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禄山为什么可以把鼎盛时期的大唐搅得天翻地覆?

安禄山为什么可以把鼎盛时期的大唐搅得天翻地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907 更新时间:2024/2/21 23:03:19

安禄山只是个节度使,为能把鼎盛的大唐搞得天翻地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个朝代都在宣扬忠君爱国思想,统治者为了将权力牢牢握在手中,就会不断加强中央集权,这导致很少有人有机会或者有勇气谋反。

不过坐上龙椅便可以安享万里河山,对很多人来说这样的诱惑还是很大的,因此历史上还是有很多人即使拼了身家性命,也要在龙椅上坐一坐。

如果在龙椅上坐得稳还好说,一旦被推翻,面临的将是万劫不复,想要去争那把龙椅,还是需要一定勇气的。在历史上,有一个人虽然心里没多少勇气坐上龙椅,但却把造反搞得浩浩荡荡,甚至把一个朝代都搞衰落了。这个人是谁,他又是凭什么能把一个朝代弄得如此狼狈?

一、悍然造反的节度使安禄山

没错,这个人就是唐朝节度使安禄山,安禄山出生于西域康国,原本姓康,幼年经历十分凄惨。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其母无奈改嫁右羽林大将军安波注之兄安延偃,安禄山入安家后改姓安。

后来安禄山参军,他凭借着骁勇善战的本事在战场上立下了很多功劳,天宝年间,他甚至一度坐到了节度使的职位。不过谁也没有想到,这位为唐朝立过无数战功的人,在天宝十四年竟以诛杀宰相杨国忠为名,悍然发动安史之乱,把整个唐朝闹得天翻地覆。

二、易滋生兵变的唐朝军事制度

一般人造反,会选择敌人实力薄弱的时候,不过安禄山造反时正值唐朝强盛之际,他为何要如此做呢?因为唐朝两个崩坏的军事制度给了他不少勇气,此外唐朝君臣的愚蠢行为也给了他助攻。

1.唐朝崩坏的节度使制度

唐朝实行节度使制度,设置了大量节度使,而且每个节度使都手握大权和大量兵力。虽然唐朝总兵力很强,但分出去的兵太多就造成外强内弱的局面。其实唐朝设置节度使初衷是好的,唐朝兴盛时经济发达军事力量强大,数任皇帝都没有停止开疆拓土的步伐。

唐朝对外发动过多次大规模战争,战争需要及时传递战场信息,当时的通讯手段没有如今这么先进,因此前线的将领需要有一定权力,否则新疆打起来请示陕西,等指示到了新疆也没了。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唐朝在许多地方都设置得有节度使。

一开始唐朝节度使有九个,后来继续增加,节度使的权力很大,起先不管民政也不设官,后来节度使成了常设官,而且集军、民、财权力于一身,成了名符其实的土皇帝。如果节度使统辖某个州,该州的军队,地方官员,粮食财富都归节度使指挥,这样就成了一个个自给自足的小国。

唐朝总兵力约为60万

,9个节度使掌握了48万左右,其中安禄山一人就担任三个地方的节度使,拥有约18万兵力,这是一股十分恐怖的力量,要知道,当时唐朝的中央军总共才12万人左右。

从兵员素质上看,二者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安禄山的军队实力强悍,他的部队经常和敌人发生战争,部队士兵经过战争和鲜血磨练勇猛善战。反观内地的中央军,他们长期没有战斗任务,平时实际操练的机会很少,因为不打仗,他们的整体装备都没有边境部队精良。

唐朝中央军和安禄山部队战斗力的差距是非常明显的,唐朝的节度使制度虽然起初方便战事指挥,帮助唐朝开拓了大片领土,但却给自己埋下了巨大隐患,也给了安禄山造反的家底。

2.唐朝日趋没落的府兵制

唐朝第二个给安禄山造反勇气的军事制度,就是当时已经崩坏的府兵制。府兵制度虽然很好,但是由于贯彻和执行得不彻底,府兵赖以生存的田地逐渐被官员和豪强吞并,大量士兵因田地被夺走被迫离开。

在农业时代,土地就是拉拢人心的利器。

唐朝府兵制崩坏后,中央为了及时补充兵员就实行招募制度,不过这样一来士兵就成了职业军人,很难拴住,谁给他们钱,他们就为谁打仗卖命,军阀的部队就是这样的。

安禄山趁府兵制度崩坏,招募制实行之际就把部队的一些重要职位安排给自己的心腹。慢慢的,安禄山把国家的军队改造成了自己的军队。

他能这么做其实也有朝廷纵容的因素,对于不服他的将领,安禄山就奏请朝廷,该打击的打击,需要调走的就调走,久而久之,安禄山的军中形成了一种安禄山就是老大的观念,听话的就有荣华富贵,不听话的别说工作要没,命都可能随时丢掉。

3.大唐的一通愚蠢操作

有道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泱泱盛唐能被一个安史之乱搞得如此狼狈,其实也离不了唐朝君臣的助攻。首先是唐朝在战略安排上的严重失误,安禄山虽然能打,但是唐朝在河西地区还拥有20多万精兵。唐朝只要合理调配,趁安禄山南下派大批军队猛攻他的老窝,就一定能让安禄山栽个大跟头甚至谋反失败。

