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被诛九族的宰相胡惟庸:只是一颗被利用的棋子

被诛九族的宰相胡惟庸:只是一颗被利用的棋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054 更新时间:2024/3/10 8:51:47

胡惟庸是被朱元璋处死的,他的死不止是他一个人死还株连了九族,不仅是株连九族还害死了那些和他有关联的官员,有些甚至只是有一小点的联系。总之胡惟庸的死是明朝政局变化的一大关键点和转折点。

处死胡惟庸示意图(网络图)

胡惟庸是以谋反这个罪被朱元璋处死的。在胡惟庸死后,他那些谋反的“罪状”才被陆陆续续的揭发,比如让他属下的林贤去下海招倭;还派了封绩代表他去向元嗣君称臣,并下令出兵做为元嗣君的外应;不念提拔的恩情,命令李存义、杨文裕他们说李善长谋反;还有下毒害死刘基;在外面去收一些亡命之徒做自己的属下这些事。这件事牵连到了韩国公李善长、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延安侯唐胜宗这些人,他们都是开国的功臣。这让朱元璋很生气,为了彻底查清那些胡惟庸的“逆党”,朱元璋也是连一丝一毫都不放过,因为这件事他杀了的人达到了三万多人。当然朱元璋也是把那些被胡惟庸害死的人或是靠着胡惟庸的人,或是追加、或是夺去爵位的开国功臣就有李善长、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永嘉侯朱亮祖、靖宁侯这些一公、二十一侯。

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就免去了丞相这个职位,并且去掉了中书省这个部门,还严格规定了要是有臣子敢再提立丞相这件事的人就马上对他施展很重的刑罚。在丞相被废除后,中央集权就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这就是胡惟庸的死带来的。

胡惟庸谋反

胡惟庸地被以谋反的罪名处死的,关于他是否谋反虽然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不过胡惟庸谋反的过程也是有记载的。过程还很详细。

胡惟庸像(网络图)

在洪武十三年正月的时候,当时的丞相胡惟庸和朱元璋说他家里面的旧宅子的井里涌出了醴泉,所以就想着去请明太祖朱元璋来看这一个观赏。有醴泉涌出来这是大明的好兆头,所以朱元璋想都没想就很开心的去胡惟庸的旧宅子。当朱元璋刚刚走到西华门的时侯,有一个名字叫做云奇的太监没有预兆地冲到皇帝的车马前面,突然拉住马车的缰绳,但是却急得一点话都说不出来。朱元璋的护卫们马上把他抓住,一起乱棍打到他的身上,差一点点就把他打死了,可是他还是指着胡惟庸的家的方向。这时候,朱元璋才感到事情有点不对劲,就不去胡惟庸家里转而回到皇宫,走上城门,看到了胡惟庸的家里藏着很多士兵。朱元璋就马上下令把胡惟庸逮捕,立即处死。不过根据《明太祖实录》的记载,在四天之前,朱元璋就已经知道胡惟庸谋反的事情。这可以看出,太监云奇的告变应该不是真实的。

不过在一部名字是未解之谜历史版的书里写了胡惟庸是与朱元璋的一个妃子互通被朱元璋发现了,为了求自保就只好造反了,但是这一段究竟是不是真的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无论事情的真实性是怎么样的,胡惟庸在历史上还是要背上谋反的罪名。

胡惟庸案死了多少人

胡惟庸案可以说是震惊中国历史的一场血腥的政治行动,在胡惟庸案中死了多少人的话题也屡屡被人们所提及,胡惟庸是遭到了株连九族的惩罚,并且与胡惟庸交好的官员一并都受到了十分惨重的创伤。

胡惟庸画像(网络图)

根据科学的统计表明,胡惟庸案中至少是死了超过三万人,其中大部分都是胡惟庸的族人亲眷,也有一部分是与胡惟庸一家有关联的人物,在胡惟庸案中,朱元璋可以说是震慑了皇权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作为君王有了更高的威望,但是胡惟庸案中死了太多的人对于明朝朝廷而言也是一场变动的根源。

关于胡惟庸案中死了多少人这个问题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胡惟庸案中,胡惟庸所有的力量可以说是一败涂地的,但是这场案件的根源也是“莫须有”的,朱元璋只是认定胡惟庸是谋图不轨,但是却没有真正谋反叛逆的证据。朱元璋早在胡惟庸案件之前,就已经对于宰相的存在表示了极大的不安,而胡惟庸却又激起了朱元璋的不安,可以说胡惟庸案的发生是在劫难逃的。胡惟庸案中总共死去了三万余人,起初直接是株连了胡惟庸的九族,其后胡惟庸的党羽也一并不能够幸免,在胡惟庸案中基本上是铲除了明朝开国元勋的势力,另外有一些野史中的记载是多达六万人,但是其科学性有待考证。

无论是在胡惟庸案中死去了三万人还是六万人,无疑都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足以看出朱元璋决心铲除异己的决心,对于巩固中央皇权的坚定不移。

胡惟庸案真相

明朝初年发生了一起震惊中外的胡惟庸案,可以说对于胡惟庸案中的诸多细节之处都是有待商榷的,根据朱元璋处死胡惟庸的根由是谋图不轨,但是实际上对于胡惟庸的谋反叛逆的行为的描写却是鲜少的,基本上都是找不到丝毫根由的,甚至在清朝编纂的《明史》之中,提及胡惟庸案也都是含糊其辞的,只是写道胡惟庸在自己被诛杀的时候,脸上都没有丝毫的谋反叛逆的面容,足以看出胡惟庸案实际上是一出冤案,那么胡惟庸案真相是什么呢?

