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63年新疆出土伏羲女娲交尾图,古巴比伦,印度,希腊都有类似传说

63年新疆出土伏羲女娲交尾图,古巴比伦,印度,希腊都有类似传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年华名人汇 访问量:4669 更新时间:2023/12/29 18:35:24

在我国,有很多神话传说,描写了很多神仙故事,其中伏羲和女娲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正神,很多民族都崇拜他们。

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有伏羲女娲图,这些图各具形态,但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伏羲女娲人首龙身缠绕的形态,他们手里都拿着圆规和曲尺这两样东西。

在所有的造型中,1965年新疆出土的《伏羲女娲图》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伏羲女娲交尾图

伏羲女娲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

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伏羲女娲有很多传说,而且流传的地域遍及全国各地,甚至国外,范围极为广泛。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有说唱的形式,也有各种材料制品如砖,瓦,帛,织绣等,不一而足。

伏羲和女娲手中的东西叫规和矩,也就是圆规和曲尺,圆规和曲尺代表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说明人类社会进入民智开化的时代,道德与法律逐渐开始完善。

伏羲,女娲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人物,是我国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创世神,相传伏羲是人首蛇身,与女娲是兄妹。

他发明了八卦,创造文字,并教会了人们捕鱼打猎,发明了瑟,发明了作曲,是中华文化的开山鼻祖。

女娲

女娲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母亲,女娲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如何造人,于是开始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她知道人类愚昧,所以以自身为参照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了很多制度,比如家族伦理,还有婚姻制度。

在动物凶猛的时代,她为人类除掉了大量的巨兽,尤其是杀掉了经常害人的黑龙。因为地球上人类互相残杀导致天塌地陷,于是她熔彩石以补苍天,用巨鳌的四肢,支撑四方的天空。

她还治理了因为地陷导致的大洪水。

她创造了人类,又像母亲一样保护人类,所以在所有的神话传说中,女娲的故事流传最为广泛。

伏羲女娲

《伏羲女娲交尾图》其他文明古国也有类似传说

中华文明是发源比较早的文明,伏羲女娲的传说很早就非常完善了,可是纵观世界历史,和女娲和伏羲非常类似的神话传说还有很多。

神奇的是古希腊、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古印度、古巴比伦也有相似的神话故事。而且他们也有人首龙身形态的神,和中国的伏羲女娲图非常相似。

要知道,这些地方与中国远隔千山万水,在我们的认知中,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几乎无法来往,信息传播非常困难,那这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有如此接近的想象呢?

作为一个物种,人类最初一定是一个群体,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会经历很多生死考验。

首先,最初的人类是群居的状态,随着血缘和利益等因素会分成多个团体,为了争取生存空间逐渐会产生矛盾,矛盾冲突剧烈的时候,必然要拼个你死我活。

伏羲

这是人与人的竞争,还有生存环境的考验,一个地方发生了天灾,比如干旱,或者洪水,甚至虫害,这个地方变得无法生存,人类必须寻找新的家园,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演化成今天的各种民族。

最初的陆地和海洋也和现在大相径庭,所以我们现在所说的地理概念和过去完全是两码事。

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出现了文字。近一点的可以拿日本韩国举例,这两个国家开化比较晚,在中国已经产生文字,文明高度发达的时候,他们还处于荒蛮的时代。

于是他们来中国学习,所以中国的一切不可避免地进入这两个国家,根据汉字他们发明了自己的文字,今天的人们可以发现,韩国文字,日本文字里面有大量的汉字。看起来是三种文字,实际上都是来源于中国的汉字。

当然说其他文明是照抄古中国那未免太过自信,只能说同为四大古国,对于人类起源的认知是殊途同归罢了。

原始人类群居

其他文明古国人首蛇身图腾的区别

当然其他文明与古中国的人首蛇身图腾还是存在一定区别的。

首先说古巴比伦文明,文明一般都发源于河流附近,古巴比伦文明发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大致在现在的伊拉克共和国。

