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房琯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正谏大夫房融之子

房琯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正谏大夫房融之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666 更新时间:2024/1/16 13:05:59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房琯(697年-763年),字次律,河南(今河南偃师)人,唐朝宰相,正谏大夫房融之子。

房琯是弘文生出身,历任校书郎、冯翊县尉、卢氏县令、监察御史、睦州司户、主客员外郎、主客郎中、给事中、宜春太守、太子左庶子、刑部侍郎,赐爵漳南县男。安史之乱爆发后,房琯随唐玄宗入蜀,拜吏部尚书、同平章事。

唐肃宗灵武即位,房琯前去投奔,深受肃宗器重,委以平叛重任。但他不通兵事,又用人失误,结果在陈涛斜大败而回。后来,房琯在贺兰进明、崔圆等人的进言下,逐渐被唐肃宗疏远,而他自己又喜好空谈,最终被罢为太子少师。

长安收复后,房琯进封清河郡公,不久因结党被贬为邠州刺史,后历任太子宾客、礼部尚书、晋州刺史、汉州刺史。763年(广德元年),房琯被拜为刑部尚书,在赴京途中病逝,追赠太尉。《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房琯年轻时非常好学,风仪沉稳,以家族的恩荫成为弘文馆学生。他生性淡泊,曾与吕向隐居在陆浑山(在今洛阳)十几年,潜心读书。

724年(开元十二年),唐玄宗欲封禅泰山,房琯撰写一篇《封禅书》进献皇帝。中书令张说非常欣赏他的才华,举荐他为秘书省校书郎,后调任冯翊县尉。不久,房琯辞官,参加“堪任县令科”考试,被任命为卢氏县令。他政绩突出,深受百姓爱戴。

屡遭贬谪

734年(开元二十二年),房琯升任监察御史,因判案不当而获罪,贬为睦州司户,后历任慈溪、宋城、济源等县县令。他兴办对百姓有利益的事业,革除弊端,并修缮官舍,逐渐传出能干的名声。

742年(天宝元年),房琯担任主客员外郎。744年(天宝三载),他又升任主客郎中。

746年(天宝五载),房琯升任给事中,赐爵漳南县男。当时,唐玄宗改温泉宫为华清宫,并在华清宫周围建造百官官署,命房琯主持修缮事宜。不料尚未完工,房琯便因受李适之、韦坚等人的牵连,贬为宜春郡太守,后历任琅邪、邺郡、扶风三郡太守。

担任宰相

755年(天宝十四载),房琯被征回朝中,担任左庶子,后改任宪部(即刑部)侍郎。

756年(天宝十五载),安史叛军进逼长安,唐玄宗抛下百官逃往蜀地。房琯得知后,与张均、张垍兄弟连夜追赶。到达长安城南十数里的山寺时,张均兄弟因家眷还留在城中,不肯继续前行,只有房琯独自继续追赶。七月,房琯在普安郡追上唐玄宗,当日便被任命为文部(即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到达成都后,又加银青光禄大夫。

当时,太子李亨在灵武被群臣尊为皇帝,是为唐肃宗,并遣使入蜀,通报唐玄宗。唐玄宗遂退位为太上皇,命房琯与左相韦见素、门下侍郎崔涣前往灵武,正式册封唐肃宗为皇帝。十月,房琯在顺化郡拜见唐肃宗,陈述玄宗让位之意,并提及当前形势,言辞慷慨。唐肃宗认为房琯素有盛名,对他倾心相待。房琯也自负才华,以天下兴复为己任,对行在政务进行决断。

平叛兵败

十月,房琯上表皇帝,请求亲自率军收复两京。唐肃宗便任命他为持节、招讨西京兼防御蒲潼两关兵马节度等使,让他与郭子仪、李光弼等大将一同征讨叛军,并同意他自己选择幕僚。房琯任命邓景山、李揖、宋若思、贾至、魏少游、刘秩等人为幕僚,唐肃宗又命兵部尚书王思礼做他的副手。

房琯出兵后,将军务全部委托给书生出身的李揖、刘秩,并道:“叛军的曳落河骑兵虽强,但怎能敌得过我的谋士刘秩?”他将部队分为三军:杨希文率南军,从宜寿进军;刘悊率中军,从武功进军;李光进率北军,从奉天进军。房琯又以中军、北军为前锋,于十月二十日抵达便桥。

二十一日,中军、北军在咸阳县陈涛斜遇到叛军。房琯本欲防守,等待时机,但因中使邢延恩催促,只得出战。他采用春秋时期车战之法,以牛车两千乘进攻,命马步军护卫。叛军顺着风势,扬尘纵火。唐军大败,人畜相杂,死伤多达四万,仅有数千人逃出。

二十三日,房琯又率南军与叛军交战,再次大败,杨希文、刘悊投降叛军。房琯只得逃回行在,向唐肃宗肉袒请罪。唐肃宗饶恕了他的罪责,仍像以前一样待他,让他招集散溃的士兵,再图进取。