不过大唐君臣的一通无脑操作,硬是把胜利的希望一点点给丢完了,当时新任宰相杨国忠虽然一心想要除掉安禄山,但是每次都弄巧成拙,杨国忠为了抢政绩发动对南诏的战争,一通瞎指挥下唐朝大批精兵全军覆没。此外杨国忠手握选官大权,金钱开道之下,使各个部门和机构昏官扎堆。

杨国忠虽然名叫杨国忠,但其实对国不仅不算忠,还很坑。自己已经是恶迹斑斑,还非要去报复自己看不顺眼的安禄山,安禄山被逼急了,直接拿着他的恶行当招牌扬言要“入朝讨杨国忠”,由此安史之乱正式爆发。

安史之乱的爆发,杨国忠是罪魁祸首之一,历史上有条件造反的人多得很,但不是有条件就会造反,也不是各个都造反。安禄山算是个合格的军事家,但却不是个优秀的政治家。

安禄山的哲学就是强权真理,他年少时就命苦,只能靠当兵求生,残酷的现实让他明白,讲究家国情怀没用,谁有权有势我就跟着谁,谁能让我混得好我就追随谁,我做这一切只是要舒服安稳地活着。

标签: 安禄山唐朝

更多文章

  • 韩浩:曹操的贴身保镖,他最后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韩浩,东汉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韩浩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曹操帐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要说哪位贤能之人深受曹操重视,还真不好说。毕竟曹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身边总会有奇才出现,帮助他渡过难关。曹操曾经看重一位将领,但这位将军在历史或是小说中,并没有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很

  • 周瑜在孙策身亡之后为什么没有自立为王?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周瑜,三国

    周瑜在孙策身亡之后为什么没有自立为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林俊杰的一句“东汉末年分三国”,是多少人记忆中耳熟能详的歌词,而关于东汉末年的历史,大家又知道多少呢?那个时期,天灾连连、群雄割据,曹操、袁绍与孙坚父子等人都是乱世中著名的割据势力,孙坚

  • 诸葛亮的三个徒弟是谁 其中谁的成就最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亮,徒弟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徒弟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三国乱世,英雄辈出,群雄伺立。诸葛亮,那简直就是一个神一般的存在,在这段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有关他的传说故事。数不胜数,而且他勤勉为政,鞠躬尽瘁,堪为后世官员的楷模。后世的皇帝也是对他顶礼膜拜。为能得到诸葛孔明这样的

  •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掉进献的苏坦妹?他是什么用意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明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掉进献的苏坦妹,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元末明初英雄辈出,这种小事件小人物不会有人着重笔墨记录,况且依据现有文史资料对比发现,99%的内容都是经过填充“优化”的,目的就是抹黑老朱呗,炮轰功德楼都能编出来,这故事也就不算个啥了。借着

  • 朱元璋是怎么在龙湾之战重化险为夷的?靠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明朝

    朱元璋是怎么在龙湾之战重化险为夷的,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自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集庆,改名应天以来,经过几年的攻守运筹,苦心经营,朱元璋渐渐有了一些王者的气象。但真正的残酷考验也正呈现着一触即发的态势。得益于得天独厚能够避开元军主力的地理优势以及“高筑墙、广积粮、缓

  • 西汉第十二位皇帝,汉成帝刘骜与赵飞燕有哪些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西汉,刘骜

    汉成帝刘骜是西汉的第十二位皇帝,这位皇帝最出名的应属那荒淫的生活,身边有着赵家姐妹这样的绝代美女,沉迷与其中,将朝政全委托给外家诸位舅舅,大权逐渐为王氏外戚掌握,似乎西汉的鼎盛时期到刘骜这就此结束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成帝刘骜(公元前51年—公元前7年)幼

  • 王娡是怎么上位成功当上皇后的?把儿子扶成千古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娡,汉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王娡的故事。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抛夫弃女追求名利都会被人诟病,尤其是古代更是如此,但是在历史上的长河中,所有事情都是有多面性的,今天就给大家说一个抛夫弃女最后变身皇后的故事,主人公就是王娡,单听这个名

  • 嘉庆上位后清朝迅速衰弱 嘉庆真的毫无作为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嘉庆

    对清朝嘉庆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是我们经常谈论的一句话。这里面覆盖的含义是在嘉庆杀了和珅之后,从他在家里面超出了数量巨大的财富。这个钱相当于清朝15年的国库收入总和。然而大家可能忽略了一个重要时间点是嘉庆实际上掌政也就21年时间,也就是

  • 嘉庆上位之后为什么着急杀和珅 说到底还是手中的权力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嘉庆,和珅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嘉庆与和珅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乾隆驾崩后,嘉庆直接告诉和珅:你是先帝的宠臣,现在政务繁忙,你替朕去守灵吧!和珅吓出一身冷汗,守灵虽然只有短短的七天,但和珅相信自己一定在什么地方已经得罪嘉庆了,不然嘉庆不可能这么说。政务繁忙难道比乾隆爷的葬礼还重要吗?身为皇

  • 刘备为什么会沦落到卖草鞋的地步 这事情和汉武帝的推恩令有关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推恩令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和推恩令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志》中,在介绍刘备的时候,有这么一句话: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就是说,刘备是汉景帝的儿子刘胜的后人。也是因为这句话,刘备也一直成了人们谈论的对象。最多的问题就是,刘备作为中山靖王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