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萧何身为汉初三杰之一又是开国第一功臣 刘邦为何将这一位能臣关进监狱

萧何身为汉初三杰之一又是开国第一功臣 刘邦为何将这一位能臣关进监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305 更新时间:2024/1/21 0:21:56

萧何被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刘邦打天下之时,手下文臣武将不计其数,其中萧何、张良韩信居功至伟,史学家称之为“汉初三杰”,刘邦亲口承认“此三者,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然而,这三位功劳盖世的豪杰,在汉朝建立之后,刘邦对他们的处置方法却大不相同:韩信掌握兵权,又是军事奇才,刘邦一直对他非常警惕,从齐王到楚王到淮阴侯,直至最后杀之;张良天性淡泊,不久之后云游四海,对刘邦毫无威胁,因此刘邦一直不疑张良;萧何“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是一位治世能臣,萧何死去之后,他的治国方略不改一字依然成效显著,即为“萧规曹随”,那么刘邦为何将这样一位能臣关进监狱?

汉朝建立之后,刘邦论功行赏,定萧何为首功,封他为酂侯,食邑最多。诸侯分封完毕,接着是排位次,刘邦有心认为萧何第一,“上已桡功臣,多封萧何,至位次未有以复难之,然心欲何第一”,只是之前压制了群臣意见,所以这次不便多说,于是就准备听取群臣意见。

有人认为“曹参跟随刘邦南征北战,身受70余处战伤,攻城略地,功劳最多,应排第一”,但关内侯鄂君认为还是萧何第一。

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今虽亡曹参等百数,何缺于汉?汉得之不必待以全。柰何欲以一旦之功而加万世之功哉!萧何第一,曹参次之。

楚汉争霸中,刘邦有过多次溃败,几乎只身逃脱,军队粮草全部丧失,但因为萧何坐镇秦国故地,不仅招募新的兵源补充,而且还确保了军粮供应,因此萧何应排第一,曹参第二。

项刘争霸时,刘邦多次被项羽近乎全歼,为何能够如同小强一样再度恢复,原因就在于天下纷乱,唯有秦国故地在萧何主持之下迅速恢复了秩序,萧何整合与输出了秦国故地力量,因此刘邦夺取天下,在某种意义也可以说是秦国再度大一统。

关内侯鄂君的言论,正中刘邦下怀,于是顺水推舟,把萧何排为第一,准许他穿鞋带剑上殿,并封了萧何的父子兄弟10多人。这样,萧何位列众卿之首,被称为“开国第一侯”,食邑万户。可以说,此时刘邦对萧何非常信任,两人如胶似漆,延续了之前的友谊。

时光荏苒,随着刘邦地位的稳固,他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

刘邦出生于战国年代,诸侯纷争,征战不息,天下动乱不安,而在汉朝初期,刘邦分封了诸多异姓诸侯王,这让刘邦忧心忡忡。于是,从汉朝建立至刘邦死去,都在忙于解决异姓诸侯问题,其中最典型的一个是韩信。

楚汉争霸中,韩信被封为齐王,汉朝建立之后,刘邦改封为楚王,一年之后又污蔑韩信谋反,降为淮阴侯,并让韩信居住在长安。公元前196年,刘邦外出平定阳夏侯陈豨叛乱时,萧何辅助吕后将韩信杀死。刘邦回军之后,见到韩信死了,“且喜且怜之”之余,又由于诛杀韩信,很符合刘邦“固根基”的方略,是为刘邦除去了一块心病,因此对萧何更加恩宠,加封五千户,还派了一名都尉率500名兵士作相国的护卫,真是封邑进爵,圣眷日隆。

群臣来贺,唯独一个叫召平的门客,却身着素衣白履,昂然进来吊丧。所谓召平,原本是秦朝东陵侯,秦朝被灭之后,侯爵就没了用处,于是变成了布衣,因为生活贫困,就种瓜于长安城东,后来成为萧何门客。

平谓何曰:“祸自此始矣。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内,非被矢石之难,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新反于中,有疑君心。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

召平这段话的大意是,皇帝南征北伐,冒着生命危险,而你待在长安,不参与直接征战,反得到加封食邑,我估计皇帝这是猜疑你,如今你最好推掉封赏,拿出家财支援国家,否则你必然大祸将临。史书记载的是,“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