罢为散官

这时,北海太守贺兰进明从河南赴行在,被任命为南海太守,代理御史大夫。贺兰进明入宫谢恩,唐肃宗问道:“朕让房琯授你为正职大夫,怎么成了代理呢?”贺兰进明道:“房琯与臣有矛盾。”唐肃宗这才明白。贺兰进明趁机进言道:“西晋任用王衍为宰相,崇尚浮华,以致中原沦丧。陛下中兴社稷,应任用贤才。房琯生性虚浮,好说大话,不是宰相之才。而且房琯在成都辅佐太上皇时,让诸王掌兵权,居重藩,却把陛下安置在边鄙之地,这是对陛下的不忠。他还安排自己的党羽,掌握军队,这哪里是肯为陛下尽忠呢?”唐肃宗从此开始讨厌房琯。

757年(至德二载),宰相崔圆到扶风拜见唐肃宗。房琯认为崔圆此时才来朝见,一定会被罢相,于是对他非常不礼貌。不料,崔圆通过贿赂权宦李辅国,颇受唐肃宗器重,并因此与房琯结怨。而房琯又经常称病,不肯上朝,与刘秩、李揖、何忌等人谈论佛道虚无之事,受到舆论的非议。

房琯还常听门客董庭兰弹琴,董庭兰也借此而弄权谋利。后来,法司弹劾董庭兰,房琯入朝自诉,被唐肃宗斥退。五月,唐肃宗任命谏议大夫张镐为宰相,将房琯贬为太子少师,担任散官。

晚年颠沛

十一月,房琯随唐肃宗返回长安,加金紫光禄大夫,进封清河郡公。房琯被罢相后,常称病不去上朝,却在家中招纳宾客,以致宾客盈门。同时,房琯的亲党在朝中大肆宣扬:“房琯是文武全才,应受重用。”唐肃宗非常反感。758年(乾元元年)六月,唐肃宗历数房琯罪责,将他贬为邠州刺史。

当时,邠州驻有军队,常由武将兼任刺史,法纪废弛,州县官舍都被当作军营,官吏只得侵占民宅居住,以致人口稀少。房琯到任后,颁布法令,晓谕州县,又整治馆舍,让僚吏恢复办公。759年(乾元二年)六月,唐肃宗下诏褒奖房琯,征拜他为太子宾客。

760年(上元元年),房琯改任礼部尚书,不久出任晋州刺史。八月,房琯又改任汉州刺史,并以重金聘娶汉州司马李锐的甥女卢氏,将她嫁给自己失明的儿子房乘,舆论都对他加以鄙薄。

763年(广德元年),房琯被拜为特进、刑部尚书,在赴京途中不幸患病,同年八月病逝于阆州(治今四川阆中),终年六十七岁。追赠太尉。

人物评价

柳宗元:房公相玄宗,有劳于蜀,人咸服其节;相肃宗,作训于岐,人咸尊其道。惟正直慈爱以成于德。用是进退,所居而事理辩,所去而人哀号。

李肇:宰相自张曲江之后,称房太尉、李梁公为重德。

刘昫:琯好宾客,喜谈论,用兵素非所长,而天子采其虚声,冀成实效。琯既自无庙胜,又以虚名择将吏,以至于败。②

禄山寇陷两京,儒生士子,被胁从、怀苟且者多矣;去逆效顺,毁家为国者少焉。如光远勇决任气,会权变以立功;房琯文学致身,全节义以避寇。阽危之时,颠沛之际,有足称者。然光远居重藩,掌军政,琯登相位,夺将权,聚浮薄之徒,败军旅之事,不知机而固位,竟无德以自危。

宋祁:琯有远器,好谈老子、浮屠法,喜宾客,高谈有余,而不切事。时天下多故,急于谋略攻取,帝以吏事绳下,而琯为相,遽欲从容镇静以辅治之,又知人不明,以取败挠,故功名隳损云。②

唐名儒多言琯德器,有王佐材,而史载行事,亦少贬矣。一举丧师,讫不复振。原琯以忠谊自奋,片言悟主而取宰相,必有以过人者,用违所长,遂无成功。然盛名之下,为难居矣。夫名盛则责望备,实不副则訾咎深。使琯遭时承平,从容帷幄,不失为名宰。而仓卒济难,事败隙生,陷于浮虚比周之罪,名之为累也,戒哉!

司马光:房琯喜宾客,好谈论,多引拔知名之士,而轻鄙庸俗,人多怨之。

叶子奇:昔杨国忠为相,任鲜于仲通为将,使征云南,丧师一十万;房琯为相,用琴士董廷兰为将,使拒安禄山,丧师四万;王介甫为相,命门客李复圭为将,使攻西夏永洛城,丧师亦数万,是皆取非才于亲暱,皆由君不知将,将不知兵,未有不败其国者也。

归有光:房琯自成都奉册灵武,亟见任用。以天下为己任,知无不为,参决机务,诸将相莫敢望。既而以贺兰之谮,分军讨贼,师败于咸阳。唐世名儒皆称其有王佐之材,然将兵固非所长,一与贼遇,遂至丧师。前史称其“遭时承平,从容帷幄,不失为名宰;而用违所长,遂陷浮虚比周之罪”。

