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牧对于赵国而言意味着什么?李牧去世后没多久,赵国就亡了

李牧对于赵国而言意味着什么?李牧去世后没多久,赵国就亡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071 更新时间:2023/12/18 4:42:56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牧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战国有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这四人中,李牧看似并不起眼,包括《史记》对李牧的生平描述也就百余字,但正是这百余字,告诉后人:李牧是战国后期最杰出的将领,虽有王翦、廉颇并于世,但没有之一。

廉颇之名,自小因司马迁细致描写的“负荆请罪”而家喻户晓。这位战功赫赫的名将虽然居功自傲,表现了他的狭隘,但一旦认识到错误,立即“肉袒负荆”前去谢罪,这比战场杀敌需要一种更大的勇气,因而为司马迁所敬佩,经过作者的精心编撰,这段故事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历史佳话。

而李牧虽不是主要人物,但作者也着力突出他们各自的特点。比如说李牧不求虚名,只重实绩,常给读者留下鲜明印象。

李牧早期,是守备匈奴的良将,他有着超凡的军事才能。他深知匈奴骑兵灵活善战、草原更是匈奴作战的主战场,于是他坚持避不交战、固守营垒的方针,不仅守住了兵马物资,而且使得匈奴叫苦连连(无法掠夺食物)。

但正是因为这种战略方针不具备战功性,所以李牧的决定引起赵国守边的官兵的不满,他们认为自己的主将胆小怯战,匈奴人则说他胆小如鼠,就连赵王也认为李牧是一个徒有其名的庸才,将李牧撤下,换上其他主将。

新任主帅“初生牛犊不怕虎”,连连出战、却连遭败仗。不仅军马损失惨重,而且被劫掠大部分粮草,边境上更被惹得无法耕田、放牧。赵王无奈,只好再请李牧再次出任。

李牧心有不满,坚决闭门不出,坚持称病。赵王实在找不出能够代替李牧的戍边将领,就一再强使李牧出来,让他领兵。李牧说:“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大王若想用我,可我还会采取之前的方法,大王若是同意,我才敢上任。赵王只能答应。

再次出任的李牧,仍像往常一样,每天宰杀几头牛犒赏士兵,教士兵练习射箭骑马,小心看守烽火台,多派侦察敌情的人员,对战士待遇优厚。这又苦了匈奴,匈奴好几年都一无所获,但又始终认为李牧胆怯。

这时候李牧预期的效果达到了:边境的官兵每天得到赏赐可是无用武之地,都愿意打一仗;而匈奴认定李牧胆小,不敢出战,对阵地毫无戒备。于是李牧就准备了精选的战车一千三百辆,精选的战马一万三千匹,敢于冲锋陷阵的勇士五万人,善射的士兵十万人,全部组织起来训练备战。

同时让大批牲畜到处放牧,放牧的人民满山遍野。匈奴小股人马入侵,李牧就假装失败,故意把几千人丢弃给匈奴。单于听到这种情况,就率领大批人马入侵。李牧布下许多奇兵,张开左右两翼包抄反击敌军,大败匈奴,杀死十多万人马。

这一战,使得匈奴元气大伤。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城镇。李牧也因此战,威名大振,军事才能跃然纸上。

在廉颇负气出走魏国后,李牧成为赵国唯一的顶梁支柱。

公元前243年,赵王派李牧进攻燕国,李牧率千人攻下燕国的武遂(现河北省徐水县西北的遂城镇)、方城(现河北省固安县南)。或许有熟读战国史的认为燕国在战国七雄中一直不强势,打不过赵国也不足为奇。那就来看看李牧最著名的两场战役。

肥之战与番吾之战。前者是围歼战的范例,后者则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而且两战均是李牧以一己之力力克秦军主力。也是在肥之战中被封为赵国的“武安君”(与秦国白起同封号)。

公元前229年,秦王嬴政看出赵国由于连年战争,再加北部代地地震,大面积饥荒,国力已相当衰弱。秦王嬴政乘机派名将王翦亲率主力领兵几十万进围赵都邯郸。赵国明选一下,此时李牧显得相当重要,可以说是赵国最后一根稻草!

