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魏冯太后是如何走向权力巅峰的?她为什么能名垂青史?

北魏冯太后是如何走向权力巅峰的?她为什么能名垂青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350 更新时间:2024/1/23 19:04:50

你知道冯太后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中国封建社会,历来以男性为中心。“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更是使政治权力牢牢掌控在皇帝手中,但是在男性把控的政治领域,仍然有女人掌握了生杀予夺的最高皇权,北魏的冯太后就是个中翘楚。她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女政治家,她的所作所为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那么,在母凭子贵的封建王朝,没有皇子的冯太后是怎样一步步从后宫走向前朝的权力巅峰并名留青史的呢?

这要从冯太后的身世说起。 冯太后出身高贵:她的祖父冯文通是十六国时期北燕的国君,她的父亲冯朗在北燕亡国后投降了北魏,她的母亲王氏是高丽国皇室的远房亲戚 ,她的姑母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昭仪。 如此高贵的出身注定了冯太后不平凡的命运 ,而她的经历更是 铸就了她不平凡的一生。

一.国亡父丧没入皇宫为婢

冯太后出生后不久,冯家突然遭遇了飞来横祸,冯朗因受一桩大案株连被太武帝下令诛杀了。冯朗被杀后,冯熙由其母携带逃到羌氐中抚育,学到一身好武艺,多年以后才找回。按照惯例,冯太后因为年幼又是女孩,就被没入宫中,成了拓跋氏的婢女。多亏了姑母冯昭仪的悉心照料,才使得冯太后在幼年时得到了些许的关爱,摆脱了学做苦役的营生。就在错综复杂的宫廷斗争与你争我夺的权力之战中,冯太后慢慢地长大了。

二.一朝选中,婢女成皇后

在冯氏12岁时,就已显现出沉鱼落雁般的容貌,加之其久入深宫,颇懂宫中礼仪,在13岁的文成帝拓跋濬继位不久,就被选中立为贵人。 婚后,陪王伴驾的她深得皇帝宠爱。也让她更有条件熟悉和了解国家最高层的政治运作了。由于用人得当,特别是由于重用汉族大臣高允,文成帝统治时期的北魏处于较为稳定发展的状态,社会矛盾相对缓和。朝廷上对汉人的看法也明显改观。这对于日后冯皇后当政期间吸收汉法、重用汉人、推行汉化的措施,无疑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北魏太安二年(456年)15岁的冯氏被文成帝立为中宫皇后。冯后主持中宫,除了她的聪慧与才貌外,也与她在宫中生活多年深谙宫内诸多关节有关。因为,宫中嫔妃要得正位中宫,必须先要手铸金人,这在北魏历史上属于旧制。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手工铸人,这是一种带有迷信色彩的仪式,来源于佛教的铸像,目的就是占卜凶吉,比如立皇后这件事,若能铸造成功,则视为吉祥如意,若是铸而不成,则妃嫔不能立为皇后。据说这种占卜难度非常大,成功率有多少呢?从北魏立国开始到冯太后之前,总共有仨女人,手铸金人,成功的只有一个。不管什么原因,冯太后的手铸金人仪式一次成功,皆大欢喜,就这样,曾经的婢女,现在跳级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

三.抚育太子,辅佐幼帝,初涉朝堂

冯后虽贵为一国之母,但始终没有诞下一儿半女。当然,这可能和当时的北魏惯例有关。在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时期,就立下规矩:凡后妃所生之子被立为太子,生母皆要被赐死,以防母以子贵,干涉朝政。后来,文成帝与李妃所生的儿子一一不满两岁的拓跋弘便被立为皇太子。按照祖制,李氏被赐死。那么,抚育皇太子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冯后的肩上。 冯后把拓跋弘视如己出,疼爱有加。而拓跋弘对冯后也是如亲生母亲一般对待。所以,在北魏和平六年(465年),拓跋弘登基之时,就把冯后封为皇太后。此时的献文帝拓跋弘年仅12岁。由于皇帝太小,于是冯太后开始临朝听政。在这段时间,冯太后显现出一个政治家的胸襟、魄力与雄才大略,仅用了18个月的时间,干净利落的诛杀了想篡位的太尉乙浑等人,平定各种叛乱,稳定了北魏动荡的政局。北魏皇兴元年(467年),冯太后喜得长孙拓跋宏。她十分喜爱这个孙子,于是便决定归政献文帝,自己抚养长孙。

