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海瑞连皇帝都敢骂 嘉靖皇帝为何没有杀他

海瑞连皇帝都敢骂 嘉靖皇帝为何没有杀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536 更新时间:2024/1/23 18:57:54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海瑞和嘉靖,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提到海瑞的名字,人们立刻会想到,这是一个刚正不阿,不畏权势,连皇帝都敢骂的耿直倔强的清官。

诚然,敢于犯颜直谏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使海瑞名留青史。

海瑞所处的时代是在明朝的中后期,嘉靖皇帝朱厚熜常年不理朝政,整天和一班道士、方士们混在一起,炼丹制药,幻想修道成仙,长生不老。王公大臣们乘机巧取豪夺,鱼肉百姓。明朝的政治已经到了十分腐败的程度。一方面是朝廷官员贪污腐化,奢侈淫糜到了极点。宰相严嵩被抄家时,单白银一项就抄出二百多万两。另一方面是人民群众流离失所,生活贫困到了极点。

那时,边患也不断发生,西北边境居住在河套平原的鞑靼族不断侵犯中原,而明朝军队却无力抵抗。老百姓只得扶老携幼背井离乡。沿海地区则不断受到倭寇的骚扰。有一年,浙江总胡宗宪在遇到倭寇进犯时,自己觉得打不过,又怕皇帝怪罪,便捉了一只白鹿,作为天降祥瑞之物进献皇上。朱厚熜竟昏庸到不关心战况如何,而是为了这只白鹿欣喜不已,跑到太庙里去庆贺了一番。

看到国家被糟蹋成这个样子,当过多年地方官,此时已升任户部云南司主事的海瑞,出于对大明王朝前途的深深忧虑,他犹如骨鲠在喉,坐寝不安。他要以他所能采取的方式,让朱厚熜有所清醒。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思考和激烈的思想斗争,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二月,海瑞给嘉靖皇帝上了一道《治安疏》。这位户部衙门的六品官,在上疏中对皇帝痛快淋漓地责骂和教训了一番。

他首先指出君主对臣民万物负有极其重大的责任,这种责任能否尽到,关键在于能不能让臣民毫无顾忌地讲话。能做到这一点,才符合为君之道。海瑞深知,朱厚熜听惯了阿谀逢迎之词,对自己的逆耳之言未必能耐着性子听下去,所以先将上一军,使他不能搁置一旁而不顾。

接着,海瑞在上疏中针对朱厚熜一心以舜自比,毫不留情地指出:你一心想做尧舜一样的明君,其实你连汉文帝也比不上。应该说你的天资很好,远远胜过汉文帝。可是,几十年来你干了些什么呢?前几年还做过一些好事,这二十多年你只讲修仙求道,不肯上朝理事。把国家抛在一边,把文武百官抛在一边,把妻子儿女抛在一边。讲君臣关系,你任意猜忌臣下,无故辱骂甚至杀害大臣;讲父子关系,你为了修仙成道连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不许见面;讲夫妻关系,你成年累月地躲在西苑的道宫中,不回后宫和后妃团聚。你作为一国之君,连起码的纲常伦理都谈不上。再看看现在的国家吧!当官的横征暴敛做吏的贪赃枉法,国库如洗,民不聊生,处处暴动,边防残破。以前人们还能把过错都推到严嵩父子身上。现在严嵩父子早已倒台,国家仍然没有转机。你把一个国家治理成这个样子,怎么配和尧舜相比呢?

在这篇上疏中,还有一些更尖刻的用语,海瑞说:你知道不知道,天下人都拿您的年号作为取笑和嘲讽的对象。人们说:“嘉靖,嘉靖,家家穷得干干净净!”现在天下快走到了尽头,天下人早就对您这个皇帝不满意了。您竟糊涂到这种地步!该是醒悟的时候了。

海瑞的这篇上疏,句句刺中了嘉靖皇帝的要害。在古代社会里,皇帝被称为天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神圣不可侵犯。任何细微的不恭都会被视作大逆不道,甚至招来杀身灭门的大祸,不要说是骂皇帝了。对此,身为朝廷命官的海瑞是一清二楚的。所以当他写完《治安疏》,该说的说了,该骂的骂了,该提的建议也提了后,对可能造成的后果做了充分的估计。他找到同乡挚友王宏海的门上,把自己平时积攒下来的二十两银子交给他,拜托他为自己料理后事。回家后,海瑞又买好一口棺材,然后遣散了所有仆人,并和亲人逐一告别,准备随时遭到逮捕和杀头。

