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前后期投降的人基本都没事 曹丕为什么会蔑视于禁投降关羽

三国前后期投降的人基本都没事 曹丕为什么会蔑视于禁投降关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685 更新时间:2024/2/14 7:20:02

于禁头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期投降的人基本都没有什么事情发生,于禁投降为什么会被曹丕蔑视?于禁被蔑视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下,于禁投降的事情以及于禁被蔑视的原因。

三国前期和后期投降的人都没事

纵观整个三国时期,从一个诸侯投降另外一个诸侯或者从一个国家投降另外一个国家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并不会出现诛杀的恶性事件,这是由于当时各个诸侯都在争夺人才,一旦出现诛杀的问题,很容易出现阻隔人才归附的问题。

比如曹操麾下的张郃,张辽,徐晃等人都是从其他诸侯那里投降过来的,而张郃更是火线直接投降,随后直接带兵攻打以前的同僚,因此投降的事情在曹操麾下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在东吴方面也是如此,比如前期的糜芳,傅士仁,郝普以及潘濬都是从刘备麾下投奔东吴;到了后期,诸葛诞的儿子诸葛靓从魏国投奔东吴,因此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这种投降的事情非常普遍,也是非常正常不过的事情,也没有遭到东吴的虐待。

在蜀汉方面更是如此,刘备麾下的部将,不管是来自荆襄还是益州,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其他诸侯,他们大多得到了合适的位置,并没有受到歧视,可见,投降这个事情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在蜀汉后期,来自魏国的夏侯霸投降蜀汉之后更是受到重用。

由此可见,在三国时期,不仅是前期投降的人没有事,即使后期投降的人也没事,绝大部分人都受到受降国家或者诸侯的重用,因此投降在那个时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也是敌对方鼓励的事情。

于禁投降为何遭受曹丕的蔑视呢?

于禁的投降和其他人的投降不同,有其特殊性,不能够同日而语,我们来看看,于禁的投降为何有其特殊性。

01.于禁失败自身负有主要责任。

关羽水淹七军,导致于禁麾下三万人马毫无反抗之力,不得不束手就擒,作为主帅的于禁负有主要责任。

在关羽兵围樊城之后,曹操让于禁率领三万兵马解围,此时的于禁已经是左将军,假节钺,负有最为直接的责任。

位高权重的于禁在面对强敌关羽的时候明显大意轻敌,一方面没有观测到附近河水的汛期,这是作为统帅应该而且必须了解事情,却被他忽略掉,另外一方面,当大水围困的时候,作为统帅要的做的第一步应该是组织有效的兵力救援和抵抗敌人,而不是放下武器投降。

三万人马统帅的于禁在这两方面做得非常不够,面临如此危机时刻,想到都不是救援和抵抗,反而是顾忌自身的性命,确实有违他的职责。

从水淹的结果来看,真正死于洪水的人马不多,反而绝大部分弃械投降,这个和于禁带头投降有着密切关系。连主帅都投降,其他的将领和士卒更加没有理由坚持战斗下去。

纵观其他人投降本身并不负有主要责任,比如关羽投降曹操,是因为刘备遭遇曹操军队然后独自逃跑,导致关羽被围下邳无法脱身,不得已投降,主要责任不在关羽身上;又如黄权投降同样也不负有主要责任,在他投降曹魏之后,蜀汉有司打算捉拿其家属问罪,结果被刘备拒绝。

因此可见,拥有假节权力的于禁在这场失败中,完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失败之后又毫发无损的投降更是让人无法容忍。

02. 于禁投降关羽后,被东吴作为战利品送还魏国。

于禁投降之后的遭遇比较特殊,在三国前期和后期投降那些人都没有他这样的遭遇。于禁先是投降关羽,被关押在江陵,关羽败亡之后又落到孙权手里,成为孙权的战利品被送还给魏国,作为和魏国交好的筹码。

在战斗中失败后又回去的情况,在三国时期也有,但是于禁的情况比较特殊。其他人投降之后,极少有又回去的,比如糜芳,潘濬以及黄权这些人莫不是如此,一旦投降过去了,就再也没有回去,更是没有被遣送回去。

投降之后,只要没有被遣送回去,那么就不会有再次受辱或者被杀的可能了。

03. 曹丕的性格问题。

曹丕的性格问题是也是于禁被送还之后再次受辱的一个重要原因,曹丕为人心胸狭窄,比较记仇,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而报复人,在对待于禁这事上更是如此。

在于禁被东吴送回之后,曹丕好言相劝,还以春秋时期的荀林父、孟明视的故事来安慰于禁,并且拜于禁为安远将军,这些事情看起来让人欣慰,给人以大度气度恢弘的英主模样,可是这一切都是为了后续羞辱于禁做准备。

曹丕让于禁拜谒曹操的陵墓,又命人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的图画,让于禁受尽屈辱。杀人莫过于诛心之法,这些做法让于禁无颜存活,因此羞愧得病死去。

正如,司马光所说的那样:“于禁将数万众,败不能死,生降于敌,既而复归。文帝废之可也,杀之可也,乃画陵屋以辱之,斯为不君矣!”

因此,曹丕这样做完全不像一个君子所为,实则小人的手笔。

04. 于禁出身低微。

于禁出身比较低微,既不是豪门大族,也不是曹操宗室,而是一个毫无背景的底层小民。他从一个小卒开始奋斗,经过浴血奋战,终于获得曹操的认可,并且成为军内首屈一指的大将,被曹操授予假节的权力。

于禁的成功在那个充满门第偏见的时代确实令人抢眼,他的地位即使许多曹氏宗室和夏侯氏也无法比拟,因此当他失败投降回到魏国之后,更是遭受许多人的嘲讽。

对于这样一个根基浅,没有背景的人来说,曹丕对于他的打压也是毫无顾忌,更是拿他作为典型,杀鸡骇猴以以儆效尤,让其他人以此为戒不敢再像于禁这样轻易投降。

正是由于于禁出身寒微,虽然位高权重,但是政治地位低下,也就很容易被打压。相比后来诸葛诞的儿子诸葛靓,于禁投降的行为算得了什么呢?