王翦面对李牧布下的铜墙铁壁,深知无法强行攻占邯郸之地。于是禀告秦王,再行反间故计,派奸细入赵国都城邯郸,用重金收买了那个诬陷过廉颇的赵王迁近臣郭开,让郭开散布流言蜚语,说什么李牧、司马尚勾结秦军,准备背叛赵国。

《史记》载:“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当赵王听到消息后,昏聩无能的他一听到这些谣言,不加调查证实,立即委派宗室赵葱和齐人投奔过来的颜聚去取代李牧和司马尚。

一直信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重视独立行事权的李牧接到这道命令,为社稷和军民计而不从,赵王暗中布置圈套捕获李牧并斩杀了他,司马尚则被废弃不用。当李牧一死,“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从李牧的死,到赵国亡国,前后仅仅3个月。所以“李牧死,赵国亡”一话,实在是精辟,而非空穴来风。

标签: 李牧赵国

更多文章

  • 武则天当初对娘家人如此痛恨 武则天后来为何重用他们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武则天,唐朝

    对武则天和娘家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提起武则天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她是古代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在古代那样一个男权高度集中的社会制度下,她身为一个女子能够登基称帝,自然是后人无法想象的事情。在古时候长达几千年的男权社会历史中,武则天的登基称帝算是最令人震惊

  • 北魏冯太后是如何走向权力巅峰的?她为什么能名垂青史?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冯太后,北魏

    你知道冯太后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中国封建社会,历来以男性为中心。“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更是使政治权力牢牢掌控在皇帝手中,但是在男性把控的政治领域,仍然有女人掌握了生杀予夺的最高皇权,北魏的冯太后就是个中翘楚。她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女政治家,她的所作所为对中国历史

  • 章德窦皇后是否真的心狠手辣,独断专权?她扶持外戚干政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章德窦皇后,东汉

    你知道章德皇后窦氏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说起汉朝的窦太后,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西汉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之母窦漪了。主要是因为关于这个窦太后的影视剧太多了,所以被我们所熟知。今天给大家说的这个窦太后是东汉汉章帝刘炟的皇后章德皇后窦氏。窦氏是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其

  • 关羽投降曹操之后 关羽在曹营中待了多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关羽,曹操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关羽和曹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三国演义》中,曹操东征徐州,刘备战败投往袁绍,关羽被困下邳。后来曹操派张辽劝降关羽,在与关羽约三事后,关羽投降曹操。此后,在曹操对抗袁绍的过程中,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报答曹操。最后关羽打听到刘备的消息后,关羽不

  • 三国时期的谋士诸葛亮做过的三次预言,是什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三国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以及其卓越的才能而被后世所敬仰。如今提起诸葛亮,我们会想起一系列的大事件。比如他舌战群儒,挥泪斩马谡,七擒孟获,草船借箭等等数不胜数。诸葛亮作为智慧的化身,我们不免油然而生一种敬畏之情。诸葛亮一生只做过三次预言,

  • 探索三国时期早逝的四位天才,他们有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陈登,三国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三国时代早逝的四大天才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第一位陈登。陈登死的时候才三十九岁,但那时候,他已经展露出了奇才。陈登二十五岁的时候,当了县长,而且干得很不错,在徐州的争夺战中,他周旋于陶谦、刘备、吕布、曹操四人之中,走位很飘浮,但奇怪的是,跟他共事

  • 海瑞连皇帝都敢骂 嘉靖皇帝为何没有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海瑞,嘉靖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海瑞和嘉靖,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提到海瑞的名字,人们立刻会想到,这是一个刚正不阿,不畏权势,连皇帝都敢骂的耿直倔强的清官。诚然,敢于犯颜直谏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使海瑞名留青史。海瑞所处的时代是在明朝的中后期,嘉靖皇帝朱厚熜常年不理朝政,整天和一班道士、方士们混在一

  • 当众打皇帝的权臣,高澄有多嚣张?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高澄,北魏

    534年,北魏王朝走向分裂,权臣高欢扶持孝静帝元善见建立了东魏政权。孝静帝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地位,主动迎娶了高欢的女儿,并立为皇后。所以高欢虽然是权臣,但对孝静帝还是十分恭敬的,双方的关系还算融洽。高欢死后,他的长子高澄成为新的权臣,他与孝静帝的关系开始激化,甚至成为了史上最嚣张的权臣!感兴趣的读

  • 陶侃:他是陶渊明的曾祖,东晋一代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陶侃,东吴

    曹操、诸葛亮是汉末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他们都有很高的才能,算是超一流的人才。到了东晋时期,也出现了一位非常厉害的人物,他文武兼备,身兼曹操、诸葛亮两人之能,力保东晋的江山,是中国古代名将之一。虽然这个人很出色,但他却不如自己的后裔陶渊明更出名,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

  • 清朝第一个废后 是谁?她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古代,清朝

    公元1643年农历八月初九,清太宗皇太极猝死于盛京清宁宫,整个满清的统治阶层风云涌动,因为皇太子生前没有立嗣,当时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和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两股势力相持不下。最终双方达成共识,由皇太极的第九个儿子福临继承大统,也就是顺治皇帝。顺治当上皇帝后,由于年纪只有六岁并不能处理朝政,所以朝中大事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