果然,当朱厚熜读到海瑞的《治安疏》时,气得大发雷霆,浑身发抖,几次把奏疏摔在地上,又几次拾起来又看。越看越气,但越看越放不下手。当他还没有看完全文,就气急败坏地吩咐身边的人,赶快将海瑞抓起来,绝对不能让他跑掉。站在他身边一个叫黄锦的宦官,如实向朱厚燃报告说:“听说这个人是个书呆子,上疏后就已向家里人告别,自己买了棺材,并托人为他准备后事。他家中的佣人们也全跑光了。这个人秉性刚直,居官也很清廉,在朝野中有很好的名声。”听说海瑞已经准备好了全部后事,砍掉他的脑袋已经起不了多少惩戒作用,朱厚熄反而愣住了,不知该如何处理为好。一直犹豫了好几天,最后还是下令将海瑞投进了监狱。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朱厚熜出于各种考虑,尤其是害怕进一步搞坏自己的名声,迟迟没有下笔批复刑部关于处死海瑞的呈文。几个月后,朱厚熜在烦闷和忧郁中死去。太子即位后,根据朱厚熜留下的遗诏,海瑞被释放出狱。

从海瑞上疏骂皇帝的全过程,不难看出,海瑞并非只有匹夫之勇。他既达到了上疏的目的,又能死里逃生,确实令人称绝,其中蕴含着非凡的智谋。我们从另一件同样流传很广的史事中更能看出刚正耿直仅仅是海瑞性格的一个方面,他同时又是一个很有谋略,十分机智的官吏。

传说嘉靖皇帝朱厚熜十分喜欢下棋,恰好海瑞的棋也下得不错。朱厚燃常常把他传到宫中陪自己下棋,一度他俩成了棋友。有一天,海瑞又奉命进宫。这一时期,海瑞正在为老百姓不堪重负的各种赋税而忧心忡忡,朝中的大臣们有的虽然意识到,这样下去势必造成“官逼民反”,社会动荡不安。但他们大多明哲保身,没有一个敢向皇帝进谏。海瑞早就有点按捺不住,一心想劝说皇上减收赋税,但又怕弄得不好惹得皇帝动怒,自己获罪事小,老百姓跟着遭殃就苦了。他左思右想,一直没有一个好主意。这次陪皇上下棋,真是天赐良机,说来也巧,海瑞灵机一动忽然计上心头,他决定一试。

君臣之间在“楚河汉界”上车马往返,正杀得难分难解,从棋盘上看海瑞略占上风。当快要进入残局阶段时,海瑞对朱厚熜的“老将”发起进攻,他大声喊道:“将军!天下钱粮减三分!”朱厚熜看到棋局对自己不利,又被“将军”,没有注意到海瑞叫喊的是什么意思。但后来他发现,每逢“将军”,海瑞总是要拖上一句:“天下钱粮减三分!”朱厚熜对这一句没头没脑的话,误以为这是棋坛上的口头语,觉得有趣,而且念起来也很顺口。所以当轮到朱厚熜他对海瑞“将军”时,他也学着海瑞的腔调高声叫道:“将军!天下钱粮减三分!”

朱厚熜的话音刚落,只见海瑞连忙离开棋席跪在地上说:“微臣领旨!”这一下,弄得朱厚熜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忙问海瑞是怎么一回事,海瑞赶紧回答:“万岁不是说‘天下钱粮减三分’吗?臣一定照办!”他就趁着皇上棋兴正浓,心情舒畅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立即向皇帝诉说了老百姓的疾苦和赋税过重的危害,并从国家大计出发,说明减轻赋税已势在必行。

于是,朱厚熜当场接受了海瑞的建议,下令减轻全国的赋税。此事的真实性史家们虽有歧见,但大家把它记在海瑞的账上,说明他确实也是一个刚中有柔,很懂策略,足智多谋的人物。