胡惟庸画像(网络图)

说起胡惟庸案真相,就不得不说一说朱元璋和宰相之间的过节了,朱元璋的一生之中共有四位宰相,而这四位宰相的下场无一不是以被杀而告终的,这也就是表明了朱元璋对于宰相这一职位是心怀忌惮的。朱元璋身为皇帝,可以说是寝食难安的,因为明朝初年国中有很多的建国元勋,如果稍有不慎,自己的江山可能就会不稳固,因此朱元璋必须要铲除建国元勋,以此来捍卫自己的皇权至上。朱元璋先后都有十分鲜明的动作,并且在胡惟庸案中,定罪行刑的时间都是极短的,丝毫不给胡惟庸为自己辨白的机会,因此胡惟庸案可以说是朱元璋的欲加之罪。

胡惟庸案真相是一出冤案,胡惟庸在明朝历史上并没有谋反叛逆,但是其专横的政治行为却威胁了朱元璋的统治,因此朱元璋一定会处心积虑除掉胡惟庸。

标签: 胡惟庸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被神人方士忽悠致死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忽悠致死的皇帝,汉武帝,胶东王,唐武宗

    方士之乱,逾千年而不绝,有信方士求长生不老而最终服丹毙命的,也有被方士“忽悠”,以为自己有帝王相而造反被诛的结局都很不怎么样,但重蹈覆辙者总是络绎不绝。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西汉文成将军少翁给汉武帝献上了一封文字古怪的帛书。他说,帛书是从一头牛的肚子里拿出来的,他看出牛腹中有奇物,于是杀牛

  • 中国历史上十大被歪曲的历史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纪晓岚,武则天,杨贵妃,乾隆,慈禧太后,康 熙

    当今许多历史题材的古装电视连续剧,在不停地向人们重现历史的同时,更多地却是在颠覆历史。不知是这些电视连续剧的在努力地不断推陈出新呢?还是商业炒作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网络配图下面盘点出观众比较熟悉的十大颠覆历史人物的电视连续剧,看看这些剧作的想象力发挥到了怎样让人叹为观止的地步?第一部:电视连续剧《至

  • 金朝名将完颜宗弼为什么会败给岳飞?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完颜宗弼

    完颜宗弼,生年不详,本叫斡啜,又被叫做兀术、斡出和晃斡出。他是女真族出身,他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第四个儿子,金朝著名的将领,为金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完颜宗弼从小便有过人的胆略和见识,骑马射箭都不在话下。一开始他跟随着自己的二哥完颜宗望四处征战,在鸳鸯泺追击过辽国最后一位皇帝天祚帝。此后而在战场上

  • 东汉皇太后薄姬为何是后宫最幸运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薄姬

    薄姬一生中逃过了两次生死攸关的劫难,一次逃过了魏豹韩信之战,虽经历了丧夫之痛,但被召入汉宫却也是其人生的转折点,再次又逃过了吕后之害,吕后掌权期间,野心膨胀,将对其掌权有威胁的皇嗣尽数杀害,然而薄姬远在其子代王的封地,且心境淡泊,使其逃离了这场劫难。《美人心计》薄姬剧照薄姬崇尚道学,崇尚无为自静、顺

  • 宋孝武帝刘骏乱世英雄大肆诛杀同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骏,宋孝武帝刘骏

    中国的南北朝时期,继承了东晋十六国的分裂割据局面,政权更迭频繁。期间出了很多英雄,也出了很多败类。南朝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就是一位乱世英雄,他跟刘备一样自称刘氏宗亲,也跟刘备一样买鞋为生。从军以后从一名小卒做到了开国皇帝。刘骏的画像刘裕很有种地定国号为“宋”,为了获取人民认同,使政权合法化,姓刘的皇帝

  • 咸丰皇帝临终之际口宣末命 杜翰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咸丰皇帝

    有的记载上说咸丰皇帝的这两份遗嘱均出自八大臣之一的杜翰之手。此人即是咸丰皇帝的“师傅”杜受田之子,在八大臣中才具仅次于肃顺。咸丰皇帝临终之际口宣末命,其实只说到令八大臣“尽心辅弼”一句,而杜翰在“承写”的时候擅自加了“赞襄一切政务”六字,以为日后揽权提供法理依据。网络配图这个说法应该不会是空穴来风:

  • 被康熙偏爱的胤褆究竟做了什么让康熙伤透心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康熙

    皇长子胤褆胤褆虽是长子,但并非嫡长子,未能被立为太子。胤褆并不像电视剧中那样冲动、愚蠢,历史上的他是个美男子,有些作为。胤褆因长于其他皇子,为康熙做了很多事。早年康熙还挺喜欢他的,随康熙三次出征,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网络配图但胤褆有一颗不安份的心,他一直觊觎太子之位,暗中注视着康熙对太子的态度。胤礽

  • 影响汉武帝登上皇位的五个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七岁时被册立为太子,十六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建立了西汉王朝最强盛最辉煌的时期。古代史料《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网络配图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雄才大略、文治武

  • 谈谈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如何对待日本倭寇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因为钓鱼岛问题中国和日本的矛盾逐渐升级,甚至达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其实中日之间的关系几百年来一直就没有怎么好过,早在明朝初年日本倭寇就经常袭扰我们的海疆,为此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可是头疼不已。根据历史记载,在洪武时期倭寇入侵达44次之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元璋可谓殚精竭虑,绞尽脑汁。在洪武元年的时

  • 揭秘曹魏第一才子曹植的可恨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植

    世人了解的曹植,大都来自他的一首小诗《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多数人都对曹植同情不已,有才嘛,不但有才,而且行文之间尽显无奈悲伤。而其兄曹丕却往往被认定为奸邪兄长,对弟弟迫害不已。曹丕当然心狠手辣,两兄弟争夺太子之位十来年,哪里还有什么兄弟情分,都恨不得把对方一口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