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表的一生都是什么样的?止步于荆州又是为何?

刘表的一生都是什么样的?止步于荆州又是为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619 更新时间:2024/2/12 4:10:21

刘表东汉末军阀,字景升。以上问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在东汉末年,刘表这位诸侯的评价可谓褒贬不一。一方面,刘表年少成名,年纪轻轻就已经是北军中侯,而在荆州刺史王睿死后,刘表受命前去担任荆州刺史,可是朝廷并没有派一兵一卒保护刘表。也即刘表单骑入荆,迅速控制了除南阳郡外的荆州七郡。另一方面,在坐镇荆州,拥兵10万的基础上,刘表的一生却止步于荆州。

对此,谋士贾诩表示:“表,平世三公才也;不见事变,多疑无决,无能为也。”

谋士郭嘉表示:“表,坐谈客耳。”

而曹操则指出:“我攻吕布,表不为寇,官渡之役,不救袁绍,此自守之贼也,宜为后图。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

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刘表为人性多疑忌,好于坐谈,立意自守,而无四方之志,从而一直没有争霸天下。尤其是在官渡之战期间,刘表更是错失良机,让后人也为之唏嘘不已。

首先,东汉末年,刘表来到荆州后,单马入宜城,与延中庐县人蒯良、蒯越及襄阳人蔡瑁等共谋大略。在斩杀请宗贼五十五人之后,刘表迅速控制了除南阳郡外的荆州七郡。初平二年(191年),袁术派孙坚进攻刘表,刘表派江夏太守黄祖在樊城、邓县一带迎战。到了公元192年,孙坚被刘表的部下诛杀。建安元年(196年),张济因军中缺粮,于是出兵到荆州牧刘表处掠夺,攻打南阳郡的穰城,中流矢而死。也即除了孙坚,张济(侄子是张绣)这位汉末诸侯,也被刘表所斩杀。

因此,诛孙坚斩张济,无疑体现出刘表强势的一面。在执掌荆州期间,刘表远交袁绍,近结张绣,内纳刘备,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在东汉末年,刘表是完全有能力和曹操等诸侯争霸天下。但是,实际的情况是刘表自来到荆州之后,就一生止步于荆州了。对此,在笔者看来,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方面,这是因为荆州地处四战之地,荆州牧刘表所面临的外患,促使其无法去和曹操等诸侯争霸天下。公元192年,孙坚与刘表作战时阵亡。在此背景下,不管是孙策还是孙权,都将荆州牧刘表视为自己的仇敌。况且,荆州正好处在江东的上游,对于江东孙氏来说,想要确保自身的安全,就必须拿下荆州,这也是孙权背叛孙刘联盟,偷袭关羽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刘表执掌荆州期间,无疑遭到了孙策、孙权的多次进攻,虽然大部分进攻都被成功抵挡了,可是,这都是建立在荆州主力没有外出的前提下。如果刘表真的率领主力北伐中原,如同关羽北伐襄樊一样,难保不会因为后方空虚,从而给江东孙氏以可乘之机。也即出于自保的要求,荆州牧刘表不敢出兵争霸中原。

除了东边的江东孙氏,荆州的南方,也不怎么太平。

《后汉书·卷七十四下·袁绍刘表列传下》中记载:三年,长沙太守张羡率零陵、桂阳三郡畔表,表遣兵攻围,破羡,平之。

建安三年(198年),长沙太守张羡率零陵、桂阳三郡叛逆刘表,刘表遣兵攻围,连年不下。后张羡病死,长沙人又立其子张怿为主,于是刘表攻下张怿。在平定荆南之后,刘表与交州牧张津之间渐生仇隙。在建安四年至八年间(199年—203年),张津对刘表连年用兵,这无疑也给刘表带来了比较大的困扰。对于东汉末年的交州来说,主要包含今广东、广西等地,也即正好处在荆州的后方。

如同诸葛亮是先平定南中,再北伐曹魏一样,刘表在没有一个稳定后方的前提下,自然是不敢轻易北伐中原。建安八年(203年),张津被部下杀害,曹操为了牵制刘表,以汉献帝刘协的名义拜交趾太守士燮为“绥南中郎将,董督(交州)七郡,领交阯太守如故”,对于曹操的这一举动,旨在抗衡刘表在交州的势力。

最后,另一方面,对于刘表来说,不仅有江东孙氏、荆南、交州等外患,还有内忧需要解决。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两大诸侯之间爆发了官渡之战。彼时,虽然曹操势力不如袁绍,但是,因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所以荆州望族出身的蒯越以此劝刘表,也即希望刘表归顺曹操。对此,刘表胡亦不觉,便派遣韩嵩往见曹操,以观虚实。韩嵩从许都回来后,指出曹操威德并立,是真正的明主,便劝刘表遣子入质。刘表却因而怀疑韩嵩反为曹操做事,大为愤怒,准备要杀韩嵩。对此,在笔者看来,这说明曹操在掌握汉献帝刘协之后,已经撬动了刘表的部分手下。

