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妇好墓发现“谜”样龙纽石器盖,为何有的专家说,它有可能是印模

妇好墓发现“谜”样龙纽石器盖,为何有的专家说,它有可能是印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今古元小小 访问量:3869 更新时间:2023/12/9 3:28:16

在古代社会中,古人的生活环境和我们不同,因此古人留下的遗物我们有时候也捉摸不透,比如在妇好墓发现了龙纽石器,一开始专家们认为是某个器物的盖子,但后来经过深入研究,也有人表示是印模(印章),于是都争论不休……究竟龙纽石器是什么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您揭秘吧。

(本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20世纪初,河南安阳小屯村出土了商代甲骨,由此也发现了商代晚期的都城“殷”,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在1976年,专家们清理殷墟遗址的宗庙区,有人在掘土的时候发现了黑色的淤泥,并且淤泥中还包裹了一件玉器残片。专家们经过研究,推测土层下可能隐藏了有一座墓葬,于是就进行探方和发掘,果然一座墓葬的轮廓出现在专家们的眼前,它长约5.6米,宽约4.1米,墓葬并没有墓道,就是一座土坑穴墓,因此专家们一开始都以为是不起眼的小墓葬。

在后期的发掘过程中,专家们发现该墓葬深度达到7.5米,还发现了已经腐烂的木棺和木椁,由此也表明了墓主人的身份不一般。最让专家们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墓穴中的随葬品种类和数量极其丰富,出土了青铜600多件,玉器700多件,骨器500多件和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共计3000多件。专家们都惊呆了,他们怎么都想不到在如此狭小的墓穴中,竟然能出土这么多宝贝,尤其是玉器造型新颖,雕刻水平极高。后来,专家们经过研究,在青铜器上发现了铭文,其中有个铭文是“妇好”,由此也确定了墓主人的身份,即商武丁的妻子,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将军。

妇好墓的发现引起了学界的广泛热议,人们这座保存完好的商代皇室墓葬也充满了好奇,于是就有很多专家和学者前往殷墟考察,期间也因为一件文物引起了不小的争论。当时,殷墟出土的文物都放在研究所的库房,专家们在清点的时候看到了一件龙纽石器,顶部是一个雕刻的盘龙,底部是椭圆形的圆盘,大小略同于半个手掌。专家们表示,龙纽石器是“盖器”,顾名思义就是某个器具的盖子,比如在很多西周青铜壶上就有类似造型的盖子,然而也有专家们对此提出了质疑。

首先,妇好墓并没有被盗,如果龙纽石器是“盖器”,那就一定可以找到被它盖的罐子,但实际上专家们并没发现墓葬中有什么东西能被它盖上。其次,古人不会单用一个盖子随葬,因此说明龙纽石器是独立的器物,而不是附属品。最后,龙纽石器的底部没有口沿,也就很难说是个盖子。

不久之后,有专家表示龙纽石器是一件印模(印章),因为龙纽石器的底部有阴刻的纹路,并且明显可辨是一个圆圈,然后被四等分,每一个等份中都有纹路,所以看起来像是印模。不过,让专家们感到十分纳闷的是,一时间还无法判断底部的纹路是某种文字,还是象征性的图案,因此这一点还有待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后来在陕西九沟西周墓中,专家们也出土了一件类似于龙纽石器的玉器,当时专家们就定义为玉印章。然而,如果龙纽石器是印章的话,还有一点不好解释。

我们都知道,印章的底部都应该是平的,但是龙纽石器的底部是内凹的,在盖章的时候凹面根本就接触不到纸张,试问又如盖章呢?对此,专家们也被困扰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后来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即商周时期没有纸,古人又怎么会在纸上盖章的呢?因此,专家们认为龙纽石器作为印章和我们现在的使用方式不同,它是盖在泥上的,比如制作青铜器要先造陶范,此时将龙纽石器扣在做陶范的泥土上,因为泥土受到挤压就会进入龙纽石器的凹陷中,于是图案就印在了泥土上,最后烧制的青铜器上也就带有了龙纽石器上的图案,故此,龙纽石器作为印模起到标记作用。

由此可见,龙纽石器确实更像是一种印模,但声称它是盖器的专家也依然争论不休。现如今,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是专家们也依然没有得到统一的答案,或许能破解这一谜团的也只有古人了。

参考资料:

《殷墟妇好墓出土玉器研究》作者:杜金鹏,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更多文章

  • 商朝不缺将,武丁打仗为何偏要派王后出征?妇好墓考古揭开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秦皇汉武标签:武丁,商朝,王朝,商王,卜辞

    妇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性军事将领。虽然我国自古都不乏女将征战的记载,但像妇好这样贵为一国王后,却还要亲自领兵作战的情况,却是少之又少。据统计,甲骨文中共记载妇157位,但领兵作战的,却只有妇好1位,由此可见,纵然在女性参与政治活动很常见的商朝,女人,特别是王后级别的女

  • 将军在上,妇好鸮尊,谱写女将军的传奇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商朝,王陵,武丁,商王,女将军,卜辞