这一年秋天,因为韩信、彭越先后被杀,汉初三将之一的英布慌了,为了自保举旗谋反,刘邦又一次亲自率兵征讨。

刘邦身在前方,每一次萧何派人输送军粮到前方时,刘邦都要问一句:“萧相国在长安做什么?”使者回答,萧相国爱民如子,除办军需以外,无非是做些安抚、体恤百姓的事,如同刘邦在外征讨陈豨时的行为。刘邦听了之后,总是默不作声。

一天,萧何偶尔向门客谈及此事,门客说“你不久要满门抄斩了”,萧何大骇,忙问其故,门客分析认为:皇帝多次问你在做什么,其实怕你借助关中的民望有什么不轨行动,一旦你谋反,刘邦将进退维谷,因此如今你应该强掠民财,自污名声,这样才能让皇帝安心。

说到底,萧何主持关中十余年,有着深厚的势力,又深得民心,而且萧何与刘邦同乡,与周勃、樊哙、夏侯婴等人关系很好,尤为重要的是,萧何官居相国,位列百官之首,已经达到人臣最高,进无可进,因此这些都让刘邦担心萧何是不是也会像英布等一样谋反。

平定英布之乱后,刘邦回到长安,百姓拦路告状,控告萧何低价强买民间土地房屋,价值数千万之多。刘邦见到萧何之后,不是责骂萧何,而是“上笑曰”,把百姓的控告信全部交给相国,说道:“你自己去向民众谢罪吧!”

对于萧何自污名声之举,刘邦显然非常高兴,不仅没有责怪,反而让萧何自己处理。但萧何接下来的一句话,让刘邦勃然大怒。

萧何对刘邦说,长安一带地方狭窄,而皇家园林上林苑空地很多,不如让给百姓耕种。汉朝的上林苑,地跨长安区、鄠邑区、咸阳、周至县、蓝田县五区县境,纵横340平方公里。

刘邦一听这话,立即大发雷霆,觉得萧何又在捞取名声,说:“相国你大收商人的财物,却来讨取我的上林苑!”于是,就下令把相国交给廷尉拘禁起来,还给他上了刑具。

几天之后,一个姓王的卫尉侍从刘邦仗义执言,指责刘邦不该猜疑一心为国的萧何。刘邦听了之后,尽管内心不愉快,但还是认可萧何廉政为民,最终放了萧何。只是,萧何当时已经60余岁,见刘邦开恩释放了他,更是诚惶诚恐,谨慎恭敬。

经过下狱事件之后,两人算是撕破了脸皮,曾经亲密无间的友谊破裂了,此后两人见面都是以礼相待,表现的非常客气,而萧何从此对国事就只能保持沉默了。

其实,刘邦对萧何的担忧,并非汉朝建立之后才有的,早在楚汉争霸时,刘邦就有一次对萧何的试探,公元前204年(汉三年),刘邦一边在前线与项羽打仗,一边担心后方局势,多次派使者慰劳萧何,最后有人提醒萧何这是刘邦怀疑阁下,建议萧何让族中能战之士全部上前线。萧何依计而行,刘邦果然大为高兴。

因此,刘邦对萧何的试探,一共有过三次,即:楚汉争霸中的汉三年,汉十一年萧何计杀韩信之后得到重赏,汉十二年英布谋反期间。对于来自刘邦的试探,萧何没有一次发现,直到别人提醒才恍然大悟,或许这是因为萧何一心工作无暇他顾,或许是萧何自认对刘邦忠心耿耿。

总的来说,萧何应该是一个杰出的能臣,但在政治情商方面略低,不善应对阴谋诡计。萧何一生唯一污点应该就是谋害韩信,明明知道韩信不会谋反,却为了个人进退利害,伙同吕后设下圈套谋害了军事天才韩信。

参考资料:《史记》

标签: 刘邦萧何

更多文章

  • 他是李秀成的养子,揭秘李容发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容发,清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李容发,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1851年1月,金田起义爆发,为便于开展军事行动,太平天国实行“分营”制度,按照性别、年龄、特长等将军民编入各营。例如,成年男子入“男营”,成年女性入“女营”;夫妻、母子、兄弟姐妹等,平时不能私底下会面,只能一周见一次

