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是李秀成的养子,揭秘李容发最后结局如何?

他是李秀成的养子,揭秘李容发最后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56 更新时间:2024/1/11 3:08:19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李容发,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1851年1月,金田起义爆发,为便于开展军事行动,太平天国实行“分营”制度,按照性别、年龄、特长等将军民编入各营。例如,成年男子入“男营”,成年女性入“女营”;夫妻、母子、兄弟姐妹等,平时不能私底下会面,只能一周见一次。当然,洪、杨、萧、冯、韦、石、秦、胡等“首义八王”除外,他们可以过正常家庭生活。

“分营”制度下,未成年男子被编入“牌尾”,充当“童子军”。他们平时纠察间谍、运送粮草物资、下乡征粮,关键时刻要当“敢死队”,执行诸如突击、断后等军事任务。太平天国运动14年,“童子军”及其出来的将领:战斗力、战斗意志一流,无一人向清朝投降。

01、李秀成养子,二殿下李容发

李容发,湖南人,忠王李秀成养子,编入“童子军”战斗序列。1854年初,李容发亲率十余位“童子军”进入深山,捉拿清朝间谍张继庚,受到东王杨秀清表扬。1860年,追随李秀成东征苏常,充当先锋大将,勇猛无敌。1863年1月,渡过江北,攻克运漕镇,为“进北攻南”之战开好局。1864年5月,天京危在旦夕,李容发没有观望,而是进入城中协助李秀成,顽强抗击湘军。

天京陷落后,李容发掩护幼天王突围,去湖州汇合堵王黄文金,准备去关中发展。可惜,李世贤、汪海洋早已南下广东、福建,没有在江西接应,幼天王军队战败。此时,李容发成了俘虏,却拒绝投降。幸运的是,俘虏李容发的是陈宝箴(国学大师陈寅恪爷爷),为人比较开明;陈宝箴不但放了李容发,还将自己一位婢女许配给他,算是人生赢家了。

02、首王千岁,范汝增

范汝增,广东惠阳人,早年参加金田起义,编入“童子军”战斗序列,年仅11岁。天京事变后,洪秀全大量提拔年轻将领,范汝增就是其中之一。1861年,范汝增追随侍王李世贤东征浙江,攻克宁波,夺取出海口。宁波在手,太平天国就可以直接与欧美联系,购买先进武器装备。

此时,清朝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换取列强出兵镇压太平军。英法两国公使直接照会范汝增:限期3天撤出宁波,否则不利于双边关系,赤裸裸地威胁。范汝增不理会,复函:领土只能武力争取,岂能拱手相让,拒绝撤出宁波。

太平军拒绝撤退,英法公开出兵参战,范汝增奋起反击,杀伤干涉军千余人。后来,因李世贤另有军务安排,范汝增撤出宁波。1864年7月,天京陷落,范汝增独自游过长江,汇合赖文光,继续抗清。1867年,范汝增在山东战死。

03、慕王千岁,谭绍光

谭绍光,广西象州人,参加金田起义,编入“童子军”战斗序列,时年16岁。对于慕王谭绍光,相信很多人都比较了解,其“热点话题”有三。迎娶第一位女状元傅善祥,还娶了李秀成女儿,绝对是人生赢家;三次征讨上海,大战“洋枪队”、英军、法军,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坚守苏州,拒绝投降被杀,首级作为“投名状”。

1863年11月,明知苏州守不住,谭绍光还是拒绝李秀成建议,表示要与城池共存亡,不会撤出苏州。此时,郜永宽、汪安钧等8大将投降倾向非常明显,谭绍光内外交困,但毫不畏惧。8大将胁迫他投降,谭绍光斥责他们,结果被刺杀身亡。

当然,郜永宽等8大将也很惨,李鸿章无法兑现“诺言”,只好下令处死8人,顺带屠杀城内4万放下武器的太平军,此为“苏州杀降”事件。

04、偕王千岁,谭体元

谭体元,广西象州人,与谭绍光是老乡,编入“童子军”战斗序列。1860年7月,石达开屡战屡败,威望跌落至谷底,谭体元加入“北上军团”,抛弃翼王,途径江西时汇入李秀成军团,参与东征苏常军事行动,凭战功封偕王。

1866年1月,叛徒丁太洋出卖军情,康王汪海洋冲锋陷阵时被枪弹击中头部,阵亡沙场,谭体元成为嘉应州主帅。2月,谭体元组织部队撤出嘉应州,并亲自断后。可惜,叛徒黄十四出卖撤退路线,谭体元遭到湘军截杀,部队损失惨重。

战斗中,谭体元身受重伤,为避免被俘虏,他纵马跳下山崖。但是,谭体元没死,而是摔断了腿,于是进入山林躲避追捕。一个月后,谭体元认为清军已经撤退,于是爬出山林,准备去买药。谁知,路途遇到太平军叛将黄少春,遭逮捕,送往广州。左宗棠佩服他是条汉子,建议他投降,但被拒绝,受凌迟处死。

05、英王千岁,陈玉成

陈玉成,广西藤县人,与李秀成是老乡,后成为太平天国顶梁柱。英王陈玉成,“童子军”首领,也是最杰出的年轻将领,战斗力、战斗意志没得说。1858年,22岁陈玉成围着湘军第一悍将李续宾吊打,全歼湘军老兵6000余人,这是太平天国军兴以来,单次歼灭湘军数量最多的战役。