    1976年,妇好墓揭开的神秘的面纱,在出土的数千件文物中,“妇好鸮[xiāo]尊”格外引人注目。随着《国家宝藏》的热播,妇好鸮尊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它的背后,是怎样的传奇?一、猫头鹰造型妇好鸮尊,这件宝藏中的宝藏,于1976年,经考古学家郑振香先生之手重新面世。妇好鸮尊发掘者郑振香先生(上图居中)鸮

  • 穿越3000年,妇好安好乎?——记殷墟妇好墓一些事儿

    历史解密编辑:夏觅一年标签:殷墟,铭文,商朝,墓葬,武丁,商王

    穿越3000年,妇好安好乎?——记殷墟妇好墓一些事儿阿常谈古墓2022-08-2700:40安徽关注妇好墓位于殷墟宫殿宗庙遗址西南,王陵遗址公园偏东南3000米,1976年被郑振香主持考古发掘,是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成果”之一。1976年妇好墓考古发掘现场妇好墓南北长5.6米、东西宽4米、深7.5米,

  • 文物会说话:前世是女战神化身,今生为镇院之宝——妇好鸮尊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商朝,文物,墓葬,武丁,殷商

    妇好鸮尊背后的爱情。当我们在褒扬妇好的时候,其实也不能忽略武丁的功绩,根据出土的文物以及甲骨文中的卜辞,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武丁对于妇好是有这特殊情感的,如果用现在的话说,那就是真爱。说到这,不少人就会说了,历史中明明记载了武丁诸妇多达60余人,如果是真爱,怎么不坚持一夫一妻制,娶了那么多妇人,又怎能

  • 商朝女将军妇好:能征善战,与丈夫武丁伉俪情深

    历史解密编辑:凌瑶读史标签:武丁,商朝,墓葬,王朝

    在1976年,考古队员们在河南安阳的小屯村发现了一座巨大的的墓葬,在这座豪华的墓葬的中,出土了许多青铜器、玉器,还有很多生活用品。考古队员们翻阅史料,并结合墓中出土的文献,确定这座墓中埋葬的是商朝一位能力超凡的皇后——妇好。商朝女将军妇好:能征善战,与丈夫武丁伉俪情深在商朝,妇好不仅是一国之后,还是

  • 史上首位女战神妇好:30多岁离世,河南发现墓穴,活人陪葬太残忍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商朝,陪葬,墓葬,战神,殉葬,武则天

    春寒难当新嫩绿,巾帼不让须眉功。就算春寒再怎样寒冷也抵挡不住嫩绿的生长。女子虽外表看起来柔弱,也可以像男子那般战功赫赫。戏曲唱道:"谁说女子不如男"。这道明了多少女子迫切为国家建功的雄心壮志。古今中外,书籍中鲜有记载女子的丰功伟绩,让人们所得知的更是少之又少。文明始于女性,女性孕育着生命,作为生命的

  • 河南文旅局长卷起来了,cos妇好、诸葛亮 为家乡代言

    历史解密编辑:河南频道标签:南阳,刘洪,内乡,三国,诸葛亮,卧龙岗,河南省,河南文旅,天文学家

    最近,全国各地的文旅局长卷起来了!为宣传家乡文化旅游资源,河南文旅局长频频出招,cos妇好、诸葛亮,秀书法、舞蹈、演技……为家乡代言。继甘孜文旅局长刘洪、随州文旅局长解局长等人的宣传视频出圈之后,“局长”效应热搜不断,越来越多的朋友也来喊话自己的家乡。应广大网友要求,河南各地的文旅局长也纷纷前来应战

  • 妇好墓印证的古代中国“魔法世界”

    历史解密编辑:学术那些事儿标签:商朝,青铜,占卜,古文明,献祭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作者 | 郑渝川 本号原创妇好墓在1976年被重新发现,这在当时震惊世界,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的考古学事件之一。该墓位于安阳市殷墟宫殿宗庙区丙组基址西南,南北长5.6米,东西宽4米,深7.5米。尽管妇好墓的墓室不大,但保存相当完好,随葬品极为丰富,共出土青铜器、玉器、宝石器、象

  • 1976年,妇好墓葬被人发现,不然还以为她是神话中的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商朝,陪葬品,墓葬,神话,武丁,商王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毛润之在我国古代,男女一直未有平等地位,但依旧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能够冲破封建理念,上战场杀敌。就如主席所说的那样,中华儿女英姿飒爽,志向远大,奔赴战场,为国杀敌。虽然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但古代女子也能冲破束缚,战场领兵,成就传奇一生

  • 妇好墓中出土两个神秘玉人头,上面的谜团,至今也没有揭开

    历史解密编辑:宋小小标签:玉器,陪葬,文物,大墓,商朝,先秦,妇好墓,玉人头,安阳殷墟,考古专家

    玉石在我国一直被赋予美好的象征,古人会将它们做成吉祥的图案,用以祈求平安幸福。可是在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中,曾经出土了两个不一样的玉器——玉人头,其中一个玉人头上的特征更是扑朔迷离,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您想知道这段历史背后的真相,今天就让小编来为你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