在古巴比伦神话中,有两个祖先一样的人物,就是掌管智慧的神恩基,以及掌管生育能力的女神宁玛,在神话中也是一对人首蛇身的兄妹,这个故事情节和中国神话几乎一模一样。

女神宁玛也是通过搅动泥土造人的。在神话传说中,两人是在一个酒宴的狂欢中,因为喝醉酒而走在了一起,交尾的方式代表繁衍后代,这个含义几乎是所有人类都明白的表达。

古巴比伦文明

不过这已经是传说了,古巴比伦文明留下的遗迹因为缺乏科学证据,因此一直没有定论,只留下一些符号也没人能懂。

再说古印度文明,这个文明发源于恒河流域,严格来说印度是个地理概念,古印度文化主要分为印度河流域文化以及恒河文化。

对于如今印度的文化最重要的内容大概就是佛教了,释迦摩尼就是在这里创立了佛教。

而在他们的传说中,同样有这样的一对创世神,存在于古印度佛教的“天龙八部众”中,名字分别叫做纳迦和纳吉,都是印度的守护神。

古印度文明

在印度佛教中,纳迦和纳吉也是人首蛇身的神,佛教认为纳迦是泉水,河流,井水等水源的保护神。

因为他总能给百姓带来及时雨,他神通广大,和中国的龙相似,可以降雨,人们祈求丰收要拜他,有这种神通可以让百姓的庄稼地大丰收,当然做错事情也会有灾祸处罚。

而且在印度佛教当中,对于纳迦和纳吉的描述也是和女娲伏羲是一样的,两个尾巴交杂在一起。

古希腊神话中也有一对夫妻神仙,伊希斯和她的丈夫塞拉匹斯,伊希斯是非常重要的神,权利非常大,是掌管生命、魔法、婚姻和生育的女神。

伊希斯

她的丈夫是奥西里斯,掌管人类的下一辈子命运,他还有一个神通和中国的龙王有点相似,就是为大地提供生长农作物的能力,也就是土壤的肥力和水,他们俩平时都是人的形象。

古希腊神话中的神比较接地气,和人的脾气差不多,这一点和其他文明有点区别。

除了这些人首蛇身图腾,还有很多内容非常类似,比如大洪水,天地分离等等。

很多传说时间更早,可以设想,之所以有这么多相似的内容,应该是人类的心路历程是一样的。虽然历史的发展,政权的更迭,很多证据已经无法找到,可是基本逻辑是不变的。

奥西里斯

人类是一个大家庭,人首蛇身图腾的产生各有原因

在上古时代,是动物的天堂,人类栖息于洞穴,各种蛇出没,和人类争夺生存空间。

蛇是非常常见的动物,遍及世界各地,人类对蛇有一种天然的恐惧,蟒蛇非常巨大或者是有强大的攻击力,让人类产生无比的恐惧。

大洪水之后,爬行类动物繁衍得非常迅速,由于人类非常稀少,这些爬行类动物就是主要居民,蛇形身体是爬行类动物的常见形状,因为恐惧而崇拜,久而久之蛇形就演化成图腾。

人类虽然畏惧巨蛇,但人类的发展必须要征服一切阻碍,必然和蛇有无数的接触,人类首先是躲避,然后熟悉了蛇的习性开始和蛇形成对峙或者共生,最后战胜蛇,这个过程也是人类征服自然的重要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蛇一定是人类的主要话题,和蛇战斗成为家常便饭了,这时候,各种版本的和蟒蛇搏斗的故事就应运而生了,一些经典的故事就被神话了。

所以世界各国的神话传说中,都有和蛇搏斗的情节,比如希腊神话中的蛇女厄喀德娜,印度释迦摩尼降服一条巨蛇,使之皈依佛门最后成为他的护法。

随着人类征服了蛇,图腾上的蛇的形象也开始改变,已经不再是凶猛的姿态,而是和人的形象结合起来,尤其是和女性完美结合,体现出女性的柔美,人首蛇身的图腾开始确定下来了。

蛇女厄喀德娜

除了人们普遍认知的伏羲女娲是人首蛇身形象外,还有人提出:人首蛇身的描述应该是误解,伏羲女娲应该是龙身才对。

在中国,龙是宇宙中能力超凡的神,代表天行使造福人类的权利,并且一些图中的伏羲女娲是有足的,如果是蛇身,那岂不是真“画蛇添足”了。

随着文化的发展,中华"龙"的精神不断赋予新的含义,境界不断升华,伏羲女娲作为最初的图腾,以龙为原型,用交尾的形式出现,不仅表达了生殖繁衍的意思,更主要的是表达了和谐和团结。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人类对神秘的事物都很崇拜,首先是对自然的崇拜,比如太阳月亮,山川河流,还有对祖先的崇拜,另外是对灵魂的崇拜。

这些崇拜产生了神话,经过抽象的演化,伏羲与女娲,就变成这种动物、人、神三者合一的形象。

参考文献

《世界神话传说》《山海经》

更多文章

  • 【地图科普】伏羲八卦图:传说中走来的原始地图

    历史解密编辑:古地图数字博物馆标签:伏羲,八卦图,伏羲氏,八卦

    伏羲画八卦图,选自《中国测绘史》 所谓“传说”,大多指“民间长期流传的对过去事迹的记述和评价”。尽管有其幻想和神化的部分,但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尤其是在原始时代,尚无文字更谈不上传记,只能是口头流传记述,其中不乏真实的内容。如关于伏羲氏的传说,最早就是口头传说流传下来的。这

  • 重磅!泉州将打造北斗伏羲东南区域总部

    历史解密编辑:海峡都市报标签:伏羲,北斗,泉州,泉州市,东南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杨江参通讯员 陈旭明 谢逸凡 文/图在泉州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泉州交发集团权属大数据公司近年来积极整合泉州数据资源,致力于主动承担当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引领当地大数据产业生态高质量发展。为深入实施泉州“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战略,进一步落实“数据招商、场景招商”新举措,15