张大龄:琯之德器岂尽虚名乎?琯乃平世三公之才耳。肃宗用违其才,所以一败而不振。若收复之后,令琯从容讽议,镇静庙堂,以抚摩残喘,毋令谗邪间之,当必有可观者。方用而疑之,方疑而将之,既败而即逐,一逐而不收。人皆嗟琯之不尽其用,予独悲琯之不逢其时。

王夫之:陈涛之败,继以清渠,不得专咎房琯而谓汾阳之所向无前也。推其致弱之繇,玄宗失计于前,肃宗不能遽振于后,积弱乍兴,不得不资回纥以壮士气而夺贼胆,其势然也。

个人作品

《全唐诗》收录有其诗文一首:《题汉州西湖》。

《全唐文》收录有其文章两篇:《上张燕公书》、《龙兴寺碑序》。

标签: 房琯唐朝

更多文章

  • 李治为什么一定要娶武则天 李治都做了哪些准备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治,武则天

    对李治娶武则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治为了娶武则天到底有多拼命?李治都做了什么准备?一、李治为何娶武则天李治为何不顾一切的非要娶武则天?从现有的史料来分析,这实在是一笔糊涂账。当然,您若非说是因武则天漂亮,那也绝对正确,却不是根本性原因。因为自李世民去世后

  • 司马德戡简介:隋朝将领,与宇文化及发动兵变并缢杀炀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司马德戡,隋朝将领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享国三十七年。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进行大改革。政治初创三省六部制,巩固中央集权,正式推行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现象,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强化了政府机制,根据南北朝的经验改革政治,兴建隋唐

  • 明朝时期沐氏家族是什么地位?为何不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沐氏家族,明朝

    沐氏家族,是明代最为兴盛的功臣世家,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纵观古今,我们的中国已经走过了五千年之久了。在这五千年的岁月里,我们经历过了很多很多。从原始部落到封建王朝,从封建王朝再到民主社会。我们一路走来,经历过了很多的艰辛。但是要说到中国历经了最久的

  • 曹操和曹丕相比 两人行为为什么截然相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操,曹丕

    对曹操和曹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生前未称帝,曹丕一即位就称帝,二者有何不同?曹操在有生之年,雄踞北方,权倾中外,天下名士纷沓而至。是名副其实的实权人物。世人称他“一代奸雄”。虽是名义上的诸侯王,却执掌天子令。可以说曹操在当时有着得天独厚的称帝优势,可当

  • 宋度宗赵禥:南宋第六位皇帝,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赵禥,南宋

    赵禥,即宋度宗,初名赵孟启,又名赵孜,字长源,宋理宗赵昀之侄,荣王赵与芮之子,宋朝第十五位皇帝,南宋第六位皇帝,在位共10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因宋理宗无子,赵禥被收为养子,先后被封为建安王、永嘉王、忠王。 景定元年(1260年),被立为太子。景定五年(12

  • 历史上狄仁杰能保全性命,得以善终的秘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狄仁杰,唐朝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唯一一名女皇帝那就是武则天。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武则天的实力是不可小觑的,她一方面打击了保守的门阀世族,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另一方面注意地方吏治,加强对地主官吏的监察,促进经济发展,在她的治理下,国家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局面,为后

  • 咸丰皇帝为什么只活了31岁就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咸丰皇帝,清朝

    咸丰皇帝为什么只活了31岁就去世?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梁武帝萧衍85岁,周国皇帝武则天81岁,吴越钱镠80岁,乾隆帝弘历89岁……除了这些人之外,大多数古代皇帝的寿命还是非常短的,咸丰皇帝更是在31岁的时候就撒手人寰。不过这也让许多人感到好奇,作为天下之主,吃最好的用最好的

  • 三国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谁才是箭法和剑术最强者?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关羽

    相信很多朋友都好奇过三国时期的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谁才是箭法和剑术最强者?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本来关张赵马黄的武艺本在伯仲之间,若不是生死搏斗是很难分出胜负的。关羽、黄忠善使大刀,张飞的兵器是丈八蛇矛。赵云、马超善用枪。关羽的刀法大气磅礴,黄忠

  • 许褚忠心耿耿,为什么他儿子却被杀掉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许褚,三国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许褚儿子许仪的故事。凛凛威风镇九州,当年许褚果如虎。只见孟起军前见,天下从兹播虎侯。许褚,字仲康,他是曹操账下猛将,在《三国演义》中,有关其武艺之高的描述有不少,比如他曾和典韦大战两次不分胜负,

  • 历史上杨贵妃入宫前去做了道士,是李隆基安排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杨贵妃,唐朝

    杨贵妃是中国四大美女之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杨贵妃又叫杨太真,太真就是她出家做道士时的道号,李隆基为啥要让杨玉环做道士呢?无非是堵住天下悠悠众口,看似掩人耳目,实则掩耳盗铃而已。李隆基是一个专情的皇帝,一生只宠两人,前半生是武惠妃,后半生是杨贵妃。武惠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