四.废除献帝,再掌朝政,培养忠于她的政治集团

献文帝亲政后,却令冯太后极其失望,不仅改变冯太后的施政方针,而且还重用对冯太后不满的人。 这使得冯太后大为动怒。不久,在冯太后的威逼之下,献文帝宣布退位,禅位给不满5岁的太子拓跋宏,即孝文帝。此时的献文帝并没有放弃手中的权力,实际上还牢固掌握北魏朝政。后来,冯太后经过一场宫变把太上皇拓跋弘鸠杀。冯太后被尊为太皇太后,再度临朝听政,再次成为北魏政治权力的中心。无论才识、气度还是政治经验,都更加成熟了。冯太后再掌朝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献文帝死后,政局动荡起来。不仅如此,献文帝时所整治的贪污犯罪,在其死后再次屡起,也使北魏统治面临潜在的威胁。为了北魏长治久安,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冯太后恩威并施,整顿吏治,赏罚分明,注意培养扶植一些贤能之士做亲信,组成一个效忠她的领导核心。在这个领导集团中,有拓跋氏的贵族,也有汉族名士,有朝廷大臣,也有内廷宦官。尤其重用汉臣。

五.站在权力巅峰,开始改革,为孝文帝全面实行汉化奠定基础。

由于培植起了一个忠心耿耿的政治集团,冯太后的临朝专政取得了成功,所谓"事无巨细,一禀于太后,太后多智,猜忍,能行大事。杀戮赏罚,决之俄顷,多有不关帝者。是以威福兼作,震动内外"。而最为令人称道的是,冯太后运用高超的政治智慧和钢铁般的手腕,纵横捭阖,排除干扰,对北魏的政治、经济和风俗习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冯太后在进行全面改革的实践中,并没有把孝文帝排斥在外,相反,她尽可能让他参与,以便使孝文帝得到锻炼。正是由于冯太后的悉心培养,孝文帝才真正成熟起来,而且能够继承冯太后的改革事业,把"太和改制"推向高潮,这恰恰也是冯太后作为一位杰出政治家的成功之处。

冯太后的改革包括俸禄制度、均田制度、三长制度,这些改革对于促进北魏由鲜卑族落后的生产方式向汉族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过渡起到了推动作用,从而开始了鲜卑族的汉化过程。太和十年(486年)正月初一,孝文帝始服衮冕,朝飨万国。从这年开始,冯太后有意让他参与朝廷事务,培养他的政治才干,有关的诏敕册文大多授意孝文帝起草。同时,冯太后还特别注意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现身说法地对孝文帝进行教育和示范。

冯太后在生活上十分注意厉行节约。临朝之初,她就下令取消了鹰师曹,禁止各地上贡鹰之类的伤生鸷鸟。平日穿戴,从没有锦绣华丽的装饰。至于膳食,她临朝以后,也改变了原来宫廷之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花样繁多的旧制。

冯太后尽心尽力地抚育、培养、辅佐拓跋宏。而拓跋宏也始终对冯太后孝顺有加,并继承发展祖母的政治路线,成为一代明君。北魏太和十四年(490年),冯太后走完了她传奇的一生,享年49岁,谥号文明太皇太后。

标签: 冯太后北魏

更多文章

  • 章德窦皇后是否真的心狠手辣,独断专权?她扶持外戚干政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章德窦皇后,东汉

    你知道章德皇后窦氏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说起汉朝的窦太后,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西汉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之母窦漪了。主要是因为关于这个窦太后的影视剧太多了,所以被我们所熟知。今天给大家说的这个窦太后是东汉汉章帝刘炟的皇后章德皇后窦氏。窦氏是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其