  • 马超如果不死,北伐就一定能成功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马超,三国

    马超如果不死,北伐就一定能成功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为何说马超不死,北伐也不可能成功呢,因为马超当时老了,没有年轻时候的威猛了。那马超哪里厉害呢?光说一件事,大家都会觉得马超牛!他曾让曹操割须弃袍,这是无人能做的事。曹操有一只军队非常勇猛,叫虎豹骑,据说无一败绩,但是

  • 李煜本有猛火油作为秘密武器,为何南唐还是灭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煜,南唐

    大家好,说起李煜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开宝七年九月,宋太祖赵匡胤下诏讨伐南唐,派大将曹彬、潘美领兵十万顺江而下。南唐的统治者正是后主李煜,他虽然性格懦弱,但南唐的军事实力并不差,拥有数十万大军。另外,李煜手中还握有一项秘密武器,堪称是当时的“黑科技”。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个秘密武器非但没能消灭

  • 明孝宗朱祐樘为了消除父亲的偏见,他都做了些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祐樘,明朝

    为了消除父亲朱见深留下的矛盾和弊政,明孝宗朱祐樘都做了什么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明宪宗朱见深是明朝的第八位皇帝,是明英宗朱祁镇长子,金枝玉叶,前途光明。但是,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的一件大事改变了这一切。这件大事就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朱祁

  • 黄帝的父母是谁?他的姓氏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上古,黄帝

    黄帝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和有蟜氏的儿子,复姓公孙,因为出生在姬水,又改姓姬。因有土德之瑞,被称为黄帝;因他发明了轩冕,故称之为轩辕;因一生的作为,又被人们尊为华夏始祖,人文初祖。传说有一天晚上,黄帝的母亲有蟜氏附宝见一道电光环绕着北斗枢星。随即,那颗枢星就掉落了下来,附宝由此感应而孕。怀胎

  • 曹皇后是怎么登上后位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皇后,宋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曹皇后的文章。北宋的历史剧《清平乐》里面,宋仁宗就在宰相的帮助下,如愿以偿的废除了自己的原配郭氏郭皇后。但是自己的后宫没有主人这件事可是让他犯了难。所以,他就赶紧又去娶了他的北宋开国名将,曹彬的孙女,曹氏为皇后,就是我们都所熟知的曹皇后。在剧中的时候,曹皇后可

  • 同为俘虏,明英宗朱祁镇和宋徽宗赵佶的结局为何如此不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徽宗,赵佶,南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宋钦宗赵佶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历史上,沦为阶下囚的皇帝虽然不多,但是最终的结局却大相径庭。有人可以重回故土,比如明英宗朱祁镇,有人却只能惨死他乡,比如宋钦宗赵佶。世事无常,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差别呢?今天我们抛开两位皇帝的个人性格因素,单从天时、

  • 窝阔台只是成吉思汗的四子之一 成吉思汗为什么选择他做继承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成吉思汗,窝阔台

    对继承人窝阔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作为蒙古帝国创始人的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一生留下嗣无数,其中嫡子(正室所生之子)仅有四人。但最终作为承继皇位的,却是三儿子窝阔台(孛儿只斤·窝阔台,1186年-1241

  • 成吉思汗是如何统一蒙古的 成吉思汗靠什么征服世界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成吉思汗,蒙古

    还不知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之战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茫茫的草原,我的故乡,我的家,一首蒙古大草原的歌曲,让人无限的回味,蒙古人是马背上的一个民族,靠着吃羊肉喝马奶一点点长大,所以天生就有一种野性,也非常具备好战的基因,刚开始的时候蒙古族是一盘散杀,但是随着

  • 曾国藩13年的京官生涯中,积累了哪些人脉资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曾国藩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曾国藩的故事。从1839年授任翰林院检讨,到1852年因母亲去世回乡守制,曾国藩当了足足13年京官。这13年京官生涯,是曾国藩一生事业的起点。因为,曾国藩花了13年时间,来打造和维护自己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