可是诸葛靓出身豪门,即使父子参与叛乱,甚至诸葛靓在投降东吴之后更是举兵攻打司马氏,然而在西晋灭东吴之后,诸葛靓不得不再次投降西晋。由于司马炎顾忌诸葛家族的威望,不得不放弃追求诸葛靓的过往的罪过。

由此可见,在三国时代,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其他人投降均没事,只有于禁投降遭受到曹丕的嘲讽,以至羞愧而死,其原因在于于禁投降的因果有些特殊,同时也和曹丕的性格和于禁本人出身低微有关。

标签: 于禁三国

更多文章

  • 刘备战败后都能三分天下 官渡之战后袁绍为什么却一蹶不振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三国,袁绍,刘备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夷陵之战后刘备最后都能三分天下,官渡之战后,袁绍为什么一蹶不振?袁绍实力不如刘备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生难免挫折,但遭遇重挫之后,有人如刘邦一般最终翻盘,有人如蜀汉一般稳定局势,也有人如袁绍集团一般走向灭亡,个中原因,值得深思!趁着袁曹大战的空隙,刘表平定了三

  • 关羽被抓后多次向孙权投降 孙权为什么还要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关羽,孙权

    对关羽和孙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关羽被抓后,多次向孙权投降,孙权为什么不听还要杀他?孙权究竟是怎么想的?说三国时期的猛将,就不得不说关羽,他一生的忠勇都令人叫绝。关羽跟着刘备的时间很早,他早些年因犯事,从家乡流落去了幽州涿郡。恰好在这儿遇上了刘备,中平元年

  • 魏延的军事能力要比李严要强却没有成为托孤大臣,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魏延,三国

    众所周知,诸葛亮和李严是蜀汉两个托孤大臣,都是刘备给刘禅留下来的核心班底。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公元222年,刘备伐吴失败后返回永安,在此之后,刘备征召李严进入永安宫,并封李严为尚书令,以帮助刘备料理大小事务。第二年三月,刘备忽然重病,他感觉自己命不久矣,于是将身在成都的诸葛亮

  • 张良为什么被称为汉初三杰之首?他与其他功臣有什么差别?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良,西汉

    张良是西汉初期著名谋士,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刘邦登基称帝后依旧亲切称他为子房。代能称人字表示尊重,到刘邦这里更加难能可贵。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高祖刘邦是中国历史上津津乐道的传奇人物,人家仅仅用了几年时间不但推翻了暴秦,还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项

  • 司马徽有多厉害?为什么说三国其实是他布下的一盘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水镜先生,东汉

    三国时期,武将们在前面冲锋陷阵,相互厮杀,谋士们则在背后斗智斗勇,相互较量。但是有这样一个非常低调的人物,他很少出场,却是最顶级的谋士,三国就是他布下的一盘棋,他就是水镜先生司马徽。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司马徽,人称水镜先生,今河南禹州人。司马徽精通兵法,道学、

  • 戏志才和郭嘉究竟谁更厉害?戏志才的能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戏志才,曹魏

    戏志才是东汉末年时期曹操帐下的首席谋士,很多人说戏志才不死的话,就没郭嘉什么事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戏志才和郭嘉究竟谁更厉害?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个戏志才真的是一个低调的神秘人物,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存在。然而,在历史上他是真实存在的,在正史《三国志》中有所提及

  • 助李隆基登基的刘幽求,最后为何惨遭流放?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幽求,唐朝

    助李隆基成为皇帝,却遭贬官流放,他就是刘幽求,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刘幽求是冀州武强人,在武则天统治时期,通过了制科的考试,被授予阆中县尉。由于没有受到刺史的轻视,刘幽求一怒之下,弃官而去。过了很久,刘幽求才被任命为朝邑县尉。刘幽求很有才能,但却一直没有得到重用。神龙政变时

  • 他是金兀术的女婿,纥石烈志宁军事能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纥石烈志宁,金朝

    金朝有一位顶级名将,他是金兀术的女婿,还成了南宋军队的噩梦!他仅用一万精兵就打败了南宋八万北伐大军,这个人到底是谁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此人名叫纥石烈志宁,出身纥石烈部,原名撒曷辇。自纥石烈志宁的六世祖开始,纥石烈氏世代与金朝皇室完颜氏通婚。年轻时期的纥石烈志宁没有参加

  • 出身屠夫的樊哙,在历史上胆量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樊哙,西汉

    樊哙原本是沛县杀狗的屠夫,跟随刘邦起事后一路破敌斩将、攻城掠地,取得赫赫战功,最后成为了大汉的开国功臣。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樊哙在刘邦分封诸将时被封为舞阳侯,食邑为5400户,在武将中仅次于曹参、周勃二人。樊哙是一名纯粹的武将,可以定义为斗将,而且他的武勇是无所畏惧,忠心也

  • 曹休在和蜀汉与东吴对抗中表现良好 石亭之战曹休为什么会惨败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休,曹魏

    对曹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眼中的“千里驹,曹休为什么会轻信吴将周鲂诈降,惨败石亭?曹休是老马失蹄吗?太和二年(228年),曹魏与东吴爆发石亭之战。大司马曹休率领十万魏军讨伐东吴,结果被陆逊率领的三万吴军打败,损失惨重。曹休年少时被曹操誉为曹家“千里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