  • 关羽投降曹操之后 关羽在曹营中待了多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关羽,曹操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关羽和曹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三国演义》中,曹操东征徐州,刘备战败投往袁绍,关羽被困下邳。后来曹操派张辽劝降关羽,在与关羽约三事后,关羽投降曹操。此后,在曹操对抗袁绍的过程中,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报答曹操。最后关羽打听到刘备的消息后,关羽不

  • 三国时期的谋士诸葛亮做过的三次预言,是什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三国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以及其卓越的才能而被后世所敬仰。如今提起诸葛亮,我们会想起一系列的大事件。比如他舌战群儒,挥泪斩马谡,七擒孟获,草船借箭等等数不胜数。诸葛亮作为智慧的化身,我们不免油然而生一种敬畏之情。诸葛亮一生只做过三次预言,

  • 探索三国时期早逝的四位天才,他们有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陈登,三国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三国时代早逝的四大天才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第一位陈登。陈登死的时候才三十九岁,但那时候,他已经展露出了奇才。陈登二十五岁的时候,当了县长,而且干得很不错,在徐州的争夺战中,他周旋于陶谦、刘备、吕布、曹操四人之中,走位很飘浮,但奇怪的是,跟他共事

  • 海瑞连皇帝都敢骂 嘉靖皇帝为何没有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海瑞,嘉靖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海瑞和嘉靖,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提到海瑞的名字,人们立刻会想到,这是一个刚正不阿,不畏权势,连皇帝都敢骂的耿直倔强的清官。诚然,敢于犯颜直谏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使海瑞名留青史。海瑞所处的时代是在明朝的中后期,嘉靖皇帝朱厚熜常年不理朝政,整天和一班道士、方士们混在一

  • 当众打皇帝的权臣,高澄有多嚣张?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高澄,北魏

    534年,北魏王朝走向分裂,权臣高欢扶持孝静帝元善见建立了东魏政权。孝静帝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地位,主动迎娶了高欢的女儿,并立为皇后。所以高欢虽然是权臣,但对孝静帝还是十分恭敬的,双方的关系还算融洽。高欢死后,他的长子高澄成为新的权臣,他与孝静帝的关系开始激化,甚至成为了史上最嚣张的权臣!感兴趣的读

  • 陶侃:他是陶渊明的曾祖,东晋一代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陶侃,东吴

    曹操、诸葛亮是汉末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他们都有很高的才能,算是超一流的人才。到了东晋时期,也出现了一位非常厉害的人物,他文武兼备,身兼曹操、诸葛亮两人之能,力保东晋的江山,是中国古代名将之一。虽然这个人很出色,但他却不如自己的后裔陶渊明更出名,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

  • 清朝第一个废后 是谁?她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古代,清朝

    公元1643年农历八月初九,清太宗皇太极猝死于盛京清宁宫,整个满清的统治阶层风云涌动,因为皇太子生前没有立嗣,当时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和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两股势力相持不下。最终双方达成共识,由皇太极的第九个儿子福临继承大统,也就是顺治皇帝。顺治当上皇帝后,由于年纪只有六岁并不能处理朝政,所以朝中大事都有

  • 张士诚作为朱元璋的强劲竞争对手,他又是怎么发家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士诚,朱元璋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打天下时,除了“对外”遭遇元朝的垂死挣扎的殊死抵抗外,还在“对内”中遭遇到了强劲竞争对手——张士诚。攘外先安内,朱元璋和张士诚之间的龙虎斗堪称经典,但同时也让人唏嘘叹息。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元英宗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张士诚生于出生于

  • 如果刘禅不能得到善待,霍戈真会与曹魏决一死战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霍戈,刘禅

    说起三国的名将,那简直太多了,魏国的曹仁、夏侯惇、荀彧、郭嘉;吴国的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蜀国的诸葛亮、关羽、张飞、周瑜等等。这些都是三国前期的著名谋士和将领,其实三国后期也出现了很多能征善战的将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正在前线与魏军奋战的姜维,听说到刘禅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