  • 《华夏炬光 · 伏羲》献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组诗之五

    历史解密编辑:山林子标签:复兴,三皇,伏羲氏,中华民族,华夏炬光·伏羲,华夏炬光 · 伏羲

    献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组诗之五华夏炬光(自然道德慧智教育诗)伏羲伏羲氏颂上古时华胥国兮 华胥姑娘到雷泽去游玩兮 见巨足迹心好奇踩脚印兮 身怀有孕十二载生一子兮 取名伏羲伏羲氏华夏族兮 人文始祖古籍载最早王兮 三皇首一燧人氏之后人兮 陈地定都相传人首蛇身兮 婚娲生子仰观天俯察地兮 万物演化明道理定人位兮

  • 张其成:伏羲太极图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

    历史解密编辑:张其成国学基金标签:张其成,伏羲太极图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伏羲,道家,儒家

    2022年6月21日,张其成受邀参加2022年伏羲文化论坛,并作为首位大会发言人,做了题目为《伏羲太极图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的主旨发言。本次大会是伏羲文化研究领域的一次盛会。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中国周易学会、国际易学联合会、天水市人民政府、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天水师范学院主

  • 西方人为什么不承认伏羲?

    历史解密编辑:一天社标签:伏羲,大禹,商朝,黄帝,中华文明,神话传说

    中国古代典籍中有许多关于伏羲的记载,包括被誉为“群经之首”的《易经》。诸多古籍明确记载伏羲画八卦、作《易经》、定都宛丘、以龙纪官,并且尊其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但许多“专家学者”不承认伏羲的存在,将伏羲列为“神话人物”。伏羲的时代非常遥远,远在尧舜禹、黄帝、神农氏之前。根据古籍记载推算,伏羲

  • 神话|伏羲教人打鱼

    历史解密编辑:史海猎奇标签:伏羲,打鱼,庄稼,龙王,乌龟,神话

    伏羲兄妹制了人烟以后,世间一天比一天热闹起来了。可是,那时候的人跟我们现在的人大不相同。那时候人不晓得做庄稼,一天到黑只晓得打野物,吃的就是野物的肉,喝的就是野物的血。野物打得少,就少吃一些;打不到,就饿肚皮。在那个时候吃饭成了一个大问题。 伏羲看到这个光景,心里很难过。他想:要是老这样下去,岂不

  • 华夏古迹——滕州洪山口伏羲庙

    历史解密编辑:滕州新热点标签:伏羲庙,伏羲,伏羲氏,石刻,黄帝

    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洪山口村染山脚下染山伏羲庙。古称染山爷娘庙。据史料记载,该庙始建于东汉后期,后经多次重修,从庙的格局和现存的二殿及文物可推断该庙在历史长河中曾有的辉煌和鼎盛,该庙于1957年被原滕县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说,原来庙院内有古树百棵,历朝石碑70余尊,但大多在十年动乱期间遭到

  • 中国旅游报|世界华人寻根祭祖圣地——天水伏羲庙

    历史解密编辑:天水在线标签:世界华人寻根祭祖圣地——天水伏羲庙,伏羲,伏羲庙,伏羲氏,太昊,三皇

    (2022年12月30日,《中国旅游报》第8版刊发宣传专版《世界华人寻根祭祖圣地——天水伏羲庙》)天水伏羲庙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西关伏羲路,又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人祖庙,是一座专门祭祀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氏的宗庙建筑群,现存建筑建于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经后期不断修缮和扩建,总占地面积36

  • 张培亮长诗 | 伏羲与泥泥狗(全文)

    历史解密编辑:青年文艺标签:伏羲,伏羲与泥泥狗,张培亮,部族,太昊,女娲

    前言在豫东淮阳的太昊陵广场泥泥狗安静的躺在商贩的摊位上享受着太阳带来的希望与温暖等待着有缘人,带他们走向四方泥泥狗,它们变换着色彩变换着形状与大小在伏羲活过196岁,疲惫地倒下后至死不渝的守护人祖守护伏羲创八卦、制嫁娶、结网罟、教渔猎的贡献也守护伏羲与女娲为繁衍而造人的功绩伏羲迁徙伏羲出生的地方一定

  • 伏羲与伏羲八卦卦位之间的真实解密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伏羲,八卦,蚩尤

    伏羲(史记中称伏牺),出生于甘肃天水,又称包牺、宓羲、羲皇、庖牺、太昊、人皇等。他从小聪明好学,博闻强记,勤于钻研,善于思考,能够熟练地掌握当时最深奥的天文知识和使用圭表的方法。伏羲生活的年代,可能是母系氏族社会为主体的年代,所以在他成年后,也不得不按照族规的要求踏上通往远方的征程。和别人面对未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