1862年5月,陈玉成轻信苗沛霖,中计被擒拿,送到清朝钦差大臣胜保处。胜保,名字有个“胜”字,却基本没打赢过,打仗都是输为主。陈玉成多次与胜保交战,都是追着他吊打一顿,成就感十足。但是,胜保却有一个优点——喜欢招降,“养寇自重”。

所以,无论陈玉成如何“羞辱”,说自己军事能力怎样差,胜保都没生气。陈玉成说完,胜保直言:投降否,保你高官厚禄。陈玉成回答:“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拒绝投降清朝,后受凌迟处死,年仅26岁。

从上述可知,太平天国“童子军”:战斗力、战斗意志都一流,不会轻易妥协,更不会投降清朝。那么,为何“童子军”这么厉害呢?各位说说,欢迎留言分享。

标签: 李容发清朝

更多文章

  • 马超如果不死,北伐就一定能成功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马超,三国

    马超如果不死,北伐就一定能成功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为何说马超不死,北伐也不可能成功呢,因为马超当时老了,没有年轻时候的威猛了。那马超哪里厉害呢?光说一件事,大家都会觉得马超牛!他曾让曹操割须弃袍,这是无人能做的事。曹操有一只军队非常勇猛,叫虎豹骑,据说无一败绩,但是

  • 李煜本有猛火油作为秘密武器,为何南唐还是灭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煜,南唐

    大家好,说起李煜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开宝七年九月,宋太祖赵匡胤下诏讨伐南唐,派大将曹彬、潘美领兵十万顺江而下。南唐的统治者正是后主李煜,他虽然性格懦弱,但南唐的军事实力并不差,拥有数十万大军。另外,李煜手中还握有一项秘密武器,堪称是当时的“黑科技”。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个秘密武器非但没能消灭

  • 明孝宗朱祐樘为了消除父亲的偏见,他都做了些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祐樘,明朝

    为了消除父亲朱见深留下的矛盾和弊政,明孝宗朱祐樘都做了什么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明宪宗朱见深是明朝的第八位皇帝,是明英宗朱祁镇长子,金枝玉叶,前途光明。但是,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的一件大事改变了这一切。这件大事就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朱祁

  • 黄帝的父母是谁?他的姓氏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上古,黄帝

    黄帝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和有蟜氏的儿子,复姓公孙,因为出生在姬水,又改姓姬。因有土德之瑞,被称为黄帝;因他发明了轩冕,故称之为轩辕;因一生的作为,又被人们尊为华夏始祖,人文初祖。传说有一天晚上,黄帝的母亲有蟜氏附宝见一道电光环绕着北斗枢星。随即,那颗枢星就掉落了下来,附宝由此感应而孕。怀胎

  • 曹皇后是怎么登上后位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皇后,宋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曹皇后的文章。北宋的历史剧《清平乐》里面,宋仁宗就在宰相的帮助下,如愿以偿的废除了自己的原配郭氏郭皇后。但是自己的后宫没有主人这件事可是让他犯了难。所以,他就赶紧又去娶了他的北宋开国名将,曹彬的孙女,曹氏为皇后,就是我们都所熟知的曹皇后。在剧中的时候,曹皇后可

  • 同为俘虏,明英宗朱祁镇和宋徽宗赵佶的结局为何如此不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徽宗,赵佶,南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宋钦宗赵佶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历史上,沦为阶下囚的皇帝虽然不多,但是最终的结局却大相径庭。有人可以重回故土,比如明英宗朱祁镇,有人却只能惨死他乡,比如宋钦宗赵佶。世事无常,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差别呢?今天我们抛开两位皇帝的个人性格因素,单从天时、

  • 窝阔台只是成吉思汗的四子之一 成吉思汗为什么选择他做继承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成吉思汗,窝阔台

    对继承人窝阔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作为蒙古帝国创始人的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一生留下嗣无数,其中嫡子(正室所生之子)仅有四人。但最终作为承继皇位的,却是三儿子窝阔台(孛儿只斤·窝阔台,1186年-1241

  • 成吉思汗是如何统一蒙古的 成吉思汗靠什么征服世界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成吉思汗,蒙古

    还不知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之战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茫茫的草原,我的故乡,我的家,一首蒙古大草原的歌曲,让人无限的回味,蒙古人是马背上的一个民族,靠着吃羊肉喝马奶一点点长大,所以天生就有一种野性,也非常具备好战的基因,刚开始的时候蒙古族是一盘散杀,但是随着

  • 曾国藩13年的京官生涯中,积累了哪些人脉资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曾国藩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曾国藩的故事。从1839年授任翰林院检讨,到1852年因母亲去世回乡守制,曾国藩当了足足13年京官。这13年京官生涯,是曾国藩一生事业的起点。因为,曾国藩花了13年时间,来打造和维护自己的朋友圈

  • 历史上真实的纳兰淳雪是什么样的?下场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纳兰淳雪,清朝

    你真的了解纳兰淳雪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很多人可能不怎么了解历史,但是却是对古装剧特别的感兴趣,尤其是宫廷剧。看过宫廷剧的人们都会觉得电视剧里演的太傻了,有些人傻到有人欺负了她们,她们还好心的给他们开罪!这样的人在小编看来不是善良而是傻,一个人真的想害你的话,不会因为你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