标签: 海瑞嘉靖

更多文章

  • 当众打皇帝的权臣,高澄有多嚣张?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高澄,北魏

    534年,北魏王朝走向分裂,权臣高欢扶持孝静帝元善见建立了东魏政权。孝静帝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地位,主动迎娶了高欢的女儿,并立为皇后。所以高欢虽然是权臣,但对孝静帝还是十分恭敬的,双方的关系还算融洽。高欢死后,他的长子高澄成为新的权臣,他与孝静帝的关系开始激化,甚至成为了史上最嚣张的权臣!感兴趣的读

  • 陶侃:他是陶渊明的曾祖,东晋一代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陶侃,东吴

    曹操、诸葛亮是汉末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他们都有很高的才能,算是超一流的人才。到了东晋时期,也出现了一位非常厉害的人物,他文武兼备,身兼曹操、诸葛亮两人之能,力保东晋的江山,是中国古代名将之一。虽然这个人很出色,但他却不如自己的后裔陶渊明更出名,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

  • 清朝第一个废后 是谁?她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古代,清朝

    公元1643年农历八月初九,清太宗皇太极猝死于盛京清宁宫,整个满清的统治阶层风云涌动,因为皇太子生前没有立嗣,当时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和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两股势力相持不下。最终双方达成共识,由皇太极的第九个儿子福临继承大统,也就是顺治皇帝。顺治当上皇帝后,由于年纪只有六岁并不能处理朝政,所以朝中大事都有

  • 张士诚作为朱元璋的强劲竞争对手,他又是怎么发家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士诚,朱元璋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打天下时,除了“对外”遭遇元朝的垂死挣扎的殊死抵抗外,还在“对内”中遭遇到了强劲竞争对手——张士诚。攘外先安内,朱元璋和张士诚之间的龙虎斗堪称经典,但同时也让人唏嘘叹息。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元英宗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张士诚生于出生于

  • 如果刘禅不能得到善待,霍戈真会与曹魏决一死战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霍戈,刘禅

    说起三国的名将,那简直太多了,魏国的曹仁、夏侯惇、荀彧、郭嘉;吴国的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蜀国的诸葛亮、关羽、张飞、周瑜等等。这些都是三国前期的著名谋士和将领,其实三国后期也出现了很多能征善战的将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正在前线与魏军奋战的姜维,听说到刘禅投

  • 尉迟恭前半生无比威风,后半生为何不出门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尉迟恭,唐朝

    尉迟恭跟随李世民,屡立战功,先后参与平定了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徐圆朗等战争,功勋卓著。他和秦琼一起成为李世民能征惯战的虎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玄武门之变,尉迟恭立下大功。尉迟恭和侯君集日夜进言鼓动,这才让李世民下了决心反击李建成,和李

  • 公孙瓒如何在东汉乱世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一位乱世枭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公孙瓒,东汉

    东汉黄巾军暴乱,各地军阀拥兵自重,刘备作为汉室宗亲也蠢蠢欲动,可是刘备,起点太低,资金短缺,没有背景,无人支持。卖草鞋凉席在城郊结合部混饭吃的,毫无发展前途。不像曹操地位高贵,东汉王朝宦官乱政,虽然宦官出身不好,但是拥有权力,地位很高。同时也没有像孙坚那样指挥军队能征善战的资本。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

  • 司马曜为何被评价为东晋权力最大的皇帝?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司马曜,东晋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曜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可能我说“他是权力最大的皇帝”,会有不少人费解:皇帝本来就有无限的权力,已经登峰造极,何来“最大”?别说,晋朝的皇帝还真没那么幸福。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人人了解,晋惠帝司马衷前期还可以发布一些诏书,后期可就直接沦为了傀儡。晋明

  • 曹叡不同意司马懿伐蜀建议的真相是什么?顾虑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叡,三国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想要趁势伐蜀,曹叡为何不同意呢?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公元234年春天,诸葛亮经过三年劝农讲武的准备,在斜谷口再率数万大军出斜谷口,同时派使臣到东吴,希望孙权能同时攻魏。四月,汉军到达郿县,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下扎营寨,这就是诸葛亮第五次北伐

  • 朱元璋对朱棣如此喜欢 朱元璋为何没有立朱棣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棣,朱元璋,明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和朱棣,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在中国历史上,选择起义推翻前朝暴政并成功当上皇帝的人并不多,而朱元璋就是其中之一。据悉在朱元璋的几个儿子中,他非常喜爱朱棣,但最后立太子的时候他却没有选择朱棣,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明成祖朱棣首先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明成祖朱棣。据悉朱棣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