从刘表的角度来看,在已经有部分手下准备归降曹操的背景下,如果贸然出兵北伐,搞不好就是这些人和曹操来一次里应外合,自己不但要失去荆州牧的宝座,甚至会有性命之忧。而这,自然也能理解刘表为什么要收留刘备了,因为刘备是坚决反对曹操的势力,在刘备来到荆州后,无疑可以平衡荆州内部投降曹操的势力,对于刘表来说,这无疑有助于防止自己被意欲投降曹操的势力推翻。总的来说,在内忧外患的基础上,荆州牧刘表虽然坐拥荆州七郡,带甲之士十余万,但是他还是一直没有争霸天下。不过,相对于袁术、吕布、公孙瓒等诸侯,荆州牧刘表至少在生前保住了自己的地盘,并且获得了善终的结局,这已经是汉末诸侯中相对不错的结果了。

标签: 刘表汉朝

更多文章

  • 黄宗羲是什么出身?他死后要求裸葬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黄宗羲,明朝

    黄宗羲字太冲,一字德冰,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1688年,也就是康熙二十七年,七十八岁的黄宗羲开始考虑后事,而此时的他早已是名满天下的大儒,于顾炎武、王夫之合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而此时的黄宗羲作为一代大儒,却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他

  • 历史上李自成率军攻打洛阳的状况怎么样?有多惨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自成,明朝

    李自成原名鸿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崇祯十五年,李闯王与其军队怀着万丈豪情,引滔滔黄河水,以摧枯拉朽之势再次兵临开封城下。有史料记载:“秋九月癸未,天大雨,二口并决,声如雷,溃北门入,穿东南门出,注涡水”。《明史卷》直言:“城中百万户皆没”。覆巢之下安有

  • 陈友谅为什么要杀手下第一大将赵普胜?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赵普胜,元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说一说关于陈友谅手下第一大将赵普胜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元末是个群雄并起的时代,陈友谅无疑是最有实力的,势力范围相当于四个省。自至正十八年(1358年)以来,陈友谅不劫掠朱元璋和元朝的领地,先后占领了安庆(今安徽安庆),龙兴(今江西南昌)、瑞州(今江西高安)、邵武(今福建邵

  • 历史上曹蜀魏三国的都督一职是何地位?职责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都督,三国

    都督是古代的官职,兴于三国。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在汉末三国时期,都督是比较常见的武将官职。对于魏蜀吴三国来说,都设立了都督这一官职。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都督一名在汉末三国时期开始大量出现﹐其中有的是偏裨将校﹐有的则是军队的统帅甚至某个区域的主将。前者被称为帐下都督或

  • 长孙无忌靠什么成为凌烟阁上第一功臣? 长孙无忌的优秀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凌烟阁, 长孙无忌

    众所周知长孙无忌,他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贞观朝功臣济济,他是凌烟阁上第一功臣,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长孙无忌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长孙无忌不但在贞观朝发挥了特殊作用,且受托辅佐高宗,成为唐初政治史上的特殊人物。功垂唐室 玄武门事变崭露头角长孙无忌(594

  • 福康公主的一生充满反转,谁该为她的悲剧结局买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福康公主,北宋

    福康公主,宋仁宗赵祯长女,她的一生有很大的反转。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幼年时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后来却因为一场不幸的婚姻毁了一生。而亲手将她推向深渊的,正是她的父皇宋仁宗赵祯。宋仁宗一生有过3个儿子13个女儿,而这16个孩子只有4个女儿长大成人,福康公主就是其中之

  • 把皇位传位给嬴渠梁,秦献公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嬴渠梁,战国

    秦孝公,秦献公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献公是一位有智慧、有远见的君王,他在位期间,对秦国制度进行了大力的改革:废除了殉葬制度,奖励生育并编制户籍,促进了劳动力的积极增长。收复了大量失地,并推广县制、反对歧视。扩大商业贸易与交往,从

  • 狄仁杰的政治智慧,死后倍极哀荣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狄仁杰,武则天

    官场是个时刻风云变幻的地方,需要有极高的政治智慧才能全身而退,狄仁杰在武则天当政时期官拜宰相,是武则天非常倚重的重臣。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民间盛传的是他的明察秋毫、断案如神,人称其为“神探狄仁杰”。狄仁杰不仅是位神探,而且还是位杰出的政治家。更为可贵的是,狄

  • 秦昭襄王在位时期都做了什么事情 秦国为何差点在他手里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昭襄王,秦国

    对秦昭襄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昭襄王在位时间到底做了什么事情,秦国为什么差点就亡国了?人才,不论何时都是极受追捧的,在战国时期,各方诸侯逐鹿天下,人才更是极受重视;人才有多重要?魏国得李悝而强大,韩国得申不害而强大,秦国得商鞅而冠绝诸侯;以上说的都是顶尖

  • 历史上东哥的一生是什么样的?她的婚姻生活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东哥,清朝

    在中国古代,女性地位一直不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古时候女子的婚姻,很少有自己做主的,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就决定了这个女子的一生。如果觅得如意郎君还好,如果所嫁非人,恐怕就难逃悲惨的命运。即使这个女子是公主,也不能完全跳脱出这样的束缚。平时锦衣玉食的公主,为了笼络朝臣或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