旨:赐死厨子! 慈禧太后的穷奢极欲,想必大家印象最深的,便是在甲午海战即将爆发之际,挪用北洋水师军费为自己办寿辰了。慈禧虽为太后,但却掌握着清帝国的生杀大权,对于其他人也是稍有不满便会夺其性命,即便是皇帝的宠妃也不在话下。慈禧在生活中不仅珠宝满身,在

  • 秦桧害死岳飞之后 秦桧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桧,岳飞

    很多人都不了解秦桧下场,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秦桧(1090—1155年),字会之,生于黄州,籍贯江宁(今江苏南京)。南宋初

  • 乾隆很宠爱福康安,嘉庆为何看不惯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福康安,清朝

    清朝入关一百多年后,历经顺治、康熙、雍正几代皇帝辛苦经营,到了乾隆时期,终于达到极盛时期。乾隆之所以能打造出“康乾盛世”的最高峰,一是因为他站在了祖上几代人的奋斗基础之上,二来也与他个人的才干密不可分。乾隆的知人之明、用人之道,在清朝皇帝中可谓无出其右。乾隆时代,大批优秀人才如雨后春笋一般,被提拔到

  • 魏忠贤死前遗言可保明朝国运 结果崇祯当时没有听进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魏忠贤,崇祯

    很多人都不了解魏忠贤遗言,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魏忠贤是我国明朝非常著名的宦官,他出身市井,早年为了躲避赌债而净身入宫做了宦官。入宫后魏忠贤就攀上了大太监王安,而在王安的信任和保护下,他在宫中的地位逐渐成长了起来,后来还奉命到了甲子库当差,捞了不少油水。在富裕起来以后,魏忠贤还有幸结

  • 隋末唐初割据群雄之一:窦建德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窦建德,隋朝

    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上,出现过不少大一统的强悍王朝,同时也出现过许多次诸侯割据各自为战的时期。而一提到三国鼎立,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东汉末年之后的吴、蜀、魏三国鼎立时期。但除此之外,在隋朝与唐朝更替之间,也出现过一段短暂的“三国”鼎立的时期。那就是以李渊为首的唐、王世充为首的郑以及以窦建德为首的夏这

  • 北齐皇帝高湛一生暴虐,最后下场也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高湛,南北朝

    两晋南北朝,被称为“迷乱狂欢三百年”,并不无道理,比如说这个高湛。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高湛和其前任高演是同母兄弟,为娄太后子,史载也是个美男子。在高演病重时,他就和族人高元海和高归彦等人密谋叛乱。不过,高湛没动手,为什么?临行前,一个巫师占卜,劝说高湛不要起义,乖乖呆着就

  • 秀才出身的鲍永为人忠义,为何不得刘秀的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鲍永,汉朝

    建武十五年,大司徒韩歆因为进谏言辞过于激烈,被刘秀追责,逼杀于贬职归乡的路途中。同时,为韩歆求情的司隶校尉鲍永,被贬为东海相。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事后舆论大哗,刘秀也后悔了,他下旨追赐韩家,以大司徒之礼下葬韩歆。奇怪的是鲍永却没有得到刘秀的宽恕,到死都没有回到过京城。鲍永

  • 李渊在玄武门之变后,如果不禅位是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渊,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玄武门之变后,如果李渊不主动退位,李世民将会如何对待他?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兄弟相杀在古代帝王之家是十分平常之时,在封建制度之下,历朝历代的君主即位几乎都要经历手足反目的过程。有甚者,亲父子之间也是避免不了有一死伤,唯有胜者方能为王。提起大唐王朝,唐太

  • 朱元璋在诛杀功臣的时候 期间为何没有公开反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功臣

    对朱元璋杀功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同样都是清算功臣,刘邦抓了韩信之后,许多人听说了,都开始公开反叛,比如陈豨、臧荼、彭越、英布等人。然而朱元璋清算功臣,前后杀了那么多人,却没人公开反叛,为何没人出来反他呢?其一,朱元璋先下手为强我们之所以说公开反叛,是因为

  • 李世民喝下毒酒后已经大口吐血 李世民最后为何没有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世民,毒酒

    你真的了解李世民喝毒酒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古代时候的争权夺势是很常见的,有人能为了那点权利就把自己老婆或者女儿送人,就为了去争取那一点权利,但是还有人会抢皇位,而抢皇位的人也是很不简单的,经常能看到几个皇子为了争夺皇位或者太子的位置争权夺势,明争暗斗,就是想要自己当上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